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

第1章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第1章

小说: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您来信告诉我,本书将会在中国出版。但是您提到让我为中文版写一篇序言——虽然我很愿意这样做——我恐怕不知道该怎样满足您的要求。我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知之甚少,所以不能特别对中国读者说些什么。或许我只能表达这样一个愿望:本书将传达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最为核心的东西——思想自由的理念。它会使读者感到,要评估每一种主张、每一条论证和每一套理论,并且尝试着判断它们是否可以被接受,这最终都依赖于每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而非听命于权威。
  托马斯·内格尔
  序导言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哲学入门,是写给没有哲学基础的读者看的。一般说来,人们在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学哲学。我想,本书的大多数读者都处在读大学的年纪,或者是更为年长。不过年龄与哲学的本性并无关系,如果喜欢抽象观念和理论论证的聪明高中生能读到这本书,并且也能从中享受到哲学思考的乐趣,我将会非常高兴。
  在掌握有关这个世界的大量知识之前,我们的分析能力往往就已经高度发达了。大概14岁左右,许多人就开始独自思考哲学问题:什么东西真实存在?我们能够确切地知道某事吗?是否真的有是非对错?生命有意义吗?死亡是结束吗?几千年来,关于这些问题有许许多多哲学著作,但是,哲学的素材直接来自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我们与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以往的著作。因此,即使是那些从未读过这类著作的人,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到这些问题。
  本书径直介绍九个哲学问题,其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独立理解,而不必涉及到思想史。本书不拟讨论过去的伟大哲学著作,或是这些著作的文化背景。哲学的核心在于一些特定的问题,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具有反思能力的心灵就会自然而然感到困惑。开始学习哲学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思考这些问题。一旦你开始了这种思考,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些想要解决同样问题的人们的著作了。
  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数学。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依赖于实验或观察,而只是依赖于思想;它也不像数学那样有形式化的证明方法。研究哲学只是提出问题、进行论证、形成观点,并且思考对它们可能的反驳,从而弄清楚我们的概念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每天都使用一些平平常常的概念,却从未加以反思;而哲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去询问和理解这些概念。历史学家可能会问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发生了什么,但是哲学家会问:“时间是什么?”数学家可能会探索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哲学家会问:“数是什么?”物理学家可能会问原子的成分是什么,或者重力是由什么引起的,但是哲学家会问:“我们怎么知道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之外,还会有别的东西存在?”心理学家会去研究孩子是如何学会一门语言的,但是哲学家会问:“是什么使得一个词意指某个东西?”任何人都可以问,不买票溜进电影院是不是错误的,但是哲学家会问:“是什么使得一个行为有对错之分?”
  如果我们在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里,不把时间、数、知识、语言、对错等等这些观念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就无法生活;但是,在哲学中,我们探究的是这些观念本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当然这并不容易。你要探究的概念越是基础,可以帮助你的工具也就越是匮乏。这里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让你不假思索地相信,或者视为理所当然。所以说,哲学思考是一种多少有点让人感到晕眩的活动,而且其成果中没有多少可以长期免于非议。
  我相信,学习哲学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思考特定的问题,所以这里也就不再赘述哲学的一般性质了。我们将要思考的九个问题如下所示:
  1.关于我们心灵之外的世界的知识
  2.关于他人心灵的知识
  3.心灵与大脑之间的关系
  4.语言如何可能
  5.我们是否有自由意志
  6.道德的基础
  7.何种不平等是不公正的
  8.死亡的本性
  9.生活的意义
  这些只是从许许多多哲学问题中挑选出的一部分。
  关于这些问题,我所说的只反映我个人的观点,而并不一定代表大多数哲学家的想法。或许关于这些问题,大多数哲学家并没有一致的观点:哲学家总是彼此分歧,并且任何一个哲学问题都不止有正反两面。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些问题中绝大多数都尚未解决,并且其中一部分或许永远也无法解决。然而,本书的目的不是要给出答案——即使我本人认为正确的答案——而是以一种非常平易的方式把你引向这些问题,使得你自己能够对这些问题感到疑惑。与其先学上一大堆哲学理论,不如先对这些理论所要尝试着解答的哲学问题产生疑惑。而产生疑惑的最好方式,就是考察一些可能的答案,然后看看它们都还有什么问题。我会尝试着让这些问题留下进一步思考的余地,但是,即使我说出了我自己的看法,除非你觉得它确实有说服力,否则你也没有理由相信它。
  有许多精彩的哲学导读收录有过去伟大哲学家的著作、以及晚近哲学著作的选段,这本小书并不打算取代那种导读的方式,但是我希望它能以一种尽可能清晰和直接的风格,让你对哲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如果你读完了本书之后还想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关于这些问题除了我所讨论的之外,还会有那么多其他可说的内容。
  第一部分 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第1节 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
  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你惟一可以确信存在的,就是在你自己心灵之内的东西。
  你所相信的任何东西:无论是太阳、月亮、星星、你住的房子和周围邻居、历史、科学和他人,还是你自己的身体,都是建立在你的经验和思想,感觉和感官印象的基础上。这些就是你可以直接依赖的一切,无论是你看手上这本书时,感受到脚下的地板时,记起乔治·华盛顿是第一任美国总统时,还是想到水的分子式是H2O时。除了你的内在体验和思想之外,其他一切都离你很远,并且只有通过你的内在体验和思想,它们才可能为你所知。
  通常情况下,你并不怀疑你脚下的地板、你窗外的树或者你自己牙齿的存在。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你甚至根本不会去思考,是什么心理状态使得你意识到这些东西的。你似乎是直接就意识到了这些东西,但你怎么知道它们确实存在呢?
