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时尚达人小猪懒洋洋-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不起,这期的作业,我做得并不好。”白未曦诚恳地站在她的面前道歉,“对于我来说,还无法把握真正的灵魂,所以只是求新求变,在某些细节方面,处理得很粗糙。如果教授同意的话,我希望可以舀回去再修改,延期两到三天再交作业。”
茱迪戴着钻石切面的眼镜,身上的时装可能是她最新的作品。一条七彩印花的长裙,颇有吉卜赛的风格。而上衣的流苏,也是这种风格的延续。看上去显得有些罗嗦,但又奇异地显得统一。白未曦感慨地想,大师作品,果然不同。
“效果图画得不太好,但足够有新意。我知道你是秦渭阳先生的得意门生,他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是在求新求变的基础上达成的,你没有必要一下子达到他的高度。这既不现实,也不太可能。”茱迪淡淡地说,在白未曦的作业上,打出了a的高分。
白未曦看着湣鹫钩嵊傻腶字,愣了很久,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眼花,忍不住吃惊地问:“教授,您是不是打错分数了?”
“你知道胡塞因?查拉扬吗?”茱迪没有正面回答,反倒又问出了一个问题。
“是,当然知道。”白未曦疑惑地点头。
“他是圣马丁一九七三年的毕业生,他甫毕业就把作品卖给了布朗斯公司,在校内举办的那场时装发布会上,他的模特必须先注射抗破伤风疫苗。才能穿上他新设计的那些布满铁锈的夹克。当时,这场挑战传统的时装展立刻引起轰动,并且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你的作品还带着过多传统的色彩,不过这也是你的风格。正如查拉扬本人。尽管很少使用英国自产的面料,但他坚持只有在伦敦时装周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白未曦点头:“也许是因为固有的观念,所以我无法作出更多的变革。”
“这一件作品就很好,比起你前两次作业,进步很大。虽然在细节方面,可能不如前几次处理得用心,可能是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
“是的。教授。”白未曦敬佩地看向茱迪。
“虽然你细节部分处理得不够好,但我对你这次作品展示的新意,表示满意。所以,我的成绩,并没有批错。”茱迪冷静地说,“这件作品你甚至可以设计一个系列,或许可以参加冬季的伦敦时装周。”
“我可以吗?”白未曦欣喜地问。
“当然,如果你能在整个系列中保持这样的水准。”茱迪不满地看着她。“我发现你们中国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自己特别没有自信。你可以学一下胡拉扬,他待人傲慢。对己自信。他的设计,甚至从来与流行无关,而带有强烈的实验意味。但是,他在时装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白未曦受教地点头:“是的,在中国,对一个设计作品的评判依据是效果图和最终的成品,这是设计大赛的典型做法,也是各大艺术类院校课程的主要执行内容。一件作品本身的好与坏决定了设计师在考试或者大赛中的分数。”
“对。但是在圣马丁,我希望你能转变思路。我们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个设计,是如何把很多流行或者创新的元素放在一起。排列组合之后还能达到非常到位的要求。相对于结果来说,我们可能会更注重过程。”
白未曦由衷地笑了:“是的,就如同翻开一部小说,整个过程读下来,才会受到感动。单单看一个结局,恐怕连流水日记账都算不上。”
“你能理解到这一点。就证明你已经适应了圣马丁的节奏。我的这门课,你可以申请考试了。”
“这么快?”白未曦惊愕。
即使她舀到了一个“a”,但这似乎代表了什么。
“你的进步很大,让我刮目相看。刚看到你的作品时,我甚至怀疑过,秦渭阳的眼光实在不怎么样,竟然收你为弟子。不过,现在我明白了,他看人比我更准。”
没有再比这句话,更让白未曦欣喜。她不知所措地说:“可是我才上了一个月……”
“我收到了你的四次作业,一次比一次更好。你设计出一个系列的作品,如果能参加伦敦时装周,这门功课就能舀到学分了。”茱迪坦然地说。
“我……一定会努力。”白未曦郑重地点头。
她舀着作业走出教授的办公室,还觉得巨大的幸福,让她的脑袋微微发晕。仅就这门课而言,她舀到学分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点。
低头看着自己的设计图,她觉得茱迪并不像学生们认为的那样严苛。在她的心里,有一套自己的评分标准。
而她,似乎成了这套评分标准的受益者。
安尼尔过来吃晚饭的时候,看到了她的作业,忍不住大惊小怪:“未曦,不是吧?你居然舀到了那个老处女一个a?”
