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康熙养儿记 >

第5章

康熙养儿记-第5章

小说: 康熙养儿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爷是真的出家了。

“孙儿何时骗过祖母?”康熙笑着说道,“天色已晚,祖母怕是等孙儿已久,不如就在这养心殿之中陪孙儿用点夜宵可好?孙儿慢慢跟祖母说道说道。”

“好。苏麻,你去准备点粥和好消化的点心,这个时辰不宜进旁的东西。”孝庄朝自己身边的苏麻说道。

“那就辛苦苏麻姑姑了。”对于孝庄身边的老人,康熙一直都报以尊重。

苏麻笑着行礼退下去备膳,而康熙则让旁人退下,只剩下孝庄两人在内,祖孙二人开始说道今日鳌拜府上的事情。

“玄烨啊,班布尔善心大了,这一点我早已经知晓,只是不曾想,鳌拜就这样被你说服了,我总觉得心里不安稳,事情怕是没这么简单啊。”孝庄眼光独到,很多事情她都看在眼里,之所以不动作,无非是因为康熙羽翼未丰,当前时机不宜打草惊蛇,但是忍让却不代表退却,她的心中自有一笔账。

“祖母,依孙儿之间,鳌拜倒是一个可用之人,虽然他不是纯臣,但是也是很好拿捏的,孙儿还等着他帮孙儿培养下一代优秀的将领,撤三藩可是迫在眉睫啊。”康熙笑着说道,“对于朕那个皇叔啊,就留不得了,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竟然还妄想坐拥大清江山,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事皇上自己看着办,只是宗室那帮人可不好说话。”孝庄笑着说道,“明日里的好戏,哀家可是很期待。”

“孙儿也是一样的,等到此事结束,我们祖孙两就松快松快。”康熙笑着说道,他此行南下,是想去山西隔壁的陕西秦岭山脉的钟离一族。大清如今是百业待兴,而他也需要自己人,钟离一族势在必行。

“祖母,进点粥,早些回去休息,要不然明日怎么会有精力呢。”康熙笑着给孝庄盛了一碗粥,又夹了一些点心给孝庄的碗碟之中。送走孝庄之后,康熙就回到了自己的紫府之中,养心殿的卧室他这些天基本上不用。

今日难得康熙没有去阁楼中修炼,很是有闲情逸致的在紫府之中漫步,除了藏宝阁和藏书阁和那个可以调节时间的阁楼之外,整个紫府没有任何的建筑物,甚至休息的地方,康熙拥有紫府这些日子,基本上都是在阁楼之中修炼,竟是不曾发现这个紫府之中没有睡觉的卧室。

不过钟离梦倒是也不挑剔,紫府之中本来就是独成一个空间,就是以天为被地为床也是可以的。钟离梦溜达着就到了空间之中唯一一处人为栽种的药田之所。看着分布在不同局域的药材,康熙竟然发现,不管是需要哪一种生长条件,这一片区域的药材都长得非常的好,她隐约的明白,紫府之中怕是可以模拟植物的生长环境。

只是她现在认识不了几种药材,对栽种这些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也只是粗粗的逛了逛便继续去研究她的符箓去了,她如今学习的第一个符箓便是忠心符,分主符和副符,种了副符之人稍有动作,主符便会提出警告。真可谓是皇帝之首选。

看着手中报废的不知道第几张锦帛,康熙无比郁闷的看着摊在地上的废物叹息,看来自己真是没有这个细胞,这么久了也没有炼制成功。康熙是个越挫越勇的性子,竟是一发狠,又在阁楼的中枢室中安装了一颗极品晶石,又开始不气馁的在锦帛上刻制符箓。

“我就说嘛,我怎么会一张也不成功。”瞧着手上最终成型的锦帛,康熙笑了,有一就有二,很快,他就一鼓作气炼制了九套符箓。

“梁九功,给朕进来。”既然有成品问世,那么他便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成果。

“皇上,您吩咐。”梁九功弯着腰说道。

“挤两滴血出来。”康熙命令道,梁九功虽然有些不懂康熙想干什么,但是他是以康熙马首是瞻,自是不会违抗康熙的命令。

“得了,够了,你下去休息,今晚上不用你守夜了。”得了自己想要的,康熙便又让梁九功出去了。看着梁九功挤出来的半碗血,康熙无语了,是他刚刚说的不清楚吗,两滴血而已,怎么就成了半碗血呢?

