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 >

第51章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第51章

小说: 三国之疯将军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九节 太史慈

养好了伤,张锋带着众人与应劭“惺惺”作别。假惺惺的惺。

“不知将军将往何地,劭可派兵相送。”

“不敢劳太守大人大驾,锋往北海一趟,然后返华县取主公之父回陈留也。”张锋根本没想到应劭套自己话,在想办法对付自己。

一路上,最活泼的孙观被其他三人怂恿,不停的在张锋面前鸹噪。

“将军,听闻你武器是方天画戟,怎的不见?”

“又不是行军打仗,带着累赘!”

“将军,听闻你董卓六十万人马中进退自如,果如斯乎?”

“此皆世人谬传也,止五万人耳。”

“将军,听闻‘疯将军’单骑闯董营,生擒敌帅徐荣。人言疯将军、小温候身长九尺,身宽亦九尺,为何今日得见,便如同一个书生一般?”

废话,身长九尺,身宽九尺,那还是人吗?那是魔方!

“将军……”

张锋被这个“十万个为什么”折磨得几乎发疯。

不过众人非常高兴在张锋身前当差,个个混了一身戎装,骑了高头大马,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出奉高东上至股阳,过临淄,再一路向东,便是孔融治下的北海郡。

当日在联军里,这厮还嘲笑过张锋,不过应该不会如此记仇吧?再说演义里把这人说得高才,大义,而且好客。

算了,为了稳妥起见,张锋直接赶往黄县,太史GG可是出生在这里啊。

不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张锋只带着黄忠诸人入黄县,留臧霸带着五十骑在县外驻扎。

一路打听到太史家,门前萧瑟,一间破草屋,一扇柴扉虚掩,唯一有点生气的就是养了一只朝着张锋等人狂吠不已的狗。

院里一个石磨,许久没人用过,因为上面厚厚一层灰。泥地上到处是那只狗的杰作,东一堆西一泡,虽然有个东西叫做“狗屎运”,可张锋不认为真踩了一脚狗屎然后运气就会变好。

“请问太史壮士可在?”张锋大着喉咙猛叫了一番,演义上说太史这时不在家,可是张锋觉得老罗老是忽悠人,说不定历史上太史慈明明就在家。

再说了,太史慈是个孝子,明知老母有病在身,还跑出去游历做什么?

仿佛映证了张锋的判断,一个浑厚的男声从屋里传来:“哪位找某?”

一个只穿着裤衩的年青人从屋内走出,右手还端着一只碗,只是黑乎乎的,似乎刚刚装过煤。身上强健而匀称的肌肉,叫人不觉得有一丝累赘。张锋心中暗喜,终于有人跟自己一样的好身材了。

穿着沙滩裤的太史慈一脸的诧异,这群人来做什么的?领头的是个眉清目秀的公子哥,却在大热天里摇只把鸟毛扇子,难道蒲扇不更好么?身后众人皆是身高体壮的大汉,有几个明显长着“我是坏人”的一张脸。

“在下洛阳张锋,见过太史壮士。”张锋双手抱扇,深深一礼。

“不敢当,黄县野人太史慈,见过张壮士。”太史慈手忙脚乱的把那只碗放在磨盘上,当的一声,跳起一层浅浅的灰。

这草屋门一开,一股浑重的药味飘了出来,张锋身后众人都是一皱眉。

张锋脸上没一丝变化,叫太史慈起了一点好感。

“家中老母病重,终年药石不离身,叫贵客见笑了。”太史慈不好意思的把那扇风一吹便会倒的柴扉拉开,请众人进来。

便宜客,便宜话。张锋在心里说道。

“不妨事,某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邀太史壮士出仕。至于令堂之病,壮士休要担心,某治下濮阳有神医张机,任何寻常大夫难医之症,到他手上包管药到病除。”张锋不要钱的大吹法螺。

太史慈也一惊:“将军莫非向日破董卓之疯将军、小温候?”

