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工业霸主(完结) >

第369章

工业霸主(完结)-第369章

小说: 工业霸主(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域的确属于铜矿和其他金属矿的富集地带。按乐观的估计,这些区域内蕴藏的铜金属储量有可能达到500万吨以上,相当于中国目前每年铜产量的10倍。

    对于向纳勒提供竞选资金一事,陈天是非常赞成的。但对于这些探矿权,陈天有些不以为然,他对林振华说道:“振华,我就纳闷了,你花这么多钱,弄来这么一个探矿权,有什么用?现在咱们国内自己的铜矿都在出口,莫非你还打算跑到非洲来采矿?”

    林振华道:“这是肯定的,咱们国家现在出口铜矿,只是迫于无奈,谁让咱们缺乏外汇呢?我相信,用不了几年,咱们国家就会逐渐转为资源的净进口国了。这些埋在地下的矿藏,都是跑不掉的,咱们何苦现在就把它挖出来?如果能够在海外找到资源,咱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矿留下来,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留一份财富了吧?”

    “呵呵,听说你刚得了一个千金,怎么,就想着给下一代留财产了?”陈天打趣道。

    林振华笑道:“这样说也可以啊。不管怎么说,采人家的矿,总是比采自己的矿要舒服得多啊。再说了,帮助非洲朋友采矿,也是给他们找到一条致富的道路嘛。”

    陈天哼了一声,以示对林振华后面一句话的不屑,他说道:“振华,你可不要太乐观了。乌桑国目前看起来社会还比较稳定,但非洲大陆整体形势是非常复杂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闹出一场军事政变来了。你现在如果在乌桑国修路开矿,风险是非常大的。”

    林振华点点头道:“陈处,我知道风险。你放心吧,我现在还不打算开采这些矿,我只是拿到探矿权而已,下一步,我会从国内派一些探矿专家来,慢慢地勘探,拖延时间,等到咱们国家对矿产的需求增长起来了,同时国家也有实力保护海外权益了,我再进行大规模的开采。至于纳勒这边,到时候我象征性地开一个矿,让他有一些收益来向选民交代,也就可以了。”

    “你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啊。”陈天说道。

    林振华道:“你说得也没错,我就是要占着这些矿,我们现在不需要,可也不能让别人抢了先。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它们,对这些矿都已经垂涎许久了,万一我们不把这些矿拿到,一旦落入它们手上,我们要想再拿回来,代价就大了。”

    老刀说道:“其实,林经理的这个想法,用跑马圈地来形容,更合适一点。”

    陈天笑道:“老刀,我怎么觉得你是在帮振华说话啊?你可别搞错了,你是我的下属,不是林振华的下属。”

    老刀道:“陈处,现在给我开工资的,可是林经理,咱们组织上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给我开过工资了。”

    “你狠。”陈天道,“有本事你就把组织关系也迁走,迁到汉华重工去。”

    “这个就不必了吧。”老刀认怂了,“陈处,我在汉华工作,不也是组织上委派的吗?再说,林经理也帮咱们组织做了不少事情。比如,今天这件事,如果不是林经理愿意掏钱,咱们可拿不出200万美元来资助纳勒哦。”

    “这倒也是。”陈天道,他转向林振华,说道:“振华,实话说,在非洲培育一个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花200万还真是不贵。不过,要让我们拿出这200万来,难度太大了,不但是国家拿不出这么多钱,就算能拿,方方面面的掣肘也太多了。比如说,有一些老同志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好的。”

    “宋襄公之见啊。”林振华叹道,“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大国,哪有不插手别国内政的?人家都在插手,你不插手,这不是傻了吗?”

    陈天道:“没办法了,咱们过去给自己立的条条框框太多了,现在要打破这些条条框框,有些人还不适应呢。不过,振华,这就是我最欣赏你的地方了,你说你一个做企业的,政治眼光比很多搞外交的人还敏锐。”

    林振华道:“陈处,我怎么觉得你这话像是在给我下套啊。”

    陈天哈哈大笑:“知道下套也晚了,咱们既然来了非洲,索性就多走几个国家吧,再遇到这种情况,还得靠你林大资本家掏钱呢。”

    “恭敬不如从命,陈处既然安排好了,我就跟着走吧。”林振华说道。

    陈天拍拍林振华的肩膀,说道:“放心吧,你不会吃亏的。咱们俩分分工,我负责政治,你负责经济,咱们联手,在非洲来一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踏踏实实地圈上个一百万平方公里,你看如何?”

    在开拓非洲方面,陈天与林振华的思路属于殊途同归。林振华的想法是要提前布局,把非洲变成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以及重要的原料供应地。陈天则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要在各国发展起亲华势力,以平衡其他大国在非洲的影响。

    非洲在传统上是美苏争霸的战场,但在80年代末,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成天忙于内部的折腾,正在自废武功,在非洲的力量大为削弱。因此,陈天所需要关注的,仅仅是美英等国的势力而已。

    中国自79年以来,对西方采取了一种开放的态度,双方的关系此时正处于蜜月期。不过,对于国家安全部门来说,从来都不会相信国与国之间能够有永恒的友谊的。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中国在非洲必须要有足以与美英抗衡的自己的势力。

    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林振华、陈天等人又以经贸合作的名义,拜访了若干个国家,并且与这些国家的官员们签订了内容不同的合作协议。如老刀所说的那样,这些协议都具有跑马圈地的特征,其收益往往是要到十年之后才能够看到的。

