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庶难从命 >

第52章

庶难从命-第52章

小说: 庶难从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正在车里着急,那马三冲看了半天车子,又来回道:“这车恐怕是走不了了。”

大太太看看容华,脸色更难看。

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姐,自然不能就这样站在街上,容华道:“只能让人回府再叫辆车来。”

大太太又怒又急,“这一来一去要费多少时辰。”

容华心里一沉,看来淑华的病不轻,不然大太太不会这样着急。

眼见侯府就在前面,总不能让义承侯府派车来接。正想着,听外面有人说话,不一会婆子来道:“武穆侯差人来问了。”

大太太惊讶道:“武穆侯?”

婆子回道:“武穆侯的车就在前面。”

大太太立即掀开帘子来看,果然看到有辆马车停在不远处,接着看到武穆侯下车来。

容华也探头悄悄看过去,只看到侯爷一片青色的衣角,大太太又将帘子放下来些。

薛明睿上前行了礼,“大太太。”

大太太在马车上不便,只能低头回礼,想起自己现在的状况,不好意思地讪讪一笑,“真是巧,在这边遇到侯爷。”

薛明睿道:“刚听下人说,府上的马车坏了,过来看看能不能帮忙。”

大太太笑得眼睛都要眯上了,“怎么好麻烦侯爷。”

容华仔细听着,武穆侯并不再说其他客气话,“我正好就到这附近,大太太要去哪里,我让府里的人送过去。”

大太太没想到武穆侯会这样帮忙,她正一心想要和武穆侯拉拢关系,又怎么会执意推辞,只客气了两句,就答应下来。

武穆侯府的马夫将车拉过来,大太太先上车,容华才从马车里下来,上侯府马车之前,容华飞快地看了眼旁边的武穆侯,却不料正好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容华微怔,脸上顿时一红。

看那精致的罗裙消失在帘后,武穆侯薛明睿挪开了目光。虽然刚才和大太太说话时,只看到了露出衣袖的秀丽手指,就猜想到一定是她,那手指自然而然地展开,在他面前没有一丝的紧张和惧意。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女子。

大太太吩咐婆子回府里叫人帮忙将坏了的马车赶回去,再安排辆马车到义承侯府来接,然后才吩咐马夫赶车。

大太太看着侯府宽敞的马车,脸色这才微微好看了些。

义承侯府很快到了,春尧打发婆子去通禀,然后扶着大太太从车上下来。

见大太太来了,侯府的丫鬟、婆子急忙帮着从车上拿东西,众人刚进了园子,二奶奶刘氏急忙扶着蔡夫人迎出来。

蔡夫人见到大太太并没有惊讶,仍旧像以前一样热络,笑着道:“正说着亲家太太,亲家太太就到了。”

第67章 前兆(中)

容华过来忙向蔡夫人、二奶奶做个福,行了礼。

大太太笑了,“前两天就想着要来看夫人,正好赶上冬节,也就耽搁了,今天总算得了空,带了容华一起过来。”

大太太意有所指,蔡夫人也目光闪烁,看着容华笑起来,“许是母女连心,刚才大媳妇还说想回去看看亲家太太。”

大姐不是病着吗?怎么倒要回娘家?一般这种情况应该在自己家里好好休养,除非是不想呆在婆家。

容华看一眼蔡夫人,蔡夫人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异样的神色,二奶奶刘氏倒是有些尴尬,显然义承侯府里的气氛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和顺。秋荷投井的事是大姐一早打发人过来说与大太太的,大太太心疼女儿,处理的也急躁了些,急匆匆地就赶到义承侯府,就算说得再好听也能让人看出些什么来。

听了蔡夫人的话,大太太的脸色也是变了变,“淑华的身子怎么样了?可好些了?”

