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悍戚 >

第314章

悍戚-第314章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和。
    在同意归降曹艹之后,贾诩立刻阻止张绣投降袁绍,并把袁绍的使者当场斩杀。
    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最终改变了主意,正式向曹艹请降。
    随后,曹艹让张绣继续坐镇南阳,将贾诩调到了许都,拜执金吾,对贾诩更是极为厚待……
    至此,曹艹后方彻底平定,可以静下心来,筹备与袁绍决战!
    也就在此时,袁术在淮南已难以支撑,随着他手下分崩离析,袁术心知大势已去,于是开始和袁绍联系,希望袁绍能够将他解救出去。对袁术的求救,袁绍犹豫不决,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
    从临渝至孤竹城,约五十里。
    沿途可见移民驻地,犬牙交错,看似混乱,却极有秩序的将土地充分利用。
    “皇叔,临渝和孤竹城之间,有移民约一万人。
    加上孤竹城原有居民,共一万八千人之多。当初登陆的时候,子山先生尽量不要把所有移民集中于一处,这样很容易发生本地居民和移民的冲突。所以,大体上我们是按照一比一的配比,安置移民。
    孤竹城安置一万人。
    其余移民,分别安置于临渝以东,玄水和六股河之间。
    其中,尤以六股河上游,因为距离白狼鲜卑很近,所以在四月初,便着手建造白狼堡,以抵御白狼鲜卑的袭击。只是辽西苦寒,土地常年封冻,所以白狼堡进度缓慢,预计要在六月才能够建成。只要白狼堡建成,则无需再担心北面白狼鲜卑之乱,之后可以安心的发展。”
    随同刘闯前往孤竹城的人,名叫王经,乃冀州清河国人,表字彦纬,和诸葛亮同岁。
    其实,他此前和刘闯有过一面之缘。
    当初刘闯第一次到高密拜访郑玄的时候,便是王经出面接待。
    此后,王经一直随同郑玄学习,直至大迁徙时,郑玄担心高密人手不足,于是派出王经协助。
    来到辽西之后,王经便成为步骘副手,负责移民安置事宜。
    “彦纬,辽西的天气,与中原大不相同。
    你回去之后,记得要提醒子山,这边的冬天来得很早,气温也极为低寒,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做好越冬的准备。那些帐篷,恐怕很难抵御寒冬,需建造屋舍。另外,我也想到了一些御寒的手段,到时候你交给子山,商议一下,尽快能普及下去。另外,御寒衣物,也要多做准备。这件事你回头告诉仲达,让他尽快和中山国苏氏取得联系,务必在七月前,准备大批布料……
    咱们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来辽西,一定会有很多不适应。
    而御寒,更是咱们要面临的重中之重,只要能够熬过今年,待大家有所适应后,定能改善。”
    王经连连点头,表示记下。
    “另外,今年秋收后,高粱杆留下来。
    这些都是御寒越冬的材料……同时,着人从幽州其他地区购进石炭,也是抵御寒冬的材料。”
    大迁徙,不是说把百姓从青州转移来辽西就大功告成。
    事实上转移迁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民生安排,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才是真正要面临的问题。
    刘闯心里,或多或少感到庆幸。
    他此前把华佗张仲景请来,的确是一步妙棋。
    否则的话,但只是水土不服,恐怕就要了他的老命……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来。
    庞德一路上跟随刘闯左右,饶有兴趣的欣赏着沿途景色。
    凉州,同样也是一个苦寒之地。
    所以庞德并没有什么不适应,骑在騧马之上,左顾右盼。刘闯暂时还没有为他安排任务,但庞德也不着急。因为他很清楚,刘闯不会不重用他。凭刘闯和马超的关系,他已经成为刘闯的‘自己人’。不过刘闯也是初来辽西,肯定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到时候自然会有任用。
    “令明,西凉苦寒,大多是种植什么作物?”
    庞德想了想,轻声道:“大体上和关中并无分别,以粟米谷物为主。
    不过前两年,在河湟地区出现一种作物,产量虽然不算很高,但极为耐寒,在河湟颇为盛行。许多草食羌,都是以这种植物,配以豆类裹腹……若公子有兴趣,可派人与大公子联络。”
    粮食!
    是刘闯如今面临的最大难题。
    他而今只要听到有作物可以在苦寒之地生长,就会产生浓厚兴趣。
    高粱虽然适合辽西,但仅仅是高粱,还远远不够……其实,刘闯最希望得到的,是红薯种子。可惜在东汉时期,红薯仅限于美洲大陆所产,还没有传入亚洲。若不然的话,他怎样都要设法找到这种植物。想起红薯,刘闯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记得前世在和人聊天时,曾有人提到玉米的产地。好像是说,在东汉时期,在东南亚地区似乎就已经有玉米出现。
    后世这些产物,都曾在东北地区盛产……
    刘闯想到这里,便忍不住动了念头。
    他距离东南亚地区还远,但可以通过交州士燮来寻找。
    而且,早在汉代,就有罗马商人出现在交州地区,欧洲的卷心菜,印度的棉花……
    刘闯突然间兴奋起来,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笑意。
    若能够把棉花引进过来,那么辽西的苦寒,也就不足为虑。
    “令明,你可知道那种作物,叫什么名字?”
    庞德愣了一下,露出苦恼之色,好半天才回答道:“我还真有些记不太清楚,此前我曾与大公子往参狼羌拜会,当时参狼羌首领便用这种食物招待我们,好像是叫什么稞粮,实在是记不得了。”
    “青稞粮?”
    “哦,没错,就是青稞粮!”
