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在大唐爱-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夏子一席话,虽道的含蓄,然江采苹心中有数,想必是昨个傍晚,其差采盈亲自送予高力士的那封书函,笔上所请之事,可得应允。故而高力士才差人来寻其。
江采苹挑目彩霞纷披的碧穹,夕阳垂落的天际,层重晚霞将今日的傍晚,格外映衬的娇艳靡丽,绚丽夺目。估摸着当下的时辰也已近申时三刻,江采苹遂对着薛王丛、李屿等人微礼别道:“嫔妾且先行一步。”
和声语毕,江采苹未再停滞,回身跟随小夏子莲步移向宫道正前方去。采盈、云儿等四人,朝李椒、王美人等人屈膝礼罢,便也即刻疾步追随向江采苹而去。
时至如今,江采苹有其的路要走,早与薛王丛非是同条路上的人。再多的挂记不舍,终归只会自扰。今日有幸一遇,之于江采苹而言,也算了却了心里的遗憾,就此分别作罢,各奔前程,风流云散,其也好张开怀抱去迎接属于其的那片天空。
就像时下的落幕,霞帔纷呈,纵使仅是炫极半刻,至少绚烂的有姿有色,拥绽出了它专有的精彩。
正文 第125章 一舞倾天下(上)
申时三刻,花萼楼的庆年宴飨正式拉开场。
李隆基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穿绛纱袍,头戴通天冠,一代帝皇的王者之气,俨然彰显无疑。
殿堂下方,列以长弧形展开的席次上,围坐在席的乃是各宫妃嫔,以及诸位亲王及其王妃。
由于今个是除夕之夜,故,不论是后。宫妃嫔,亦或是诸王妃妾,但凡是现下受邀在座者,无不是精心妆扮了番。放眼望去,人人“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酥胸纤腰盈于案,宽摆襦裙一片艳。至于诸王,则是衣冠抖擞,清一色乌纱幞头,个个对襟阔袖,玉佩组绶一应俱全。
“参见圣人。恭祝圣人万圣金安!”殿堂下的众人笑语盈盈互为寒暄间,但见李隆基落定上座,遂不约而同齐起身,高声叩礼向龙椅上的李隆基。
李隆基龙目挑环谨躬于殿堂下方叩礼的众人,微抬手道:“起见吧。”略顿,缓色又续道,“今夜是辞旧迎新之夜,朕特设宴于此,仅,是为家宴而已,惟享寻常人家年节阖家欢之乐。故,平日的繁文缛节,筵席间可免便免却吧。”
言罢,李隆基即斜睨侍立于侧的高力士。高力士即刻会意李隆基示意,当即步上前小半步,挺直腰脊传唤道:“拨食!”
闻见从花萼楼内传出的高唤声,早已静候在殿堂外的司膳房的数十余承应膳差人,立时在掌管司膳的带领下,右手擎举黄色绣龙布搭罩着的托盘,左手拿着一条红罗绣巾,由殿堂门扇外压着碎步入内,自动划分成两队从左右两侧鱼贯而入,将盛摆于托盘之中的食盒碟箸有规有序地呈放于每个食案上面。
司膳房今日准备的宴食。菜肴相当丰盛,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并上呈有惹人垂涎三尺的奇瓜异果。一时间,满殿时令果蔬飘香,色香味俱全,煞是诱人食欲。且,各色菜品,照往年而言。不乏推陈出新。珑拼成“福”、“寿”、“万年”、“如意”字样的多态花色菜品上,仔细看去,实则尚精描细绘有蝴蝶以及花卉等各种寓意吉祥的图案。由此足可见,司膳房上下,这几日着实是绞尽脑汁费了不小的心思以博圣欢。
“恭祝吾朝千秋万载,吾皇万岁万万岁!”
稍时。待恭呈完宴食,众承应膳差人于是随同为首的掌管司膳,一并朝李隆基叩首行祈。在场的其他人见状。遂再次从席次上站起,跟着顿首,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显是龙心大悦。旋即挥袖道:“赏!司膳房人瓶腊脂!”
