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02章

庶难从命-第102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看了一眼笑眯眯的二太太,二房这两天真是不容易,只有薛明霭没有露面讨好老夫人,薛明柏才送了厨子,二叔薛崇义就送上新鲜的鲈鱼,一家人的目光全都盯在老夫人那里,生怕拿不到他们想要的。

吃过了饭,老夫人乏了要休息,众人都散了。

薛夫人带着容华先走了,二太太也找了借口先行一步。薛崇义伺候老夫人进内室休息。

老夫人躺在软榻上,薛崇义拿了杯茶放在矮桌上,陪着老夫人说话,“母亲这次进宫皇太后有没有说什么?”

老夫人闭上眼睛养身,好半天才睁开眼睛叹口气,“皇贵妃一直在,我们也没时间说些别的。”

薛崇义顿时有了几分的失望。这些年若不是有老夫人通过宫里把握风向,他的官哪里会做的这样顺风顺水。

皇太后最是了解圣上的脾性,一般皇太后说的话都错不了。

老夫人道:“文武百官谁也不能妄议立储,这是圣上训斥过的。”

薛崇义道:“话虽这样说,圣上说的是妄议,再说这话已经说了几年,现在的情形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这段时间圣上又让术士炼制金石丹药……可想而知……”

老夫人沉下脸,“这些话只是在外面听听,却不好从你嘴里说出来,要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薛崇义急忙道:“母亲说的是。”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这个话题上碰了钉子。

“那皇太后有没有说,圣上摆驾陪都,哪位皇子留下监国?”

老夫人叹口气,“皇太后倒是说庄亲王身子不适,也不知道能不能随驾。”

薛崇义听得这话立即欣喜,“儿子也听说了,正要准备一份大礼给庄亲王送去呢。”

老夫人看了一眼薛崇义,“礼重不重倒是不打紧,只要心意到了。”

薛崇义笑道:“母亲哪里知道,庄亲王府这几日门庭若市,儿子瞧着常礼不多,都是重礼,这时候还不有所表示,恐怕将来……那就晚了。”

老夫人道:“这些事我也不大懂,你就看着办吧!”

薛崇义欢欢喜喜地应承,然后退了下去。

回到屋子里薛二太太已经等得不耐烦,打发了屋子里的丫鬟出去,一直追着问,“到底怎么说的?你快跟我说说。”

薛崇义这才将老夫人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

薛二太太笑道:“我就知道明柏打听的事没错,不然怎么就催促你去问,这下可好了,大房因苏锡尧的事与庄亲王弄得不冷不热,我们想办法靠上这棵大树,将来还怕没有荫泽?”

薛崇义望着娇妻,张开嘴也笑起来。

薛二太太道:“还有一件喜事要跟你说。”

薛崇义忙侧耳过来听。

薛二太太得意洋洋地坐在椅子上,薛崇义忙去倒了茶过来递给二太太。

二太太这才满意地抿嘴笑了,“我告诉你,我又请了保山去常宁伯家里,这一次常宁伯夫人没有马上拒绝。”

薛崇义道:“这样说,这亲事能成了?”说着伸出手来在胸前揉搓,笑容更是一直延伸道眼底,“我们家的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啊!”

二太太端起茶碗,长长的指甲微微一抖,“你也要给我挣个诰命回来,黄嘴丫都没褪尽还敢穿着华服招摇过市,岂不知那身衣服哪里是人人都穿好看的。”

薛崇义急忙在一旁赔笑。

……

容华将新买来的簪子给薛夫人戴上,旁边的顾妈妈笑着道:“少夫人就是会买东西,夫人戴着这簪子真漂亮。”

薛夫人脸上有了些许笑容。

让屋子里的下人们都退下,薛夫人重新正起脸问容华,“买簪子的银钱是谁的?”