    刘闯深吸一口气,想了想扭头对王经道:“彦纬,记下这个名字,待返回临渝之后,记得提醒我这件事。”
    王经在马上,连忙欠身应下。
    就这样,众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不知不觉便来到孤竹城。
    郑仁、魏越,徐奕等人出城相迎。
    见到郑仁,刘闯格外热情,先是询问了郑玄等人的身体情况之后,便急不可待的让郑仁带路,领他去拜见郑玄。
    刘闯对郑玄的感情,没有任何虚假。
    也许在最初,他对郑玄存着利用的想法,可后来郑玄全心全意帮助刘闯,甚至为他奔走造势。其中并无太多功利之心,完全是抱着一种长辈爱护晚辈的想法。这也使得刘闯极为感动,渐渐的,对郑玄的感情也就发生变化。他重生之后,除了刘勇管亥之外,便再无亲人。
    郑玄,就好像父亲一样出现在刘闯身边。
    他没有刘勇那份勇武,更不能给与刘闯什么权势。
    但从头到尾,郑玄都在用他的方式保护着刘闯,甚至为了刘闯,弃家跟随刘闯,不远千里来到辽西这苦寒之地。仅这份情意,足以让刘闯视郑玄为父,对郑玄的感情,也就格外真挚。
    魏越等人,也都能理解刘闯的行为,跟随刘闯,一起来到郑府门前。
    孤竹城郑府,便是当初麋芳在孤竹城置办的产业,坐落于南山书院旁边……
    不过,南山书院目前尚未全部竣工,正处于紧急施工的状态中。
    刘闯已决意,要在孤竹城开设南山书院,并要把这座南山书院,建成为天底下最大的书院。
    为此,刘闯可是费了很大心思,让麋芳在孤竹城专门开辟了一块土地。
    未来这座书院,将秉持有教无类的宗旨,开设经史典籍,农学算术以及天文地理军事等学科,培育天下士子。只是,这个想法,目前尚只是一个概念,要想推行普及,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财货精力和时间。编撰四库全书,是一个开始。待四库全书编撰完成,南山书院的名声完全打响,就是刘闯推行全部计划的开端。不过这个计划,刘闯还需要和郑玄再商议。
    其实,郑玄本人也推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宗旨。
    此前他广收门徒,在不其山教学时,门下学子达数千人,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刘闯相信,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郑玄之后,郑玄肯定会予以支持。但是,他要遇到的阻力也不会小了……那些世家望族,将家学视若传承。若知道刘闯推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恐怕会有不少人退出。没关系,等到四库全书编撰完成之后,他们就算要退出,也无大碍。
    郑玄家中,有客人。
    得知刘闯前来,郑玄也万分高兴,连忙让人把刘闯请进客厅。
    客厅里,有好几个人。
    管宁和黄承彦都在,此外还有一个青年,看上去大约在二十出头的模样,虽身着胡服,却头戴纶巾,形容俊朗,带着一股子英武气概。那青年自刘闯进来,便一直用好奇目光打量刘闯。
    “孟彦这次兵行险招,虽平安归来,但实在是太过冒险。”
    见到刘闯,郑玄便忍不住开口训斥。
    不过,他话语中责备之意,远不如关怀之意。
    “你也是运气好,恰逢天子制诏,让曹艹有些忌惮。而且又有钟繇荀彧等人暗中相助,否则你就算是有十条命,也难以生还……你而今已不是无根之萍,可以随心所欲。你现在身为大汉皇叔,更系汉室气运。若你发生意外,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怎恁大人,还如此莽撞?”
    刘闯垂手而立,默默聆听郑玄教诲。
    管宁一旁有些看不下去,忍不住开口道:“康成公,皇叔此次冒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实话,若不是他这次前往许都,北海国恐怕根本就无法支持到袁绍接收……曹艹,乃歼雄也。他去年攻打徐州,便存了要算计皇叔的心思。皇叔也是为北海国五十万百姓,才去了许都。
    再者说,他在许都做得也不错,得天子召见,更护佑天子行祭天大典,祭拜太庙。
    许田打围,力搏二熊,为天子挣得颜面,又怎能说是莽撞?换一人,你看他能不能从许都逃出来!依我看,皇叔这次去许都,去得甚好。至少在某些方面,他获得了天子认可,也算是站稳脚跟。”
    管宁这个人,清高桀骜。
    若非刘闯一开始,便以造纸编书把他拉拢住,他未必会把刘闯放在眼中。
    如果说,之前他帮助刘闯,是因为郑玄的面子和刘陶的名声。那么这次随郑玄一起前来辽西,则是因为他对刘闯的好感。管宁的想法非常简单,他醉心于学问!能够推广学问的人,就是好人。
    刘闯在一旁,忍不住笑了。
    却见郑玄眼睛一瞪,吓得他脸上笑意顿时消失不见……
    “孟彦,我来为你引介一下。”
    由于管宁的开口,郑玄自然也不好继续训斥刘闯。
    毕竟,刘闯现在的身份不仅仅是他的子侄,更是大汉皇叔。而且,郑玄本就没有责怪刘闯的意思。他之所以训斥刘闯,也是因为刘闯太喜欢冒险,让他忍不住,想要教训刘闯几句。
    “此阎柔阎伯正!”
    郑玄一指身边青年,笑道:“想来你已经听过他的名字!此前,子方在孤竹城的时候,伯正也曾多次指点过他。这段时间,伯正正好在我这边听我讲解经文,听说你回来,他特意在此等候。”
    刘闯闻听,顿时一怔。
    抬头向阎柔看去,却见阎柔朝他微微一笑。
    刘闯立刻明白过来,恐怕这阎柔,已经猜到他会前来拜访。
    忍不住,也露出了笑容。
    刘闯朝阎柔一拱手,微微一礼道:“我昨曰方至临渝,便听得子方说,伯正对他颇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