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152章

庶难从命-第152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明睿放下手里的书,转头发现容华已经睁开了眼睛。

“侯爷在想什么?”

薛明睿仔细思量,抬起头看容华清澈的眼睛,放下手里的书,“皇上已经封了三位皇子为亲王,安亲王、庄亲王、英亲王,安亲王是皇长子,庄亲王是有名的和气王爷朝廷上下都称他为仁王,英亲王过于闲散,剩下的皇子都尚年少,皇贵妃蔡氏所生的皇子身份最为尊贵。”

现在是各皇子角逐储君位置,这些关系哪个都不能处理错,特别是有些事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

薛明睿低声道:“我的腿上并没有大碍,皇上却让我来这里养伤。”

容华微微思量,之前见到薛明睿只是高兴,很多事也就抛诸脑后,觉得只要他能平安,其他的也就没有想太多,现在听薛明睿这样一说,“皇上让侯爷来这里养伤,一是皇恩浩荡,二是间接告诉侯爷工部贪墨的案子就查到此为止。”

难得她这样聪慧,薛明睿微微一笑点点头。

蔡夫人说过工部尚书施勉和庄亲王周晏宁的关系,若是施勉牵连了庄亲王,庄亲王党派就会受挫,不知道有多少人正等着看皇上要怎么下结论,容华抬起头来看薛明睿,“侯爷是不是在想,皇上已经有心立储。”有心立储才会规避许多问题,特别是牵扯到皇上心里所想的那个皇子。

莫非,皇上真的要立庄亲王为储君?这样的话,不管薛明睿是不是将案子办到最后,也已经得罪了庄亲王。

薛明睿道:“应该没有那么容易,施勉的案子只是个开始。”

容华点点头,“皇上让侯爷监察的是防务,如今水患已经控制好了,侯爷自然就要卸职,况且侯爷的伤又十分严重……”

薛明睿听着容华说完,微微地弯起了嘴唇,荣川听说他要去休养,还不甘心地要递折子弹劾施勉,要不是他压着,荣川的折子说不定已经呈了上去。

他的小妻子,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薛明睿道:“工部贪墨已经不是防务上的事,皇上只要知道了,自然会派官员专管,”说着笑笑,“只是又要和上次苏锡尧的案子一样……”

辛苦办差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薛明睿是这个意思吧!

“侯爷这些年在朝中的名声不就是这样?做事公正不留情面,一心为朝廷办事,不计得失。”若是真的因这件事得了恩宠,之前放弃的全都要付诸东流。

容华抬起头看薛明睿,薛明睿微微一笑,眼睛似黑夜里的星辰愈发明亮。

……

薛二太太早早就去了老夫人房里,整个人神情萎靡,眼睛哭得红肿。昨天有消息回来,明睿已经找到了,迟迟没有消息的倒成了老爷。

“明柏、明霭都去问过了,衙门里的人什么都不肯说,”二太太提起帕子擦眼睛,“这可怎么办才好,被领侍卫带走的时候就脱了官服,万一真是受了牵连……老爷临走的时候还让我照顾好家里,我哪里有什么心情,好在明睿已经找到了,要不然他们一叔一侄都……”说着又掉起眼泪来。

老夫人叹口气,“我又何尝不牵挂着,只是外面一直打听不到,只说工部的官员全都下了刑部,到底怎么处置还没个章法,工部尚书施勉家里又着了火,听说因遣散了不少下人,火烧起来没有及时扑灭,施尚书的家眷全都没有跑出来。”

一旁不说话的三太太不由地抬起头看向二太太,工部这次的贪墨的案子恐是不小,二老爷刚进工部就被牵连了进去,看二嫂心急如焚的样子,比起之前容华跟她娘家买米的时候,在她面前说的条条是道的又如何?只不过她许多事还要靠着二嫂,就算吃了亏也不能吭声,凡事都要和她站在一条线上。

二太太又在老夫人面前诉了阵子苦,老夫人和三太太安慰她半晌,大家这才散了。

二太太回到房里,等到薛明柏下了衙进屋请安,二太太急忙问二老爷的事,“你打听了吗?你爹的事到底要怎么处置?”

