功夫影帝李小龙-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出风头的李小龙自然不满那些洋学生的一统天下,他主动发起挑战。牛高马大的洋学生自然不把矮小的李小龙放在眼里。结果,他们一个个被李小龙凌厉而又不规范的拳法打得落花流水,甘拜下风。
1957年,李小龙代表圣查米耶尔书院参加全港中学生校际拳击赛。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进入决赛,他的最后对手是连获三届冠军的洋学生。此君高大魁梧,壮实如牛。李小龙戴的是西洋拳套,打的却是中国的咏春拳法。这位洋拳手不知如何招架还手,给李小龙打得晕头转向,最后败北。
事后,李小龙洋洋得意地说:“西洋拳讲究的是闪避,攻击只是一下一下的,而咏春拳以‘粘手’见长,可贴紧对手连消带打。交手时,我以‘粘手’格开番鬼仔的来拳,对方手腕酸软时,我就用另一只拳猛击。”李小龙又道:“我的咏春拳还没使出一半,主要是怕犯规受罚。咏春拳讲究速战速决,如果放开来打,我一个回合就能把他击倒。”
练武和演电影,是李小龙在港期间的两件大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由童星向小生过渡,所饰角色仍以歹徒和流氓为主——只不过年纪不同而已。他离港前拍的最重要的一部影片叫《人海孤鸿》,他在片中担任主角,展示的是在日本军占领后香港的街头故事。
李小龙扮演一名在日本军统治下的香港的孤儿,他经历过日机的狂轰滥炸,经历饥饿的煎熬,他最终幸免于难,流落于香港街头。
在他生活的那个地区有几个流氓头子,一个叫“十四K”,一个叫“和胜和”,还有一个女流氓叫“十八姐”。这个孤儿跟流氓混迹一起,他的专长是打荷包(扒钱)。一个慈善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但他依然以扒窃为业。不久,他因犯案被捕,那位慈善家再度伸出援助之手。他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坐7年牢,要么进学校读书,结果他选择了后一种。然而在他读书期间,流氓找到他,软硬兼施说服他干最后一次“扒钱”勾当,他答应了下来。在欲行动前他突然反悔,执意不去,流氓老羞成怒,割下他的耳朵。经历了这事,他彻底看清流氓的残忍毒辣,从此痛改前非。
叶问对李小龙所拍的电影不甚关心,他关心的是弟子能否成为武林中德高艺高的大器。他常向弟子阐述德与艺的辩证关系——德高必艺高,作为武林中人,且不说除暴扶弱、铲恶救孤之侠行,最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切不可向不会武功的弱者动武。
叶问同时又极力鼓励弟子与人“讲手”。讲手一词,最初是武师在一起探讨切磋武艺,常常会由口说引发到手动,故“讲手”一词,实为交手或比武。叶问注重的是招数的实用性,不讲手,就不知自己所练功夫的优劣长短,就不知自己下一步该如何练。叶问认为,功夫最终是打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的,只有在讲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强大自己。
按照李小龙的性格,不用师父鼓励讲手,他自己会主动找人讲手。这就像一位久练弓法的箭手,急欲把一只飞鸟射下来。
那时的李小龙,经常在街头“行凶闹事”。他捕捉的讲手对象,是他认为比他强的人。李小龙主动挑衅,激怒对方。对方一旦动武,李小龙便旋风般地使出咏春拳法,直到把对方打得鼻青脸肿、趴倒求饶方辍手。因此李小龙的讲手,带有浓烈的炫耀武力的色彩(这是他一惯的好胜心理所决定的),一旦动手,便把师父教诫的“讲手须适可而止”的训条抛到九霄云外。
李小龙的名气愈来愈大,得罪的人也愈来愈多。有时在街头,他能在瞬息间把四、五个对手打倒。