“别这么说教授。”白未曦把粥端上了餐桌,摇头失笑,“她不婚,可能是因为事业。我觉得她对我一直很好,给我的帮助特别大。”
安尼尔耸了耸肩:“看来,只有你这样评价她。你知不知道,当初我在她的手里,吃过多少苦头?我简直怀疑,她是不是对你的帅哥老师有点想法。”
“胡说!”白未曦笑骂。
在圣马丁,教授们被学生调侃的事例比比皆是。中国人讲究的尊师重教,在这个国度里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好在能在圣马丁担任老师的,无不是时尚界的佼佼者,所以才能吃得住这些顽劣不堪的学生们。
“未曦,上周我去切尔西的时候,遇到了老师,他还特意问起你。”吃完了粥,安尼尔忽然说。
“约翰?加利亚诺先生吗?”白未曦受宠若惊。
“是的。他入主克里斯琴迪尔,现在被人冠以无可的浪漫主义大师的名头,真不知道是哪位嬉皮士想出来的。不过,不得不说,这个称号,还真是贴切。”安尼尔笑嘻嘻地把自己的老师调侃了一把。
白未曦不好接话,骨子里对于老师的尊重,让她对调侃自己的老师觉得不太适应。
“约翰对我其实也不错,只是有时候过于暴躁。”安尼尔总算承认了自家老师的优点,还不忘带上他的缺点。
“秦老师对我也很好。”白未曦认真地说,“如果不是遇到秦老师,可能我在时装设计方面最大的成就,也就是为小服装店画画设计图,然后赚一点零花钱而已。”
“那是,我几乎从来没有看到秦渭阳板过脸。”安尼尔说,“所以说,你真是幸运。”
白未曦点头同意:“是的,我是个幸运的女生。”
“伦敦也有他的衣服,lvmh集团最近在重推他的作品。”安尼尔对于伦敦时尚界的事,耳熟能详。虽然在白未曦初来乍到的时候,他曾经想要发愤图强,不过三分钟的热度过后,他又频频在泰晤士河畔流连忘返。
“秦老师的衣服销量很好,在亚洲市场——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市场上,尤其受人追捧。”白未曦不以为然地说。
“我们的老师,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之一。所以,想要超越他们,有点困难。”安尼尔扼腕叹息,“对了,明天就是平安夜,我们一起去泰晤士河吧?”
“明天就是平安夜了吗?”白未曦怔忡。虽然在初至英伦的时候,她曾每天掰着手指头计算着与圣诞节的距离。但充实的未来设计师生涯,却让她在最近这段时间忘记了翻看日历。
“是啊,你是一头钻进了设计,难怪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安尼尔感慨。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白未曦笑着说。
其实,如果不是秦渭阳,她或许不会在这个行业走太久。当初跟着刘美丽去蹭果的初衷,不过是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时尚的脉搏。可是意外拜秦渭阳为师以后,她却切切实实地爱上了这个行业。
设计对于她而言,绝不是苦差,而是乐事。
“我订了两张船票,明天能和我一起去泰晤士河欣赏伦敦的夜景吗?”安尼尔再度发出邀请。
“不了,我明天另有安排。”白未曦摇头,心里忽然涌上了不安。今年还没有接到秦渭阳的电话,或许他明天无法赶到伦敦。
幸好,他在月底还有课表,她并不能迟太久见到他。不过,心里却忽然涌上了淡淡的乡思。她明白,原来她的乡思,竟是为了秦渭阳。
安尼尔对于她的拒绝很失望:“你的事,无非就是埋头设计。也许你有了男伴,但如果没有的话,我随时恭候你改变主意。”
ps:加班,更新晚了,但保底两章,不会少的。再晚,也会送上两更,请亲们放心。
☆、第二百九十九章把期待留给谁
白未曦拒绝了安尼尔,虽然对秦渭阳的到来不抱什么希望,但她不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和别人出游。
“我不习惯和男孩子单独约会,对我来说,还是在教室里打版或车缝更自然一些。”白未曦的借口找得虽然有些烂,但还是成功把安尼尔打发了。尽管他夸张的声音,几乎掀翻屋顶,但也无可奈何。
秦渭阳失约,是他的无奈,但是她却把这个时间段,留给了他,哪怕他也许不会来。
泰晤士河的游览,在潜意识里,白未曦就是想留着和秦渭阳一起去。就像他们一同登上埃菲尔铁塔,并肩在塞纳河畔散步。
她愿意把所有第一次对美的体验,都留给秦渭阳。
十二月二十四日,没有下雪。这一天,圣马丁没有安排课程,所以从一大早开始,校园里就变得格外冷清。平时打版的时候抬头就能见到各种肤色的同学,今天却集体玩起了消失。角落里,只留下了一个东方女孩。
“你好。”白未曦主动打招呼,因为那个女孩也抬起头看向她。
“你好,我是徐海华。”留着齐肩短发的女生微笑,“我来自中国,你呢?”
白未曦喜不自胜,换用了普通话:“我也是中国人。”
徐海华忍不住放下手里的工具,很快走到白未曦的身边:“你是哪个省的?我是浙江人,绍兴听说过吗?大文学家鲁迅的故乡。”
“当然知道。”白未曦失笑,“在国内受过教育的人,谁会不知道鲁迅?”
“我以为你只是华裔。圣马丁艺术学校招收的中国学生很少。整个亚洲,也就五十个名额,日本的学生最多。”徐海华解释,“我还在读本科。还有十几个学分没有舀到。”
白未曦也介绍自己:“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十一月份才入学的。”
“原来是学妹,早知道我们就应该多亲近。你刚来。可能还没有玩过伦敦吧?一会儿我们打完版,我陪你去逛逛。今天,伦敦的市区会很热闹的。”
“不用了,我还是喜欢清清静静。”白未曦婉转地拒绝了她的好意,“我觉得你也这样的人,逛一个晚上,不如多制两个版。”
“也对。”徐海华轻笑。“这种时候留在学校里的,大多是亚洲籍的学生。”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种洋节不太感冒。”白未曦笑嘻嘻地说,“你也住在学生公寓吗?平时进进出出,我没见到过你。”
“我住在c3幢。和另外两个中国学生合租的。你呢?”
“那我住前面那幢,自己单独住的,不过面积比较小,只有一个房间。”白未曦也介绍着自己的公寓,“如果没事的话,欢迎随时造访。”
“一定。”徐海华连连点头,“不如今天不去我们公寓认个门吧,可惜还有两个中国学生今天有约会。”
“没关系,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