蔡夫人脸色沉重起来,叹了口气,“药是吃了不少,总算稍稍见效,谁知道……大媳妇身边的丫头秋荷前两日找不见了,今天才发现原来是掉到井里了。”

大太太故意惊讶。

蔡夫人叹口气,“秋荷这丫头刚开了脸做了通房,谁知道就出了这种事。媳妇跟前的人没了,媳妇一伤心病就严重了。”

容华敛下眼睑,秋荷是和大姐一起长大的丫头,主仆情分重,秋荷突然死了,大姐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小姐刚做主将秋荷开了脸做了通房,秋荷的死应该跟这件事有关。

几个人边说边往淑华院子里走,大太太思女心切走得略微快些,和蔡夫人说话也有些心不在焉。

二奶奶听着这些和气话,看向旁边的陶八小姐,亲家太太将八小姐带过来,想来是选了陶八小姐嫁过来给大哥做妾室。

八小姐秀气的脸上略施淡淡的脂粉,看着比淑华要漂亮几分不说,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息,待人接物大方得体礼貌周全,不像大嫂性子急又有些娇蛮……

二奶奶隐隐觉得,要是这位陶八小姐嫁进来,说不定大哥就会喜欢了。

容华感觉到了身边的视线,转过头来,对上二奶奶的视线,二奶奶目光并不躲闪,抿起嘴对她暧昧一笑。

容华心里一怔,来不及多想,大太太已经撩开帘子进了屋,容华连忙也跟着走了进去。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热气,带着浓浓的草药味,淑华歪躺在大红引枕上,期盼地往门口看过来,看到容华后面没有了人,眼睛里稍稍失望。

容华立即想起几天前淑华看着瑶华依依不舍的模样,大小姐是担心她那个体弱多病的妹妹。

蔡夫人进去说了些客套话,然后坐在一旁。

大太太顾不得别人,只盯着爱女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然后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杌子上,拉起淑华的手。

大太太这般热切,让对淑华表面亲切的蔡夫人有些不满,就算是心疼女儿,也不能就这样不管不顾,也不想想她们婆家人的处境,像是淑华在这边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大太太所有心思都在淑华身上,自然没有察觉蔡夫人的变化。

大太太仔细查看着女儿的情形,感觉到淑华的手指似乎在不由自主地颤抖,登时心中大急,碍于蔡夫人在旁边却不好直说,只用紧紧攥了淑华的手指,用眼神询问淑华,“这是怎么回事,这两天就又瘦了一圈。”

淑华的眼窝深深地陷了进去,嘴唇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强忍着要涌出来的泪水,嘴角抖了两下,“还是那妇人病,自从上次,就不见干净,这两日稍稍好了一些。”最后半句话说得有气无力,显然只是安慰大太太。

大太太道:“我托人买了‘寿山堂’固本培元膏。”说着,回头看春尧,春尧忙去婆子手里找。

春尧将那药拿了来,大太太又一刻也不容地急切道:“快去热了来”,立即就要拿来给淑华吃。

淑华屋里的人也跟着一通忙活。

蔡夫人虽然在一旁帮衬,脸色却更加不好,亲家太太这样子,像是侯爷府没有拿这些东西来给媳妇吃,不过是国本培元膏,比这精贵的不知道吃进去了多少,谁知道都没有用。怪就怪媳妇执意要去挑宣桓的毛病,夫妻俩这段时间不知道生了多少气,加上秋荷那丫头一死,这病又大发起来。府里找了专门看妇人病的郎中,郎中开了药方,还让她劝慰大媳妇要少动肝火,多多静养才是上策。

一开始蔡夫人看上的是淑华的直率算计不多,她只要稍稍一用心就能让淑华乖乖听话,长媳最重要的是和她一条心,淑华这样的儿媳妇不会让她多费心思。可淑华的脾气和宣桓是如何也合不来的。宣桓喜欢的那种温婉大度,知书达礼,淑华都不具备,平日里还好了,只要和宣桓闹起来,淑华就不管不顾,又吵又闹,让宣桓伤心。蔡夫人看看淑华,也不知道侯爷到底看中了陶家哪一点,非要和陶家结这门亲事。

