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执子之手 作者:楚秋-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兼收红包。
初六去沈家,聂蓉蓉早早起来,衣服换了两身,鞋下穿的鞋子,脖子上挂的金锁,连跟着去侍侯的两个丫头都是一身新衣。这是聂二太太特意叮嘱过的,沈家不同别家,千万不能大意了。
早饭过后,母女俩个坐车过去,聂蓉蓉抱着手炉坐在聂二太太身边,她以前见过沈太太,看她穿衣打扮之类也不是特别显眼,同样都是商户,怎么到沈家去就要注意这么多呢。
“沈家是盐商,妹夫又做的海运生意,只看这个也知道沈家的背景大。而且听说连御盐御史柴大人对沈大爷都十分客气,前几日柴家请年酒,把沈太太也请上了。”聂二太太对聂蓉蓉说着,一般来说盐商要巴着盐官才对,磕头叫爷爷,人家答应一声那就是给面子。像沈家这样的盐商,能做到要盐官看到就客气几分,这背景就真太大了。
聂蓉蓉似得不由的张大嘴巴,盐官可是从三品的大员,一个从三品大官能对一个商人客客气气,这背景实在太大了。
聂二太太抬手帮她顺顺头发,笑着道:“不过是去吃年酒而己,今天请的只怕都是相熟的商户,有什么好担心的。”
聂蓉蓉听得有几分放心,想想也是,请年酒也是有讲究的,沈家既然请了聂家这样的商户,就断然不会请柴太太那种官员太太。
马车行了两道街,地段最好,最宽敞最豪华的就是沈家了,三间大门,门口两个大狮子威武霸气。马车从右边门进去,一路到二门处才停下来,管事媳妇正在门里迎着,旁边放着两顶软轿,母女俩上了软轿,两个壮妇抬头往里头走。
聂二太太虽然与沈太太相识,但来沈家也是头一回,聂家的房舍己经不小了,房舍建筑都是一等一的,但跟沈家的比起来,顿时有种天差地别的感觉,不止是豪华,高雅精致到细处,搭眼看出,非常有档次,知府县衙聂二太太是去过的,跟沈家完全不能比。
软轿抬到沈太太正院门口,丫头扶着下了轿,朱红大门,青砖铺地,顶头是五间正房,门口站着两排穿红着绿的丫头。不等管事媳妇引着母女俩人进院,正房的门帘却是掀了起来,只见沈太太笑着迎了出来,直接迎到大门口,道:“本想去二门接你,却是慢了一步,没怪我怠慢吧。”
“今天你是主人家,最是忙碌的时候,哪里会怪你。”聂二太太笑着说,随即又道:“明天后天你就要去我家了,我也不迎你就是了。”
说话间三人正到屋里,进门一瞬间,聂蓉蓉顿时觉得一阵幽香传来,很淡很清,却是出奇的好闻。五间说不上铺阵的多豪华,却是处处精细,摆设虽然不多,却是各各不俗。因为聂二太太来的早,宾客不多,梁大太太倒是来的早,再就是原来的冯二太太,现在归宗的洪氏,以及洪家三太太。
众人招呼着问好,沈太太让着聂二太太坐下,聂蓉蓉却不能坐,先上前给沈太太磕头拜年,三个头换了一个大荷包。聂蓉蓉接过来捏在手里,估摸着是首饰之类的。
沈太太笑着道:“没什么好东西,姑娘留着玩吧。”
“谢沈太太。”聂蓉蓉说着,这才跟着在聂二太太身边坐下来。
沈太太看聂蓉蓉如此乖巧的坐下,心中也有几分喜欢,笑着道:“还是你的丫头乖巧懂事,哪像我家的两个小子,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顽皮。”