正所谓“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腊脂亦即冬日擦抹肤体、用以防冻裂之物,譬如口脂、面脂等。不言而喻,赐腊脂诚乃意味着皇帝的恩泽。而往常此物多只赐给近臣。今年李隆基竟破例将之如数重赏发予整个司膳房,之于司膳房来说,委实堪称天大的赏赐。
“谢主隆恩。”掌管司膳忙不迭代为司膳房全体承恩,继而甚为欢愉的倒退出殿堂外去。荣获此赏,说来,近些时日司膳房全体上下夜以继日的忙碌,总算未空忙一场。
美酒佳肴既已摆上食案,歌舞丝竹自然纷至沓来。与往年一样,傩舞乃为宫廷重戏,较之于民间历年惯常可见的驱疫行傩仪式,宫中的傩舞不止是隆重,更是盛大,每年的参舞者近乎达千人之多。今夕亦同样。
酉时整点,花萼楼前的傩舞浩瀚上阵,伴乐奏起时分,李隆基一甩袍带踱下龙椅,龙行虎步向殿门外。在席者同时随驾面朝向殿门方向,侍候在边上的婢子,均眼明手快的将花萼楼的窗棂推开,以便殿堂内的人可由各个角度及时观赏见殿门前已然上演的傩舞之壮观盛景。
一叠声的鼓拍震天之际,只见参舞者由花萼楼前的空旷场地上平涌而上,约莫半百队的横纵交错之列,人与人之间,前后相隔开足有二十余人的间距,身处于队列交叉点上的参舞者,装扮却是一分为二,有的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有的则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
乍见去,连李隆基瞬伫于殿门前,也为之面有诧喜之色,旁人伴于后见此景况,顿时不无交头接耳。全未料及,今年的这场傩舞竟是以混合式表演揭开的场幕,实是四人形式与十二人形式的混组阵场式,无怪乎叫人一见之下,直觉眼前的阵势非同一般的恢宏,场气逼人。
依据参舞者人数的不同,傩舞原本分为两种,即四人形式的傩舞和十二人形式的傩舞。若是前种表演者上场,舞时口中则发出“傩~傩~”之呼呐声。倘为后种表演者上阵,舞时每人则甩动持于手的麻鞭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纵管无论以哪种形式上场上阵,舞者皆可舞至极兴,然而,历年的傩舞却还从未有过这两种形式混组做表演的时候。
“傩~傩~啪啪~”
就在众人尚惊诧不已时分,殿门前的傩舞者,已是步调一致、秩序井然有章的舞开节律。刹那间,声声呼呐与麻鞭的作响以及喊唤神明的高呼音此起彼伏,回声余音响彻于兴庆宫之内,久久不绝于耳。
如此的动作谐调,气势如虹贯穿如一,侧耳倾听之,宛似有且仅有一人在独舞,截然迥异的两类风格更迭相融间,犹如唯有一人在场上变脸变身,四下的身影,根本就像极是其一人的千面分身,又怎不令人拍案叫绝!
薛王丛搁置下适才趁着旁人随驾踵步向花萼楼殿门之际,独个留坐于席位上背着人端持在手正径自自斟自饮的酒樽,由人隙间片刻观赏殿堂外的傩舞至这刻,方兀自摇晃着直立起腰身,拍掌称叹了句:“好!”
忽闻薛王丛出声,诸人不由侧目。尽管花萼楼殿门外现下鼓舞喧天,但薛王丛呆在殿堂内弄所出的这响异噪,声音也不怎小。许是薛王丛格外特立独行的缘故,李隆基负手于殿门前,时下亦被薛王丛搅的神思一断,侧首睇了目薛王丛。
“阿兄的梨园,果是人才辈出。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了!”
李隆基循声侧首睇目薛王丛,他人自是知趣的纷纷退却于旁,杵在殿堂中闪让出了条道儿来。反观薛王丛,反倒借由这空当,顺手抓拿起食案上的酒壶,另只手勾握了俩酒樽,边说示,边带着分酒意提步径直朝李隆基走去。
“臣弟敬阿兄!”待步至李隆基身旁,薛王丛将酒樽斟满酒,并把其中一樽酒递给了李隆基,长吁口气,才接道,“臣弟先干为敬!”
