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后记-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意思啊??
皇后你真打算现在就对我们动手??你这个新朝立足未稳的时候??你竟然不拉拢收买我们,稳定朝局,还打算出手整治我们,分割我们已经到手的利益不成?顿时不少朝臣们的眼中流出精光,好嚣张的一个皇后啊~
但是你也未免太高看了自己……你凭你一个年岁不满二十岁的小丫头,你还想管理整个大周朝,真是做梦,痴心妄想?
你还想三个月内做出成绩??更加的妄想啊妄想~
谁信你啊??再说你真当我们这群人是吃干饭的?就真的以为你做皇后就天下无敌,没有人能够克制你了吗??小样儿,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的够可以啊。
这让群臣们,尤其是那些大世家出身的群臣们如何能够忍得下?
而且,最让他们恼火的是:皇后如此嚣张的在金殿上威胁群臣,太上皇他老人家竟然一言不发的看着,这是神马啊?这红果果的放纵啊~
莫非他们以后就是女子主国了,他们这些男大臣不仅要在前朝听皇帝陛下的话,回头还都到后宫请安再听听皇后娘娘的训斥?矮油,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啊???
不行,不行,太上皇不管事儿,皇后如此胡闹金殿,这……这……这把他们一群大臣们都当成了什么?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还打赌??打个毛线啊~
众臣们分成几拨互相递送着眼神,暗中思谋着跟皇后打赌这事儿能不能成?
就这个时候,太上皇竟然又出言了。“好,你听你这么办,群臣们也都听到了吧?若是没有其它要奏的朝事,就散朝了。”
不能啊,不能就这样算了,不能就这样任由小皇后王淑之想怎么想就怎么样啊?
就这个关键时刻,就听见一声“且慢,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如今皇后如此作为,想要代替皇帝行事,此风不可助长,一定要掐灭在萌芽阶段,但是硬抗,这皇后据说手段阴毒,不在乎人命(⊙o⊙)哦……
还是来文的,讲道理吧……
咦?那不是北曲王氏的大族长王荞王老爷子吗?然后就见群臣堆中,走出一个颤巍巍的老大臣,一身正一品官袍,荣任内阁阁老,乃是世族中的顶级存在北曲王氏如今大族长。由于当日进城的胜利军中有泓州人马,所以如今皇帝更加看重泓州世族,不喜上京本地大世族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于是乎,这位原本一直窝在泓州那小地方的北曲王氏的大族长终于走上了前台,直接拜位正一品的国家重臣,内阁的阁老大人。
这老头,大约六十来岁,但是即使是保养得益,奈何这地方岁月催人老的快。所以他的头发和眉毛都白了。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儿,对比一下只比他小了几岁的聂景,聂景看上去更像是三四十岁正当壮年的中年人,跟老头子一点都沾不上边。
就是因为这对比差距太大,这位北曲王氏的大族长王荞其实挺讨厌上朝的,谁爱看着明明比自己小不了几岁,但是却灰常的年轻的男人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啊?
但是赶上重要的大朝会,他又不好不来,所以当他被人推举出来抗议皇后听政这件事的事儿,他也知道迎着头皮出来了。于是乎,群臣都自觉的给这位一走三摇,摇摇晃晃好像随时要晕倒的这位老大人让开了一条通路,让他走到了太上皇的驾前,然后这老爷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启禀太上皇,您的决策老臣不敢不听从,但是老臣食君俸禄,有些话还是不得不说的。
太上皇陛下,皇后娘娘一心为了陛下,打算协议朝政本是好心,但是太上皇陛下,您也看见了,这国家无小事,任何一件事,若是做不好了,都是会连累无辜的百姓们的受苦,受牵累的。
如今的大周百姓,经历了前朝的乱政,暴*,已经民生凋敝了很多,很多人家都承受着丧亲之痛,这个时候,我国还有承受战事,他们还要缴纳税赋,已经是很为难了,这个时候民心思安,思定。稳妥的安民之策,延续旧朝初期的法度,才能让百姓们民心稳定,才好让新朝度过难关啊。若不然,各州郡民心不稳,若是产生哗变,那岂不是又是一场……动乱吗?更何况,如今大周还在与入侵的赵国和西蛮联军的交战之中。”
他这此言一出,顿时赢得了大半朝臣的认同和点头,另外一半虽然没说话,但是眼中也流露出慎重之意。很显然,他这种老成持重的言论赢得这些想要安稳过渡的朝臣们的好感。
但是淑之却不以为然。
她老爸毕竟是大财团的掌门人,在跨国大财团之中并购整顿,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每隔三五年,财团的投资重点都会有有倾向的转移到一些行业之中,拿到一份新地盘,新产业,面对新人事,新公司,该如何重组,改如何迅速的盈利,改如何重新编制岗位,重新选择用人,这都是她从十二岁起就跟着老爸跑来跑去,每日都能见到的。
你站在什么位置上,就会遭遇到什么事情,眼界也是如此,你做小市民,永远就是财迷油盐,然后是父母儿女,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当然这样的平淡生活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但是对于有着财团继承人教育的淑之,主动插手到如今大周国的朝政之中,却是同样也具备了几分底气的。
姐也不是一点没头绪就干接受这糟心的活儿的。
“王老大人,本宫记得您,在本宫的册后大典之上,陛下曾经专门给本宫引见过你。不过,正如同你对太上皇的决定觉得不妥当,本宫对你这种掩盖事实的行为也极为的不满。”
什么掩盖事实??还极为不满?皇后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顿时金殿之上的朝臣们不免个个都脸色一变,开始全身关注的竖起俩只耳朵听皇后说话。
“皇后娘娘,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老臣不明白。老臣就知道,臣子是要守臣子的本分的,绝不能因为畏惧皇后娘娘的您的身份和权力,就有不妥却无视,沉默不说。”王老爷子也开始发横了,心说:臣子们是干什么的?不管是给皇帝打工挣钱的,还是要反馈消息,监督皇帝不要犯下错误的。爷刚才说的话,句句属实,而且都是站在理上说的,爷到时候要看看,你个小丫头片子如何污蔑我?哼╭(╯^╰)╮
矮油,这就对上了,这皇后娘娘真是厉害啊,北曲王氏那可顶级世家名门啊,人家的老族长,你一点面子都不给,还一副责问的语气,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藐视世族???
