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206章

庶难从命-第206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华微微惊讶。

弘哥眨眨眼睛,“是父亲不小心打翻了灯,大太太行动不便差点没有跑出来,被人救出来的时候已经晕了过去,好半天才苏醒过来,只叫着说……”

弘哥故意停在这里不说下去。

容华催促了一句,弘哥这才道:“说是父亲要烧死她,可是过了半晌,又说是父亲被五姐冲了,要害她的是五姐,反反复复地这样说,总是前言不搭后语。折腾了一晚上,我早晨请安的时候,大太太的样子似是比祖母病的还重了,”说着顿了顿,“尤其是脸上被烫了,起了水泡,如今糊了一层的药好不吓人。我说要来进学,大太太嘱咐我千万不要将这件事与姐说了。”

容华不像弘哥一样喜怒行于色,也忍不住微微翘起嘴唇。经过祖母这样的安排,陶正安就坐不住了,拿大太太出气。

大太太心里有鬼,硬是将陶正安看成了亲手害死的陶荣华,这样一惊一吓就病倒了。

瑶华明日出嫁,陶府却变成这样一片光景。

想想她才重生进府时,陶府的富贵。

报应来的一点都不迟。

大太太现在病在床上,瑶华的嫁妆又该怎么准备?现在大太太能托付的只有娘家人了。只是她那外甥早有了几分奸商的气色,又岂会为她省下钱财,大太太要按照老太太拟的嫁妆单子给瑶华准备嫁妆,要花的银子比当年卖出去的不知要高多少。

匆忙之下说不定还会混进去次等货色。

瑶华手里值钱的嫁妆,也就剩下了那些庄子和水浇田。

……

哄睡了小儿子,丁顾氏听身边的妈妈细说陶家的事。

“武穆侯夫人不管这件事也就是仗着奶奶不会真的闹起来。毕竟亲家大爷还在刑部大牢里,陶家都是为官的,自然不怕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

丁顾氏平生没读过书,更没有什么见识,现在听妈妈这样一说,不由地没了主意,“那我们要怎么办才好?毕竟弟弟还不知落得什么结果,还是不要再去问了,免得惹恼他们,等到陶二小姐顺利出嫁,我们再去讨个主意。这样就没有了半点要挟的意思,也算是我们拿出了诚意,你说是也不是?”

那妈妈刚出去喝了些酒,在姐妹那里得了些主意,也就劝起主子来,“奶奶心也太实了,等到陶二小姐嫁人了,我们手里就更没有了把柄,陶家人才不会理睬我们。”

丁顾氏为难起来,“那可怎么办?之前我们选了武穆侯夫人,也是觉得武穆侯夫人善名在外,说不定能可怜我弟弟,伸手帮帮忙,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现在求谁还能有用?我弟弟进了大狱我又不是没托人去过陶家,陶大太太连见都不见的,我再去求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那妈妈笑起来,“我们为什么要去求陶家,陶二小姐没退婚就嫁人,本来就是陶家的错,应该是他们怕我们去闹才对。”

丁顾氏向来胆小怕事,犹豫道:“万一弄不好……我弟弟可怎么办?”

那妈妈道:“亲家少爷的事恐怕不好办了,奶奶偷偷使了多少银子也没用。还不如就……姑且……死马当做活马医。就算亲家少爷的事不成,奶奶也要为自己着想,”说着向内室努努嘴。大爷是个什么也不管不顾的,今年田里没收成,大爷还是照样出去喝酒,将来没有了家用,大奶奶还能指望谁,“就算让陶家赔些银子那也是好的。”

丁顾氏平日里权当身边的妈妈做主心骨,“你说要怎么办?”