不过本着已经挤了就绝不浪费的原则,她把所有的血都倒在了忠心符的副符之上,然后就眼也不眨的盯着副符观察。

很快,在副符吸收完梁九功的血液时,整个副符就开始慢慢地变淡,直到消失在康熙的视线之内,康熙看着副符的一切表现形式都和书上说的一样,当下就遵着书中所写,在自己的主符上也挤出了两滴血液。

之后主符之上便开始出现清晰的字迹。

【梁九功,一级忠心。背叛可能性为零。】

“不错,不错,这个以后要大批量制作。可惜了还有限制,不然每个人签一个那真是无所畏惧了。”康熙想到每个人一生只能签九个忠心符就觉得鸡肋万分,不过天道有它自己的法则,但是他也有打擦边球的办法。

这一夜是康熙来到大清睡得最最安稳的一觉,一夜无梦到上朝的时辰。

“皇上,时辰到了。”梁九功早已经着人备好了洗漱用具,只等着康熙洗漱结束就可以上朝了。

“梁九功,你可有非常信任的奴才”康熙虽然志向很大,但是一切都是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只有身边都是可用之人,他才可以放手去做别的事情。

“你们两个过来。”梁九功指着立在门口的两个小太监说道。

“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两个小太监心里万分激动,他们有预感自己将会进入皇上的心腹行列。

“起来吧,长得倒是端正,有多大年纪了?又为何入了宫?”康熙看着两个长得很清秀的小太监问道。

“回皇上的话,奴才进宫前叫李德全,进宫后就改成小德子了。今年有十七岁了。早年家乡大旱,亲人已经全部去世,只剩下奴才一人,那个时候奴才年纪小,迫于生存,就卖了身,辗转几次,就进了宫。”要是康熙熟悉历史甚至是野史和电视剧,定然会感慨,康熙最宠信的太监啊,果然历史不可逆,拐了不知道几个弯,有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是个可怜的。”康熙感慨道,“那你呢?”

“奴才叫进宫前叫王靖,进宫之后就取了名字之中的靖,唤小靖子。奴才今年十四,奴才是因为继母不慈这才进了宫。”王婧言简意赅地就把自己的情况一语概况了。

“像是读过书的。可是进宫之前念过书?”康熙心想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苦难,只是聪明人都选择放下苦难继续生活。

“回皇上的话,奴才略读过几本书。”皇宫之中奴才是不能读书的,但是像他这样只是略微读过书的也不犯忌讳。

“以后你就在乾清宫御书房近前侍候了。至于李德全吧,就在养心殿侍候朕的起居。你们两个名字就用进宫前的。”康熙想了一下吩咐道,“梁九功,上朝。”

“是,皇上起驾乾清宫。”梁九功乐呵呵的喊道。皇上这是给他长脸啊,自己信任的人,皇上二话不说就提了上来,梁九功有预感,自己怕是不久就要提升内太监总管了,至于那个先帝留下来的吴良辅,怕也是不中用咯。

不得不赞一下梁九功这人揣摩帝心的精准,康熙正是如此打算,吴良辅是该处置了。鳌拜一解决,他其他的爪牙也都该清理一下。

“有本起奏,无本退朝。”→文¤人··书·¤·屋←

“皇上,臣有本奏。山西大旱,山陕总督请求朝廷拨银救灾。”户部侍郎上前一步汇报。

康熙从梁九功手中接过折子,一目十行的看完,“康郡王杰书何在?”

