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222章

庶难从命-第222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想起陶家最近的事,“陶家的事容华和你说过吗?你准备要怎么办?”

薛明睿镇定沉稳,“不知道陶家族里到底要怎么处理岳母的事。”

老夫人轻皱眉头,“我听说你岳父宗长的位置要不保。”

薛明睿道:“岳父宗长之位本是陶老太太帮忙才有的,现在老太太去世了,岳父也就压不住了。”

压不住只是好听的说法,她听到的是不孝子孙变卖长辈屋里的财物,又将长辈气死。老夫人又问:“容华怎么说?”

薛明睿道:“容华只是不让我插手。”

老夫人叹口气,“容华这孩子倒是事事为你着想。”

薛明睿道:“陶家族里的事我们不好插手,容华回去也只能是帮忙办老夫人的丧事,再就是弘哥年纪还小,老太太让容华多照看着。”

老夫人道:“弘哥这孩子和明哲年纪相仿,你反正要操心明哲也就别少了弘哥的,我看着弘哥和容华倒是亲近。”

连祖母都看了出来。

老夫人叹口气,陶正安和大太太平日里行事不正,才会被族人责怪,旁人也管不了许多。谁心里没有一杆秤。平日里行事太过分,总有被责问的一天。还好陶老太太临终之前交代的仔细,容华素来孝顺没有过错。容华这次回陶家也是被族里人请去帮忙的,不管结果如何,容华名声上不会有太大影响。

老夫人想着正色道:“八皇子在陪都病重,衙门里是怎么报的?”

薛明睿抬起头看老夫人,“只是说八皇子突然病重,圣谕让太医院院使去陪都,”说着顿了顿,“私下里却在太医院抓了不少的人,将八皇子平日里用的方子和问诊档记都封送去了陪都。”

老夫人道:“这么说圣驾可能会返京了?”

薛明睿道:“也没有明旨,陪都那边的消息一直不太清楚,连监国的庄亲王那边也没有接到密旨。”

连监国的庄亲王都不知道,也就是说动手抓人的是皇上的亲军。

老夫人脸色沉重,“八皇子是由皇贵妃教养的,有没有皇贵妃的消息?”

薛明睿目光闪烁,“没有。只听说八皇子的病在宫里就有了。”

这就是了,既然八皇子在宫里就已经有了病症,定是经过长途跋涉才严重起来,究根结底是教养八皇子的皇贵妃和太医院的过错,皇贵妃和太医院对八皇子的病情没有据实禀报才会有今天的祸事。

皇贵妃在宫中这么多年,怎么就不小心就走错了这样一步。

八皇子的病能好则罢了,若是不能好……不光是皇贵妃整个蔡氏一族都要受牵连。

现在的气氛就和多年前皇上登基前一样,为了争那一个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丢掉性命。之前是皇贵妃一族和庄亲王相互牵制,现在皇贵妃出了事,庄亲王就成了呼声最高的储位承袭人。老夫人谨慎地皱起眉头,“这件事你要提醒容华。”

薛明睿道:“今天去陶府容华还跟我说起。”

这么快就在陶家听说了。

薛明睿眼睛里有了温和的光,“容华还提醒我。”

老夫人点点头,皇贵妃出了岔子,身怀有孕的静妃就成了最受宠的妃子,若说这件事和静妃完全没有关系,她这个在宫中长大的人如何也不相信。这些年,储位之争从宫里到朝堂,不管是勋贵还是文武百官为此受累的不计其数,现在龙子龙孙都成了这场争斗的棋子。

八皇子的病很有可能查到皇贵妃就进行不下去了,可是早晚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皇上的性子她了解,当今皇上是个明君,明君会辩臣子的真伪,许多事就算表面上平息下来,私下里还是会查问个清楚。

“陶家和义承侯以前也是亲家,你岳父没少为义承侯办事。”老夫人说着皱起眉头,又是义承侯府又是静妃,还在又将二小姐嫁去了常宁伯府,陶家想要八面玲珑,到头来哪边都顾不上。就算宫里有静妃,在这个节骨眼上静妃也未必帮忙,陶家若是硬要容华出面,容华又不好拒绝,“出嫁的女儿,祖母去世守了一夜也就算是尽心了,明日你将容华接回来吧!”

