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卑鄙在汉末 >

第258章

卑鄙在汉末-第258章

小说: 卑鄙在汉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浔鞯腻笈诤屯妒比灰餐诮酉险降奶炊雍统遄灿玫母种瞥褰恰R虼耍馑艺浇⒖雌鹄捶浅5夭宦撞焕啵恢栏冒阉愕侥囊恢掷锩妗

虽然在现代人眼中,【亲王号】是个四不像。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2世纪里面最先进和最强大的战舰。而且,在当时的人眼里(除了陈举),它不但算不上古怪,反而相当的美丽,至少也是威武。这不,邓慈防线望远镜,一脸陶醉的说道:“真是美丽的军舰啊!校长说过,太阳有八颗行星,所以军舰也应该有八个炮塔,这才符合自然规则。但是现在海军大小数百艘军舰当中,也只有我的【亲王号】才符合这个规则啊……”

接到救援指令后,【亲王号】的二副立即跑上甲板,对正在扎堆的一群水兵大声喊道:“我现在需要几个志愿者,去把海上那几个家伙捞上来……”因为【亲王号】地水兵基本上都是新人,所以二副才让他们自己报名,免得到时候指派的人出了洋相,给自己丢脸。

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一下子跳起来,行了个军礼:“长官,三等海士甘宁愿意为您效劳!”二副满意地点点头:“好吧,甘宁,就你了。你带上几个人,弄只小艇去把他们捞上来。动作快点……喂,你们几个也别愣着,快把小艇放下去。”这个叫甘宁的年轻人,算是这批薪水兵里面表现最好的。想必不会出漏子吧。“是!蒲飞、包略,跟我来……”甘宁招呼上两个,紧了紧腰间的水手刀,动作麻利地跳上了小艇。

“扑通~~~”小艇落入海面。甘宁那期船桨定着船舷猛一借力,小艇立即快速的冲了出去,艇上的三人,立刻抡起胳膊奋力划桨。这种用轻木制作的小艇十分轻快,只需两个人就可以开动,现在三个棒小伙子地操纵下,快速的向遇难者驶去。

邓慈在舰桥上看到他们地行动后,微微点头:“嗯,操舟技术还不错。不过,我记得咱们好像还没进行过海上救援的训练,这几个小子行吗?希望他们不要耽搁太久……”

二副连忙答道:“舰长。衙门是甘宁、蒲飞和包略,现在都是三等海士。这三个人就是本舰这批菜鸟里面最好的了。”按照现在的大喊海军条例,水兵从最低地见习海兵到最高的一等海士,分为2阶6等(见习、二等、一等海兵;三等、二等、一等海士)。新兵训练结束后,一般都是授予二等海兵,能成为三等海士的已经是相当优秀了。

不过,甘宁的理想可不是仅仅为了成为优秀的水兵。甘宁同学是巴郡人(今重庆),自从他去年到襄阳拜访朋友时,见识到那支前来公干地青州舰队后。以前还让他觉得非常威风的荆州水师,和青州海军一比,简直跟垃圾似的。甘宁就无时不想成为一名威风的舰长,甚至是统帅舰队、纵横七海的提督。

所以,他一回家就开始策划去青州参加海军了,经过一番串连,这厮纠集了百多个同郡的哥们,就准备一起跑到青州投军去了。他们要去投军的消息一传出,顿时赞誉四起,不但当地百姓都额手称庆,就连他们的亲戚都松了口气。没办法,谁叫这伙人都是当地地知名“少侠”呢。乡亲父老们有的送衣服,有的送盘缠,兴高采烈的把他们送走了。不过,甘宁这伙重庆崽儿虽然是乡里的厌物,却还真的很适合海军。在新兵训练中,他们的表现都很优秀。大部分都成了一等海兵,甘宁和几个最出色的,则成了三等海士,可以负责一些技术活了。

刚刚驶到海难者附近,甘宁却吃了一惊:“呓,怎么都是些西夷人?”只见那些抱着浮木飘在海面上的家伙,都是高鼻深目的西夷人。妈的,这可怎么沟通啊?三个小伙子都傻眼了。一个倒霉蛋用生硬的汉语,急匆匆的喊道:“巴力大神在上,是大汉的朋友吗?我们是……是……迦太基的使臣。我们的船在昨晚突然沉没了,请帮助我们……”

第251节 日本的吴三桂

青州东莱郡,不其城,州牧府。

陈局正在看着林邑前线送来的报告,其中有一封31特混舰队送来的公文,却看得他拍案而起:“什么?他们居然捡到一支迦太基的使团?这帮小子有没有搞错?”

