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带着空间回六零 >

第13章

带着空间回六零-第13章

小说: 带着空间回六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的肉就是上山的人家每家十五斤,剩下的大家平分。山水村有一百多户人家,最后能每家分个7、8斤肉,至于其他的骨头内脏什么的也都是平分的。至于皮和筋和一些其他有药用价值的,统一卖给收配站,得了钱,就大家平分,这个时候倒是很公开的。
  大家都高高兴兴回了家,今年的劳累活,算是告一段落了。
  秋收之后,自家园子里的菜也到了收获的季节。大白菜,红萝卜,胡萝卜等都要起地了。
  仲夏家今年院前院后的园子都种上了菜,就连地瓜土豆玉米都多种了不少,只是没放在明面上罢了。后院里有栅栏,栅栏上有长满了爬藤,即使在外面都看遍里面的的样子,再说这个时候自己家的东西是不用上交的,也管得不那么严。
  付家用了两天将房钱屋后的菜和粮食都收了,该晒菜干的晒菜干,该做成酸菜的做酸菜,该腌成咸菜的腌成咸菜。仲夏想到了后世的韩式泡菜,也跟着老妈做了几颗辣白菜,有做了一坛子的咸蒜,这下家里的地窖满的装不下了,又放到屋子里阴凉的地方不少。萝卜都是埋在地里,这样就能保存到来年春天都不坏。
  一家子干完这些都累的倒头就睡,第二天日上三竿才起来,谁也不笑话谁了。
  
