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孝庄秘史 >

第31章

孝庄秘史-第31章

小说: 孝庄秘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年征战,加上天灾不断,皇太极忧心如焚,日渐消瘦。这日,他与范文程微服出巡,来到郊外。附近的田舍农庄死气沉沉,田地里一片荒芜,没有一个耕作的人影。    
      皇太极愁眉不展地说道:不能和,就只能战。可是,天灾不断,后方空虚,我拿什么本钱来战呢?    
      范文程道:不能战,就只能等。    
      皇太极断然道:不能等!再等下去,就该袁崇焕主动求战了!    
      范文程叹息道:袁崇焕确实很难缠。一下要议和,一下要打仗,咱们的军队就耗在那儿,军费开支如同流水一般,想挪出钱来赈灾,也力不从心。    
      皇太极求教道:范先生,依你看………那袁崇焕究竟有没有招降的可能?如果他肯降,我一定如获至宝,倾心相待!    
      范文程摇头苦笑:别人也就罢了,袁崇焕……难哪!    
      皇太极感慨道:我爱惜他的才华,敬重他的品格。真可惜,如果我们不是敌人,说不定就能成为好朋友。真可惜啊……    
      皇太极在一块荒地旁踱着步,沉思良久,突然恨声道:好,袁崇焕!你以为我无力一战,我就偏偏打给你看!    
      范文程问道:大汗要跟袁崇焕正面对敌?    
      皇太极摇头道:不!避开辽东,绕道蒙古,从长城喜峰口偷袭入关!    
      北京紫禁城大殿里,鸦雀无声,阴沉压抑。龙书案上,放满了边关告急的文书。崇祯面色苍白,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金国就要兵临城下了,怎么会这么快?朕……该怎么办?    
      一个老太监上前劝道:万岁爷,出京的事我都预备好了,您别害怕……崇祯大怒拍案道:住口!谁要你预备的?谁说朕害怕了?    
      这个太监吓得抖衣而栗,低头不敢再语。    
      殿外一个太监匆匆跑来,喘着气禀报道:万岁爷……好消息……各地的勤王之师都到了!袁帅也从宁远赶来了!就驻扎在广渠门外!    
      崇祯大喜过望,情不自禁地拍案道:好极了!袁崇焕一到,朕就真的不用怕了!    
      沈阳书房内,皇太极与范文程分析判断着当前的形势。    
      皇太极把手中的折子扔在书案上,起身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有些急躁。他忧心忡忡地说道:袁崇焕居然敢扔下辽东,赶到京城去救援,还指挥各地来的勤王之师,害咱们攻势受阻,真该死!    
      范文程皱眉道:看来,他打算长期周旋,找机会断咱们的后路,那可就危险了!    
      皇太极叹道:唉!进退两难,一时还真没了主意!看来除了退兵,别无良策!他踱着步来到书案旁,沉思半晌,突然气得用力一拍案,起誓道:袁蛮子一日不除,我大金一日不安!我非要设法除掉他!    
      诸事不顺,让皇太极心绪烦乱。这天夜晚,他信步来到清宁宫小跨院。    
      大玉儿知道皇太极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便想着法子逗他开心,她给他讲小时候的趣事,讲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讲一些后宫的小笑话。皇太极好像有点儿心不在焉,虽然脸上挂着笑容,但笑得有些勉强。大玉儿牵着他的手进入寝室,极其温柔为他宽衣,动作熟练轻柔。皇太极靠在炕墙上仍旧沉默不语,心思像是脱缰的马,怎么也收不回来。    
      大玉儿关切地轻声问:怎么,大汗仿佛有心事?    
      皇太极有些歉意地握住她的手,温柔地凝视着她,说道:玉儿,你像长白山上的湖水,又深、又静、又清澈。只有……在你这里,我才能忘了那些烦人的事。    
      大玉儿将一张俏生生的脸贴住皇太极的面颊,柔声道:大汗何妨说说?虽然我不能帮您分忧,不过您多少也可以解解闷。    
      皇太极心中好笑,便笑着点了她的鼻尖一下,打趣道:那你可得读熟了三国演义,才听得懂我在说什么啊!    
      大玉儿娇笑道:我已经读了三遍,还不算熟吗?    
      皇太极呵呵笑道:那年你上书房偷这部书,我帮你守密了,可你还没谢我呢!    
      大玉儿摇着皇太极的手臂,娇嗔:大汗……    
      皇太极笑了笑,想起军务,又不禁愁上眉梢:唉!又一次败给袁崇焕,心里真怄气!    
      大玉儿有点儿紧张,试探地问:这回可是……十四爷的过错?    
      皇太极摇头道:不是的!要说多尔衮这回的表现,倒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可惜,偏偏遇上的是袁崇焕!    
    


第四卷反间 崇祯中计

     大玉儿听见与多尔衮有关,神情严肃关切起来,认真地问:这袁崇焕很厉害吗?    
      皇太极点点头,钦佩地夸道:嗯,进士出身,却能打仗,守得辽东一带固若金汤,连我都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厉害!    
      大玉儿问:先前那个皇帝,不是罢黜了他吗?    
         