容华弯下腰从镜子里笑着道:“娘放心,是媳妇拿的银钱。”

薛夫人这才点点头,想及今天的事,“你虽然说的有几分的道理,”却不愿意对二太太今天的作为说太多,“可是自古以来长幼有序,继承爵位的都是长房长子,二房就算算计再多也不能坏了规矩。我们不能因为二房如何,就失了本分,也学着她们奸恶起来。”

容华垂头道:“娘说的对,媳妇万万不敢有许多想法,”说着又抬起头直直地看向薛夫人的眼睛,“媳妇只是想一家人和睦幸福地过日子,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

薛夫人又笑起来,眼角都弯成一条线,“你这孩子,也是个心地善良的。”

她说的也是实话。她确实只想要一家人生活的幸福、和睦,重做了一回人就更知道生命的宝贵,已经有了两次人生,为什么不能期盼得到更多的幸福?可是这也并不代表她这个人软弱,既然渴盼得到,也要勇于担当,否则她也不会有今天。

婆媳俩又说了会儿话,气氛比往日要融洽很多。

容华临走之前,薛夫人特意问了她陶大太太的病怎么样了。

容华笑着道:“已经好了许多。”

大太太的病倒不会引起旁人多少关注,只怕是顾瑛和顺天府查出的事万一坐实了也会波及到她。

有个那样的娘家,她的名声多少都会受损。

薛夫人让顾妈妈将首饰盒拿出来,从里面也挑了根簪子给容华。

和容华送给薛夫人的一样都是翠玉做的簪子。容华戴在头上,青丝中夹着的一点绿,显得格外温柔、秀美。

薛夫人也夸了一声,“真漂亮。”

容华不由地笑了,又道:“媳妇还给亦双也配了对耳饰,一会儿就给她送去。”

薛夫人道:“难为你事事都想着她,”说着叹口气,“亦双这孩子就是心重,胆子也小不爱说话的。”

容华笑笑,“我去看了妹妹几次,觉得妹妹是个聪明的,母亲为什么不请女先生来教教妹妹读书?”上次她和薛六小姐说起七爷读书的事,她还提到送了七爷一套书,当时她觉得五小姐似是对书籍很有兴趣。

薛夫人目光微微一闪,“亦双也没提过,再说也没有那么合适的女先生。”

似乎并不是不愿意让五小姐读书,容华试着道:“媳妇是学过一些的,不然让媳妇去教教妹妹,看看妹妹是不是愿意学。”

薛夫人看着容华又展开笑容,“既然是这样,你就先教教亦双吧!”

容华从薛夫人屋子里出来,径直去了薛亦双的闺房,送上一对耳饰又说起读书的事,本来垂着头的薛亦双忽然抬起头,眼睛中露出些喜悦来。

容华又恐她胆小,与她在一起时难免拘束,柔声道:“如果六小姐愿意听,你也将她叫来陪你。”

薛亦双脸上有了笑容,“谢谢嫂子。”

这是六小姐不在场的时候,薛亦双第一次主动叫她嫂子,这算是一个大的进步。容华弯起嘴唇笑了。

回到了自己屋子,容华急忙将春尧叫过来。

不等容华问起,春尧就上前低声道:“顺天府的人似是发现了五小姐的一枚印章,所以认定那具尸骨是五小姐的。”

印章?她心里一直放不下的事终于有了答案。

陶家人不可能将印章拿来与她埋在一起。

要么是有人偷了她的印章扔在乱葬岗,要么那枚印章是假的。

如果这两种都不是……容华只觉得全身的血一下子都涌进了心脏,她还掉过一枚印章。

那枚印章不小心掉在地上磕坏了一角,赵宣桓捡起来却说印章刻得精巧,怎么也不肯还给他,她不敢与他多做纠缠,只能匆匆地走了。

那枚印章就落在了他的手里。

第126章 昨日盟约(下)

从前的事又回到她的脑海里,她拿着新刻的印章把玩,不知道从哪里走出个人吓了她一跳,那印章就掉在了地上,她还以为那人将印章捡起来会还给她,可能是印章已经损坏,他一面抱歉一面怎么也不肯还,还说要赔给她块籽料。

虽然是巧遇,她如何能跟一个外男说那么长时间的话,她只能匆匆忙忙地走了,没想到过了段时间,他真的托人捎给她一块尚好的籽料,让她收也不是,不收却不知道怎么才能退还给他。

她一直惦念着要回那枚印章,后来两个人渐生情意,他就更不肯给了。他还拿诗经里投木报琼来打趣她。

见她生气了,就说:“我一定会还给你。”

什么时候还?

