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第26章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26章

小说: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山会议派、自恃元老身份,很看不起蒋介石。为了挫掉他们的傲气,蒋介石与陈果夫策划了南京“一一•;二二”血案。11月22日,南京举行“庆祝讨唐胜利大会”。陈果夫在蒋的授意下,布置喽啰到会场捣乱,发表“打倒西山会议”的演说。会后游行,队伍行至复成桥,枪声大作,击毙四人,伤二十余人,开枪者逃之夭夭。陈果夫的走卒立即抓住这件事,在各地发动反对“一一•;二二惨案”运动,指控此次惨案是江苏省党部常委、西山派分子葛健时一手策划的,要求惩办凶手葛健时。又借题发挥,把矛头指向西山派,并把它推上被告席。西山派忙于应付所受到的控告,气焰顿消。蒋介石利用这件事,剥夺了西山派的一切发言权。    
    梁山舟学士尝南归。将渡河,河督某公留住署中。学士屡欲行,某公盛言水势甚大,宜稍待。学士不得已诺之。然住斋中,甚苦寂无聊。偶睹架上佳纸名笺,罗列甚富,案头笔砚,亦颇精良,遂日以写字消遣。忽忽将纸用馨,主人始出。言:“水势稍减,可以逞渡,已为具舟楫矣。”梁拱手称谢,将议行。忽主人顾架上纸,问仆曰:“此间纸皆何往?”仆惶惊若不能置辩。梁乃白实己所书,因指案头书示之。主人曰:“吾此纸特使人至南中购求,供己临池之需。不意乃为汝用去,奈何?”梁默然而别。既而忆此公为京官时,尝托人求书不允,故为此以报。其言水涨水浅,咸饰词也。    
    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在张太雷、叶剑英等人的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这下子,李济深、李宗仁、吴稚晖等人又利用这件事,再次向汪精卫发起联合进攻。蒋介石看到了这是驱逐汪精卫的绝好机会。    
    上次,蒋介石用得着汪精卫,为他解了围,这一次已用不着他了。于是,蒋介石决定用两面派的手段来对待他。汪精卫为反驳诬称他为共产党,拼命进行了反击,但终究抵挡不住,被迫躲进医院,称病谢客。蒋介石看到汪已陷入重围,就故意出来解围。汪精卫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致电李福林,服从蒋令协力讨共。于是,在蒋、汪的导演下,各军阀奋力向广州反扑,掀起了反苏反共的恶浪。    
    但这并未减轻汪的压力,吴稚晖等人反诬汪反共是“苦肉计”。南京政府监察委员邓泽如等提出了“查办汪派集团案”。白崇禧甚至找杜月笙及法国领事帮忙,企图秘密杀害汪精卫。遭拒绝后,白又亲自布置。这时,蒋介石看到驱汪时机已到,便以十分“关切”的姿态“劝告”汪精卫,为了安全起见暂时离开上海。汪精卫无奈只好出走欧洲。    
    对于胡汉民,蒋介石对付得也很巧妙。12月31日,监委邓泽如、古应芬等,将查办汪派集团的提案报到南京政府。蒋介石这时有意拖延,袒护汪派。这激怒了与汪派势不两立的胡汉民。他们认为蒋反复无常,偏袒与共匪有来往的人,无法与他合作,表示拒绝参加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1928年1月25日胡汉民、孙科等人,以出国考察为名,离开上海去西洋远游。    
    国民党中与蒋介石一样有可能问鼎国民党领袖的人就这样都被赶走了,蒋介石自然而然地成了唯一的候选人。    
    西山会议派、胡汉民和汪精卫都是与蒋介石争权的对手,如果不把他们搞掉,就匆忙出山,必会陷入下野前的矛盾重重的窘况。而蒋介石正是分化他们,利用对手打击对手,开始了除掉对手的行动。


对局之争把对手拆得七零八落(2)