      皇太极拧着眉毛说道:新皇帝崇祯,倒很信任他。连他祭出尚方剑把东江守将毛文龙给杀了,崇祯都没说话。    
      大玉儿咬着红唇,思忖道:哦?未奏先斩啊?崇祯……嘴上没说话,可心里会怎么想?    
      皇太极有些意外地说道:唉,你这话倒挺有意思。崇祯这么年轻,我不信他能把主意拿得这么定,一丝猜疑也没有。瞧他一个劲儿地换宰相,弄不好,他还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呢。    
      大玉儿沉吟道:生性多疑的人?那不是……跟三国演义里头的曹操一样吗?    
      皇太极像被火烫了一下,坐直身子,怔怔地紧接着在地上来回踱步。    
      大玉儿从炕上直起身困惑地:您……怎么了?    
      皇太极来到大玉儿的梳妆台旁,突然灵机一动,猛地一拍案几,满面喜色,大声道:有了!有法子了!    
      皇太极猛地走到大玉儿身旁,抓着大玉儿使劲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喜道:谢谢你!玉儿!你真是个福星!    
      大玉儿大惑不解。皇太极这时已兴冲冲地随意披上貂氅,一面匆匆出去,一面喊:来人!出宫去传范文程,书房觐见!    
      大玉儿先是蹙着眉头思索,逐渐领悟,自语道:莫非是要用……四十五回的……反间计?    
      深夜,皇太极与范文程在书房定下“反间计”;紧接着连夜修书一封,派快马送给围攻北京的多尔衮和多铎,让他们依计行事。    
      攻打北京城受阻的多尔衮与多铎正愁眉不展,突然接到皇太极的密函,读罢大喜过望,他们仔细商议斟酌着如何把谣言编得真实可信,天衣无缝。    
      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后,多铎派人找来最信任的细作崔胜,对他低声耳语。    
      崔胜频频点头道:行了,贝勒爷,这段儿谣言我知道该怎么编!    
      多铎取出一封信,信封上书“满洲国主致袁督帅麾下”。    
      多铎神色严峻地嘱咐道:信就交给你。记住,千万谨慎,否则会坏了大计。    
      崔胜拍着胸脯道:您放心,奴才不敢误事。    
      多铎微笑着用力拍拍他道:事成后有重赏!    
      北京城永定门外,戒备森严,气氛紧张。    
      盔明甲亮、刀枪耀眼的明朝官兵神情严肃地把守着城门,来往进出的路人都要经过严密的盘查。    
      在城外巡逻的士兵突然发现路旁草丛边有一封书信,忙走过去拾起,他们不敢擅自拆阅,便交给了守城的将官。那名将官把书信拿在手中,不禁大吃一惊,信封上书“满洲国主致袁督帅麾下”。    
      北京紫禁城大殿上,崇祯手持那封“满洲国主致袁督帅麾下”的书信,手微微颤抖着,面部的肌肉有些抽搐。崇祯的贴身太监急匆匆上殿,禀告道:万岁爷,外头早就在风传,这回京师差点遭兵祸,是袁帅勾结金国,纵敌入关,要逼万岁爷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啊!    
      崇祯皱着眉头道:可是……朕对袁崇焕如此信任优遇,他何忍负朕?    
      太监说道:有人说,袁帅曾口出悖逆之言,感叹万岁爷年轻识浅,哪里斗得过精明强干的皇太极!    
      崇祯脸色微变,摇头道:朕……朕不信!    
      太监继续进谗言:袁帅独断独行,将毛文龙先斩后奏,就算毛文龙该死吧,难道连禀告万岁爷一声的工夫都没有?他不是欺万岁爷年轻,又是什么!    
      崇祯闻言,思索半晌,不禁心慌意乱道:莫非……袁崇焕……真有异心?    
      太监阴险地说道:此事重大,万岁爷务必明察。    
      崇祯阴沉着脸道:好!快去查!朕命你们几个,分批去城外打探消息,速来回报!太监大吃一惊,硬着头皮道:遵旨。    
      出城打探消息的几个太监,平时作威作福惯了,哪里懂得搜集刺探情报。他们一边埋怨着,一边鬼头鬼脑地来到城外,不知该如何打听消息。他们的行踪早被满人的密探看在眼中,出城没多久,就被满人的骑兵逮个正着。    
      夜晚,帅帐之内,多尔衮神色威严,端坐在帅案后。    
      多铎神采飞扬地押着两个太监进帐。这两个太监面无人色,颤抖着体如筛糠,由于害怕,腿脚发软脚步踉跄。    
      多铎大声喝道:你们两个!从实招来,是不是明朝的奸细!    
      端坐案后的多尔衮,冷峻地扫视着这两个被俘虏的太监,沉声道:说,谁派你们来的?    
      崇祯的贴身太监颤声道:是……我们……大明……皇帝陛下……    
      多尔衮神色稍稍缓和了些,说道: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带下去!好酒好肉款待,问问明朝皇帝有什么话要说。    
      军帐内,烛台高举,酒香扑鼻,多铎设宴款待两个太监。    
      多铎仿佛已喝醉,频频对太监劝:喝呀!喝呀!喂,你们明朝皇帝酒量如何啊?哈哈哈……    
      崇祯的贴身太监赔笑道:贝勒您是海量,我们都已经快醉倒啦!    
      多铎端起酒碗道:来,再喝!喝……    
      一个侍卫悄悄进帐,见两个太监在座,欲言又止。    
      多铎醉眼地问道:什么事?    
      侍卫低声道:请贝勒爷借一步说话。    
      多铎脚步虚浮,随侍卫出帐。    
      太监互看一眼,见无人,蹑手蹑脚地来到帐门边偷听。    
      那侍卫道:袁帅已经答应议和了!    
      多铎兴奋地道:那太好啦!投降的细节,约定了吗?    
      侍卫答道:都已经约好了,明天早晨,我军退兵五里扎寨……    
      两个太监大惊失色,不敢再听,蹑手蹑脚地回座。    
      多铎大踏步地走进帐来,仿佛醉中兴奋,拱手道:你们喝,咱有正事要干,该收拾拔营……    
      说到这,他假装警觉改口:呃……没事儿,没事儿!这个……恕不奉陪啦!别客气,喝啊!    
      多铎脚步踉跄地出帐而去。    
      两个太监又悄悄来到帐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