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 >

第14章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第14章

小说: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年轻识浅,才能平庸之类的话,底下一大堆臣子同样下饺子一样呼啦啦跪了一地,不管真心假意,一个个简直跟天塌了一样,恨不得触柱自戕,以求圣上收回成命。不过这里头的确真心的多,假意的少,谁让八皇子一直以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就知道闷头做事,大家都觉得八皇子将来撑死就是个贤王,还得看下一任皇帝会不会忌讳他,因此,很少有大臣选择投靠他,相比较于一个没有交情,还摸不清楚脾气的新皇,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仁慈的圣上,更好一些,说不得,过段时间,圣上就忘了这回事,重新考虑储君的事情呢?

  谁知道圣上这回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怎么苦劝,什么招数都使了出来,要不是限于脸面,朝臣们差点没在朝堂上撒泼打滚了,结果最后圣上来了一句朕意已决,又令礼部主持禅位大典,宗人府加紧制作礼服仪仗等用品,便干脆地退朝了。

  禅位大典的时间被安排在了半个月后,时间实在很紧,礼部和宗人府忙得团团转,一直以来,这些事情都要遵从周礼,可是,周礼上也没具体说皇帝禅位应该怎么做啊!因此,只能从旧例。可是要知道,历朝历代禅位之事实在不多,很多干脆就是改朝换代,硬逼着傀儡皇帝走个形式,只不过说成禅位,以谋个正统的名声罢了。比较经典的是唐高祖李渊禅位给太祖李世民,可是哪怕李世民被称作是千古一帝呢,也不能掩盖他是杀兄弑帝,武力逼宫得来的皇位,在某种意义上比隋炀帝还要恶劣,那实际上跟篡位也差不到哪儿去了,那会儿唐朝初建,还处于外忧内患之中了,仪式自然有些匆忙简陋,如今想要找个成例都有些困难。

  别的大臣也清闲不下来,下错了注的唉声叹气,一个个也各有打算,如今去抱大腿显然是来不及了,而且也显得太不矜持,容易给人留下一个首尾两端的印象,两头不讨好,要知道,他们之前投靠的也是有实力的皇子亲王,人家奈何不了别人,还奈何不了他们吗?而那些本以为很有希望坐上那个位置的自然不甘心,一个个私底下找了幕僚谋士,分析圣上的用意,琢磨着如何将老八给拉下去,最好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底下的这些动作,似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圣上依旧正常上朝,不过,八皇子如今已经站在了龙椅阶下一级的位置,正是八级储君之位。圣上似乎不知道底下这些儿子和臣子的小动作一般,一些人私底下甚至怀疑,圣上是不是糊涂了,一些人甚至琢磨着是不是以这个为借口,给八皇子扣上一个挟持天子,大逆不道的帽子。但事实上就是,圣上并没有老糊涂,在禅位大典之前的那一次大朝会上,圣上直接一串组合拳,将底下的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这段时间里面,按理应该比较安静的御史台骤然发难,一连串的弹劾雪花一样地飞了出来,左都御史于睿是圣上的心腹,他亲自出马,一连上了几本折子,弹劾诸位皇子勾结大臣,暗中串联,图谋不轨,气得那几位皇子眼珠子都要喷出火来,看着于睿的目光简直要将他活撕了。最让人心惊的是,于睿拿出来的证据,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一应俱全,就像他亲眼所见一样,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圣上亲自出手了,唯有圣上手上的内厂才有这个能耐,大家恍然想起来,内厂一直以来就有监察百官之权,只是因为担心重演前朝锦衣卫东西厂之祸,内厂一直隐匿在黑暗中,除非特殊情况,只有监察权,并无处置权,也有数十年没有发过威了,大家差点给忘了这回事的时候,他又蹦了出来,显示其依旧宝刀未老,正悬在诸多大臣的头顶上呢!圣上勃然大怒,最近蹦跶得比较厉害的几个皇子都遭到了训斥,并从亲王爵被降到了郡王爵,另外,还有几个资格比较老的大臣也遭了殃,差点被夺职下狱,朝堂上下顿时噤若寒蝉,安静了好几天,直到禅位大典的到来。

 插入书签  
……………………………………………………………………………………………………………………………………………………………………………………………………………………
作者有话要说:
下周三就要回老家过年了,在家更新不了,因此,这两年会努力存稿,完成榜单,不过,过年期间是更不了了!为毛JJ没有手机客户端呢,手机不能更新!


