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 >

第74章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第74章

小说: 红楼之鸿鹄 作者:微云烟波(正文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鸿想了想,问道:“薛蝌那是怎么回事?”

    雪雁不过是来传话的,哪里知道具体怎么回事。史鸿见状,便叫雪雁陪着林黛玉说话,自个出了船舱,到船头去找管家林荣,林荣是林家的二管家,林如海这一去,林家自然不需要太多下人了,一些下人被放了出去,但是,几个得力的管事却留了下来,毕竟,林家剩下的产业还得靠他们打理,回头交给下一任的林家家主。

    林荣原本就是林家大管家后备役,薛蝌这边瞧见船上史家的标记,打听清楚了是什么人,过来送拜帖的时候,林荣不管史鸿见不见人家,就先将薛蝌这一行的具体情况打听了个清清楚楚。他明白,如今他的前程,可不是光是在林黛玉手里了,归根结底,还是在史鸿这个姑爷手上,将来的小主子,也流着史家的血呢!何况,在这之前,林家的产业还是要先由史鸿他们夫妻两个打理的,林黛玉固然是个聪明的,但是毕竟是个女流,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可是,史鸿这个姑爷虽说是个读书人,但却不是什么不通俗物的,精明得很,不是好糊弄的,自己想要做林家的大管家,自然需要先讨好了史鸿再说。因此,史鸿问起来的时候,格外殷勤。

    “回姑爷的话,薛家那边,那位蟠大爷不是什么做生意的料子,虽说还领着一个皇商的名头,也不过是每年去户部支领钱粮罢了,做起生意来,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因此,去年的时候,便叫了二房进京帮衬着。如今薛家许多的生意便交给了这位蝌二爷打理,也就是拿蝌二爷当个管事到处跑腿。不过比起薛蟠来,薛蝌却是个精明的,一边给大房办事,一边也借着皇商的名义,自个做些买卖!这回,薛蝌是去福建那边采买海货的,正押着货船往回赶,这不正巧遇到了咱们家的船,便想要打个招呼!”

    史鸿想了想,他对薛家实在不是很熟悉,对薛蟠他们那一家子也有些恶感,踌躇了一下,便说道:“听你的意思,这薛蝌倒还算个人物,回头见见便是了!”

    在史鸿眼里,薛蟠若是不改原本的性子,这辈子不是掉脑袋就是流放千里的命,那什么皇商的名头,只怕也是戴不了多久的。只不过薛蟠虽然是个浑人,但是却是干不了什么祸及满门的坏事的,这么算起来,薛蝌将来即便做不了薛家的族长,在族中也该有些地位。薛家经商数百年,积累下来的钱财不说,关键还是商路,史家如今在南边也在做买卖,哪怕暂时不会跟薛家搭上关系,但是以后难免有重叠的地方。这会儿打个招呼也不费事,也算结个善缘。

    史鸿曾经见过几次薛蟠,对他的印象就是膀大腰圆,脸上还因为肥肉太多营造出了一种满脸横肉的效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怎么样。薛蝌看着却是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说起来更像是个书生而不是什么商人,比起薛蟠来,他更有自知之明,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没个王子腾做舅舅的缘故。

    薛蝌一进来,姿态便放得很低,上来就是一个长揖:“见过史公子!”

    “薛二公子太客气了,快请坐!”不管怎么样,这幅表态就叫人心里舒服,史鸿也不拿捏架子,笑吟吟地说道,又叫人上茶。

    薛蝌也不扭捏,他之前一直惴惴不安,生怕史鸿严词拒绝了,毕竟,之前薛家跟史家也没多少来往,连他那伯母堂兄当初去史家,也是不欢而散,他不过是二房的侄子罢了,哪知道史鸿却答应了下来,不免喜出望外。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眼睛就是一亮:“好茶,这是今年的明前龙井吧!”