小丫头片子,你可不要小看世族的实力~
“(⊙o⊙)哦?莫非王老大人真的觉得自己就是正义的一方吗?好呀,那本宫问你,原本内库是归属户部管理吧?户部是你在内阁中分管的部门吧?你也清楚如今赵国和西蛮的联军十五万大军侵入我国境,本宫就吧清楚了,如今见过已经足六个月了,六个月了啊,老大人,请问你的内库为陛下提供了多少银两米粮?用本宫给你报个数吗?”
王荞的脸色骤然一变道“启禀皇后娘娘,国家刚里,民生更是正在缓慢恢复元气之中,我们征收不到多少赋税,所以……所以……”
“所以全国六个月就收上来赋税五万两。还不够本宫田庄出银两的领头。你行啊,你可真行,照着你这速度,三年都征收不到三十万俩,你再说说这京官的俸禄是多少呀?一年十五万俩,你那意思,让本宫掌管的内库一年倒贴你五万京官俸禄是吗?真能耐啊?
王大人啊,这就是你重臣的本事了?
你知道不知道,如今陛下在外的兵士耗用的甲胄,兵器,米粮和月例银两究竟是多少?本宫可以把实际数目告诉你,一个月七万俩,本宫纵然再有一银子,总有内库倒贴也是贴不起的啊。
你在想想,如何算来,你这内阁的阁老,还有什么任职的价值呢?朝廷有你跟没有你,有什么俩样吗?”
腾的一下,王荞的老脸就红,那绝对是气红的。这是什么,这就是红果果的打脸,说他无能。但是人家摆出的事实却是他清楚而短时间内改变不了。户部的赋税征收设计到各大世家在京城和各地的利益,不是他轻易能动的,以前大元的时候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怎么可能一上任就解决得了。
好吧,你不想要银子吗?老夫就给你出个招数“若是皇后娘娘继续银两,米粮的话,那么不如重新想百姓征收重税好了。”
矮油太累了,这章蓝蓝改来改去的,好辛苦啊,反正淑之从此就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了,各位看官还请继续支持小淑之~(≧▽≦)/~啦啦啦……
第196章 女主临朝(之罢工)
“你不是说,民心思定,如今就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吗?征收重税还何谈休养生息呀?”王淑之看着他冷笑一声,继续质问道。
“那老臣就真的无能为力了,皇后娘娘看着办吧?”王荞听了王淑之的冷笑,怒气冲心,语气中也带着了气怒的道。
“真的无能为力了?”淑之俯视下躬身站在白玉台阶下的王阁老。
“确实无能为力。”王荞气得一副打算撂挑子的样儿,干脆也不躬身站着了,直接放下俩手,仰着脖子一副恼怒道。
“如此,你既然承认无能为力,就让出户部吧,本宫让其他人管理。王阁老,本宫看您身体也不算大好,不如就在家里颐养天年吧,上朝这种耗费力气和精神头的事情,就不敢劳动王阁老您老人家了。”王淑之最后看着冷冷的说道。
撂挑子?你威胁谁呢?
废物,干着财物的活儿,居然搂不出钱来,居然还好意思跟姑奶奶叫号,这次不拿下去,姑奶奶还得继续倒贴银子,今儿也算运气,居然是你主动跳出来。
淑之看着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四处都想讨好,心中还有这小算盘,周国就这点大,能出多少利益,还不够你丫的私下分赃的呢,国库总是收不上赋税,这究竟是谁的在其中作梗,真当本宫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不去插手,不代表我心中没数啊~
“你——”王荞听了这话,猛的伸出胳膊指着王淑之,然后人忽然向后一倒,被气晕过去了。他孙子王安泰一个箭步窜了出来,及时接住整个身躯向后栽倒的老爷子,一副悲愤委屈的大声叫道“爷爷——~”那个声音,可真闻者悲痛,听者伤心啊
王荞老爷子这晕倒,顿时整个大殿之上的朝臣们看淑之的眼神都不一样了,一个个都不善,不赞同,不认同,带着忿怒起来。“皇后娘娘,王阁老自从主管户部以来,就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事的人。如今国库的情况,确实艰难。但是,那也是有情可缘啊~皇后娘娘,如今新朝自足未稳,各地不听朝廷调令的人大有人在,原本在前朝之时,整个上京的国库已经是空虚数年了,不说别的,就说米粮,百姓们以前都已经缴纳到最多十年之后的。
您说我们新朝怎么能说那是前朝让你们提前缴纳的,如今新朝了,皇帝换人了,所以你们就得重新缴纳。”如今户部的蔺尚书也看不过去眼了,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周,底子特别的薄弱,即便是有聂景和聂政领兵撑着,仍旧需要拉拢各种支持,保持稳定,然后与民一起休养生气。
这是最保守,也是最可靠,现如今已经被各方世族和势力的当家人们认可的平稳过渡的国策。正因为如此,所以能够接受这个国策的世家和势力,纷纷安排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