薛明柏皱眉道:“现在谁也不敢妄议工部的事,不知道要怎么个章法。加上之前陈染大人的事,一下子都算到了工部。”

二太太皱起眉毛道:“那要怎么办?难不成还能将工部所有的官员都惩办了不成?”

薛明柏道:“还不知道,我问了工部的马俊望大人,听他的口气,这次多亏有了二弟……爹的事说不定能看在二弟的份上从轻处置。”

二太太道:“光靠着大房怎么行,明睿找不到的时候恨不得将家里所有的家人遣出去找,你爹出了事,没见老夫人去请谁帮忙,终究是不一样,人家是继承爵位的,咱们家……”

薛明柏看二太太着了急,忙道:“儿子再去想想办法。”

二太太坐下来,喝了口茶,润润嘴唇,想起什么抬起头,“你弟弟在做什么?这么晚了怎么都不见他回来?”

薛明柏道:“儿子今天倒是见了,”说着目光一深颇有些含义,“今天出了衙见到三弟,刚要叫他,看到常宁伯世子将他叫走了。”

二太太晦暗的眼眸猛然亮起,有些不敢相信地睁大了眼睛,“你说常宁伯世子?”

薛明柏点点头,“常宁伯世子对弟弟还十分热络。”

常宁伯家肯定知道老爷的事,还肯让世子和明霭来往,那就是说……她怎么忘了,倒可以去跟常宁伯夫人打听打听,说不定常宁伯能帮上忙。

薛二太太思量着去常宁伯府的事,这边陶府里瑶华劝慰大太太,“姐姐已经没了,母亲要宽宽心,这样姐姐在那边才能安心。”

大太太眼睛已经哭得红肿,可是想起淑华来还是抑制不住,又听外面有人道:“郎中来了。”

瑶华这才躲进幔帐旁边,看着郎中上前诊脉。

不一会儿郎中去外面开了方子,嘱咐陶二太太王氏,“大太太是情志郁结伤及了内腑,吃上几剂药会有好转,只是切不可再伤心了。”

陶二太太忙应承,又吩咐人去拿方子抓药回来,等到郎中走了,瑶华方从内室里出来,陶二太太叹口气道:“还是多安慰安慰大嫂,现在已经是……只能节哀顺变。”

瑶华被说得掉了眼泪,等到陶二太太走了,瑶华又到大太太床前伺候。

大太太眼睛有些刺痛,闭上眼睛仍旧忍不住流泪,“淑华已经走的不明不白,我决不能容赵家再草草办了她的身后事,总要求个诰赠,才能让她在那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觉得心中如同火煎。

瑶华紧紧握住大太太的手,“要不然让人将蔡夫人请过来,母亲好好与夫人商议,说不定……”

大太太冷冷地道:“只怕就是推脱,到了最后事情都办完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瑶华皱起眉头又掉了一会儿眼泪,“那要怎么办才好?不然让八妹妹去一趟?我看蔡夫人倒是愿意与八妹妹说话的。”

容华?大太太看一眼瑶华,“容华如今是武穆侯夫人,蔡夫人必定是要给些薄面,而且赵家早就想要拉拢薛家,只不过是薛家不愿意罢了。”说到这里,大太太似是想到了什么,“你提醒的也对……现在情形不同往昔了,”又道,“你将上次容华去赵家的情形跟我仔细说说。”

瑶华应承了,将话说了一遍,“蔡夫人很是看重八妹妹,八妹妹临走之前蔡夫人还与八妹妹说了半天的话。”

大太太点点头,蔡夫人什么时候和容华走的这样近了,淑华到了危机关头两个人还能躲开众人说半天的话,容华没将淑华看在眼里,说不定去赵家并不是为了看淑华,而是将淑华的事做幌子。

大太太冷冷一笑,她早就怀疑薛家不像表面上那样一心一意为皇上办事,说不得背地里如何,这次工部贪墨的案子,矛头直指庄亲王,得利的是谁?还不是皇贵妃党。

正想到这里,外面有人道:“舅太太来了。”

