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意千重-国色芳华 完结 >

第72章

意千重-国色芳华 完结-第72章

小说: 意千重-国色芳华 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夫人心想人多嘴杂,李荇与牡丹一道去了前面,几个儿媳见了说不定又会说些什么不知轻重的话来,倒还尴尬,遂道:“行之你自去忙,不用管我们,慧生师父那里我们自会去寻。有空去家里玩,你姑父、表哥他们都记挂着你的。”

  李荇微微一笑,也不坚持非要替牡丹去寻慧生和尚,拱拱手径自去了。

  岑夫人又叫小沙弥去寻了慧生和尚,把牡丹的请求一说,那胖和尚不当回事地应了:“这有何难?只不过敝寺的牡丹向来有名,盯着的人多,不能多给,最多不过三四枝罢了。还望女檀越见谅。”

  并没有说要钱。牡丹虽然猜着何家给的香火钱向来不少,约莫不会拒绝,但想着大概也只是一两枝,听他一口气许了三四枝,已是喜出望外,哪里还会挑剔嫌少?当下高高兴兴地谢了,自去与薛氏等人汇合不提。

  因见天色还早,她并不急着回家,拉了岑夫人撒娇:“我还想去其他寺院道观看看,若是有这样的牡丹芍药,便和他们事先定下接头,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买不着。”

  岑夫人到底上了年纪,出门这半日已是有些累了,她粗略一算,这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寺院就有一百多所,道观几十座,牡丹要是一一寻访过去,那得花多少时候?当下便道:“我是没这个精神陪你的,你看看哪位嫂嫂有空,请她们陪你,再多带上几个人也就是了。”

  牡丹还未开口,六郎媳妇孙氏已经笑道:“我在家里是最闲的,丹娘若是不嫌我聒噪,便由我来陪着吧。”

  孙氏无儿无女,又是年纪最小的,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要她管,果然最适合。因此岑夫人只是略略一沉吟,便留了封大娘和几个粗壮的家丁给她们,再三嘱咐二人要小心谨慎,下面的人要仔细伺候,然后就由着姑嫂二人自去探访不提。

  且不说牡丹到处寻访牡丹芍药名种,李荇急匆匆别了牡丹等人,在外面隐蔽处找到了候着的螺山和苍山两个小斯,主仆一道出了法寿寺,往自家铺子而去。才刚在铺子里坐下没多久,就有人急匆匆地奔来报信,说是宁王妃发动了。

  李荇紧张地一下站了起来。若是从前,他必然不会担心,生产就生产,最多派人回家去提前知会一声,让崔夫人准备一下贺礼就是了。而此刻,因为心里牵挂着那个人,牵挂着那件事,他无比期望宁王妃能平安顺利的生产,最好是顺利产下嫡长子,宁王心中一高兴,他再趁机献上那几件功劳,效果将是平常的两倍。

  天色将晚,散市的钲已然响了,宁王府里仍然没有传来消息,李荇焦躁不安地命人收拾好铺子里的一应事务,上马回了家。

  崔夫人已然听说了宁王妃发动的事,正与李满娘一道检视准备送去恭贺的一应物品,又议论起那位宁王妃秦氏来:“阿姐我以前和您说过这位秦妃没有?那真真是神仙一样的妙人儿,又生得貌美端庄,又善良大度,和蔼可亲,根本没有五姓女的倨傲之气。最难得是画得一手好画,弹得一手好琵琶,才情是一流的。不单宁王殿下敬爱她,就算是宫中的皇后娘娘也是多有体恤。要说这人的福气真的不是乱生的,生来就是太原秦氏的嫡女,又做了王妃,大婚不过半年,就有了身孕,若是这一胎是儿子,以后只怕是愈发风光了。”

  李满娘微笑着听弟媳说完,随手拿起一件崔夫人精心制作的小被子,道:“你这东西做得虽然精致,但只怕王府里根本不会用。依我说,你不如就送几件彩头好的小玩意儿罢了。他们父子都给宁王府当差,平时做的事情都在人家眼里呢,用不着你这样费心费劲。”费心费劲都是小事,拿去人家根本不会领情。似这些小衣服,小被子,皆有定制,从来都有专门的宫人去制,哪里用得着?只这些话她是不好说给崔夫人听。