第 24 章

  史家相对而言比较平静,他们谁也没支持,作出一副谁坐在龙椅上,就忠于谁,勤于王事的模样,正好谁也不得罪,当然,圣上禅位,新皇登基,带来的麻烦不只是这个,毕竟,大臣们除了站队之外,也得上贺表,上贺仪,礼物的选择也很麻烦,轻了让新皇觉得你目无君上,重了让太上皇觉得人走茶凉。史鸿他们还算好一点,若是一些原本出身不算高的官员,还得更拿捏着,万一礼物太贵重了,还得担心上头怀疑自己贪墨。

  不管怎么样,老圣人退居寿康宫已经是定局,八皇子顺利登基,不过鉴于根基未稳,羽翼未丰,依旧摆出一副为太上皇马首是瞻的姿态,有想要逢迎拍马的臣子建议如今就开始挑选决定新年号的,直接被圣上驳斥了一番。

  太上皇退位之前的举动,一方面是敲打一下不安分的儿子大臣,另一方面也是为新皇留下施恩的余地。诚然,太上皇原本对自己的八皇子一向平平,不过,他既然选中了八皇子为皇帝,自然也是相信八皇子能做一个好皇帝的。作为天子,很多时候个人好恶并不重要,要不然,礼法上也就不会有立嫡立长立贤的说法,有皇帝倒是想要立爱呢,不过后果多半不是那么美妙。就像太上皇宠爱甄贵妃所生的儿子,可是十二皇子年纪毕竟小,而且从小到大并未有过挫折,且急躁冒进,并非好人选。因此,太上皇愿意宠着十二皇子,让他做个富贵闲王,却不愿意让他卷进皇位争夺之中。

  八皇子性子隐忍坚韧,他若是蠢,皇位也不会落到他头上,因此自然明白太上皇的意思,登基之后,安抚了一下兄弟还有前朝重臣,兄弟们再次变成了亲王,虽说心里多半有些不对劲,不过明面上还是得山呼万岁,说些皇上圣明之类的话。背地里面难免要抱怨几句老圣人实在偏心之类的话,却没有想到,在之前,他们大多觉得老圣人会偏向自己的。

  前朝的事情,圣上暂时多半还得看老圣人的意思,但是后宫的事情圣上大半都能自己做主了,王妃变成了皇后,侧妃被封了妃,原本的庶妃侍妾也各自得了册封,问题是老圣人的后宫。老圣人元后早已过世,也就是故去的义忠亲王的生母,后来倒也有过继后,不过是当时的宠妃,油尽灯枯之前给了个安慰奖,刚刚册封,举行了大典,三天之后便去世了,后来老圣人便没有再立后的意思。

  当今圣上的生母云妃年轻的时候也受宠过一阵子,不过后来色衰爱弛,老圣人即便顾念旧情,一个月也就顶多见一两次圣颜罢了,圣上当年不出头,也是因为生母在后宫不得势,帮不了多少忙的缘故,如今圣上是皇帝了,生母自然也要册封,因此便直接从一个不受宠的妃子,一跃变成了太上皇后,搬进了慈宁宫。老圣人的其余的妃嫔各自也变成了太妃太嫔,不过,相比较以前妃嫔都能作为一宫主位来说,如今她们也就只能跟自己的老对头挤挤了。哪怕圣上对甄贵妃很是腻味,但是太上皇喜欢,圣上也只能将其册封为贵太妃,为了讨好太上皇,甚至将慈安宫给了贵太妃,的确这一个举措让太上皇很是满意。