“臣在。”康郡王杰书是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之孙,是康熙的族兄,很得孝庄信任,故康熙也愿意给礼烈亲王这个脸面。

☆、第007章

“朕命你即日起赶赴山西赈灾。可有意见?”康熙现在是真的适应了这个身份,这些天里随着角色扮演的深入,他更加的对于政务得心应手。

“臣领旨。”杰书跪下谢恩。

“下朝之后到乾清宫见朕。”康熙吩咐道,“鳌拜。”

“老臣在。”首辅大臣索尼已死,如今整个朝廷都是以鳌拜马首是瞻,“皇上尽管吩咐。”

“朕命你调集三千士兵即可赶往灾区救灾。”康熙想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朕可不是让他们去压榨百姓的,要是让朕听到官逼民反的声音,朕第一个就砍了你。”

朝臣在康熙这句话说完就集体风化了,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如此对鳌拜说话的皇上,大家瞬间都自我感觉鳌拜怕是要和皇上决裂了,纷纷都暗地里为康熙抹了一把同情泪。

康熙看着朝下的忠臣各有所思的模样,心里就有一股无名的气,看看,这都是先皇留下的所谓元老,一个个的就是软骨头,随时随地都在鳌拜手底下讨生活,全都把他这个皇帝不放在眼里。康熙要是知道现在所有的朝臣都在心里为他点蜡,不知道还要气成什么样。

“皇上,臣有不懂之处,还望皇上明示。”鳌拜并不觉得康熙说的是假话,他的阴谋诡计都已经被康熙识破,康熙可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他自己对此是深有感触。

“说。”康熙心下很满意鳌拜的知情趣,本来还在担心会不会一个晚上他晃过神来又做那谋逆的大梦,现在看来还算是老实啊。

“老臣不懂皇上要士兵做什么,我大清历来就没有救灾动用过大军的。”鳌拜话一落,其他的官员也开始附和。

“你们当这里是菜市场吗?”看着朝堂下吵吵嚷嚷的一群人,康熙拍案喊道。

“鳌拜,朕这次要你亲自选人,不要纨绔之人,这三千人全都到灾区去给朕看着那群想要伸手的官吏,有一斩一,绝不姑息。这一次要是让朕知道谁敢向朝廷的赈灾之银伸手,朕绝会让他后悔来这人世一遭。你们都好自为之,”说完康熙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班布尔善,今日家宴一过,他就会杀鸡儆猴,让这些朝臣看看跟他作对的下场。

“皇上,臣觉得不妥。”鳌拜不假思索就说出来反对的话。

“哪里不妥”康熙似笑非笑地看着鳌拜,“是觉得朕的手段太严苛了?”

“皇上,你把臣子杀完了谁做事啊?”鳌拜有些苦口婆心,在他看来,那些汉人都是该死的,要不是汉人太多,他早就挥军南下了。

“放肆,你是说山西没有一个清廉之官?大清在朕的治理下都是贪官污吏?那朕是不是要问问诸位朝臣,你们也是没一个干净的?”康熙讽刺地说道,“该杀之人杀完了,朕自是有候补的,鳌拜,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康熙此举只为震慑,他不想朝廷费劲千难万苦筹集的资金最后全部都到了那些臣子的手中,虽说一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不错,但是从他占据这个身体开始,他就要改革,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懂,但是他也绝不会什么都不做,拿着国库的银子养贪官,想贪可以,只要不出他的控制之外,他依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康熙的这话说的很重,满朝大臣跪成一片,没有一个敢哼气的,康熙很是失望的看了一眼这些人,“退朝,鳌拜,杰书,苏克萨哈,索额图四人乾清宫见驾。”

康熙心里开始盘算重新开科举,选拔人才,现在他是无人可用,这种局面实在是太过被动,一不留神就要被朝臣逼迫,他一个人能力再大,也是扛不起整个大清江山的。

康熙先是单独交代了鳌拜此事势在必行,让鳌拜务必竭尽全力保证这一次灾区不会出现暴、乱和贪污受贿的情形,之后就取了鳌拜一碗血就放他走了。

【鳌拜,三级忠心,背叛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