薛明睿皱了皱眉头,“只怕陶家会不愿意。”

老夫人笑了,“那有什么不愿意的,我家的媳妇,家里还都需要她操持。白天过去,晚上回来,不过夜就是了。坏人我来当,你们还年轻呢。”只要她表明个态度,容华也就好做多了。

薛明睿也跟着微微笑了。

老夫人转头去看孙儿,回想起孙儿小时候常常在她屋里读书的情形,她也是这样靠在软榻上,明睿也是这样坐在锦杌上认真地捧着书本,她们祖孙多少年没这样坐在一起说话了?尤其是明睿脸上的笑容她是很久没见过了。直到容华嫁进来,才像是慢慢回到了从前。

……

直到天色稍亮,容华才去厢房里歇了一会儿。

迷迷糊糊刚睡着,听到外面锦秀和人说话,容华眼皮发沉没有理会,又睡了一会儿才算又有了精神,丫鬟们陆续进来伺候容华漱洗,冯大媳妇给容华梳了素髻下去,锦秀这才上前来道:“陈妈妈来说了,大太太让厨房给少夫人熬了药粥,一会儿让少夫人多吃一些。”

什么时候她有了这样的待遇。

族里人暂且不逼着陶正安休妻可不是因为她在三老太太面前替大太太说了好话。而是她让族里人看清楚了陶正安,再说三老太太为的是宗长的位置,岂会让陶正安这么容易就休妻脱身?

怪就怪陶正安、大太太谁也未曾为对方考虑过。

容华低声问道:“常宁伯府又让人进府打探了吗?”

锦秀点点头,“有。一早就过来了,还是后门的婆子出去报的信。”

瑶华在陶府时给了下人不少的恩惠,为的就是她出嫁之后这些人能帮她打探消息,可是瑶华算漏了一点。瑶华在陶家时虽然许多事也经下人的口才探知,可那时候她是陶家二小姐,身处陶家能轻易辨别轻重,现在瑶华身在常宁伯府,全靠下人出来打探,难免其中就会有出入。

瑶华打听到大太太暂时脱了身,就一定会将之前打听到的消息联系起来,不难得到结果——大太太将罪责都推到了她身上。

常宁伯府为了自保一定不会出面替瑶华说话,瑶华的性子不会轻易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贤惠名声。

就算族里人不准瑶华再进门,瑶华一定会想办法博得同情,现在是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坐镇陶家,瑶华最拿手的就是在长辈面前诉苦。

瑶华越过大太太直接去找族里长辈帮忙,让大太太知晓心里会怎么想?

大太太被蒙骗了这么久也该看清楚了,自己心疼的嫡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

“世子爷真的病了。”湘竹一进门就急忙低声道,“不光是世子爷,世子爷身边的大丫鬟青城也病了。”

瑶华微微抬起眼睛,“你亲眼见到了?”

湘竹点头,“青城身上都是红斑,看起来好吓人,世子爷也是这样,”说了喘口气顿了顿,“夫人说了以后谁也不准去世子爷的住所,只让青城、青纱留下来伺候。”

“后院有几个姨娘得了消息哭着要见世子爷,被夫人骂了回去。府里请了御医来看,御医说世子爷身上的红斑若是能尽出,说不定还能得治。”

翡翠端茶进屋,听得这话惊得发怔,脱口道:“世子爷昨晚看起来还好好的,怎么就一下子病了。”

瑶华并不接翡翠的话,只淡淡地问湘竹,“还能不能递消息进去?”