李小龙寻人讲手,也有人寻他讲手。这是些像他一样的学过武功的好胜之徒。这种人不是那种行于街头、外强中干的庞然大汉。他们与李小龙旗鼓相当,各有所长。但是李小龙凭着勇猛和过硬的拳脚,总能够克敌致胜。
有时对方是几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李小龙往往是师兄弟几人与之应战或挑战。
后来去澳大利亚开设武馆的李小龙的师兄兼把兄弟张卓庆,在接受一位武术杂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那时候,与小龙及师兄黄淳梁,为了印证所学功夫的实效,四处向人挑战……起先只不过是双方三几人,约定时间秘密举行。想不到后来越搞越厉害,时常会雇了汽车到新界去打。
“我那时被人称为‘大龙’,而他当然是‘小龙’了。我们乐于迎战任何挑战者……
“我们很不受对手欢迎,特别是小龙。因为我们是有名的搏击能手。小龙更特别惹人非议,因他很狂傲地认为他能打败任何对手……”
除拍电影,李小龙基本上不务正业,这使他父母为他的前途非常担心。很有可能,李小龙将来会开武馆做武师,那不是他父母所希望的。他父母希望的是他完成大学的学业。
李小龙混到18岁。18岁是中国人界定成年人的年龄。因此,他母亲极力主张他去美国读书。她认为小龙是美国公民(按照美国法律,出生在美国皆是美国公民),理应接受美国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小龙四处讲手树敌太多,再这样下去,会遭到不测,父母为儿子的安全问题深感忧虑。
李家的亲戚也极力主张李小龙离开香港。他们认为,小龙的学坏,是结交了社会上不良少年的恶果。只有离开香港,才能隔离不良的环境与不良的朋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李小龙终于决计去美国,尽管他舍不得师父,舍不得师兄弟,舍不得他小有成就的电影事业。有消息传说——黑社会的人正酝酿把他干掉。他知道那些人的毒辣与残忍,他们或许不会堂尔皇之地讲手对打,而采用非常手段——使枪暗杀。他的师兄弟一致奉劝小龙离港避避风头。
于是,18岁的李小龙,揣着希冀,又抱着迷茫,漂洋过海,踏上了生他的,而又那么陌生的国土,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功夫影帝李小龙……第四章漂洋过海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四章漂洋过海浪子回头金不换
来到素有金山美称的旧金山,等待他的是生计之忧。他心比天高,却不得不寄人篱下。赢得一位姑娘的爱,却又忍痛舍弃。创立武馆,问津者寥寥。击败日本武师,名声鹊起。潜心苦读,终于赢得学业的优秀。
1958年11月,李小龙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开始了漫长的海上旅行。
李小龙身上仅揣有100元美金。他不想依赖家庭的资助,只想凭自己的体魄意志在美国站稳脚跟,半工半读完成大学学业。他在港拍电影赚了不少钱,他很少挥霍,大都由父亲为他存起来。他没有动用这笔钱,他想完全自立。
李小龙坐的是三等舱,这里的旅客大都是回港省亲后重返美国,年纪大都是中老年。李小龙从他们购买三等铺位这一点,猜想他们并非特别富有。他们或是出身美国,或是颁布新移民法之前移居美国的。他们在美国这么多年,却还跟李小龙一样在餐厅里吃普通餐。“美国遍地是黄金”的神话,在李小龙心目中开始动摇。当初,他不肯带更多的钱赴美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在美“揾钱”很容易。