仰脖一饮而尽樽中酒之后,薛王丛环视殿门前依然正舞在兴头上的傩舞,蓄满酒樽跨向傩舞阵列:“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楷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吟罢杜审言的这首《守岁》诗,薛王丛一手持酒壶一手持酒樽,脚下未停的游晃在傩舞阵列边缘,紧接着又即兴而诵了《除夕》:“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浑然不觉间,提及“梅”字,薛王丛细目促狭,戛然止声。而李隆基目注着薛王丛身影,龙目仿乎也遽邃。
其他人概不敢贸然吱声时刻,傩舞阵列之央,却倏然腾空飞舞起一道人影,身轻如燕,跃地拔起丈八高。
对此触及于目者,霎时嘘唏成片。一时半会儿颇难以窥探清楚那人相貌之前,一干女眷不自禁略显仓惶。在场者中,尤属一直站于李屿旁侧的李椒,反应最快,当睹见傩舞阵列突兀毫无征兆的飞跃起了道人影时,李椒就早已率然疾步窜至李隆基身前,作势展开护驾防备。
这时,傩舞阵列中央却哗然刮起一小阵脆响,并极速泛升起圈圈波光旖粼的光彩。定睛细看,才知竟是挥舞起的条条彩带,飞速旋转之下而绕织成好似月下荡漾开的层层涟漪般的错觉。众人错愕之余,愈被眼前的景象直接惊得瞠目结舌,李隆基同是明显怔愣了下,薛王丛已然僵直了步子,就连周围原是正舞鼓在极兴劲儿上的傩舞者,弓俯着身如涨于岸上的潮汐退潮似的四散渐离花萼楼殿门前,貌似也未察觉。
数以百计的傩舞者隐退,眨眼的工夫,花萼楼前的空地上,便只余下不到十几人的影子。与此同时,波荡如涟漪的彩带亦已收遮,条条丝带飘落及地的时刻,呈现于众人身前不远处的,却是一抹抹窈窕的身段,而非先前的须眉,而是巾帼娥眉。
宛转空灵的笛声,在这刻悠扬而起,须臾抑扬顿挫,却又凭空陡断。笛声虽短暂,却足以摄人心弦,引人撩动心绪,悸动人心。几声笛音过后,前刻已是变戏法般焕然一身舞衣的众舞伎红酥手垂展伸平之时,抹抹娇躯萦绕围成的央心处,这才优胜花蕊盛绽一般,显现出一弯一衣带水的丽影。
顷刻间,换以众星拱月,瓣瓣龙梅花从天飞落,而那弯丽影,也如飞鸟展翅般,弦于原处衣袂飞飞,起舞翩翩,似鸟海东来,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正文 第126章 一舞倾天下(下)
有些人的美,是一眼洞穿的那种美。而有些人的美,属于那种越看越有味的美。
譬如现下,献舞于花萼楼殿门前的江采苹。薄薄雾气之中,那种淡淡的朦胧美,可谓极美至极。
凝望着惊鸿舞中轻飘如仙的江采苹,受邀在席的所有人,今夜无不开了眼界,大饱眼福。
这是一场比适才的傩舞,愈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如果说,前刻的那场傩舞气势如虹的话,时下江采苹的惊鸿舞,则是整个舞台上,焦点中的亮点。
惊鸿舞,确实名不虚传。优胜伎乐飞天一筹。尤其是舞央的舞者,擎一支白玉笛,噙一枝龙梅花,跃玉足挽玉手,螓首蛾眉雍容大雅,美目流转间顾盼神飞,宛胜洛神,犹似嫦娥。一笛一舞,足以倾天下。
诸人早已看呆了神儿,即便是风流如薛王丛者,这会儿也一样,端持在手的樽中酒,已然忘却饮。李隆基亦同样,整个人完全失神于江采苹的绝代风华之余,眼底尽是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