湘竹摇摇头,“夫人不准旁人靠近世子爷的院子。”

她昨晚有意避开任延凤,今天想见却又见不到……瑶华咬紧嘴唇,常宁伯府一定也得了消息,所以任延凤才会突然病重。

看样子常宁伯府是不会为她出头了。

瑶华看向窗外。

她却不能就这样放弃。

瑶华站起身,“去夫人屋里。”

第265章 同仇敌忾(上)

瑶华还从来没好好看过常宁伯府的园子,过了两个月亮门,才算是走到正屋后面的花园里,放眼望去,青石路旁边种满了奇花异草,风吹过一股淡淡的幽香。

湘竹出去打听过,园子里的花草都是世子喜欢的,粉红色的花瓣被风一吹碎碎扬扬地吹到青石路上。

花开季节青石路不轻易打扫,从路上走过花瓣很容易沾在鞋底上,有点人过留香的意境,所以前面的亭子叫留香亭,去世的大奶奶不喜欢走这条路,西院里任延凤纳的几个姨娘倒是喜欢到这里。

瑶华想了想吩咐湘竹,“还是走抄手走廊过去。”任夫人十分喜欢去世的大奶奶,她这时候要迎合任夫人。

瑶华进了任夫人的院子,有丫鬟进去禀告,“大奶奶来了。”

任夫人正看几张绣样,听得这话微微皱起眉头,这时候是来诉说委屈的吧!

任夫人放下手里的东西,拿起茶来喝一口,才淡淡地道:“让她进来吧!”

帘子掀开,瑶华进了屋。

瑶华穿着淡青色暗花衣裙,外面罩了一层妆花纱,梳了简单的发髻,脸上淡淡施了层薄粉,只带了珍珠耳饰,看起来端庄得体,眼睛红肿却没有半分委屈,和前几日见到那我见犹怜的模样大不相同。

任夫人有些意外。

瑶华向任夫人行了礼。

任夫人目光深沉,淡淡地道:“坐吧,有什么事?”

这样冷淡的态度,就算是有事相求也会知难而退,毕竟还是柔弱的小姑娘,初来夫家,又处处受冷遇,除了隐忍顺从没有别的路可走。

瑶华咬咬嘴唇,抬起头来,“娘,我想回娘家祭拜祖母,尽一份心。”

任夫人一怔,她还以为瑶华是要她出面去陶家说句话,“你娘家的情形你也知道……”族里的长辈不准瑶华回娘家。

瑶华眼圈一红,“就算是怕我进门冲撞了祖母,我也要在门前磕头。祖母最疼爱我,是我让祖母白养了一回,没能在祖母床边尽孝道,再不回去祭拜就是一错再错。”

任夫人看瑶华挺直脊背又单薄的模样,这门亲事让她一个在家受宠的小姐落得这个地步。对夫家没有要求,现在又要一力承担……昨晚想好要训斥的话又说不出口,不同意她回去像是有意拦着她,“也不是不让你回去……”说着叹口气,“我与爵爷商量商量再说。”

瑶华恭敬地应了,擦了眼泪站起身从湘竹手里接过一双青色绣花坠珍珠千层底绣鞋,“这几日给娘做了双鞋,上次瞧着娘穿着的是这种棉布的,想来棉布的穿着舒适,也就没用绸缎,”说着抬起尖瘦的下颌,“也不知道大小合不合适,我给娘穿试试看。”上次去任四小姐屋里,说起绣鞋的事,连四小姐都不知道任夫人的尺寸,任家女儿少,任老夫人才将四小姐留在身边十几年,任夫人身边从来没有女儿绕膝,不知道女儿的贴心,去世的大奶奶又不大善针线。

任夫人果然有些惊讶。

这几日她只是冷落瑶华,瑶华来请安她也只是敷衍过去罢了,却没想到瑶华却亲手给她做了鞋。

伸手不打笑脸人。

任夫人有些板不起脸来。

瑶华上前服侍任夫人穿鞋。千层底的青花布鞋穿起来刚刚好。瑶华本来憔悴的脸上绽开容,抬起头看任夫人,“我还怕不合适,没想到娘穿起来正好。”说着又将另一只鞋给任夫人穿上。

任夫人站起身,鞋底柔软,稍稍有些大却宽松舒适。

瑶华道:“娘要是觉得太大,我再改小一些。”

任夫人僵的脸微微松开,“也不用那么麻烦,垫双鞋垫刚好。”

给任夫人试好了鞋,瑶华就告退出去,任夫人的脸色比开始的时候好了许多。瑶华走过穿堂,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