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荣飞的梦幻人生 >

第104章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104章

小说: 荣飞的梦幻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爱英反而被荣飞教育了一阵。她郁郁不乐地回到家,情绪反而好了很多,问她丈夫,“你说现在的工资制度会改吗?”“那我哪知道?”“我那个小主任说一定会改。真他妈的,搞什么搞,争半天一年就为几十块钱?”她似乎想通了。

但这回调资却很有些不利于荣飞的传言,主要就是年轻气盛,指标下达确定人选应当经过处长的首肯,岂能先斩后奏?而且,严森处长的做法也多有不妥,其他各处都是处里研究决定,怎么计划处就将权力下放到科室?据说徐东升对此很不满意,在劳资员会议上不点名批评计划处的做法。

一百二十八

86年的春节来了,年却要到叔叔荣之英家去过,因为他将老太太接到北钢了。说好荣之贵一家都过来。这几年过年一直在老大家,老太太觉得冷落了老二,也有意到老二家住几天。而荣飞在暴露了自己的一部分经济实力后,特别是将二万元现金送回家后算是终止了与父母的冷战,荣飞提议这件事不告诉老太太,荣之贵和魏瑞兰都极赞同这个提议。

北重放假的时间是2月8号至15号,八天。2月6号收到李粤明和林业可寄来的决算报告,报告上的数字对于荣飞不过是个数字,销售2200万利润650万其实也没出荣飞的预料,可喜者不过是多了一笔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明华服装已经走上正规,生产、销售及研发几个环节都令荣飞满意,特别是研发,林乐醒主持的设计室已经扩大到110人的规模,分为四个专业设计室,其中二个的分室主任是招聘的老外——都是意大利人。86年计划投放市场的新产品将达到6个序列29种之多,利润的40%将被这个目前绝对是国内一流的设计室吃掉,他们在广州的大本营已经二次搬家了,都是放不开的缘故。荣飞考虑将设计室搬到北京或者上海,租用楼房不如一次性投入,已经委托明华的有关部门在这二个城市调研了。明华服装的现金流没有问题,新的投资计划已经落实资金,1986年将在北阳投资建一座服装加工厂,预计投资345万元。有关报告已经递交北阳市政府,程恪的担心消失了——他派李德江转达对荣飞的谢意,厂子开春将动工兴建。荣飞的本意是兼并,但障碍比建新厂高的多,算是折中处理这件事了。采用新的营销机制后,渠道商提供的资金极大缓解了压力,而银行贷款的大门敞开着,甚至求明华贷款——商业银行组建后,体制转变已经看到了,嫌贫爱富是银行家的本质,面对产销两旺的明华服装,银行不担心自己的贷款收不回来。

值得他操心倒是明华贸易。林业可和于子苏关于明华贸易85年的工作报告写的很详细,突出讲了股市投资,自84年起,恒生指数上涨了1500点之多,当初投入的230多万资金已经翻到了650万之多,相比仍显可怜的贸易额(1985年明华贸易除掉股市的收益只有区区30万港币),股市收益成为明华贸易最主要的收益,但这笔钱仍处于虚拟状态中,只有变现才能使用。按照既定的计划,明华贸易将向资源领域渗透,这项工作主要由于子苏负责,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新年度明华贸易对资金的需求将成倍增加,林业可总想变现手里的股票,荣飞当然不会同意。搞资源贸易路子很多,石油是最先考虑的,由于北钢的关系,荣飞将目光盯住了铁矿石,现在国内尚感觉不到上游资源的问题,也很难想到二十年后钢铁产量会达到数亿吨!位居世界第一,而澳洲与巴西的铁矿石将成为国内钢铁行业永远的痛!