    把对手分而治之    
    在对局的激烈斗争中,对手的势力有时大于自己,在这种局面下,硬拼往往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是要吃亏的。此时,天下的做局者们,对这种形势是如何应付的呢?他们想出了分而治之的策略。正如那个著名的折筷子的故事,就是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对手阵营拆成一块一块的,然后一口一口吃掉。而对手阵营是否可以如愿地被拆散呢?且看春秋时晏的策略。    
    春秋时的晏子博学多才,聪明机智,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为齐国的富强做了很多事。齐景公提拔晏子做了相国。当时齐国有三个大力士,一个叫公孙捷,一个叫田开疆,一个叫古冶子,号称“齐国三杰”。他们因为勇猛异常,被齐景公宠爱,晏子遇到这三个人总是恭恭敬敬地快步走过去。可是这三个人每当见晏子走过来,往往坐在那里连站都不站起来,根本不把晏子放在眼里,仗着齐景公的宠爱为所欲为。当时,齐国的田氏,势力越来越大,他联合国内几家大贵族,打败了掌握实权的荣氏和高氏,威望越来越高,直接威胁着国君的统治。田开疆正属于田氏一族,晏子很担心“三杰”为田氏效力,危害国家,想把他们除掉,又怕国君不听,反倒坏了事。于是心里暗暗拿定了主意:用计谋除掉他们。而晏子设的什么局能把铁板一块的“三杰”解决掉呢?    
    晏子的局是这样的。一天,鲁昭公来齐国访问。齐景公设宴招待他们。鲁国是叔孙恪执行礼仪,齐国是晏子执行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剑立于堂下,态度十分傲慢。正当两位国君喝得半醉的时候,晏子说:“园中的金桃已经熟了,摘几个来请二位国君尝尝新吧!”齐景公传令派人去摘。晏子说:“金桃很难得,我应当亲自去搞。”不一会儿,晏子领着园吏,端着玉盘献上六核桃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子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六个。”说完就恭恭敬敬地献给鲁昭公、齐景公每人一个金桃。鲁昭公边吃边夸金桃味道甘美,齐景公说这金桃不易得到,叔孙大夫天下闻名,应该吃一个。”叔孙恪说:“我哪里赶得上晏相国呢!这个桃应当请相国吃。”齐景公说:“既然叔孙大夫推让相国,就请你们二位每人吃一个金桃吧!”两位大臣谢过景公。晏子说:“盘中还剩下两个金桃,请君王传令各位臣子,让他们都说一说自己的功劳,谁功劳大,就赏给谁吃。”齐景公说:“这样很好。”便传下令去。两个桃子,三个人,如何分?这就是矛盾了。铁板一块的三杰入了套。    
    果然,第一个入套的是公孙捷,他走了过来,得意洋洋地说:“我曾跟着主公上山打猎,忽然一只吊睛大虎向主公扑来,我用尽全力将老虎打死,救了主公性命,如此大功,还不该吃个桃吗?”晏子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应该吃一个桃。”公孙捷接过桃子就走。    
    听到这话,第二个入套的古冶子喊道:“打死一只虎有什么稀奇!我护送主公过黄河的时候,有一只鼋咬住了主公的马腿,一下子就把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我跳到河里把鼋杀死了,救了主公,像这样大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景公说:“那时候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除鼋斩怪,我的命就保不住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个桃。”晏子急忙送给古冶子一个金桃。    
    此时,第三个入套的田开疆眼看金桃分完了,急得跳起来大喊:“我曾奉命讨伐徐国,杀了他们主将,抓了五百多俘虏,吓得徐国国君称臣纳贡,邻近几个小国也纷纷归附咱们齐国,这样的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子忙说:“田将军的功劳比公孙将军和古冶将军大十倍,可是金桃已经分完,请喝一杯酒吧!等树上的金桃熟了,先请您吃。”齐景公也说:“你的功劳最大,可惜说晚了。”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杀鼋打虎有什么了不起!我跋涉千里,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在两国君主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脸活着呢?”说着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捷大吃一惊,拔出剑来说:“我的功小而吃桃子,真没脸活了。”说完也自杀了。古冶子沉不住气说:“我们三人是兄弟之交,他们都死了,我怎能一个人活着?”说完也拔剑自刎了。人们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这时,晏子的局完成了。把三个勇士分而治之了,并且还省了自己动手。


