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 >

第2章

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第2章

小说: 01帛书甲本道德经 注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可名,就是执着语言文字等一切表述,言说;可欲,就是放纵执着自己的欲望。 
  4《道德经》为什么提出“不得”? 
  因为不得可以归道。 
  德仁义礼,都是失道。 
  行仁义礼者,乃是得者;行德者,乃是不得者。 
  行得者,乃是道之表,非道之实,乃是不道,不道早已。行不得者,能回归道,能回归永恒,所以,老子主张无为,不争,说穿了,就是不得。 
  5道德经为什么以“不得”开篇? 
  不得是道德经根本主张,通过“不得”才能归还道。 
  以后各章都是以“不得”为准则,为核心。无为,不争,守弱,不强,说到底,其精神实质都是“不得”。 
  不得,才能与玄同,玄之得,就是不得。所以,玄德:不得也。   
  二,段落分析。   
  第一段落:上德与下德对比。 
  上得者不得,也就是无为。 
  下得者不失去其得,也就是有为。 
  无为者,上得,德也。有为者,无得,无德也。 
  老子德的概念,含义是“得”。老子主张的上德概念,含义是“不得”。 
  道德经中的德字,时而用在“得”含义上,时而用在上德之“不得”含义上,读经时,需要分辨清楚。   
  第二段落:上德之行与下德之行对比。 
  上得者无为,而无以为也,也即不以为自己无为,不自恃也。 
  下得者有为,注意,分如下三种: 
  上仁之人是有为,而不以为自己有为,不自恃也。 
  上义之人是有为,而以为自己有为,自恃也; 
  上礼之人是有为,而莫之应。就是说,以礼为上这些人的言行与德仁义不相应,也就是非德非仁非义,如此不德不仁不义之言行,则攘臂而抛弃它。   
  第三段落:离道的不同层次。 
  因此,失道即离开道后,做人才退一步,以“上得”为上,也就是以德为上,就是以“无为”“不争”为上。尽管这是离道,是倒退了一步。 
  失德即无为做不到后,再退一步,才以仁为上。 
  失仁即做不到仁后,又退一步,才以义为上。 
  失义即义也做不到后,退居以礼为上。 
  而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因其不德不仁不义,所以忠信缺少,当然是祸乱之首。 
  至于乱至刀兵,老子更是反对的。   
  第四段落:道和德的关系。 
  老子明显把德分成下德和上德。得为下德,不得为上德。 
  道和德的关系:老子指明,道为实,德为华。 
  老子主张:要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明显是告诉众生,要舍弃德,也即舍弃上德和下德,而回归道。   
  三,老子的治国方略。   
  ——老子治理国家的手段依次是:1道,2德,3仁,4义,5礼,6兵。 
  六个手段,老子以“道德”为主,其余占据次要地位。 
  实际来说,治理国家民众,这六个手段是缺一不可的。 
  老子,力主无为,归还大道。其余手段不是不用,乃是不得已而用。 
  镇压高压,这是用刀兵用强力治国,老子体系中位在第六; 
  以礼治国也即后世的依法治国,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五; 
  以义治国,利人利物,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四; 
  以仁治国,爱人爱物,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三; 
  以德治国,无为而治,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二; 
  与道相合,归还大道,在老子体系中排在第一。 
  最次等的刀兵,老子在第五十七章中说,“以畸用兵”;第三十一章中,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袭为上”。从小用刀兵到仁义治国,逐步加大力度,能够体会到老子的“爱民”之心;从“无为之治”,到归还大道,通篇文章无不致力于此,可见老子真正用心是“救民”,救民“解脱生死”。   
  ——后世所谓治国能人,用仁义礼兵者多多,用无为治国者也大有人在。比如提倡“大公无私”,就是无为治国;提倡奉献爱心,就是以仁治国;提倡利他,就是以义治国;提倡法律伦理,就是以礼治国;动用强力暴力,就是刀兵治国了。哪个超出老子划定范围了呢?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而已。 
  而在治国治民中,能集爱百姓和指引百姓解脱生死于一身的,只有老子一人。 
  解脱生死,把这当作第一要务,古今治国治民者,老子一人而已。 
  有些人说,老子只讲无为治国,老子反对用仁、义、礼、刀兵治国,是没有读懂老子所致,是错解老子。最坏的刀兵,老子也说:“不得已而用之,恬袭为上”,何况其他?说老子反对用仁、义、礼、刀兵治国,是没有根据的。   
  四,通行本问题: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只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1 注意,通行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后,加进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为了达到骈文效果才加进来的。乍看好似有理,原文真象是丢失了这句。实际不是,这根本就是后人妄加的。请看,上仁也是下德,是有为者。“上仁有为而无以为”,这是老子的话。这和修改者加进的“下德有为而有以为”这一句话是矛盾的。这是修改者忽略的地方。老子本人,绝不会如此不济的。 