一切都要未雨绸缪。荣飞借助的不过是梦境带来的先知先觉而已。

邢芳早已放假,因为三姐的缘故,邢芳并没有回空山,只是和邢菊用陶氏的车在节前回去了一趟,住了一晚给家人送了些钱物就回来了,准备在北阳过春节。她们回家时见到了从临河回来的邢彪,他在暖气片厂做的不错,春节放假半个月,正月十五过后还要回临河。为难的是邢彪说的那个亲事基本定了,女方建议在明年将喜事办了,言外之意催促邢彪将房子收拾出来,这样邢彪似乎不能再去临河打工了。邢芳说回去跟荣飞商量,既然荣飞认识暖气片的老板,应该可以疏通。虽然邢芳说她可以包下房子的事,但邢兰和邢菊都认为不能什么都靠荣飞。三个人和邢彪合计了返修窑洞的事,估计要花三、四千元,除却邢菊带回来的钱,邢彪半年多也攒了点,不多,大概有300元,这样第一笔钱已经到位,开春就办此事。

邢菊三个月大约攒了1200元,都留给邢兰了,弟弟房子的事要邢兰和童贵山张罗。邢菊骨子里很有些仗义疏财的因子,陶莉莉给她的工资开的很高,吃饭住宿又不花钱,除了买几件衣服几乎没什么花销了。所以积攒了不少。这笔钱拿出来,很让邢芳吃了一惊,没想到三姐这么短的时间能挣这么多钱。联想到荣飞,更觉得荣飞留在北重不走是个谜,每天那样的忙碌,究竟图什么?

荣之英的房子也很寒酸,不过他在正屋的对面有一间较大的厨房兼餐厅,是用邻居的耐火厂的耐火砖盖的,面积足有30平。荣飞是年三十下午赶到北钢叔叔家的,母亲已经过来了,正和婶婶安萍包饺子,奶奶在正屋和荣杰看电视,堂弟荣杰上了北钢的技校,毕业后铁定留北钢了。当时的国企很多都是这样,体内循环,子弟都进父辈的企业,代代相传,成为一个密密的关系网,任何一项改革都变得异常艰难。荣杰对荣飞有些陌生,只打了个招呼便没话了。倒是王老太很是高兴,拉了长孙嘘寒问暖,问到邢芳,荣飞说邢芳就在北阳,过年不回去了。老太太思索片刻,“明天你把她接来吧。让我见一见。”荣飞一愣,“奶奶,是不是不太合适?”老太太沉吟道,“那就初三过来,明儿你叔要去拜丈人,我跟你爸你妈说了,他们也想见见姑娘,叫她来吧。”就此打破僵局也是荣飞所愿,“好吧,那就初三来。”北阳风俗,初二是拜丈人的日子,父亲或许不在,叔叔一定不在。“好吧,我跟他们说说。”

邢芳与自己已经那样了,就差一张结婚证。如果不是苛求房子,今年办事也可以。荣飞对奶奶的决定自然拥护。老太太想起一件事,“小飞,你还不知道吧?你叔当官了。”“是吗?什么单位?”“小杰,是什么单位?”“退管科科长。”堂弟答道。退管科?荣飞的梦境里叔叔当过生产科的副科长,怎么跑到了退管科?荣飞的眼光落在叔叔硕大的鱼缸上,曾经畅游的热带鱼都不见了,只有二条金鱼在懒洋洋的游动,“那也很好啊,叔叔进入中层,一定可以大展身手。”正说着,荣之英回来了,听到侄子的话,“小飞,听说你当了科长,比叔叔有出息多啦。”“哪有,我那个科长是假的。”荣飞站起身迎接叔父,“恭喜叔叔。”荣之英眉开眼笑,“别笑话叔叔啦,北重可是中央企业,能在毕业之初进入科级,很不容易了。哪像我?熬了二十年才熬出个科长。听说你找了女朋友?过年带她来认认门吧。”荣飞看看奶奶,“初三如何?奶奶刚下了命令。”“初三就初三。我让你婶好好准备一下。”荣之英的态度让荣飞感到高兴,邢芳来这儿见家人还有另一样好处,不用担心父母给邢芳冷脸。想到明华贸易现在的功课,荣飞觉得该仔细了解一下北钢,“叔,北钢现在的矿石来自哪儿?每年的钢产量有多少?”“咦,你关心这个?北钢去年的产量大约在240万吨,矿石来自哪儿我可说不好,咱省吕岳一带不是产矿石吗?大概自产自销吧。你问这个干啥?”北钢240万吨的规模用6万人,效率低的不是一点半点啊,这是历史问题,荣飞想想,“最近北钢有没有扩产的计划?”荣之英笑道,“你应当到总部问计划部长,我哪儿知道?二轧厂的情况倒是知道一些,你在搞社会调查吗?”“不,只是随便问问。”G省北部的芦山就是矿区,铁矿的品相,产量一无所知,荣飞笑道,“叔,你年轻轻的,到退管处岂不是屈才?你们厂长用错人了。”荣之英进入二轧厂中层,本来很是得意,让侄子这样一说,脸上有些挂不住,“谁说不是呢。厂里竞争很激烈,先进中层再说。叔不能和你比,现在最重文凭,没有学历是寸步难行啦。”荣之英很羡慕侄儿的大学学历,转脸对正看电视的荣杰说,“你看你哥,大学学历就是吃香,没二年就当上科长了,让你用功念书就是不听。”荣杰不说话,起身走了。荣之英只有这个儿子,平时宠爱异常,对儿子的失礼也不在意,“小飞,跟叔说说你的对象?”荣飞笑道,“等见了面,你就知道啦。很普通的人,叔叔可得给我个面子,别像我爸一样。”荣之英的眼光落在柜子上的烟酒,这是荣飞带来的,二条阿诗玛,二瓶剑南春,“呵,小飞了不得,这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吧。”“第一次在叔叔家过年,总得意思一把。”荣之英哈哈大笑,“跟我客气什么!”