  崔夫人却不是个笨的,一听就明白李满娘是什么意思,不以为然地抿抿嘴,骄傲地笑道:“阿姐你是不知道,所以我才说王妃平易近人,这个可是她自己和我要的。之前,王妃的生辰,我们一道去恭贺,她偶然瞧着了我给邓司马家的小女儿做的披风,很是喜欢,特意让我做的。这不过是我的一片心意罢了,她用与不用,又是旁的话。”

  李满娘知道自己这个弟媳最骄傲的就是这手绣工,既然宁王妃有意笼络这些王府官居,她也就不用再多管这事。因见崔夫人心情好,转而提起另一件事来:“今日我去窦夫人家中,你猜我遇着了谁?谏议大夫戚长林的夫人和女儿。”

  崔夫人皱了皱眉,过了片刻才想起戚玉珠此人来,不以为然一笑:“怎么样?与她家那恶毒姑母的性子可像?”

  本章完。

  作者话:今晚休息一下,从明天开始加更。

  国色芳华 第87章 她不知道

  李满娘道:“性子倒是不太一样,最少在我面前挺温良恭顺的,样貌也不错。裴夫人也客气得很,还主动和我谈起了上次行之吃亏、几个孩子们挨板子的事情,表达了许多歉意。我瞅着,他家似乎是有其他意思在里面。”

  崔夫人微微一笑,有自豪也有不以为然:“高嫁低娶,但咱们这个王府长史,可比不上人家那个谏议大夫。咱们这从商家起身的,也比不过他家世代官宦。”自家儿子纵然现在只是在外做生意,但也有那目光如炬的人看出他的优秀和潜力,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母亲骄傲的事情。也正国为如此,她才越发李荇精挑细选一门好亲事。

  李满娘清楚得很,崔夫人这话不过是因为瞧不上戚夫人那品性,担心戚玉珠也差不多才会特意这样说罢了。需知,崔夫人这段时间给李荇找的人家,并不比戚长林家差,而且品行是第一等重要的。但李满娘并不打算就此事和弟媳深入讨论,左右她已经将此事带给崔夫人知晓,至于怎么挑儿媳,那是崔夫人和李元自己的事情。

  只可惜了牡丹,明明那么大方善良的女子,又是李荇喜欢的,奈何崔夫人瞧不上……

  二人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起其他事情,听说李荇回家了方才停下。从来清凉无汗的李荇,此刻竟然满头大汗,一眼看到二人面前的那堆贺礼,不由皱了皱眉头,道:“母亲这是要去宁王府送贺礼么?已经生了?”

  崔夫人哈哈大笑,也不忌讳李荇是男人不懂这些,直戴了当地道:“哪有那么快?不过今早才发动,王妃是头一胎,身子又娇弱,今晚能生下就不错了。”

  “这些贵人们,若是那些爱骑马射箭打球的倒也罢了,似这等又娇弱又从来娇养的,生孩子却是大关卡。”李满娘有些得意,说起来她生孩子倒是真没吃过什么大苦头。她身子康健结实,平时爱动,没有刻意当回事,生孩子对她来说反而很轻松。边关的女人们大多数都是这样,还有一个女子,独力生下孩子后,看到院子里的成熟的青胡桃,格外嘴馋,当下便自己爬上树去打了来吃。这京城里的女人们,虽然平时都爱骑马什么的,但又有几人能这样?

  崔夫人听到这里,却又想起另一件事来,旁敲侧击的道:“所以,这娶媳妇,身体康健是最重要的。”

  李荇默然无语,心情越发不好。李满娘见状,忙道:“行之,上次我让你帮我打听房子的事情你可打听到了?”