旁边的苟彧问道:“主公,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有所不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迦太基这个国家已经灭亡了几百年。居然还能向我天朝派出使臣,这不是见鬼吗。”陈举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哭笑不得的解释道。“这个国家大约咋景帝年间,就被罗马干掉了,连都城都被完全摧毁,所有人全部被害。到现在也有300多年,怎么可能还有什么使臣?”

在公元前149年(我国的汉景帝后期),罗马人为免迦太基回复元气,决定先发制人,围攻迦太基。迦太基人在顽强抵御三年后,于公元前146年春被罗马军统帅——埃米利安?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所攻灭。此役后,罗马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并且血洗了迦太基。罗马军队在城里挨家挨户的搜索,将所有居民找出杀死。连迦太基的港口也被毁灭,从此迦太基作为国家的阶段成为。甚至有记载,罗马人还在迦太基周围的田野里撒了盐,要让它不能有任何生命生存。不过对于撒盐这回事,陈举并不相信,因为当时的盐很贵重,1磅盐就要值半磅白银(1罗马磅=324克)。除非罗马人的脑壳被门板夹了,否则怎么可能去干这种蠢事。

听了陈举的解释,田丰想了想说道:“主公,会不会是冒充外国使臣的不法之徒?我听说在去年,就有几个西夷破落户冒充罗马使臣,结果被公达兄(苟攸)识破。把他们全部罚到朱崖洲种橡胶去了。”

咱们国家一直就有一个很自大的习惯,那就是:如果某个国家跑来上贡的话,那么朝廷一定回赠给他们“赐品”。如果仅仅是回赠礼品,这种礼尚往来倒也没什么。可咱们倒好,发回的“赐品”往往相当于他们贡品价值的十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千倍都有。所以,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与中国地“朝贡贸易”,是古代最暴利的几种贸易方式之一。

既然你要当冤大头,那就不能怪别人不厚道。更何况有300%的利润。就有人愿意冒杀头的风险,而这种朝贡的利润,最保守的估计也有1000%以上。所以,从古至今的每一个朝代。冒充使臣跑来天朝骗“赐品”地老外们从来就没断过。

陈举一听这话,一股火气腾地就上来了:“老子一想到这些事情就特别地窝火,他妈的!”咱们国家这种冤大头的思维方式,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末。免除日本赔款,无偿援助越南、**、阿尔巴利亚,无偿援助非洲建设等等等等……直到90年代,这种习惯才开始纠正过来。每次一提到这些破事,陈大官人就有种咬人的冲动。

“这些龟儿子,居然敢来打秋风!看老子怎恶魔收拾他们!元皓,你马上把他们弄到不其来,我要亲自审问。如果他们胆敢忽悠我,就让他们到明辉那里去挖沙子。”说起来,现在地情况要比以前好多了。由于陈举的介入,这种慷慨的冤大头行为已经基本上杜绝了。当然,这也跟咱们宇宙大帝有重要的关系,如果当朝皇帝不是咱们刘老大,效果肯定没这么好,哪怕陈举说破天,估计也不好放弃这种所谓显示天朝威仪,其实是冤大头的行为。那帮老外也算不走运,现在不但碰到铁公鸡一般地陈车骑,还偏偏遇上了咱们宇宙大皇帝。

要知道,咱们刘老大虽然算不上什么明君,但要是单论经济头脑,估计全世界的君主都没几个比得上的。这种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赔本买卖,他哪里肯做?再加上陈举在边上一个劲的怂恿,把那些老外赚的好处,有添油加醋、足尺加三的描述了一番。这让刘老大心痛得不得了:妈的,上千倍地利润啊,老子还没赚到这么多呢!

