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岁月-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越自卫反击战到此可说是已经结束,以后中越双方主要是围绕着边境沿线展开的领土争夺。随后记载的是下一阶段的边境保卫战,有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往下看。
正文 第十三章 龙州之行二、三事
诗曰:军令如山不容辞,披荆斩棘驾铁骑。
父老乡亲何日聚?举杯欢歌庆功时。
回到南宁已是四月中旬,在“0七八五工程”呆了八个月,众所周知,由于那里食物极度贫乏供不应求,人们经常饥一餐饱一餐的。当初我去的时候体重是五十四公斤'奇‘书‘网‘整。理。'提。供',回到南宁的时候是四十六公斤,足足少了八公斤,人瘦得整整小了一圈。
第二天早上去食堂买早餐,路上碰到同队的余丽康,我远远就与她打招呼:“嗨!亚丽,你好!”听到有人与她招呼,她睁大眼睛奇怪地看着我不吭一声,一直等我走到她面前还没认出是谁。
等我再次笑着对她问好时才惊叫一声:“哎呀我的妈,原来是周家生呀,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你不叫我还真不敢认呢。”
“饿”是什么滋味大家可能想象不出,看看我接连十几天的食谱大家就会明白了。每天早餐是四个大肉包,(每个包子二两粮票),四两猪肉米粉,(没去“0七八五工程”前早餐二个肉包加二两米粉就足够了)。中晚餐都是一斤米饭加三份菜,(这样的食量是平时每餐的两倍多)。
相邻而住的周文强看到我每天买这么多东西回来感到很奇怪,问道:“这几天看到你每天都打这么多饭菜,是不是有朋友来了?”
当得到我的回答说是自己吃时他怎么也不相信,跟着入到房间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话,看到我风卷残云将东西一扫而光的时候,他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呵呵,不知这样算不算是饿鬼现世。
从“0七八五工程”回到南宁后首先要将铲运机送到修理车间保修,每天必须亲自到车间看看修理的结果,听听修理师傅的提出的建议,需要更换的材料还必须亲自到材料库领取,就这样跑前跑后花了二十多天总算将机械设备修整一新。
自从一九七五年离家已经整整四年没有回去看过父母了,本来计划趁这次休整时间偷空回一次家,没想到又接到上前线的通知。
五月中旬,铲运机刚修理完毕还没等人喘过一口气,五队党委又给我与张立忠发来马上去工地的通知书,这一次去的是龙州县下冻大桥工地。龙州县水口公社下冻大桥工地大桥已经建成,引桥填土工程急需铲运机,机械大队党委经研究决定派三十七号铲运机到那边去。
当时战争的硝烟才刚刚散去,战争状态还没有完全消失,中越双方军队还常有一些零星的武装冲突发生,龙州边境沿线一带属于非常敏感的地区,时不时会传来双方武装冲突的消息。当时在那一带驻守的部队相当多,我们的住地与解放军某部的一个工兵营舟桥连相邻,(下冻大桥还没有通车,为了保障部队的后勤保障与调动,舟桥连在河边搭架了一座浮桥让车辆与人员通行),离驻地不远处就是某师的师部。
下冻大桥的修筑是在解放军部队的严密保护下进行的,虽然时不时传来越南特工人员在附近某处进行破坏活动的消息,但总的来说在这里工作让人有一种很安全的感觉。在这里还有一个不错的条件,每个星期六晚上师部都会为部队官兵放一场或二场电影,附近村庄的老百姓和工地上的人员也可以去那里观看,看电影对于长年累月在野外生活与作业的人们来说真是一个难以得到的享受呀。