晚上的春晚,荣飞留意甄祖心是否登台,但没见到。算算有一个月没接到她的信了,也不知道她目前在干什么。

一百二十九

初二早上荣飞跑到陶莉莉那儿找邢芳,邢芳正跟邢菊看电视,见荣飞来,有些意外。等荣飞说了来意,邢菊很高兴,邢芳却沉默了。

“礼物我备好了,明早我来接你。”

“为什么不是你家?”邢芳问。

“有区别吗?今年奶奶在叔叔家过年,我们也跟着过来混饭。”

“当然。不过随你好了。”

“你爸你妈都在你叔那儿?”邢菊问。

“是。他们都在。不过是个形式,不必要太在意。”荣飞见邢芳情绪不高。

“是,我知道。”邢芳问,“准备了什么礼物?要不要我去买点?”

“一块毛料,是给我妈的,四条烟,我爸我叔各两条,二盒点心,一家一盒。还有给奶奶的二罐奶粉。”

“你倒心细。”邢菊笑道,“今天中午就在这儿吃饭吧。”她仍住在荣诚总店,一间不大的屋子收拾的很是温馨,穿着一件桃红色毛衣的邢菊容光焕发的,看来已从丈夫去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不过是个形式。”荣飞好奇地问,“昨儿你们吃什么好吃的?”

“饺子呗。我们做了空山的粉团,你要不要吃点?”

“是吗?怎么做的?”荣飞对各地的小吃很感兴趣,认为是饮食的精华,只要经过岁月的无情淘汰,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问做法作甚,尝尝就知道了。”邢菊到厨房端出一盘吃剩下的粉团,“昨晚剩下的,别嫌脏。”

“哪有。”荣飞笑着用手捻起一块粉团扔进嘴里,“嗯,不错。”

“要蘸了辣椒酱才好。”邢芳说,“我二姐做的最好,三姐的手艺真是一般。”邢芳笑着说,“等你吃了我二姐的粉团才算正宗。”粉团是蒸出来的,用掺了鸡蛋和白面的粉面蒸,然后卷成一个个的小卷,空山人喜食辣味,粉团蘸辣椒酱吃,别有风味。

“把这个推荐给陶姐啊。她可是开饭店的。”

“啊,你不说都忘了。你瞧我这个笨劲。”邢菊和陶莉莉处的很融洽,陶莉莉过年回北新了,目前不在北阳。荣诚火锅倒是没有歇业,不过此时人们还不习惯过大节到饭店。

“三姐气色好了很多。”荣飞对邢芳说。

石芳生的意外死亡给三姐带来了人生的转机,邢芳也注意到邢菊的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