张锋暗道,这么快就传到这里来了?笑眯眯的回答:“然。”

“未料将军如此年轻!曹公为大义独力追董贼,海内咸服,慈本不该推却,只是老母病躯恐受不得一路颠簸……”

“如此……锋也略通医术,可否容锋一观令堂之症?”

“原来将军还通歧黄之术!小小年纪文武双全!快快请入内!”太史慈喜笑颜开的把张锋请进屋里,留下黄忠一干人在院里连个坐都没有的地方站着发呆。

孙观不满的哼一声:“也是个拍马溜须的货!”

屋里又不通风,光线也暗,在外面站了半天的张锋好容易才适应室内的光亮度,一间屋里就只一个草榻,一个土灶,一个瓦罐,估计是熬药用的。

太史慈扑到榻前:“母亲,这位是曹孟德曹公麾下大将张锋!如今濮阳神医张机也是曹公之人,这回母亲之病有治了。”

榻上那人微微动得一下,开口欲言,却哇的一口血喷了出来,喷得太史慈一脸,他却擦都不擦一下。

“母亲,母亲!”太史慈这汉子果真孝顺的紧,回头跟张锋说话时已经是两眼含泪:“求将军救治!”

“子义莫慌,有某在此,须保了令堂性命。”张锋半跪在太史之母榻前,用从张机那里学来的一点皮毛装模作样的诊了一下脉,然后问道。

“令堂之病发于何时,是否表象为咳喘,痰中带血丝?用何种药?”

“正是,此病发于两年前,当时母亲经夜难眠,先是痰中带血,后来光是浓血了。那药,先用黄巾道人所布之符水,谁知愈重;后来有大夫开了一付方子,名曰:五石散。当日母亲吃了就可安睡了,但咯血之症却不见好,眼前母亲之症一日重更重一日……且这五石散极贵,要不是北海太守孔大人常常赠金施粥,恐某二人难至今日也。”太史慈居然呜咽了起来。

五石散?张锋略有所闻,就是所谓的方士炼丹后剩下的一些结晶状物体,有点象现在的迷幻剂。而那符水更不用说了,就是香灰泡在水里,有些乡下地方用这治畜生的病。太史之母的病跟黄叙的一模一样,现在拖了这么久已经是奇迹了。

“大丈夫可……流血,焉可流泪。我儿……切莫作此小儿女之态,叫将……军见笑了。”太史慈之母咳完撕心裂肺的那一阵,断断续续的说完这一句话,已经是气若游丝。

“子义听我一言,万不可忘,这五石散对身体几无益处,切不可再服。锋这便令人去购些猪肺,雪梨,也许令堂之症可痊愈也。”

“若得如此,太史慈当随将军至曹公处,赴汤蹈火,再所不辞也!”

事关太史慈是否忠心投效,张锋也不敢大意,一面象上次治黄叙一般熬了猪肺雪梨汤,一面差人快马送信至濮阳,将张机手下派一名医者过来。

好在张锋又一次撞对了,太史之母的病也一天天好起来。太史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等太史之母能下地走路,出门呼吸新鲜空气时,就连她自己也等不及了,催促太史慈早日跟着张锋去建功立业。

多明理的母亲!张锋恨不得抱着她亲几口。

“可是母亲一人在此,无人照料。”

“这也容易,锋买两名丫头,置一处房产,等濮阳城张机处医者到,子义兄弟便可放心了?”

太史慈又一次对着张锋跪下:“荷蒙将军厚恩,慈无以为报,这便随将军去也。”

张锋乐陶陶的扶起太史慈,孙策啊孙策,将来看你手上还有什么大将。

因太史慈要跟孔融面谢相助之恩,一行人沿着曲城、掖县进发,到了下密。却遇到一个令众人吃惊,张锋却早就期待的事——十万黄巾围北海!