“儿子才好呢,以后给你挣来凤冠霞坡,生一堆孙子,那时候你才高兴呢。”聂二太太笑着说,又道:“说来我还没见过呢,抱来让我看看吧。”一个风华绝代的老子,她也好奇儿子会怎么样。
沈太太笑着吩咐身边的婆子一句,婆子连忙去唤奶妈。
没一会两个奶妈们抱着沈廷玉和沈迁秀进门,身后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衣着华丽,生的眉目清秀,更带着一股风流的劲头。双生子才一岁多点,但美貌能看出来了,众人又是一通夸,聂二太太自然不忘把见面礼,押岁钱一起拿出来。
沈太太又介绍道:“这是孙家四爷孙昊,淮阳人士,来青阳念私塾,寄住在家里。”
孙昊也跟着向众人行礼,行了一圈礼,看到聂蓉蓉时,孙昊似乎怔了一下。聂蓉蓉向他福了福身,孙昊还礼后,却是突然道:“这位妹妹,我好像在哪里见过……”
34、孙昊(下)
这话出口,聂蓉蓉多少怔了一下,这……不是标准的搭讪的语吗,更难得的是孙昊那一脸疑惑看着还挺真的。
沈太太随即笑了起来,有几分打趣的,道:“你见过的妹妹己经不少了。”每见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孙昊都会冒出来这么一句,就她己经听到好几次了。
孙昊却是很坚持的道:“这个妹妹,我是真见过的。”
“好了,我晓的。”沈太太笑着,随即对聂蓉蓉和聂二太太道:“这孩子就这样,别往心里去。”
聂二太太听得笑笑,平常商户里,就是没那么多的男女之防,但像孙昊这样,上去就是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也有些夸张了。
宾客越来越多,沈太太忙着应酬,说了一会话,后花园的席面也摆开了。众人跟着沈太太移步过去,聂二太太牵着聂蓉蓉的手,孙昊也混在人群中,像他这样属于半大不小,跟着爷们混也可以,一边走着,一边跟聂蓉蓉搭着话:“妹妹今年几岁了,可曾读书了?”
别说聂蓉蓉,就是聂二太太对于孙昊这样的,也有点无可奈何。聂蓉蓉只能笑着道:“十岁了,老师正在教四书。”
“我己经念过四书。”孙昊笑着说,又道:“我家是淮阳的,父亲与沈爷相熟才过来寄住,我一直在城里青阳书院念书,夫子也夸我十分用功会读书。”
聂蓉蓉听得心中无语,外表是十岁小姑娘,内里己经十六岁了,一个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如此的示好,总让她有一种很抽风的感觉,小弟弟,你对我来说太小了。脸上不好表现在出来,只是跟着笑笑。
孙昊继续道:“妹妹喜欢玩什么,我送给妹妹。”
聂蓉蓉此时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倒是聂二太太一手牵着女儿,此时笑着接话道:“今才初六,书院总要下了十五才开学,你怎么过来的这么早?”
孙昊脸上似乎有几分纠结的模样,却是道:“家中父亲赶我过来的,说看我在家,他就觉得厌烦,正好家中有镖船来,我便上船来了沈叔叔家里。还是沈叔叔待我好,哪像我爹,活似阎王似的。”
孙昊这里嘀咕着自家老子的不是,旁边众位太太听得直笑,倒是聂蓉蓉稍稍愣了一下,有几分疑惑的道:“镖船?”还是自家开的镖船,难道孙昊家里是开镖局的?
