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孝庄秘史 >

第123章

孝庄秘史-第123章

小说: 孝庄秘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冷冷地:算了!不用找借口了!他转头冷漠地看着大玉儿,冷笑道:恭喜皇额娘,没想到儿子还没有大婚,皇额娘倒先大婚了!    
      顺治举起诏书,突然哈哈一笑,缓缓地道:这篇以朕名义,帮自己皇额娘做媒下嫁的诏书,真不愧是千古奇文啊!上面说“大孝尤贵顺亲”,好,如果这真是你的意思,我就做个孝子,顺您的心!这样可满意了吗?皇额娘?    
      顺治转身缓缓而去,孤独而无奈。    
      苏茉尔走近大玉儿,哽咽道:格格……    
      大玉儿抱着苏茉尔痛哭失声:这是我的孩子!这是我千辛万苦生下养大的孩子!他永远不会原谅我了!    
      养心殿书房里,一灯如豆,顺治怔怔地坐在御案前,看着案上的诏书。他怔怔地取起御玺,仔细地沾印泥,抓着御玺的手悬在诏书上方,忍不住微颤,半晌,终于将眼闭上,将御玺盖在诏书上。一边的小唐看着顺治的神情,不敢说话,不禁红了眼眶。    
      顺治缓缓睁开眼,缓缓拿开御玺,他看着诏书,流下一滴委屈而愤恨的泪水。    
      半晌,顺治起身离开书案,猛然揩去泪水,低声道:小唐!    
      小唐忙问:万岁爷有什么吩咐?    
      顺治神色坚定地:我写了封信,你找一个能信得过、又跟宫里不相干的人,送去郑亲王军中给洪师傅,你办得到吗?    
      小唐面有难色:这……    
      顺治上前抱住小唐,颤声道:小唐!我受不了这么难堪的处境!亲娘欺骗我,多尔衮说不定还想杀我!我一定要想法子!小唐,你帮帮我!    
      小唐咬咬牙:万岁爷放心,就算要掉脑袋,这件事儿我也给您办!    
      御花园里,夜空清朗,繁星满天。大玉儿、多尔衮坐在石桌旁,桌上摆着精致的酒菜。    
      多尔衮喜滋滋地:玉儿,今儿个兴致倒好。    
      大玉儿微微苦笑,半晌,斟酒,举杯道:来,我敬你!    
      两人互相凝视,各饮一杯。    
      多尔衮微笑着握住大玉儿的手神往地说道:这正是我想过的日子,每天有你在身边,闲来赏月饮酒,永远用不着分开。    
      大玉儿淡淡地:你就要达成心愿了!    
      多尔衮一怔:难道不是你的心愿?    
      大玉儿不语,起身,抬头望着星空,幽幽地说道:二十多年前,你第一次出征,我曾经在这样的星空下,望着月亮,一天一天地等,等你回来在一块儿;等过月亮圆了一回又一回,等得心焦如焚,等得望眼欲穿,最后……却等到这么一个荒谬的命运。    
      多尔衮起身,心疼地将她拥进怀里,柔声道:玉儿,我们终究等到了!虽然迟了二十年。    
      大玉儿叹息道:是,我等到了,等到了你回来,跟我在一块儿;可是,我等到的会不会是另一个荒谬的命运?毕竟,二十年后的今晚,还是一样的星空,却已人事全非,你我早就不是当年的心境了。    
      多尔衮感慨地:玉儿,不要怕,也不要怪我;要不是这么逼你,我们可能会因为你无数的顾忌迟疑而抱憾终身。虽然迟了二十年,但是你相信我,不管物换星移,不管是什么心境,我对你,一如当年,丝毫没变。    
      大玉儿抬起头,泪眼望着多尔衮,哽咽道:多尔衮,事已至此,既然你一定要娶我,那么,请你答应我,不要让我等到的是另一个荒谬的命运。    
      多尔衮迟疑地:你是说……    
      大玉儿答道:福临!    
      多尔衮放开大玉儿,流露出一丝不悦。    
      大玉儿神情庄重地:我们蒙古的大英雄成吉思汗,他的长子兀术,是他的福晋被敌人抢去后怀孕所生,可是成吉思汗对兀术与其他儿子一视同仁,重用信任;因为他知道,孩子是无辜的。如今,这整件事情里头,受伤最重的是福临,最无辜的也是福临。从前,他是我的儿子,以后你成了皇父,他也是你的儿子啊!    
      多尔衮心中痛苦地挣扎着,沉思半晌,方道:玉儿,我再答应你一回。将来,如果他肯敬我如父,我就会爱他如子!    
      大玉儿问:真的?    
      多尔衮答:真的!    
      大玉儿盯着他又问:我怎么才能相信你?    
      多尔衮微微别过脸去,倔强地道:老实说,你没有选择,只能相信我!    
      大玉儿含泪凝视着他,眼神中满是祈求:多尔衮,不要让我失望。    
      鄂硕府花厅里,鄂硕与夫人正说话,这时董鄂恰好经过,不经意听了几句。    
      鄂硕妻好奇地问:老爷,这么晚才散朝?    
      鄂硕叹道:满朝六部忙得焦头烂额,还不是为了皇太后万寿兼大婚的事!    
      董鄂走进来行礼:女儿给阿玛、额娘请安。    
      鄂硕和蔼地问:宛如!还没歇着?    
      董鄂惊疑地问:阿玛,是真的吗?皇太后真要下嫁摄政王?    
      鄂硕苦笑:唉!看来是真的了!    
      鄂硕妻疑惑地问:那以后朝中,到底谁说了算?谁才是真正的皇上?    
      鄂硕叹道:唉!不知道啊!    
      鄂硕妻担心地:这该怎么好?可不能押错宝!    
      鄂硕摇摇头:我谁也不押,尽本分做我的事吧!    
      鄂硕妻劝道:不押怎么行!不押永远没希望,押对了就前程无量!    
      鄂硕眼睛一瞪问道:那要押错了呢?    
      鄂硕妻沉思了一下坚定地:所以,非押对不可!老爷要留心情势啊!    
      董鄂又问:阿玛,皇上呢?皇上有没有说什么?    
      鄂硕警戒地:你问皇上做什么?    
      董鄂低头道:不就是小时候见过一回吗?我担心他,他一定很难过。    
      鄂硕观察她一下,方道:皇上至今没出现,听说他不过问也不理会,八成是……眼不见为净。    
      董鄂闻言,神情恻然。


