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盗墓史记 >

第7章

盗墓史记-第7章

小说: 盗墓史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弩是什么东西?箭。伏弩,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处,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墓机械装置。其原理与现代步兵使用的自动步枪相似,足可见古人在反盗方面的智慧。在古人来看,这也是一种高科技了,技术在秦汉时期已相当成熟。
机弩的实战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徐市带数千童男童女去东海求“不老药”时,在蓬莱遇到大鲛鲁鱼受阻,便奏请秦始皇派神箭手与他同往,“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自然,秦始皇在营造自己的陵墓不会不使用这种装置。史载,太子胡亥袭位后,“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小说下载网|。。)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的高等级高规格的陵寑才会使用。除了秦始皇的陵墓有“伏弩”,明确记载设有“机弩”的帝王陵寑还有汉武帝的茂陵。《后汉书·礼仪志》(卷105)内注引,“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内方,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户,户设夜龙、莫邪□、伏弩,设伏火。”
曹操的高陵内传说也设有机关,但此说不见于正史。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曹操冢》(卷10)记载,“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中,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盂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上文所引《酉阳杂俎》(卷13)“尸穸”里,在盗墓者在用粪水将铁汁封闭的古冢打开后,怪事出来了:“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机关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集。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皆恐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一曰后)为沙埋死,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
“尸穸”中透露了“伏弩”的厉害,“箭出如雨”。这个古冢里的机关重重,反盗设计多样,不只有机弩,还有积沙,一个进入墓内的盗墓贼者反应慢了一点,就被积沙掩埋了。同则故事引《水经》言,“越王勾践都琅琊,欲移允(一曰元)常冢,冢中风生,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按《汉旧仪》,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这段文字说明,墓设机关、积沙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反盗墓手法。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6)
在墓穴中置放杀人兵器,除了“机弩”,还有“悬剑”,反盗墓原理差不多。被盗的名人墓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即有“悬剑”。
袁墓发现于民国年间,当年北京媒体曾有报道,并被考古学家卫聚贤作为案例写进《中国考古学史》。袁墓位于彰德城西北三十五里东灰营村,当时共发现两座古墓,除了袁天罡墓,另外一座是明朝赵简王墓。袁墓在该村后岗岭最高处,周约五十九尺,墓垣以砖砌成。内为清水一池,池深无底,池水中有锋利钢锥。
当地传言,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冠金剑,和20余件金具。“更有一剑悬于墓顶,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落水而死,后将尸体捞出,尸身均被利尖穿烂。从此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然无敢往取者。”不愧为风水大师,为自己死后墓穴的防盗设计独具匠心。
伏弩、悬箭都可主动出击,斩杀盗墓乾,还有一种被动利器,即在墓中或通往墓穴的地面上,置放带刺状物件,盗墓者踩上后,或伤或死,这在考古现场也有发现。
反盗墓招六:“自来石”堵墓门
孙殿英盗乾隆裕陵时炸开地宫
其实,在“伏弩”发挥作用,自动射杀入侵进墓道者之前,还有一个“拦路虎”,也是反盗墓手段——用自来石顶死墓道。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特别是后室(玄宫所在)的防盗更严谨。在专供棺椁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宫一般至少设有三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重达数吨至吨数十吨,门固若金汤。最外面一层俗称“金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相当隐蔽,没有知情者很难找到。
1949年后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寑,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座被主动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寑。1956年5月19日,考古人员挖了第一铲土,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才找到传说中的、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才找到了金刚墙。
在金刚墙的石门后面,顶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做得高大工整,高3。3米,宽1。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6米,上面尚存墨迹:“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这是什么意思?专家至今也未完全弄懂。
棺椁摆定,人员退出,里面不留一人,这自来石是怎么将门顶住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槽,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打凿时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质凹槽内,通过一把特殊的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当人员从地宫中全部撤出后,先关起一扉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预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便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
俗称拐钉的特殊物件,与钥匙的功能差不多。这种“开门”办法,在古代即为入户偷盗的贼人掌握,从门外可将拴起来的门轻松打开,造陵工匠、考古人员实际上借用了这种行窃技术。
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搞不好人就走进了迷宫,出不来。找到第二道石门,也未必就能打开第三道门,道道石门背后的“机关”也不尽相同。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兵分几路。在盗慈禧陵寑时,进入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便拦住了他,一时无法打开。本来打算用炸药炸开的,担心震坏陵内宝物,遂改用笨法子,撞。40名士兵用粗木杠子,硬将石门撞开,方得以进入。调查人员后来在现场调查时发现,顶门的自来石被撞断成几截。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7)
另一路士兵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时,更出了奇事,怎么都打不开玄宫前的石门,顶也顶不开。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后,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最后一道石成了拦路虎,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后,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其它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独乾隆的“走”了下来,成了“自来石”,将石门死死在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
迷信的说法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将有贼人要来盗掘裕陵,自己只身下来顶门。但同样奇事在1975考古专家清理裕陵地宫时又出现了,乾隆的棺椁又“走”下来顶门了。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的地下水浮力作用,将棺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当有很大的波浪才成,而渗进来的水显然不存在这个条件。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结论,成了有趣的谜题。
自来石是明清帝王陵常用的封门方式,还有的利用“杠杆原理”进行顶门反盗设计,秦汉时期常用。摆放在门后的石条会自动翘起来,将门顶住,外面怎么也推不开。要想顺利开启,就得想办法将石条压平。1968年,考古人员开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室门时,便发现了这种反盗设计。
反盗墓招七: “伏火”令人恐惧
马王堆一号墓发现前“火”力暴露
正好《汉旧仪》里所言,“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盗墓设计的传统手段之一。
这种古墓也有一个名词,“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盗墓者俗称“火洞子”。
曾震惊世人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辛追墓”),就出现“伏火”。这座墓的发现颇有传奇,该墓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据地方志记载,此处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
1971年,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需要,大陆各地纷纷开始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为内容的备战运动。驻守旁边的军方医院看到高达几十米的马王堆,决定将高堆挖空,建一座秘密的地下医院。打孔探测中出现了异常,有一种冰凉的气体从孔中喷出。作业人员想试试喷出的气体压力有多大,便往里面灌水,但水竟然反溅了出来。有经验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划着火柴一试,凉气“叭”地一下就烧了起来,推测下面必有未经盗掘的古墓。
作业部队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了湖南省博客馆。1972年初,考古专家对此墓进行了全面发掘,2000年前那位叫辛追的五十岁轪侯利苍夫人,得以出现在现代人面前。参与考古发掘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事后的考古报告中,记录了马王堆有“火”一事。
“伏火”,颇令盗墓者恐惧,不小心就会被烧死。古代这样的墓不少见——
“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杀数百人;开丁姬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汉书·外戚传》卷97)
“盗发白茅冢,棺内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穿内火起,飞焰赫然,盗被烧死。”(《酉阳杂俎·尸穸》引侯白《旌异记》)
“张浮休云: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邵氏闻见后录》卷27)
“(焦四盗墓)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自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清稗类钞·盗墓类》)
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盗设计,学术界却存有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有机物在缺氧的封闭环境分解成可燃沼气所致。实际上,并不能如此断定,或许古人已发现此原理,才有意在墓中置放有可分解物质。

反盗篇 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8)
墓中有无“伏火”,成为盗墓者判断古墓是否被前辈盗过的经验之一。如果有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