    史鸿点点头:“正是那明前龙井!”这还是在姑苏的时候,杭州织造那边送过来的,一等的明前龙井虽然是贡品,但是也不会全部都上贡,各家茶园都会留下一些,杭州织造如今正在跟史家合作,因此,知道史鸿南下之后,便叫了人将刚出的新茶给史鸿送了过去。第一等的不过半斤,但是二等的却有不少,史鸿正好叫人拿了来款待薛蝌。

    薛蝌心中大定,这年头什么都有个潜规则,既然史鸿叫人拿了这一年的明前龙井,即便不是第一等的,也是二等,这么说来,史鸿对自己还算看重,因此,态度更自然了许多。

    薛蝌的确是读过不少书的,据他说,他当年本想要参加科举的,不过天资有限,勉强过了县试之后,便屡屡落第,最终歇了这个心思,专心帮着长辈打理家业。他这次找上史鸿,除了想要看看能不能跟史鸿搭上关系之外,也是想要打听一下史家在江南的纺织厂的事情。比起薛家贾家来,薛蝌消息更灵通一些,薛家作为皇商,专门负责衣料还有部分比较低端一点的首饰,如宫花之类的东西,薛蝌又是常年负责采买的,自然知道史家跟杭州织造和苏州织造已经勾搭上了,纺织厂已经建了起来,甚至薛蝌还采买了一些,发现虽说比不上一等的锦缎,但是那些锦缎也是极为细密精美,尤其产量极高,价钱比起市面上却低了两成还要多,只是大多数直接装船运往海外,暂时没有影响到江南那边的织工作坊罢了。

    薛蝌意识到这是个很来钱的玩意,自己低价买了,运到长安一转手,就是一大笔钱,他妹妹薛宝琴订了梅翰林家,人家虽说不过是个六品,但是薛家也就是一介商人罢了,若非当年他父亲与梅家有恩,这亲事也轮不到薛宝琴,他也不过薛宝琴一个妹子,不愿意薛宝琴嫁过去之后受气,便打算多为薛宝琴置办嫁妆,因此,这段时间,借着帮薛蟠的忙,自己夹带了不少私货,到长安之后便宜出手,赚头还不错。开始的时候,薛蝌还觉得有些对不住大伯家,后来发现,薛蟠他们根本就是将自己这个堂弟当做管事掌柜的使唤,人家管事掌柜的还有稳定的工钱呢,他连这个都没有,每次交账,大伯母对他还颇有些疑忌,几次之后,薛蝌便冷了心,夹带起来,也心安理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已经五月了,争取日更三千,好歹混一次全勤。


第96章

    薛蝌是个见识很广博的人;他父亲早逝;母亲身体也一直不怎么好,十几岁的时候就一个人支撑起了家业;这些年来大半时间都在走南闯北,相比较起来;这辈子大半时间都待在长安,走得最远的也就是这次扶灵南下姑苏的史鸿来说;简直就是标准的宅男了。因此,薛蟠说的各地的风俗以及趣事什么的;对史鸿来说还是很新鲜很有趣的;再结合史鸿上辈子看旅游杂志网站之类的上面看到的一些景观传说,两人也算得上是相谈甚欢了。

    薛蝌也没有绕多少弯子;很快就跟史鸿说到了纺织厂的事情,史鸿也很爽快,虽说这事的具体事务他一直没怎么管,但是,毕竟是他家的产业,他也能说得上话,便很是爽快地让薛蝌直接去找姑苏那边的管事,让他给他一个折扣价就是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况,这也是个推广渠道,史鸿有信心,自家的纺织厂,能够打倒江南那边传统的纺织作坊,估摸着用不了几年,就能实现垄断,若是怕得罪了人,也能玩玩专利授权之类的,反正史家都不会亏就是了。

    达到了原本的目的之后,薛蝌也没有失礼地很快就走,又坐了一会儿,陪着说了点趣事,这才起身告辞了。

    史鸿送走了薛蝌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快到中午了,史鸿早上不过吃了一碗粥,这会儿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因此便直接往后舱去找林黛玉。

    林黛玉也在等他,见他掀开舱门上挂着的布帘走进来,脸上露出了笑容,迎了上来:“可是饿了?厨房那边做了鱼汤,说是一早的时候从运河里面钓上来的江鲫呢!”