那妈妈凑到丁顾氏耳边,低声道:“等到明天陶二小姐出嫁……我们就……”

第245章 丢脸(上)

冯立昌家的安排出去的婆子回来道:“顾家那边没有了动静。”

冯立昌家的点点头,仍让那婆子接着去盯着,一旦有了消息立即回来禀告。

那婆子道:“姐姐放心吧!昨天少夫人拒绝顾家,丁顾氏立即就成了没脚蟹,全都凭着身边的乳娘想法子,那乳娘也早就定了心,非要替她主子要出些钱财来才好呢。”

冯立昌家的道:“这件事不可向第二个人说起。”

那婆子道:“我也不是第一次办差了,懂得这个道理,以前咱们虽然在陶家,现在毕竟跟着少夫人嫁来了薛家,要不是少夫人,我们现在也未必能好受。”在陶家她是不被大太太看上的,只做些凌杂的差事,也就是做了少夫人的陪房这才好了些。

冯立昌家的点点头,那婆子匆忙吃了些饭就又去了陶家打听消息,一直到下午那婆子才回到薛府。

冯立昌家的听那婆子说完话径直去向容华禀告。

木槿上前打帘道:“冯妈妈来了。”

冯立昌家的进了屋,上前给容华行了礼,看左右也没旁人就低声说起来,“按礼今天晚上应该去常宁伯府踩花堂,可是家里也没有动静。我就让人多注意了一下,刚才婆子回来说,老太太不让去踩花堂了。”

不让踩花堂了。

难不成明日直接嫁过去?

冯立昌家的道:“新姑爷不能来迎亲,还不知道要怎么安排。”

瑶华早就应该有这个准备,顶着“冲喜”的名头,能换来什么好局面。

容华点点头吩咐冯立昌家的,“明日我就不过去了,你去送了礼钱,带上我的话就是了。”

少夫人这是打定主意不会管了。

冯立昌家的应了退下去。

……

瑶华坐在临窗大炕上看书,目光停留在书本上,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屋里的东西都被搬了出去,明天一早送去常宁伯府,身边惯用的东西一下子不见了,虽然知道明日安顿好了,还是照样用,心里仍旧有些慌。

她亲手谋得的婚事,临近的时候却不是让她十分欢喜,而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一切都不是她想象的那个样子。

她记得容华成亲的时候,家里的姐妹、婶子、本家的嫂子都络绎不绝地过去瞧容华,所以母亲有些不尽心,也不大能瞧得出来。

容华毕竟是嫁去做侯爷夫人也难免会是这样,可是嫁去孟家的研华,也比她现在的情况要好的多。

研华出嫁的时候族里也有人过来张罗,轮到了她,族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来。

母亲昨晚受了惊吓病在床上,三婶身上不舒服留在三庙胡同,里里外外就只有陈妈妈带着一群下人忙碌。

湘竹进了屋见到皱起眉头的瑶华,顿时心疼地道:“二小姐还是多多休息,明日气色才能好。屋里的教引嬷嬷说了,成亲当日累着呢,小姐身体弱恐怕会支持不下来。”

瑶华眼睛离开书本,“母亲那边怎么样?”

湘竹回道:“好多了,陈妈妈说刚睡下。”

瑶华点点头。

湘竹道:“奴婢回来的时候陈妈妈说了,一会儿大太太醒了,她就和大太太说,踩花堂怎么好不去呢,就算是姑爷病了,小姐嫁过去也是正经的奶奶,不安排好了如何能说得过去,以后小姐去了夫家面子上也不好看,是要落人把柄的。”

湘竹刚说到这里,只听翡翠在外面道:“陈妈妈来了。”

湘竹忙将陈妈妈迎进屋里。

瑶华让翡翠搬了锦杌来。陈妈妈却不坐只是站着回话道:“一应都准备好了,我过来也好让小姐放心,大太太交代的仔细,下人不敢有半点的疏忽。”

瑶华勉强点点头,眼睛一瞥泪珠就哗哗地掉下来。

比起之前几位小姐出嫁前,二小姐这屋里也的确是冷清了一些,陈妈妈急忙安慰,“小姐别急,有些事还没有定准,眼见天还没黑呢,太太说了,休息一会儿蓄了力气就去老太太屋里商议小姐的婚事,该办的事一件都不能省,我们家素来也没有这个规矩。再说毕竟是娶大奶奶,过于简单了常宁伯家还不肯依呢。”

瑶华这才用帕子擦了眼泪,“母亲这一病,全赖妈妈辛苦。”

陈妈妈道:“只怕做的不妥当委屈了小姐。”