下冻地区属丘陵地带,放眼看去高高低低的山丘中间夹带着大片大片的水田与甘蔗地,这里是广西主要的甘蔗产糖区,乡村与乡村之间公路密布,交通十分便利。由于战争的硝烟才刚刚散去,食品疏菜供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下冻圩三日一集,农民们的商品贸易还是比较繁荣热闹,因此我们常到集市上买些鱼肉蛋之类的食物来改善一下生活,生活自然要比在桐棉公社那里好得多了。
我们的每天的工作都是推土,铲土填方之类的机械作业,既单调无趣又枯燥乏味,想想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写的,还是写写生活方面的小事吧。生活上的小插曲很多,五彩缤纷的生活就是由无数的小事情堆积而成的,人生之路走过了几十年之后,蓦然回首也能让人开心一笑。
我们到了下冻工地一个星期左右,机械五队的女推土机手余丽康和练飞凤也来到了这个工地。她们到来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光,为我们做饭的当地人早就下班各自回家了,工地的食堂关门闭户人去室空什么能吃的东西都没留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食堂没饭吃总不能让她们饿着肚子过一夜吧,可是用什么来招待她们倒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与张立忠唯一能拿来充饥的食品只有几包从南宁带来的波纹面,清水煮白面?用这东西来招待朋友总显得太寒酸了吧。我将这事与张立忠一说,他略一思考就笑了:“这也算难题?哈、哈、哈,放着现成的好东西怎么会没有呢,等下我自有办法。”
他对我如此如此一说,我一拍手说:“真是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呢。”
他说的办法原来是这样:河对岸的工地旁有一个方圆三、四亩的鱼塘,这个鱼塘在下冻圩与村子中间,离村子大约有五、六百米的距离。今天一大早有几个村民在那里用戽斗戽水,他们整整忙活了一天都没抓到鱼,我们准备下班的时候看到他们扛着工具回村子去了。鱼塘里还剩下二尺来深的水,很多鱼露着背鳍在浅水里游来游去,今晚到那里去弄几条鱼回来不就行了。我将这事与余丽康说了,晚餐迟些没问题,先将住处安排好更重要。她们的住处就在我们的隔壁,床铺早就搭好了的,将行李搬入去铺上就行了。
晚上七点多钟我与张立忠开始了偷鱼行动。为了掩人耳目,我们借口加班将铲运机开到了工地。到了那里远远发现有几点微弱的光亮在鱼塘里晃来晃去,难道是村民们连夜抓鱼?如果是这样我们的行动计划就将落空了。张立忠故意将铲运机的灯光射向了鱼塘,哈、哈、哈,原来并不单单只有我们挂念着这个鱼塘里的鱼,打这个主意的人早就捷足先登了。在雪白的灯光映照下塘里抓鱼的人显出了原形,原来是五、六个当地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他们知道来的是外地人,因此对我们的到来一点顾忌都没有,他们连头都不抬依然故我的弯着腰在水里摸来摸去,倒是我们心里有鬼不敢冒然下塘抓鱼了。
张立忠将机停下说:“等吧,等到他们走后再行动。”
谁知这一等就是一个多钟头,那几个小孩子在鱼塘里来来回回地走来走去就是不上岸,看来一时半时他们还没玩够呢,老让我们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呀。张立忠想了想说:“让我来吓吓他们吧,将他们赶走算了。”
我不解地说:“我们是外地人呀,怎么赶?”