  2 把句子中的也字都删掉,是为了句子完美。 
  3 把亓字改成其字,泊字改成薄字,为的是通俗易懂。 
  4 把乃字改成扔字,把皮字改成彼字,是改变愿意,是胡改了。   
  参考:《道德经》中的“德”,指什么?   
  1普通众生贪“得”。 
  德:〈集韻〉德,行之得也。道德经中,德,通得。世间普通众生都是贪得无厌的,都是追求得得得,哪个肯放下呢?   
  2老子提出:“不得”而“得”,从世间解。得,上升了一个层次。 
  道德经开篇,大声疾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无疑是告诉我们,不得,才是最好的“得”。乍看,有点大人欺骗傻瓜小孩的味道。其实不是欺骗。 
  请看:世间解。 
  得,是不得,形式逻辑上是违背矛盾律的。辩证的看,不矛盾。时间上看,眼下不得,可以成为将来大得的原因,如渔业规定的的禁捕期。空间上看,此处不得,别处大得。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小,站在那个角度看就是大。这就是不得而得的世间解。 
  这是事实。事物本身就是辩证的。老子正是懂得这样辩证看问题,才令我们信服,信服他的辩证法,信服他的辩证言论。我们才在现实的逼迫下,勉强接受老子“不得”的言论。 
  这个层次,我们还存在“小失大得”的贪念,但是,却肯“不得”了。这比最初只知道一味去得,上进了一步。这样,这个世间,至少有一部分人,迈上了一个台阶,高出只想“得”者一头。 
  但这是老子的钓饵,他的目的,绝不是到此为止。   
  3不得而得,出世间解。得,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出世间,是老子的目的。 
  不辩证去看,只这样直观,“不得,也是得的”。只不过需要解释,那就是“得无”。得无,是不得而得之出世间解。说穿了,不得,就是不得,得无也是不得嘛。换句话说,老子的“不得”,进一步理解,不是什么辩证法,而是真不得。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认定老子比哲学家们高明的多;才知道老子是有修行层次的;才知道老子是悟道者。 
  正因为是悟道者,老子才能说出:修行一旦归根,回归到玄,亲,不可得,疏也不可得;贵不可得,贱也不可得;利不可得,害也不可得。进而推知:有不可得,无也不可得;福不可得,祸也不可得;大不可得,小也不可得。等等,一切对立双方,都是不可得的。达到这样高度,就是玄同,也即与玄相同了。这就彻底破掉我们“有得”之心了。 
  有人说,得无,还是得,得那个无。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反之,老子就不会说“上得不得”了,老子正是抓住“得”的诱惑力,才不直接说“不得”,而说“得”的。关键是,老子的得是“得无”,哄骗小孩的把戏。动真格的,做到“得无”,我们肯吗?那可不是得有啊。那是令我们“放下”啊。 
  所以,把“得无”叫“得”,是老子的巧妙手段;是对不得的我们,一种安慰。看到老子的“得”字,我们象小孩一样高兴以为真得,就是小孩了。 
  有人问,不得,哪个能做? 
  最初不得,如平常人的善良举动,就是不得。 
  上升一个层次,母亲喂养子女,就是不得。能够把世间一切看做是自己子女,不得之心就定了。佛祖就是这样看世间的。   
  4达到玄同境界,进而回归大道,得,上升到最高层次:“得而无得”。 
  修行一旦达到回归大道,这样境界中,即便得,也明白是不得了;即便有,也明白是无了。打个比方,做梦,知道是梦了,得什么,都清楚是梦幻,清楚是假的,手中紧握元宝,也知道是没有的了,这就是“得而无得”了。到这个境界,就知道老子所说的“为而无为”,“争而不争”,到底是什么含义了。 
  老子的德字,运用的很神妙。普通众生都能接受。即便修行到巅峰,德字也不失其用。                    
02(通行本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 
  〖经文——译文〗 
  昔之得一者: 
  (往昔得一的。注意:这一是数之最少,乃是少得,是“无为”,得一就是得无): 
  天得一以清。 
  (天,因为清,而得一。这就是天归无,天清了。以:因)。 
  地得一以宁。 
  (地,因为宁,而得一。也就是地归无,地宁了)。 
  神得一以灵。 
  (神,因为灵,而得一。也就是神归无。注意,神明本无体,无得无,所以,用灵巫之有;有了灵巫引导神和人对话教人做事,神便得一归无。灵:《说文》灵,巫也。巫:导引神的人。灵,字取通行本,甲本字左石右駮)。 
  浴得一以盈。 
  (浴,因为盈,而得一。也就是浴归无,浴盈了。注意,浴得一,浴乃无,也是无得无。所以,才用有得一。大水充盈,自然无浴)。 
  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侯王,用“为正”得一,归无。“为正”者,为“无”也,也就是无为。参见第五十七、五十八章)。 
  亓致之也: 
  (上面结论说得详细一些是这样。致:〈礼…礼器〉德产之致也精微。「裕А怪拢旅芤病X粒浩涞墓盘遄郑骸
  胃天毋已清,将恐莲; 
  (告知,天不是已经清而归无的话,天地之间将被生生不息的万物充塞。莲:本义:莲子,荷的种子。这里取生生不息之义); 
  胃地毋已宁,将恐发; 
  (告知,地不是已经宁而归无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