李小龙急欲了解美国的一切情况,向这些居美多年的叔伯问这问那。他还想验证自己的英语水平,用英语同这些叔伯对话。李小龙发现,他们对美国,并不都是很了解,有的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李小龙学过世界地理,动身赴美时,还看过《美国便览》之类的小册子,对美国概况大致有个了解。有位胡须花白的老伯,连纽约、华盛顿的位置都会搞错。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还不如李小龙,有的仅会讲三两句生硬的广式英语。
在甲板上,一位在芝加哥做针炙中医的先生告诉李小龙,那些叔伯一辈子居住在唐人街里,很少接受美国教育,也很少像地道的美国人那样四处迁徙和旅行,对外面的情况知悉甚少。他们大多从事餐饮成衣业,有的一辈子做跑堂和杂役,入夜就睡在小阁楼或餐厅里。这种人,在香港普通市民眼里,或许算一个小阔佬;在美国人看来,只是最下等的异国移民。
“我的未来,也会像他们一样?”李小龙在心中,不断地重复这个问题。
邮轮途经神户、横滨、夏威夷,前往旧金山。天高地远,海水无边。看不见陆地,也很少遇见船,只有孤寂的海鸟,在眼帘里默默飞行。李小龙望着茫茫的大洋,心中亦一片茫然。
踏上美国国土,李小龙并没有故地重游之感,一切是这么陌生。除口袋里的出生证界定他是美国公民外,他心目中,仍把自己当做异乡客。
他现在的名字叫布鲁斯·李(Bruce·Lee),这是18年前。他出生在旧金山华人医院所取的名字。而李小龙这个名字,只是在特殊的场合才会使用。
除了他父亲在旧金山的老友,偌大的美国,没人知道李小龙抵美。在香港,他是小有名气的童星和赫赫有名的打手,走到哪,都会有人把他认出。在美国则不能,在美国人眼里,他只是千万个来美淘金的华人之一,一个默默无闻的穷酸小卒。现实使李小龙明白,美国是个轻历史、重现状的国度。一个人,不论他过去如何辉煌,来到美国,一切还得从零开始。
李小龙住在他父亲的老友家。那是位垂垂老人,且体弱多病,他自己都需别人照顾,自然无法照顾李小龙。他要李小龙自己去找工作,说,他当年就这么过来的。李小龙觉得他有点绝情。但很快又谅解他,美国是个推祟自立的社会,谁也靠不住谁,唯有靠自己。李小龙虽谅解老人,但跟他几乎无话可说。
李小龙去当地的华人团体,以求他们帮介绍职业。这里,数广东人的团体最大、成员最多。他们见到李小龙,并末表示出异国遇同胞的热情。他们介绍了当地的情况,及如何在美国生存,他们答应帮李小龙介绍职业,但又说理想的职业只有靠自己去找。
李小龙后来知道,像他这样有求于他们的青年太多。
李小龙找到一些零星的活干。他在香港,生活上完全依赖家里,因此,他尽管有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仍不能使雇主满意。
李小龙只是粗通英语,因此,他求职的范围只能在华人聚集区内。他好动的性格却驱使他四处游逛,他跑遍了旧金山,以期不久能进入真正含义的美国社会。旧金山的繁华远非香港所能比拟。那时香港仍处在经济腾飞的孕育阶段,虽也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在繁华景象后面,是大片破旧拥挤的贫民区。
旧金山最引为自豪的是宏伟壮观的金门大桥。李小龙站在桥上,倚栏眺望碧蓝的大海。大洋的彼岸,是香港,他由此想起他那“望子成龙”的父母。他决计洗心革面,发奋自强,做出成果来证实自己是一条龙!
金门大桥于1937年7月7日落成,已有300多人从这里跳海轻生,故又被人戏称为“杀人大桥”。李小龙在一张陈旧的华人报纸上看到,一个富豪的儿子,18岁时上著名的加州大学,前途坦荡光明,却因“厌倦人生”而跳海自杀。李小龙很不明白这位青年的行为。美国是个自由而富庶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充满了希望,成功者的神话层出不穷,到处流传。李小龙渴望成功,尽管眼下,他连生计都成问题。
李小龙在旧金山,干得稍长、稍有点起色的职业是教人跳“ChaCha”(恰恰舞),他的收费低廉,学员稀少,这与他精湛潇洒的舞技很不相称。在香港,他是跳舞作乐;现在,他却以舞艺权做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