  禅位大典对史鸿这样的人来说,大概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多放三天假,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不过,国子监其他人难免有些人心浮动。新皇登基,一般都会加开恩科,乡试会试都有,一些贡生已经连夜收拾了东西,等到消息确切了,就回乡参加乡试,当然,如果能得到国子监的推荐名额,自然也能留在顺天府参加会试,但是总共加起来也就几个名额,要先考一场,除非有绝对的信心,或者是有绝对的关系,他们才会留下来考试,要不,等到国子监这边名单出来,发现自己不在名额里面,再回去,很有可能就来不及了。

  林微他们也在讨论要不要参加这次恩科,林微和杨时都有些跃跃欲试,李约也在犹豫中,只有史鸿早就做了决定,他现在年纪还小,而且,尽管之前也听钱老夫子说过,他若是参加乡试,十有七八是能中的,只是,在国子监上了这么长时间课,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与其现在跑过去考试,不如再学个两三年,觉得十拿九稳之后再说。

  李约倒是很想参加,不过却被李守中给驳回了,说句老实话,跟李约的父亲李守一相比,李约对自己这个伯父更加信服,谁让李守一在他记事后不久就外放了,也只有回京述职的时候才能相处个几天,而李守中在他之前的生命里却是一直扮演了父亲的角色,因此,在他跟李守中说起恩科的事情时,李守中却是断然驳回:“你如今才到国子监半年,学问尚未纯熟,就想要好高骛远,能正经在国子监念书的,哪个不是一时俊杰,他们尚且脚踏实地,你一个后学末进,倒是自高自大起来了!”

  李守中的话说得毫不留情,李约对伯父的看法还是很在意的,不免觉得羞愧,终于打消了主意。

  杨时和林微在知道之后,也犹豫不定起来,林微性子急躁一些,琢磨了半天,方才咬着牙说道:“我也就是下场试试,能中自然好,不能中,就当多个教训罢了!”

  史鸿摇摇头,说道:“那你就要好好准备了,乡试和会试总共九天呢!”如今却不是考试的好时机,说是恩科,这会儿已经快要入深秋了,等到上面下了旨,下面再各方面通知准备一番,真正开考的时候,只怕都入冬一段时候了,偏偏乡试和会试算是大考了,为了防止夹带作弊,都得穿单衣,连夹衣都不行,冷成那个样子,虽说为了体现皇恩浩荡,考场里面肯定会安排炭盆之类的东西取暖,即便这样,只怕也很影响考试状态。不过,这种事情其实也是难免的,就算是正常的春闱秋闱,每次也都有熬不下去,半途晕倒甚至得病的,因为不到考试结束,不许离开,一些患病的人甚至会死在考场里面,这也不算稀奇。可以说,这会儿的科举考试,除了考才学之外,还要看身体状况,还有运气。

  林微也没想这么多,他大概以为史鸿的意思是让他好好复习,因此点了点头,笑嘻嘻地说道:“不管中不中,回头还是能回国子监的嘛,反正也没什么损失,不是嘛!”

  杨时琢磨了半天,还是决定不去了,他想着自己的文章比起李约史鸿来,还差点味道,他们两个都不去,自己去了,只怕也中不了,回头难免要被人笑话。


第 25 章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天下罪犯大赦一等,恩科的旨意也下来了,反正圣上嘴皮子一动,这么一加恩,花钱的是户部,跑断腿的是底层的官吏,好名声都是圣上的。

  国子监很快开考,有意争取国子监乡试推荐名额的,自然快要挣破头。要回原籍考试的,一个个也已经都告了假,打包了行李,急急忙忙往家赶,一些离得远的,甚至恩科的旨意还没下来,就先走了。

  林微同样正忙着准备考试的事情,李约帮他搜罗了顺天府历年来乡试的考题,史鸿心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