  李荇勉强打起精神道:“问过了,最近没有什么合适的。让人盯着的,一旦有合适的,我马上就去买。”

  崔夫人也知道李满娘这是故意插话的意思,便顺着道:“你可得给你姑母办妥这件事。”

  奈何李荇并不答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在一旁坐了片刻后,霍然起身往外走:“我不吃晚饭了。”

  崔夫人嗔道:“你这孩子……”不待她说完,李荇的背影已经消失在了窗外。她无奈地看向李满娘:“我承认那孩子是个不错的,我原本也不嫌她出身,毕竟咱们家也曾经是行商起家的,但就是她那身子骨,风一吹就会飘走似的,还有长那样儿,我总觉得那什么,月盈则亏,太美了可不是好事情。”

  李满娘并不与她一起评论牡丹如何,只淡淡地道:“这过日子,还是得你情我愿才行。”

  崔夫人长长叹了一口气:“阿姐你不知道,他对她有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从前就记挂着的,若不是那孩子病得要死了,要冲喜,他措手不及,只怕早就提出来了。你以为他跑到外面去这两年,就只是为了那两匹舞马还有那什么生意?不是的。好容易才好一些,又闹了这么一出。那孩子将来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他就毁了!”她咬了咬牙,眼里闪过一丝坚毅,“与其如此,我不如从一开始就断了他的念想!他要帮她出火海,他要帮她出气,都可以,但就是娶她这一条,我坚决不许!”

  李满娘也不好说什么,摇了摇头,长长叹了口气。

  李荇换了身鱼肚白的家常袍子,歪躺在茶寮里,目光涣散地看着渐渐阴暗下来的庭院。促织在草丛后发出悦耳的声音,茶寮前的朱李已经快要成熟,不远处廊下那十几株牡丹在夜风里轻轻摇曳,空气中飘来碧水煮茶的清香,明明一切如此美好,偏生他心里无尽的寂寥。

  牡丹不知道,他一直在她身后默默地望着她。

  他很小就认识了她,她从小就很美丽可爱,性子又大度良善。他每次去何家,总能看到她娇娇的,乖乖的靠在岑夫人身边,眨巴着一双漂亮的凤眼看着他,糯糯地喊:“表哥……”若是遇到她高兴了,她也会调皮地学着大人大声喊他的字:“行之……”

  他第一次看到她就喜欢她,那个时候小,还不懂得这许多。等到他大一些了,长到十一二岁的进修,他已经是青涩少年,懂事了。他总会趁旁人不注意,在一旁偷偷地偷她。

  他知道她浓密的睫毛掩盖下那双眼睛有多美丽动人;他知道她撒娇的时候声音特别嗲,脸皮特别厚,像小猫似地蹭着人的胳膊,会把人的心蹭得一点一点地软下去,化成一汪水;他知道她不喜欢做针线活,也不喜欢厨艺,就只爱看杂书,爱种牡丹花;他知道她流泪的时候有多么让人心疼;他知道她有多么的敏感,总认为她拖累了家人。

  十四岁的少女,明媚芬芳,虽然病弱,却丝毫不能阻挡她的美丽,他不想只做她的表哥。然而,终究是有缘无份,命运很诡异地和他开了玩笑,她的病突然加重,接着又是那个术士莫名其妙的话,她又莫名其妙的成了刘畅的妻子。她不知道他不是那个可以给她冲喜的人让他有多难过,但他总巴望着她能好好活下去。知道她闯过了生死关,知道她喜欢上了那个人,他想,他总是能忘了的,不管怎么样,日子还是要照旧过下去,这个世上,他并不是只有他自己,父母家庭,他背负的使命太多太重,任何一样也放不下。

  可是到底能忘不能忘?不能忘。他一旦看到了希望,就遏制不住地又燃起了希望。

  李荇幽幽地看向那十几株牡丹,这些奇品牡丹,都是给她准备的,然而她却一次都没有看到过花开,她唯一一次来这里,已是花事已了之时。她自是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她对他说出了那样的话,他偏偏不能怪她。

  碧水端坐在一旁,素白美丽的手熟稔优雅地拨弄着茶釜、银匙、竹夹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