孙昊只以为美女有兴趣,连忙把自己家底倒了个倒朝天,笑着道:“东大街正扬镖局就是我家开的。”
此言一出,旁边听到的几位太太都愣了一下,就连聂蓉蓉都稍稍愣了一下。正扬镖局是孙家开的,孙家是标准的黑社会,梁家槽帮虽然是涉黑,但不如孙家那样黑的彻底,专营妓院,赌场,高利贷之类。
前头沈太太听到孙昊如此说,便笑着道:“他父亲是孙家三老爷,父子俩像乌眼鸡似的,不等下十五,就吵起来,便跟着镖船过来了。”
孙家几代人都在混黑社会,几个兄弟各占一块,大家一起黑。偏偏孙三老爷孙禹生出一个会读书的儿子,孙禹本来是挺稀罕孙昊的,若是能考上功名,那是光耀名楣的大喜事。但孙昊书越读越多,知识文化一步步加深,却是越来越看不上孙家的生意了。
在读书人看眼里,商贾都是下九流,更何况孙禹混黑道呢。各种残忍,各种无耻,让孙昊小朋友看不下去了。认为孙禹这样是不对的,孙家挣的钱是黑心钱,应该把妓院关门,赌场更该砸了,至于高利贷更是不该放。然后设粥厂,施恩与众,孙家又不差钱了,该做正行生意也是应该的。
孙禹岂会听这些,孙家几辈都是这样,孙昊是把孙家一切都否定了。而且孙昊年龄虽然小,说起话来就是一大串的道理,口齿麻利的很,什么孔子孟子,知乎者也,孙禹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压根就听不懂孙昊说什么,后来就是越听越烦。
正好沈书君搬到青阳,一切安定下来之后,也是为了让孙昊受到更好的教育,孙禹便直接把孙昊小朋友打包扔过来。只是过年过节才回家,但就是这样,回家一趟仍然吵架回来了。
沈书君觉得很正常,他自己都不太看的上孙禹,觉得孙禹就是个活土匪。倒是很喜欢孙昊,觉得这孩子生的眉目清秀,一点不像他爹,又会读书,会说话,以后肯定有出息。其实有些孔孟之道沈书君也不太懂,不过他喜欢有学问,也肯认真读书的人。
众人又是一愣,孙家三老爷虽然是淮阳人士,但因为黑社会混的很成功,大名也传到青阳来。没想到这个孙昊竟然是他的儿子,更没想到沈家的交友真是广泛,高官富商认得,这种黑社会头头也跟他是至交,三教九流,只怕没打过交道的少。
聂二太太不自觉得换了一下手,让聂蓉蓉到自己右边来,离孙昊远一点。倒不是说看不上孙家,而是孙昊对聂蓉蓉如此热情,让她压力稍稍有点大。
说话间前头沈太太引着,己经到了沈家后花园,宾客中虽然有来过的,但更多的是没来过的,至少聂二太太看到沈家的后花园时愣了一下,首先第一感觉就大,得有十几亩,其次亭台楼阁,游船水池,应有尽有。知府府衙是肯定比不了,估计也就是巡盐御史的官邸能比一比了。
引着花园五间小楼里坐下来,席面己经摆好,青阳几个比较出名的弹唱也叫上。管事媳妇引着众人位下来,聂蓉蓉并不与聂二太太一起,管事媳妇引着到了旁边席上与姑娘们一处坐下。孙昊倒是很想再说几句,但众人己经入席,他也只得到旁边席上坐下来。
吃酒听弹唱,到半下午快散席时,聂二太太起身去更衣,梁大太太却是跟了上来,说是要一道去。两个离了席间,梁大太太就低声道:“刚才我跟冯二太……是洪姑奶奶说话,我听她那意思,是看上你大儿子了。”
“你是说惠姐?”聂二太太显得有些惊讶,不自觉得往姑娘席上看了一眼,并没有看到惠姐。不过她以前见过惠姐儿,本人倒是挺好。
只是她此时的身份……若是洪氏没闹那么出,冯家没有闹分家,惠姐儿就是冯家的嫡出千金,以聂家的背景肯定不敢想这门亲事。
但现在洪氏和冯二老爷和离了,先不说这个和离对还是不对,但惠姐儿的身份就多少有点尴尬了。当然商户嘛,这个也无所谓,惠姐嫁妆肯定是有的。比较让人头痛的是冯二老爷,那样一个爹……
“你自己想想,我倒是觉得惠姐儿挺好的。”梁大太太说着,惠姐儿虽然有个爹拖后腿,但女子嫁人之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洪家不是好惹的,聂家更不是好惹的,结亲之后,冯二老爷若是敢上门来,聂家翻起脸来,也足够冯二老爷喝一壶的。
再者聂二太太是丫头出身,正经人家的姑娘嫁她儿子的时候,肯定会考虑这个,如何侍侯丫头出身的婆婆。现在是洪氏不嫌弃聂二太太的出身,聂二太太又何必在意冯二老爷这个亲家呢。
聂二太太轻轻叹了口气,梁大太太的话不无道理,道:“我回家与老爷商议一番,若是老爷也觉得合适,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