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 >

第17章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第17章

小说: 02a道德经古今正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前文有照应“上善,若水……夫唯不争,故无尤矣”。   
  5。“受国之诟,是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句中“诟(耻辱)”字有版本作“垢”字,属于讹谬。   
  文章含义乃是“无道的君主总是觉得自我高贵,希望应该得到举世赞誉,而圣人却去承受住国家的诟辱;平庸的君主总是自我主宰,冀求应该举国奉福,而圣人却去承受住国家的困苦”。因此说“正言若反”。   
  此前文所谓“致数誉无誉”,“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6。“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句中“大怨”除一般性含义之外,还意指“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对立以及怨恨”。   
  如此,一旦大的怨恨产生了,即使维系住,和的住,也必然有得者有亏者,有“余怨”,终归不如没有过怨恨好。因此“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也就没有怨恨产生。   
  这才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无为”,才是最佳,才是最“善”。   
  7。有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当为“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实为失察之识。   
  整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论述内容正符合“报怨以德”!   
  其次,前文“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乃完整一句,且含义与本章照应,意思是“大者小之,多者少之,以此报怨以德”,切不可拆开。   
  8。“左”礼仪上是“尊贵的;高尚的,好的”,“契”意思是“欠条”,“左契”即“债权契”。“左契”所指,乃是前文“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下”,照应后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正是“利而不争”的“善”。所以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对此前文有照应,“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勤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矣”。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八十 
  '原文'   
  '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古文正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道德而为之天下者,道贯天下而天下自化:绝礼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小其国,寡其民,政为憩,事为歇,交为息,兵为绝。   
  故,淳朴天下而社稷自解,混沌世界而清静自得。教不教,同浑伦,故但惧之于为奇;治不治,齐自食,故但保之于不虞。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象无形,大德无为,大正无事,大顺不殆。   
  '今文正解'   
  玄道生成了万物,玄德畜养着万物,万物有了形体,态势使之长成。   
  因此,依据大道大德来治理天下的,在于把大道贯彻天下而天下自行顺化:绝弃礼仪贵贱,抛弃聪明知识;绝弃仁爱贤明,抛弃尊卑正义;绝弃技巧才能,抛弃财宝物利;把各国疆土分划的很小,使各国人口相对很少,政治由此清闲,事务由此消歇,邦交由此停息,战争由此灭绝。   
  所以,使天下淳朴而社稷自会散解,使世界混沌而清静自会形成。教化于不教化,百姓混同于淳朴天性,所以但求威慑住妄图作乱的个别人而已;治理于不治理,百姓齐同于自食其力,所以但求保障好不可预料的困难而已。百姓都甘淡而食,素淡而衣,安定居住,怡乐风俗。邻国即使相互望见,鸡鸣狗叫声相互听见,两国百姓直至老死也不会往来。   
  最大的形象无形,最大的德行无为,最大的常正平静无事,最大的通顺不会败殆。   
  '订正与辨析'   
  1。关于“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句。   
  历来版本不一,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十百人之器而不用”,   
  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十百之器而不用”,   
  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或者作“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对于“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河上公甚至如此作注:“使民各有部曲什伯,贵贱不相犯也。‘器’谓农人之器。而不用,不征召而夺民良时也”。实牵强讹谬之解。   
  “什佰”相当于现代语“十百”,然而专用于指人的数目或编伍。“伯”则为“佰”字讹谬。   
  “什佰人之器”直接字面意思即“满足十人共用的器物和满足百人共用的器物(侧重饮食炊容器等,如大鼎,大锅)”,一般意思为“大型公共用具及设施”。   