她还记得几年前有天晚上,侯爷从陶府回来就说起这门亲事,她本来说长子的婚事还是慎重一些为好,谁知道侯爷不知怎么了,要她马上去相看不说,还说,最好马上就将这门亲定下来。

这几年两家关系越来越密切,侯爷也颇为看重陶家……蔡夫人看一眼陶八小姐,如果再娶陶家一个女儿过来,能换来安宁,倒也行了。心里最惋惜的是在给宣桓定亲之前,没有去看陶府的二小姐,二小姐的性情是她再喜欢不过的。

大太太一勺勺喂女儿吃那药,淑华一口口地咽下,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苦的、酸的、甜的从嫁过来她都尝了个遍。尤其是赵宣桓,她第一次见到他,看到他芝兰玉树般地站在那里,她几乎不相信,这样的人就要成为她的夫婿。

她心里有多少甜蜜的期盼,可是这些却从进府之后,一点点地磨没了。她是他名正言顺娶回来的妻子,每次对上他温润的眼眸,淡淡的疏离和拒绝,她心里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人。

一开始她还害怕,怕他将喜欢的人娶进门之后,府里就没有她立足之地,赵宣桓没有动作,她便安下心来,可是现在她期望知道赵宣桓喜欢的那个人是谁,又在哪里,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

淑华向后看去,看到八妹妹站在一旁,刚想招手让容华过来,就听外面有人道:“大爷回来了。”

容华的眼睛重重一跳,赵宣桓回来了,四下里也没有屏风,想躲避也没有地方,要走出这个屋子又来不及了。她已经难以避免地要和赵宣桓碰面。

要不是今天事发突然,她又不知道来龙去脉……她实在应该找个借口不跟大太太一起过来,可是想要拒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容华思量之间,赵宣桓已经走进来。

赵宣桓穿着天蓝色的长袍,清澈的眼睛被衣服颜色一照,如湛蓝的湖水,水石掩映粼粼明净,见到大太太他行了礼,“岳母。”声音还似往常般醇和。

容华上前行了礼,低声叫,“姐夫。”

赵宣桓看了容华一眼,似是想到了什么,眼底深处不知不觉地露出丝落寞来。

赵宣桓再转身,大太太已经让开位置,让赵宣桓坐到淑华身边。赵宣桓看淑华勉强支撑的模样,他和淑华这段姻缘,不光是淑华一生毁了,他又何尝不是,人前光鲜人后又是如何,什么能补偿心底的缺憾。

这段时间淑华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每晚都尽量等到他回来,温和地和他说上一段话,只是再怎么样……“累了就多休息,病才能好得快。”

淑华微微一笑,点点头。他的这些话听起来似是让人有希望,她却知道,他分得清清楚楚,安慰和感激都不能代替他心里的那个位置。淑华觉得自己也累了,让赵宣桓扶着躺了下去。他的臂弯多温暖啊,这么多年了,她却没有一次能在他臂弯里睡上一觉,她的动作很慢,只是因为眷恋着。

淑华本来已经闭上眼睛,可是却又想起什么,伸出手来将赵宣桓的手拉住。一双眼睛在屋子里搜寻着,看到容华目光停下来,冲容华笑笑,“八妹妹你过来。”

容华心里一惊,屋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落在了她身上。

淑华这是要做什么?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容华连忙看向大太太,大太太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第68章 前兆(下)

大太太的目光复杂,其他人都是静静地等在一旁看。

容华从刚才的惊讶逐渐变得冷静下来,如果她现在走过去,也就是认同了大姐的安排,尤其是义承侯蔡夫人和二奶奶都在一旁,众目睽睽之下,她不但丢掉了女子的矜持,而且一但走出这一步,这亲事就成了一半,以后的局面也就万难回转。

现在只能装作羞怯、不知所措。

拿定了主意,容华低下头迟迟不肯挪动步子。

淑华那边等得有些着急,又要开口,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