    林振华等人所到之处,往往都受到了热情的欢迎。由于林振华几年前的推动,中国企业在非洲承建的工业项目遍地开花,而且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就让许多非洲国家的官员对于中国人多了一份期待。

    转了一大圈之后,一行人终于回到了汉华重工设在南部苏丹锡雅部落的基地。没等他们坐下来休息,孔海江便拿着一份电话记录匆匆忙忙地跑来向林振华汇报了:

    “林经理,国内的急电,让你马上回国。”

    “公司出什么事情了吗?”林振华问道。

    “不是公司,而是国内……出大事了。”孔海江压低了声音说道。


394 遭遇困难

    394 遭遇困难

    对于这一年国内发生的风波,林振华自然是不会不记得的。在此之前,他的确想过,自己是否应当利用先知先觉去进行一些干预,但后来,他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而是选择了听之任之。现在看起来,历史并没有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轨迹,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林振华的社会关系,主要都集中在浔阳,这一场风波并没有波及到浔阳这样的中型城市。在北京的朋友中,只有何海峰的位置是比较敏感的,林振华在一年前就给了他一个提示,让他离开体改委,到计委去工作了,这一次算是躲过了一劫。至于在大学里读书的何岚,林振华犹豫再三,终于没有去约束她,林振华的想法是,这是何岚这一代大学生的宿命,她应当去经历这次风雨的。

    林振华在参加完锡雅炼油厂的点火仪式之后,没有及时地回国,也是有意想回避这个事件。他很难想象,如果自己当时正处在国内,看着事情向一个自己预知的方向发展,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与陈天、老刀忙着在非洲圈地,几乎要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这也算是一种逃避吧。

    如今,国内的电话来了,林振华该回去了。

    陈天和老刀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到了通知,与林振华不同的是,他们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不过,作为国家安全系统的工作人员,他们想到得更多的,是安全领域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无法与林振华交流的。

    把非洲的事情简单地做了一个交代之后,林振华一行踏上了归途。他们从亚的斯亚贝巴乘飞机到卡拉奇,再从卡拉奇飞上海。到上海之后,陈天转机回了北京,林振华则与老刀一起,坐火车返回了浔阳。

    到了浔阳家里,岳父岳母以及妻子杨欣对林振华自然是一通寒暄。待到上上下下检查了一番,确认林振华在非洲没有受伤也没有受苦之后,杨春山把他拉到外间屋里,用讷讷的口吻对他说道:“小华,你看这事……”

    “怎么啦?”林振华一头雾水,“爸,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是说,唉,杨欣真是不争气。”杨春山说道。

    “怎么,杨欣出什么事了?”林振华吓出了一身冷汗。

    杨春山道:“不是,没出什么事,我是说,她怎么生了个女孩子呢。”

    “呃……”林振华被噎了个够呛,好半天才回过味了,他哈哈笑道:“爸,瞧你说什么呢,男孩女孩有什么要紧啊。”

    “小华,你是家里的独子,杨欣生的又是一个女孩。唉,这让我以后怎么有脸去见你爸妈啊。”杨春山开始担忧自己百年之后的事情。

    林振华道:“爸,你的思想太过时了,现代社会,男孩女孩不都一样吗?以后大家都是生一个孩子,哪能都生男孩啊。你放心吧,我对生男生女没有一点意见。”

    杨春山这才放松了一些,不过,他还是嘀咕道:“你看,你搞了这么大的一个家业,以后不就便宜了人家了吗?”

    “打住,打住,爸,你想得实在是太长远了。算了算了,我还是看我姑娘去,谁想拿个男孩来换,我还舍不得呢。”林振华说着便进里屋去了。

    作为一个21世纪穿越过来的人,林振华还真是没有什么生男生女的偏见。不过他也知道,在江南省,女方的家里对于嫁出去的女儿生了男孩或者女孩是非常在乎的。如果女儿在夫家生的是男孩子,则娘家人在亲家面前也觉得脸上有光。反之,如果生的是女孩,娘家人会觉得很对不起亲家的。

    到了里屋,林振华也没轻省,他不得不又把杨欣给安慰了一番。也不知道杨欣是受父母的影响,还是受到女伴们的影响,她对于自己生了一个女孩子这件事情,居然也是纠结得厉害。她甚至于认为林振华呆在非洲不着急回来,也是因为生了女儿而心里不痛快。没办法,林振华只好赌咒发誓,把各种大道理小道理讲了几箩筐,总算是把杨欣心里的疙瘩给消除掉了。

    和家人短暂地团聚了一会之后,林振华便起身去办公楼了。风波刚过,现在国内的形势扑朔迷离,他必须尽快回到自己的领导岗位上去。

    “振华,国内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吗?”项哲一见林振华便这样问道。

    “我已经知道了。”林振华说道。

    “唉,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项哲叹了口气,说道,“苏主任和谢厅长从省里带来了指示,浔阳市也召集各单位的领导去开会,总的一条原则,就是要统一思想,稳定大局。我真有点担心,下一步中国的政治形势会不会发生大变化了。”

    林振华摇摇头道:“放心吧,老项,这件事情也就是到现在这个样子,政治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现在毕竟不是20年前了,大家都有了理性,不会再无限上纲上线地搞运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