                          
作者有话要说:囤积粮食的过程,总是令人开心的。我最喜欢各种咸菜,泡菜了。




☆、发柴火事件

  这几日队里交了公粮之后终于将大家的东西都分配好了,找了个好天气,给大家发粮食发柴火。
  仲夏和杨月月呆在柴火垛上看热闹,还有不少孩子就爬上大队的树上,一溜儿的小孩帮子。两人一起咬着山楂糕,酸甜酸甜的。这山楂糕还是杨奶奶做了赶亲戚用的,只给了杨月月一块。杨月月这丫头还算知恩图报,没白吃仲夏的糖,给了她一半。仲夏虽然不在意这点吃食,但是这份心倒是领下了。于是吃的十分香甜,也不理好几个孩子吸着口水围观。
  仲夏看了看,发现自家老爸居然不在,觉得稀奇。这种事情自家老爸不是老是一马当先的吗,今天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没多久,杨村长就来了,仲夏再看时就发现自家老爸不知怎么就混在人群里了。仲夏觉得自己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粮食都是按照人头分的,每家多少都有定数,错不了。倒是其他的分多分少按照个人家里的需求,可以适当的调试。比如家里麦秆还有许多,想多要些苞米高粱杆子,就能适当的调配,村长也是同意的每捆麦秆儿豆杆儿多些,苞米高粱少些,但是苞米高粱长得高,这样一来就差不多少了,也不存在什么不公平了。
  虽说可以自己调整,但是王家每年都只要麦秆,别家分到了最后就只剩下苞米杆子和高粱杆子了,虽然不乐意,但是这个顺序一直都是按照工分由多到少的顺序分的,排在后面的也无话可说。但因为王范氏将草垛堵在屋后道上的做法,便热昂人十分反感了。
  今年王家的名额照样排在前面,付家的工分只是排在前十,并未多突出,也便不着急,分柴火可是个慢活儿,这一天都不一定分的完,他便找了个地儿坐着了。
  一家挨一家,都不会缺了少了,只是先后问题,大家都有经验也不着急,分了柴火的人家,借了生产队的牛车,用牛拉着几趟,便送回家了,至于回家后怎么落,是自己的事儿了。眼看着中午之前是到不了自己家的人家便决定下午再来,怎么也得吃了饭才好干活啊,人群才要散去,便被一个女高音给拉回来了。
  “啥玩意儿!村长,你可不能这么偏心眼儿啊,俺们一年勤勤恳恳的干活,临头来连点柴火都不给,这可怎么让人活啊!”王范氏的哭声既有特色,先扬后抑声调协调,女人一哭二闹上吊对一般的男人都有效,可惜杨村长在农村这么多年已经是个老头子了,最烦就是女人不讲理还瞎嚷嚷。
  “赶紧给俺收了,你当这是你家呢,想哭想闹回家去!这件事可不是俺一人的意思,邓支书,你来给她讲讲。”杨村长明显懒的理这个泼妇,“好好的给她上上课,让她这瓜瓤子开开窍。
  “啥大伙儿的决定,肯定是有人嫉妒俺们家,才给俺们告黑状。”王范氏气的牙痒痒,自己家搓绳子赚钱怎么了,有能耐你也搓啊!
  “呦,王大娘,你们家不是今年的工分冠军吧!连个季军都没落上,还牛什么牛,人家不嫉妒第一倒是嫉妒你这个第四,真是笑死人了。”一边儿一个小媳妇一看便是伶牙利嘴的,看不惯王范氏的样儿,开口一点不客气。
  仲夏在上面看的津津有味,恨不得嗑上瓜子,围观围观。可惜现在瓜子都是要票才能买到的稀罕货,还炒的糊巴巴的,她家又没有种向日葵,只能想想罢了。
  “我呸,孙家媳妇俺告诉你,小小年纪便不尊老,小心老了没有好报,伶牙俐齿少管教的,有你啥事!你在哪穷咧咧,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小媳妇,没个羞臊!”王范氏最是不怕吵架的,四十多岁的人了,跟个小辈吵架一点不打怵。
  “哎呦喂!哪个比得上王大娘啊,现在王家奶奶还在炕上呢吧,可不就是您的功劳,这王有贵真真是个窝囊废!连个婆娘都管不了,倒让她差点气死老娘!要是以后俺儿子娶这样的媳妇儿,俺就用大铁锨打她一顿,最后赶回家去!”转而仿佛幸灾乐祸般笑道“啧啧,这男人离婚可以再找,毕竟有本事便有女人要,可这女人离了婚,要相貌没相貌,要品行没品行,哈哈……你说这么个人以后得过啥日子!”
  中国老百姓看热闹是天性,一会儿的功夫人都聚会来了不说,还有那嘴臊的小媳妇搭腔,不一会儿便和王范氏吵上了群架。
  杨村长和邓支书此时都仿佛老僧入定,看不见一般由着他们吵,邓支书虽说也是个爱唠叨的,但是十分有自己的准则。所以这个时候不管她们由着她们吵也是件稀奇事儿。不过杨村长一点不怕她们打起来,王范氏精着呢!这么多女人吵她一个,她是占不着便宜的。
  “好了!”邓支书看着差不多了,忙吼了一声,让全场静了下来,“你看你们像什么样子!尤其是你——王范氏,你家每年要的柴火堆在屋后读者道,今年让你家后选还有什么话说!大家都提了几次意见,这次才给你处分你不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算了,你还敢请词夺理。还有你们几个跟着长辈有这么喊得么!”