于是,被刺激得不轻的刘老大立即下了圣旨,命令陈举主持“朝贡制度”的改革工作,宗旨就只有一个:绝对不能让那些蛮夷们把咱们天朝当摇钱树、冤大头。

为了确定赏赐和贡品的比例,陈举和朝廷大佬们扯了好一番皮,大佬们认为,上次太少有有损天朝颜面。不过,在经历“黄巾之乱”后,大佬们都对“家加重民间负担”的后果有了深刻体会。在陈举抬出“减轻民间压力”的大旗后,大佬们只好选择退让。最后,敲定了一个按照“贡品价值×路程系数”的赏赐方法。这个“路程系数”还是陈举让步的结果,就是按朝贡国的首都与洛阳的距离,从1000里开始,每多500里系数加0。5的方式计算。即:都城离洛阳1000里以内的国家,系数是1,朝贡者只能得到等值的赏赐;距离1500里的,系数就是1。5,朝贡者可以得到1。5倍贡品价值的赏赐。其后以此类推。

同时,为了避免假冒伪劣使者,刘老大还在幽州、青州、交州。西域这四个地方,各设置了一个新的部门——【朝贡接引司】。这四个【朝贡接引司】分别负责接待来自四个方向的使团,并负责确认使团真伪、估算贡物价值确认路线里程,以及当地到洛阳的接送等事务。

有了这些措施之后,刘老大惊喜的发现,以前居高不下的“赏赐”花费,居然减少了四分之三以上,可别小看咱们天朝的赏赐,给其他国家的暂且不说,东汉朝廷光是对南匈奴各部每年的赏赐就高得吓人。例如,每年赐给匈奴使节的丝织品总数固定为1000匹,赐给南匈奴单于的则为10000匹;絮7500斤;袍服、裘服110套(使者10套);黄巾200斤;钱1亿;粮食50000斛;盐1000石。(注意,这仅仅是每年的固定赏赐)

那么匈奴的贡品呢?说起来让人抓狂,仅仅是百来匹马和一些皮毛而已,而汉朝又是根本不缺马的。也就是说,只要南匈奴跑来叫上几声老大,这边就大把大把的给东西。(在文革时,外商们只要拿本红宝书到中国,咱们这边就一路绿灯,高规格接待,甚至免除税收。)

顺便说下,在弹十回老大同意鲜卑之前,辽东的鲜卑诸部也捞了不少油水。《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记载: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祭彤(辽东太守)复赂“偏何”(辽东鲜卑大人)击“歆志贲”(乌桓赤山部大人),破斩之。于是鲜卑大人皆来归附,并诸辽东受赏赐,青、徐二州给钱岁二亿七千万为常。明、章二世,保塞无事……

当然,鲜卑人多少还帮忙压制乌桓,至少能算雇佣兵。可是这种好事,在弹老大一统鲜卑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弹老大是个很孤傲矜持的家伙,他不但自己拒绝了汉朝的册封和联姻,也不准小弟们去占便宜,拿汉朝的赏赐。

所以,这么一来,每年起码节省有几十亿钱,刘老大高兴坏了。连连夸奖陈举“深体朕心,老城谋国”云云。当然,那些想来打秋风、吃大户的家伙,就哭死了。

刚刚吩咐田丰去处理“迦太基使团”,陈举正准备了解林邑的战况,却看到情报部老大龙华兴冲冲的跑了进来。龙华一脸喜色的向陈举唱了个肥喏:“主公,我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向您禀报……”

陈举白了他一眼:“太阳的,你以为你是周星星啊……说吧,是什么好消息?”

“是这样的……我们的【市场花园】行动,目前取得重大突破,我部的倭韩事业处,在上个月……”龙华也来不及去像什么“周星星是谁”的问题,连忙兴奋的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