大太太连忙坐起来靠在迎枕上,她等了一天,终于等到嫂子从宫里回来。

舅太太穿着褐红色妆花褙子,除了雨具进到房里,平日里干瘦的脸上有了些笑容,看人也大胆起来。

大太太忙让瑶华去拿今年的新茶。

舅太太趁着瑶华离开,上前在大太太耳边说了三个字,“庄亲王。”

第183章 汹涌(中)

大太太从舅太太褐红色的衣角上看出一丝希望来。

有些事只要先知先觉就能有好结果。

舅太太坐在床边,“我特意仔细瞧了瞧贵人,虽然是才诊出喜脉,可我看那样子说不定就是个皇子。”

大太太眼睛又是一睁,嘴角终于有了些喜色,“贵人怎么说?都爱吃些什么?有没有让经事的御医把脉。”

舅太太笑道:“有,有,有,御医说极有可能是皇子,有些年没有这样的喜事了,宫人都紧张的很,我过去说话,时间稍久就有姑姑来伺候贵人躺着。”

大太太道:“我就说,她是个有福气的,你要将她嫁去商贾之家我就是不肯,最终怎么样?是不是挣了个娘娘回来?”

舅太太眼睛微红,“可不是,多亏了姑奶奶,不然我哪里有这种福气呢,别的不说,咱们李家竟然会有了皇家的血脉,这是多大的福气。”

大太太舒口气,慢慢躺下来,“这我就放心了,就算是去了也能闭上眼睛,我们李家总算不用愁了,哥哥和嫂子也能过上好日子,”说着定定地看舅太太,“我只求着舅太太将来能帮衬我们瑶华,我现在只剩下这一个……”说到这里哽咽起来。

舅太太急忙劝慰,“你这是哪里的话,我能做些什么,将来还不是要靠着你,我们李家这些年要不是没有你,早不知道落魄成什么样子,贵人在宫里都是你托人稍银子,这份恩情贵人说了永远不会忘,”说着看一眼周围上前低声道,“贵人还说,多亏了你送给她的那支凤头簪,否则哪能有机会怀上……”

大太太猛然一睁眼睛,“这样说她用了?”

舅太太道:“这还有假。”

大太太的嘴角激动地一颤,“这么说一定是皇子,我们家真的要……”

舅太太喜上眉梢,“所以姑奶奶要保重身体,将来……”

大太太点点头,嘴一张哽咽着,“可怜我们淑华,小小的年岁,竟然就没了,让我怎么活下去。”

舅太太也跟着掉了一回眼泪,“赵家怎么说?”

大太太道:“诰赠的事还要等上面的意思,义承侯已经找人周旋,”说着冷哼一声,“人已经没了,不过是敷衍我罢了。”

舅太太道:“要不然请贵人去……”

大太太忙摇头,“贵人正有着身孕怎么好这样。”

舅太太不由地叹口气,“贵人让我劝慰姑奶奶要放宽心,瑶华的药够不够,不够的话贵人从宫中稍出来些。”

大太太道:“瑶华的病似是好多了,只是婚事迟迟不能定下来……”

舅太太道:“这个我也说了,贵人在宫中知晓的也不多,只是问起一家不知道姑奶奶是什么意思。”

大太太抬起头望过去。

舅太太笑道:“常宁伯家。”

大太太微微一怔,皱起眉头,“淑华也跟我提过,可是嫁过去是继室,再说常宁伯大奶奶还留下个少爷,将来这嗣子上又要有争端。”

舅太太道:“贵人倒不是问世子,问的是常宁伯家的二爷。”

常宁伯家的二爷?她倒是没听说过。

舅太太笑道:“不怪姑奶奶不知道,听说二爷极爱读书的,皇上经常夸赞二爷的诗文,年纪也不大和瑶华也般配,将来仕途上是不用说,未必非要看准了爵位。”

一般有爵位的眼界都高,不是挑剔这个就是挑剔那个,瑶华年纪不小了,又有一身的娇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