第六十节 计扰黄巾

PS:历史上并非是管亥找孔融借粮,而是当时黄巾起义到处都是,孔融为御黄巾,出兵都昌,结果被管亥部所围,而且太史慈请刘备的救兵时也没亲至,只是派了三千人,这黄巾也太烂了,一听说救兵来了马上就跑了。根本没打起来。

**************************************************************************

自天公将军张角死后,黄巾起义早已没了当年那种所向披糜的气势。转战各地的渠帅们怀着各自不同的心思,象蝗虫一样吞噬大大小小的县城。

而管亥这边所领的黄巾军,正是听说孔融部讨董不利,损兵折将,所以起了掠夺城池的念头。

当张锋一行人得知北海被围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几天,当中孔融曾经派部将宗宝出城接战,结果被管亥一刀切了。

孔融惧管亥之威,于是遣已经成为杨过的武安国,去请平原相刘备相助。

武安国虽然失去了一只手,可是并不傻,想到一个办法突围。

第一天,武安国带着两个骑兵打开城门,众黄巾以为他要突围,忙结成阵势。谁知武安国叫这两个骑兵在城门口放上一个箭靶,用仅剩的一只手扔小戟,结果怎么也丢不中,惹来黄巾的一阵哄笑。

第二天,武安国又在城门扔小戟,这次只有一些三三两两的黄巾隔着远远的看他出洋相。果然又是一只没扔到靶上就又回城了。

第三天,武安国单锤匹马的又来扔小戟,这次已经没人再注意他的烂水平了。结果趁黄巾不理他,武安国策马狂奔,在来不及结成阵势的黄巾大营里左冲右突,偶尔有几个黄巾来围,他又用小戟投,不过这次却是戟无虚发,连杀了六、七人就再也没人敢围住他了。等管亥收到消息来追他的时候,武安国早就跑远了。(这原本是太史慈突围的办法!)

“将军!现在北海势如危卵,为何将军还作壁上观?”虽然孔融是因为太史慈的一身好本事才对他又是送钱又是送药的,但是在太史慈看来,孔融还是对他有莫大的恩惠。

“子义且听某慢慢道来!现黄巾十万围城,城内止有守军二、三万耳,而某虽有子义、汉升、宣高等猛士,但奈何杯水难救车薪。吾料数日内平原援军便至,届时我们由敌后出其不意,必可解北海之围也。”

张锋现在扇扇子是扇出了瘾,只要一刻不装斯文浑身便难受得很。可是他这付模样看在太史慈眼里怎么看怎么担心。明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武人,偏偏要学了那酸儒卖弄学问!

“话虽如此,可某终究放心不下。”

“既如此,某还有一计!子义附耳过来!”张锋拿扇子遮了嘴,小声在太史慈耳边说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柱子是一名黄巾军探子,当年老家幽州被胡人所袭,他一个人向南方流浪,遇到当时正在广收门徒的黄巾道人,为了一日两餐,便入了黄巾,张角起兵以来,被众人裹协着彻底成了一名黄巾义军。

管渠帅这次卯足了劲要打下北海,他们这些探子不分白天黑夜的四处打探动静。白天太阳热死人,晚上蚊子咬死人。虽然自己已经在这么热的天几十天没洗过澡,但那些大得象蜻蜓似的蚊子总有办法从自己身上厚厚的体垢中找到下嘴的地方。

“娘的,什么时候才能打进北海城去爽一把?”管渠帅可说过,一旦打破北海城,“放假”三天。到时干些什么好呢?首先洗个香喷喷的澡,然后找个小娘皮乐呵乐呵……

此时的柱子,已经不再是当年被胡人打破家园无家可归的老实流民,而是一个靠劫掠为生的“黄巾主义战士”了。

柱子一边为自己的将来做为享受的准备,一边小心翼翼的沿着河边往前哨探。YY归YY,如果误了渠帅的大事可就不妙了,到时别说放假,就连小命也搞不好挂在官军的锋利刀兵上。

河边杂草众生,半人高的杂草密密麻麻的,一丝风都没有,猫着腰藏个百把人都不是问题。

柱子用上次从一个死去的官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