第十三卷台上台下两出戏

      皇宫戏台边的文武场上正奏着一段欢庆的曲牌。    
      戏台前,大玉儿、多尔衮上座,顺治稍次,多铎等人在阶下围坐。    
      多铎站起举杯,高声道:今儿个是为圣母皇太后暖寿,也等于是先庆贺皇太后、摄政王大婚的家宴,来,咱们一块儿,敬皇太后、摄政王一杯!    
      除了顺治之外,众亲贵起身举杯,同喊:恭贺圣母皇太后、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志得意满:干杯!干杯!    
      大玉儿抿了抿杯中酒,瞥见顺治神情冷淡,心中不安。    
      升平署总管太监梁九斤捧着戏单朝上跪下禀道:奴才升平署总管梁九斤,恭请圣母皇太后、皇父摄政王万福金安!    
      苏茉尔上前将戏单接过呈上,多尔衮刚想接,苏茉尔却抢先道:恭请圣母皇太后点戏。    
      多尔衮看了苏茉尔一眼,微微一笑,径自提起朱笔,与大玉儿同看讨论。    
      男女亲贵中,贵太妃与两个中年福晋同桌,她们好奇地观察着、讨论着。    
      一福晋道:他们青梅竹马的事儿,知道的人可不少。只是造化弄人,不得如愿……    
      另一福晋:如今可好,也算是一家三口团圆,好事一桩。    
      贵太妃冷冷一笑:你说一家三口,可说到点儿上了!弄个不好,人家还真是“一家三口”呢!    
      福晋惊愕地:贵太妃的意思是……    
      贵太妃低声道:叔侄成了父子,搞这花样为什么?是不是因为……原就是父子呢?哼,哪天我要带着我的博果尔,上太庙哭先帝去!    
      两个福晋闻之变色,一福晋忙道:来,吃菜!多吃菜,少说话!    
      顺治瞥见多尔衮、大玉儿有说有笑地点完了戏,怒火油然而生。    
      大玉儿将戏单递给苏茉尔,苏茉尔下阶去交给梁九斤,迅速地低声道:别忘了皇上!    
      梁九斤恍然大悟,低声称是,连忙来到顺治面前,跪下禀道:奴才恭请皇上点出戏!    
      小唐上前将戏单接过呈上,顺治提起朱笔,先不看戏单,问道:你叫梁九斤?    
      梁九斤点头称是。    
      顺治漫不经心地问:这名字挺有意思,怎么来的?    
      梁九斤赔笑道:回皇上的话,这名字没啥意思,只不过奴才生下来,一上秤,重九斤,于是索性就叫九斤!    
      众人哈哈笑,顺治更是大笑不止,大玉儿看见,稍松了口气,也微笑起来。    
      顺治点点头:朕喜欢这名字,老实得有趣!小唐,赏他二十两银子!    
      梁九斤大喜:奴才谢皇上恩典!    
      顺治瞥了一眼戏单,摇摇头:朕近来读《史记》,对汉高祖的故事颇有兴趣。你知道汉高祖吧?    
      梁九斤忙道:奴才晓得,不就是刘邦吗?    
      顺治又问:刘邦有哪些武将谋臣啊?    
      梁九斤赔笑道:皇上是考较奴才了。好在奴才从戏里学过,刘邦的武将有韩信、樊哙,谋臣是张良、陈平……    
      顺治打断道:对了!陈平!陈平有个出名的典故,可曾编成戏文?    
      梁九斤不解地:请皇上明示,哪个典故?    
      顺治沉吟道:就是……“陈平盗嫂”啊!    
      一言既出,满座变色。多尔衮怒火中烧,但强忍住,大玉儿泪眼。    
      梁九斤吓得怔住,结巴道:回……回皇上的话,奴才没有……没有听过……这出戏……    
      顺治不悦地:不知道这出戏?哼,那就没趣儿了!    
      他一扔朱笔,站起来,冷冷地道:朕身子不爽,请诸位亲贵,陪圣母皇太后、皇父摄政王尽情祝贺吧!说完,转身离去,小唐无奈地看了苏茉尔一眼,连忙跟随。    
      梁九斤吓傻了,台上台下都愣住,鸦雀无声,气氛凝重得可怕。    
      苏茉尔忍不住道:梁九斤!开戏吧!    
      梁九斤如梦初醒,忙跑向戏台那边,大声喊:开戏!开戏!    
      文武场奏出了急速的锣鼓点儿和欢乐的曲子。    
      台上开始演着热闹华丽的戏文,台下却弥漫着尴尬难堪的气氛。    
      多尔衮喘着气,竭力忍着怒气,大玉儿强抑情绪,抚慰地拍拍多尔衮的手。    
      贵太妃扑哧一笑,对两位福晋低声道:台下的戏,比台上的戏,还要精彩十倍哪!    
      顺治怒气冲冲回到养心殿,坐卧不宁,神情郁闷。想了片刻,他乔装改扮了成一个富家公子模样。    
      小唐拭汗,苦着脸道:万岁爷,您方才那句话……唉!奴才吓得每一层衣裳都汗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