对局之争把对手拆得七零八落(3)

    不妨先捡软的欺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雷公打豆腐,专捡软的欺。长久以来,人们往往鄙视这样的做法,认为是欺软怕硬的小人行为。其实不然,在谋略学中,很多做局者都应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李宗仁的发迹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民国初年的广西形成了以陆荣廷、沈鸿英、李宗仁各为一方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他们分别以南宁、桂林、玉林为中心合演了一部龙争虎斗的历史剧。    
    当时陆、沈两方正在大战,势力较小的李宗仁却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准备坐收渔利。然而,未等两败俱伤的局面出现,沈、陆忽然讲起和来了,李宗仁深感失望,不得不研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预料到,如果沈、陆讲和成功,那么广西仍是三分之局,说不定陆、沈还合谋治他。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李宗仁决定乘其和议未成之时,各个击破。    
    刘文清公书,名重一时。然求书不易。有某公同直军机,时馈刘精品饮食,刘辄函谢。不数日则又致馈,年余未尝倦。一日,刘诣某。某忽出一册启之,咸刘手迹。刘讶甚多。视之,即己手日谢函也。某因曰:“不有此馈贻,何得如许珍迹耶!”刘大笑。    
    在该先讨伐谁的问题上,李宗仁有些犯难了。从情理上讲,沈鸿英人品很差,对他加以讨伐,一定大快人心。但对陆荣廷则有些为难了,一是他对李宗仁还是很友好的。二是他本人统治广西十年,虽无功可言,但也无大过。广西的一般人士对他尚无多大恶感。但从战略上考虑,则又必须先讨伐他。因陆荣廷在桂林被困三月,已气息奄奄,后方空虚,部队解体,可趁其虚一击而倒之。那么三分广西,李就已占二,这样,再来对付沈鸿英就是很容易的事了。但如果舍弃陆荣廷而讨伐沈鸿英,后果则不堪设想。因为沈鸿英的力量此时正如日中天,不能轻易打败他。而且讨伐沈鸿英无异于替陆荣廷解围。即使能将沈军消灭,自己的牺牲也一定很大,陆荣廷反而可以收拾残部而渔利。    
    最后李宗仁还是决定,先对付陆荣廷。至此,三派的争夺开始全面公开化。    
    1925年5月23日,李宗仁发出通电,请陆荣廷下野,陆荣廷深感震惊和意外,仓促应战。由于陆荣廷刚刚遭受重挫,很快就被李宗仁击败了。广西形成了李宗仁与沈鸿英两雄对峙的局面,最后的决战来临了。正当李宗仁开始着手准备消灭沈鸿英的时候,没想到沈鸿英却以巡视为由先出兵了,形势紧迫。而这时唐继尧又要率兵经广西到广东任副元帅一职。黄绍竑、白崇禧两人紧急向李宗仁提出了一个方案,以摧毁沈鸿英老巢为第一要务。    
    李宗仁听后,立即表示反对,像这样做必败无疑。李宗仁认为,沈鸿英的目的不在夺取梧州,而是想腰斩李军,使李军首尾不能相顾。随后,李宗仁主张立即修改作战计划重新部署,将军队分成三路御敌,使得首尾易于兼顾。得手之后,再会师进攻桂林,这样可防止沈、唐两军合流,实为至上之策。白崇禧听后不禁击掌赞同,说现在事不宜迟,他立刻通知黄绍竑。    
    1926年1月30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