  你可以尝试论证说,肯定有一个外在的物质世界,因为如果不是在你之外有东西可以发光或反光,将光照射到你眼睛里,并且使你产生了视觉经验,你就看不到建筑、人群或者星星这些东西了。但是,我可以简单地反驳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你能说出的理由仍然是关于外在世界以及你与这个世界之间的联系,而它必须建立在你的感官证据之上。然而,你之所以能够用这些感官证据来说明视觉经验是如何产生的,只是因为你已经在心灵之内预设了外在世界的存在。但这一预设正是我们已经有所怀疑的东西。如果你用自己的感觉印象去证明感觉印象的可靠性,你就是在循环论证,无法得出任何东西。
  如果实际上一切东西都只是在你的心灵中存在,那么这些东西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吗?很可能你把这些东西当作外在的真实世界,而它们不过是一场大梦或者一幕幻象,你却永远无法从中醒来。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当然不可能“醒来”(就好像平常你从梦中醒来一样),因为这种情景意味着并没有一个可以让你醒转回去的“真实”世界。所以这种情况和正常的梦或者幻象还有所不同。我们一般所认为的梦是这样的:人们梦见自己在堪萨斯的大街上狂奔,身后追着一台杀人的割草机,而实际上这一切不过发生在他们脑海里,此时他们正躺在真实的房屋中一张真实的床上。我们同时认为,人睡觉的时候,因为在大脑中发生了某些生理作用才会做梦。
  但是,难道你所有的经验就不能是一场在它之外没有外在世界的“大梦”吗?你怎么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说你所有的经验都只是一个梦,其外一无所有,那么你能用来证明外部世界存在的任何证据,都只是这个梦的组成部分而已。如果你敲敲桌子,或者掐自己一把,你会听到敲击声或者感到疼痛。然而,和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这些都只不过是在你心灵内部所发生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弄清楚心灵之内的东西能否通达心灵之外的东西,你就不能根据后者向你的心灵显现出来的样子得到答案。
  但是还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依靠吗?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都是通过你的心灵才能知道。无论是通过哪一种形式:亲身感知、书本知识、他人告知或者自己的记忆都无不如此。“除了心灵之内的东西之外无物存在”――这个判断与你所有的感知完全吻合。
  你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身体或大脑。你之所以相信它们的存在,这也只是通过你的感官印象。你从来没有见过你的大脑,你只是假定人人都有大脑,所以你也应该有。但是就算你见过,或者你以为你见过,那也只是另一种视觉经验而已。也许惟一存在的东西就是作为经验主体的“你”,而根本不存在什么物质世界——没有星辰,没有大地,没有人的身体。甚至也许连空间都不存在。
  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推出一个最为极端的结论:只有你的心灵才是惟一存在的东西。这种观点被称为唯我论(Solipsism)。但它非常冷僻,没有几个人相信过它。你可以从我的口吻中看出,我本人并不持这一观点。如果我是一个唯我论者,多半就不会写这本书了,因为我不会相信存在着读它的人。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和唯我论也并不完全相悖:或许我写这本书只是为了使得我的内在精神生活更加有趣,比如说感觉到这本书被印出来,其他人阅读它,然后告诉我他们的感想等等。我甚至可以感觉自己拿到了版税,如果幸运的话。
  或许你也是一个唯我论者:你把这本书看作是自己心灵的产物,当你感觉自己在阅读它的时候,它就被加入到你的体验之中。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我说什么,都不能向你证明我(跟你不同的另外一个人)的确存在,或者证明这本书是一个存在着的物理对象。
  话说回来,你也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只有你才是世界上惟一存在的东西。以心灵之内的东西作为基础,你不可能推断出在你的心灵之外并没有一个客观世界。或许这个更温和一些的说法才是正确的答案:你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觉印象和经验,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或许有一个外在世界,或许没有。如果有一个外在世界的话,它和你所看到的世界或许完全不同,或许大体类似,但是无论怎样,你都对此一无所知。这种观点被称为对于外在世界的怀疑论(skepticism)。
  怀疑论还可能有一种更强的形式。通过与上面类似的论证可以得出,你甚至根本不能确信自己过去的存在与经验,因为你所接触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心灵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