瑶华红着眼睛,裂干了嘴唇,眉毛微微蹙起,异常的凄楚动人,“妈妈快别这样说。”

陈妈妈嘱咐湘竹,“好好伺候着二小姐,有什么事就去传我过来。”

湘竹点点头将陈妈妈送了出去。

湘竹一出门,外面卷来一股热风将屋子里的幔帐高高地抛起来。

瑶华看着那凌乱的幔帐不禁有些恍然。

难不成是她选错了?如果当时她选了武穆侯,那么现在她就是武穆侯夫人,容华今天的风光就全都是她的了。她也不至于今天要忍气吞声。

瑶华正在思量,忽然听到湘竹在耳边道:“二小姐别多想了,总是好事多磨。”

好事多磨。是啊,这盘棋只是下到了一半,还没有到最终的结果。容华看似嫁的更好,谁又知道将来如何?薛侯爷为人冷漠不懂变通将来怎么会有好的前程,胜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不能太计较眼前。

……

大太太小憩了一会儿,绿釉捧过漱盂茶卤来让大太太漱了口。

虽然歇息了,可仍旧浑身倦软提不起半点力气,尤其是脸上的伤微微一动就裂开般的疼痛。

陈妈妈忙拿冰袋来给大太太敷。

大太太舒服一些,抬起眼睛看陈妈妈,“老太太那边如何?”

有些话说出来大太太不一定会高兴,可还是要如实禀报,陈妈妈道:“老太太的精神很好,想要吃野鹌鹑,打发人出去买了回来,刚才一口气足足吃了两只。”

她病重了老太太的病反而好了。大太太喉咙里气一岔,不由地呛咳起来,“瑶华……咳……瑶华怎么样?”

陈妈妈道:“奴婢去看了,二小姐似是有些害怕,”说着安慰大太太,“出嫁前还不就是这样,毕竟是从娘家出去,还不知道夫家那边会怎么样。”

大太太表情沉下来,“谁家的女儿出嫁都是要做到尽量好,这是在夫家的面子。说是嫁女儿,男方家给多少聘礼我们还不是要多还过去,免得女儿到了夫家之后脸上无光。老太太偏是糊涂到这个地步,嫁妆要比照容华不说,连踩花堂都不让去了。”

八姑奶奶出嫁的时候,嫁妆是不比薛家的聘礼多的。大太太的意思是要尽量多留些下来,将来好给二小姐用。这样一来,二小姐有了丰厚的嫁妆,不论嫁去哪里都是风光的,谁知道老太太会当着族里两位老太太的面说二小姐的嫁妆不能压过八姑奶奶。

只是这样一句话,大太太早给二小姐准备好的嫁妆就通通不能用了。若是大太太不听老太太的话,将来族里必然追究下来,到时候不孝的名声大太太是背不起的。

大太太挣扎着起身,“去叫人来抬我去老太太那里。”

陈妈妈上前搀扶起大太太,“太太还是多歇歇,时辰还早着,一会儿再去也不迟,我这边先让人安排,将东西准备妥当,只要老太太点头,就遣媳妇子过去。”

大太太摇摇头,“这些事还是趁早办了。”

陈妈妈见劝不住,叫来丫鬟服侍,自己去安排肩舆。

大太太进了屋,老太太这边靠在姜黄色引枕上和芮青玩翻绳,那边让丫鬟燃了些香料。

芮青要上前行礼,老太太笑道:“让我先翻过来再说。”

老太太将绳儿翻过去,芮青上前给大太太行礼。

大太太点点头,又让人搀扶着给老太太行了礼。

老太太慈祥地一笑,似是将昨天责骂大太太的事都忘记了,让大太太靠着身边坐下,“你身子不好,昨天又吓了一跳,怎么不在屋里歇着,倒来我这里了?”

大太太刚要张嘴,被香一熏忍不住咳嗽起来,半晌才捂着胸口停下,急忙用绢子擦了眼泪,小心地喘息了一会儿才带着鼻音氲氲地开口,“瑶华明日就要出嫁了,我想着还是让媳妇子去常宁伯家踩花堂,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