  “她算哪门的长辈!”
  “邓支书你是文化人,你看看这帮小娘们都要上天了,这也不管我们死活了呀……两样草可不能一起堆,我们那地儿小,屋后放着旧草堆怎么了,那不是还有一人的地方过路呢么。”王范氏不依不饶道。
  “谁说那地方是你们家的了,谁准你把自家东西往公用的路上摆了!”一个小娘子气不过,扬声便吵。这王范氏没有孩子,大家起初都看她可怜让着她几分,小来小去不爱计较,谁知道她蹬鼻子上脸,没个让人省心的时候。
  “既然你每年都说新旧草不能,两样草不能往一起堆,今年就给你分一样儿,你家屋前不是还有好多玉米杆儿么,玉米杆儿都给你,你就别其他的了。”
  “邓支书,你这么做就是区别对待,俺也是ZG人,也是向着国家,向着D的,你这么做就是在破坏D组织的领导阶层的威信,你让俺们以后怎么信服你。”这话可不是王范氏能说出来的,而是念过几年书的王有贵说的。
  “你还知道啥事国家,啥是D呢!那你咋不知道孝敬老娘呢,连孝道都不知道,妄你还念过书的人呢,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让个泼妇把你老娘气的起不来炕!”
  “邓支书……这话可不能乱说……俺娘……可不是病了,只是身上没劲儿在炕上歇着罢了。”这话说出来便没那么理直气壮了。
  “歇着!歇着能歇个大半年!你知羞不知羞?”杨老村长也气不过插了句嘴。王家人一看今儿个讨不了好处,便决定做与会政策,等晚上去村长家说项说项。
  闹剧收场,大家都散了,杨村长和邓支书对视一眼,都有些莫测。
  等晚上王有贵去村长家时,被告知村长还在飞柴火,他也不说别的,便在村长家等,反正他家的还没分,柴火不会长腿飞了。
  这下一只等到了晚上10点多,村长回来了,一进门便冲他摆摆手。洗洗脸又喝了口水,这才跟他说话。不过一开口就让王有贵差点来个倒栽葱。
  “今儿个柴火都分完了,就剩下你家的了,明个儿你便拉走吧!”
  “啥?村长,咋分这么快呢?”
  “还不是你们家闹得,大家伙儿谁也不想最后没麦秆儿,就今天一起分完了,最后剩下的就是你家的了。”杨村长这一天也累极了,摆摆手让他回去。
  王有贵失望的走了,竟连个招呼也没打。
  “真是没眼力,上门求人连个东西也不拿!这种人谁搭理他呀!”杨月月睡了一觉,起来小解偷听了一会儿,人走了才出来说话,杨村长无奈的摸摸鬼精灵孙女儿的头,让她快些睡吧!小孩子熬夜可长不高。
  杨月月听完马上乖乖的回去睡觉了,那速度倒是和吃饭差不离。杨村长笑了,也丢开手,明个儿王范氏爱闹便闹,反正他明个儿去镇上汇报,得呆个两天,只是不知邓支书的媳妇儿能不能挺住,毕竟是个年轻媳妇,邓支书虽说是个下派的,但除了太公事公办严肃了一些,人还是很好的,而且他老婆很会做人,和杨村长媳妇交好,很快混进山水村的交际圈。
  付家人这一天倒是十分高兴,往年的王范氏一到冬天就死命的搓草绳,一家子一个冬天的柴火大多是割得芦苇,因此今年王家才比别的家富裕许多,再加上有草垛作为屏障,她家后园子里可是种了不少东西,比热价可不敢像她家这样。但从今一方面讲,王范氏确实有些本事,王有贵这么服她可不就是证明?
  说到屏障,仲夏想着不如在后院多种点竹子也将后院围起来,这样更加保险些。不过这都是明年春天的事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虐一下王范氏



☆、过年&喜事儿

  不到腊月,付家的山货已经被收购站收走了,卖了几十块钱。仲夏觉得肉疼,那干果几种加一起只留下不到半袋子,果子虽说留下一袋子,可是其他的加一起,足有近千斤呢,就卖了这么点钱,老妈和奶奶姑姑倒是十分满足觉得赚大发了。仲夏终于知道,自己无论多么的假装契合这个时代,她骨子里都是个现代人,无法真正的和这里的人们一样。她的骨子里还有很多不属于这个年代小农家庭的女娃子的不满足,和一点傲气,即使她隐藏的连自己都几乎没有发现。
  老实说,她其实一点不留念前世的生活。那是在孤儿院其实只呆了12年,接着她就以优异的成绩直接进了市最好的中学,住在学校里,一直到高考。期间每个月回孤儿院一次。而且因为她成绩良好和那样的身份,食宿都是免费的。不过那时候的定伙食费,大家都是一样的,也就没什么挑剔了,倒是也没有饿到。不过到了十八岁上了大学之后她的生活就不那么乐观了,除了孤儿院不再抚养她,还有学费什么的,04年还没有大学生助学贷款,她的生活那个时候才开始真正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