他微微一笑:“这还不是小菜一碟,几个小孩子还不容易对付吗,看我来演演戏。”说完拿起手电茼摸黑走到村子那个方向去了。转眼间,只见他从村子那边打着手电走了过来,看看快到塘边他将手电光射向鱼塘,随后高声用壮话叫道:“你们想死呀,敢来这里偷鱼。”一边叫一边向鱼塘里的小孩子冲了过去。那几个小孩子听到喊声就象老鼠碰到了猫,“哇啦”一声吓得一齐往岸上撒腿就跑,转瞬间就消失在黑暗里没了踪影。我与他捂住肚子笑了好一会,这个办法倒挺灵的,没露馅。
卷起裤子下到鱼塘,只见塘边横七竖八的丢着几个塑料凉鞋,还有一条麻绳穿着的两条小鱼。那些小孩子吓得可不轻,连鞋子和鱼都来不及拿。塘里的鱼可真不少,伸手就能摸到,那些鱼滑溜溜的要抓起来可真不容易。我们一手拿着手电茼一手去拣大的鱼抓,它只要稍为轻轻一摆身子就从我们的手里跑掉了,忙活了半个小时一条鱼都没抓起来,脸上身上倒被鱼尾甩起的泥水搞得污七糟八的。现在我们才知道,怪不得那些小孩子们赖在塘里这么久都没走,原来他们也是没抓到大鱼呀。
张立忠将手电筒递给我说:“靠岸边水浅,你来照着我抓鱼。”
我拿着手电往岸边一照,只见一条大鲤鱼正在慢腾腾地游着,张立忠走过去用双手将鱼连泥带水往岸上一兜,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终于被我们抓到了。就这样,每当看到靠岸有鱼就用这个方法一兜,保证一拿一个稳,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十多条鱼。当我们拿着鱼走回铲运机的时候,一个小孩子走了回来,从身边经过的时候还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估计他们也知道上了大当),然后不声不响地下到塘里捡起那些散落的鞋子,还从岸边的一个草丛中拿出一串鱼。他们也小有收获,还挺鬼灵精怪地将抓到的鱼预先藏了起来。
看到我们有这么多鱼拿回来,余丽康和练飞燕可高兴了,几个人忙着杀鱼煎鱼。当时食油是限量供应的,由总务一个人专门保管,任何人想私自使用食油都是不可能的事。没有油煎鱼当然也难不住我们,先在镬头里铺上一层碎盐再将鱼放上去,然后用微火慢慢地煎,时间一长鱼也会煎出油来。大家吃着煎得香喷喷的鱼,说着刚才抓鱼的笑话,开心得又笑又叫。工地生活虽然艰难困苦,只要能用平常的心情去对待,倒也会让人处处感觉到充满乐趣。
下冻大桥引桥工地的土方工程量虽然不是很大,由于投入的机械设备不是很多,因此也花去了我们半年多的时间。十月底,我与张立忠又接到转移去龙州县先锋林场十三队工地的指示,余丽康和练飞燕也于当月回到南宁进行机械保修和人员休整。
到了先锋林场十三队那里才知道,原来韦敬副队长也在那里,另外还有五台推土机与十多个师傅们,还有一个女推土机手——胡国华,她和我是老乡,也是同一批来到机械大队的工人,而且也是很要好的朋友,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会笑话我,怎么到处都有你的好朋友呀,事实也确实如此,年轻人年龄相仿容易相处,在一起总会有相同的话题,到处都有朋友也就不足为怪。
先锋林场十三队地处一个四面环山的山旮旯里,这里远离乡镇,一幢三层的水泥办公楼前有一个篮球场,球场四周环绕着一大圈平房,每一间平房都差不多是同一个模式,十四、五平方米的房间里住着三、四个林场职工,一百五十多个林场人员除了几个领导外基本由清一色的回乡和插队知识青年组成,工作主要是种植橡胶树和割胶为主。林场人员都有自己的小厨房,原来林场宽畅的食堂早就废弃做为堆放杂物的地方。将杂物清空之后我们将食堂用竹帘一分为二,入门处是厨房,炉灶是现成的,靠里面是男人的宿舍,将几块木板并在一起用青砖搁起来就是床铺了。胡国华住的地方比我们要好些,林场领导将一间在食堂旁边的平房分配给了她,里面有床铺有凳子还有书桌。
胡国华是一个能歌善舞的美丽姑娘,也是机械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曾在歌剧刘三姐“对歌”这段戏中扮演歌仙刘三姐这个难度极大的角色。这一幕戏在全区交通系统文艺大汇演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她也在这次演出中出尽了风头,成为机械大队众多男青年追捧的偶像。
国防公路修筑时占用了林场大量的土地,为了减少修筑公路而被占用土地的损失,我们的工作是为先锋林场十三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