    “那我可是有口福了!”即便是对林黛玉来说,已经出了热孝,虽说还要穿素服什么的,但是,饮食上却已经没有多少忌讳了,只是不要搞什么戏酒便可,尤其林黛玉本身身体便不好,真要天天豆腐白菜的吃素,只怕孝期还没守完,人都要垮了。因此,最近在船上,史鸿便叫了船夫伙计闲下来的时候弄点鱼虾之类的河鲜,反正这年头都是纯野生的,没有乱七八糟的饲料添加剂,厨子水准也不差,那些鱼虾无论怎么炮制,味道都不会差。

    林黛玉抿嘴一笑,便叫了雪雁:“雪雁,吩咐下去,传菜吧!”

    因为在路上,一切从简,因此,桌上不过摆了三菜一汤,但是也就是史鸿与林黛玉两人用饭,也足够了。汤自然是那一道鲫鱼汤,炖得汤汁乳白,鱼肉入口即化,三道菜,一道是盐水河虾,一道是清炒豆芽,一道是大煮干丝,都是清淡又不失鲜香的家常菜,再配上碧玉粳米饭,叫人胃口大开。

    雪雁与紫鹃在一边伺候着用饭,其实主要就是去鱼刺,剥虾壳,史鸿如今也已经习惯了,甚至乐在其中,没办法,腐化堕落总是要比精神升华更容易。林黛玉同样是官宦人家出来的,对此自然也是觉得理所当然,两人秉承着食不言的规矩,慢条斯理地吃完了这顿饭,林黛玉胃口还不错,除了用了一小碗饭之外,还用了七八只河虾,又吃了两筷子鱼肚子上的肉,豆芽跟干丝也吃了几筷子,算起来,已经是超常发挥了,史鸿看着挺满意,林黛玉实在是瘦了些,再者说了,药补不如食补,多吃点饭菜,比什么补药都强,因此,搁下了筷子,便直接吩咐,赏今儿个做菜的厨子每人一吊钱,虽然不是很多,毕竟厨房这种地方,一向是容易捞到灰色收入的,再怎么整改,也是杜绝不了的,但是这却是难得的体面。

    林黛玉等着将桌上的菜都撤下去了,丫鬟也端了茶上来给两人漱口,她拿了帕子擦了擦脸,这才问道:“子嘉之前心情不错,看起来那位薛家二公子与他家大公子颇有不同?”

    史鸿笑道:“的确是大有不同,薛二公子算是个聪明人,说起来,也就是没摊上一个好爹妈罢了!不过,能够生在薛家,也总比生在寻常百姓家强许多,我瞧他,虽说替他堂兄跑腿,但是似乎有些不忿之意,自个也在偷偷摸摸地自起炉灶呢!”

    林黛玉捏着帕子,垂下眼睛,叹道:“之前在家的时候,也听说过这位薛二公子的事情,说是去年的时候,他与他家妹妹便上了京,如今也住在荣国府呢!”

    这是这么多天以来,林黛玉第一次提到荣国府,史鸿也没太在意,只是说道:“荣国府那位姑祖母是个喜好热闹的,一向喜欢叫了亲戚家的姑娘在她身边顽笑呢!”

    林黛玉轻叹一声:“外祖母年纪大了,喜欢晚辈在身边奉承也是常理,只是外祖母一直说着疼爱孙子孙女的,偏生至今二表姐还没个着落。”说到这里,林黛玉不免有些自嘲,若是当年父亲没能从扬州生还的话,自己这话儿应该也是被困在贾家内院里面,如同如今的史湘云与薛宝钗一样,为了嫁给贾宝玉争风吃醋吧!想到自己或许要沦落到那个地步,林黛玉心里就不由一阵恶心,对那个口口声声说如何疼爱自己的外祖母,也多出了许多防备来。

    史鸿见林黛玉语气有些淡淡的,不像是为贾迎春抱屈的模样,只是单纯地提起,觉得林黛玉只怕对贾家已经失望到一定程度了,连以前的姐妹,也疏远了许多。若是贾家遭难,林黛玉会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如今,却别指望林黛玉毫无芥蒂地继续拿贾家当做亲戚了,她本就是个爱憎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