她让弘哥透露些消息给赵宣桓最大的原因是不想让他娶了瑶华,让瑶华得偿所愿,就算是赵宣桓对五小姐的死有了怀疑,应该会顾及陶赵两家的关系,不会明着将事说出来。

却没想到……

假设真的是赵宣桓所为,这一切也就能合情合理,埋五小姐尸骨的地方赵宣桓清楚,找一个农妇来状告也不难。

容华抿紧了嘴唇。

这件事迟早会查个清楚,到时候赵宣桓要怎么过陶赵两家这一关?明明之前已经做了一次选择,又何必……

容华想不下去,毕竟是她前世的事,她怎么能一下子择的干干净净,人心都是肉长的,赵宣桓为了五小姐的事做到这个地步,她也不能不动容。

容华一时之间只觉得心烦意乱。

若说这件事与她无关,却是她让弘哥提醒的赵宣桓,若说这件事与她有关,她已经是再生为人……

薛明睿因公事繁忙,很晚才回了府。

容华伺候薛明睿换了常服,一边系扣子一边道:“时辰还早想必老夫人、夫人都没歇下,先过去请个安吧!想吃什么?我让小厨房做一些。”容华说完这些抬起头来,只见薛明睿正看着她。

“你有个五姐也叫陶容华?”

他的声音清亮,她的手指不由地一缩,不知道怎么了竟不如往日镇定,只勉强笑笑,“是啊,我原在外府后来进府之后才知道是犯了五姐的名讳。”顿了顿又道:“不过最近族谱上已经改了,将五姐姐的名字改了一笔,换成了‘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的荣。”

“你还看过沈括的《梦溪笔谈》?”

容华笑道:“只是翻阅过,没有看完。”

一般人家不会有这么全的藏书,陶家算是书香门第,陶府家里的小姐,看什么书都不足为奇。

人的学识是自然而然流露的。

容华叫来木槿,“让厨房简单做两样菜端来就好。”薛明睿吩咐只要两样菜,不要太繁琐。

薛明睿去给薛夫人、老夫人请了安回来,容华已经让小厨房做好了饭菜,还让春尧做了盘点心端上来。

容华还从来没见过有人吃饭吃成这样。

不论是在陶府还是和姨娘在外府生活的那段时间,接触到的人,要么是老爷、夫人、小姐们,哪个吃饭不是大碟小碗的大堆剩下的比吃掉的还多,要么是偶尔见到丫鬟、婆子聚在一起说笑吃东西,那也是没有十分的仔细。

薛明睿是从小在贵勋之家长大的,没想到却有这样的习惯,吃饭的时候端得称得上是优雅,到了最后饭菜却又都吃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的浪费。

是不是因为在军中养成的习惯?

那盘点心也吃了不少。

一个大男人却那么爱吃甜食。

容华低下头微微笑了。

吃过饭,薛明睿看到容华正整理从娘家带来的书,于是拿了两本来看看,其中有一本是《了凡四训》,应该是经常看的缘故,书页被翻旧了许多。

容华笑笑,“侯爷也一定看过这本《训子文》。”

她明亮的眼睛闪烁着,长长的睫毛垂下来,有一丝的不安。

《了凡四训》是本修身治世、种德立命的书,“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就是她经常看的一段。难不成他是发现了什么?那晚她做了噩梦是不是说了些让人起疑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