  过去这些“什佰人之器”属于国家或集体机构才有,而不是“个人”或“百姓”拥有,故而“民”字多余。   
  同时,“什佰人之器”也只有在军队,徭役,祭祀,集会等场所才派上用场。因此,“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正对应“小国寡民”,其含义在于影射于“政治无为,社会无事”。   
  或有说:“人之”乃“兵”字讹谬。也未尝不无依据,则“器”当为一般含义“工具”。然而原句为“使有什佰兵器而不用”,则叙述逻辑上承接“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尚可,承接“小国寡民”略突兀,且与后文“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稍重复。   
  “什佰之器”,与“什佰人之器”含义一致。要之,不影响章节思想,又不至于歧义,并取其广泛含义,兹特订为“什佰人之器”。   
  2。本章节所描述的不是“原始共产社会状态”,而是“自给自足的简单小农经济模式”。   
  只不过是“不以智治国”“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知识政策,有所影射于“原始社会”,然而作者还是审慎地使用了一个“复”字。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八十一 
  '原文'   
  '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古文正解'   
  人则心,生则动。是以人之生也,知以相行,行以相生;知之行之,是以德之情之。   
  知何以为真?言何以为信?行何以为善?德何以为完?唯有常无有之道也。是以道者,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巧若拙。俭也,故能济民,则民恒济之;慈也,故能奉民,则民恒奉之;柔也宜也,故能为而不争,则天下恒推而长之。道在物,德在民。抱一,情超;绝学,无忧。   
  夫道,同则得,错则失。知行并济,天人合一;双用两全,反以相天。   
  大知不博,是谓道学。   
  '今文正解'   
  是人就有意识,是生存就得行动。因此人的生存,知识辅助行动,行动辅助生存;掌握知识进行活动,则由此展现德行完善情操。   
  知识应该以什么作为真理?说话应该以什么作为信宜?行动应该以什么作为能善?德行应该以什么作为贞完?唯有依据于永恒虚无而又永恒存在的大道。因此有道的人,智慧莫大却仿佛愚昧鄙陋,信宜莫大却仿佛言语迟讷,巧妙莫大却仿佛无能笨拙。勤俭而知足,所以能够广为施助,则百姓也乐于施助他;慈爱而呵护,所以能够奉养民生,则百姓也乐于奉养他;柔弱而相宜,所以能够为而不争,则天下都乐于推举他为首领。大道体现于万物,大德存在于万民。抱守混沌,则情操超脱;绝弃知识,则无忧自得。   
  大道,与之一致则获得,与之背离则败亡。大道的认识与行动互相辅助,互不脱离,做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大道的方式与功效并用,外物与自身两相周全,反向于事物的自我纵任而配合于大道天然。   
  最大的知识却不在于广博,这就叫做“道学”。   
  '订正与辨析'   
  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帛书本或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多”字实为“辩”字部首讹谬。   
  重要的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句实际是从三个侧面评价“道学”之德,说的是“有道者的外在知识状态”之德。   
  2。通行本“既以与人己愈多”句中“与”字同“予”字,意思是“给予”。兹按帛书订为“予”,以适合今人语言文字习惯。   
  类似再如前面,“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订为“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3。或有“人之道,为而不争”兹订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承接上文,且区分于前文“人之道则不然”句。   
  4。关于本章内部逻辑结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是道的学术态度概括,属于“知”的层面;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是道的运用原理概括,属于“行”的层面;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道的道德原则概括,属于“情操”的层面。   
  本章既承接《德经》又照应《道经》,逻辑严密,含义丰富。   
  可以说,懂得“道可道……众妙之门”一章则能把握整部《道德经》原理,则“知道”;懂得“信言不美……为而不争”一章则能把握整个“道学”学术框架和宗旨,则“得道”!   
  5。关于末二章位置。   
  “小国寡民”一章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状态,宜为阐述“以天道从事于人事”的《德经》的结论。   
  “信言不美”一章凝练概括了全书内容,自我学术评价,理论运用,因此适宜作为全书结束章节。   
  帛书本将此二章节置于“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与“天下皆谓我道大”二章之间,不仅破坏了说理的逻辑顺序,而且颇为突兀。大概因简牍错乱而致。   
  重要的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章承接前三章共同论述“柔弱”施政,不足以作为《德经》结束篇。                    
道德经 之 海若本 
  道德经…海若本   
  《道德经》…《道经》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