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风流-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伊姐家里赖了两天,缠着伊姐和单岩,把和章主席交流的情况和他们说了一下。
单岩感慨的和黄云逸说:“老弟啊,你可是遇到贵人了,有这么贴心的领导对你,真是福气啊。”
三人感叹了一会之后,自然又商量起来这些解决办法了,三人列出了很多办法,单岩还给黄云逸找了几本官场小说,让他好好回去看看。后面又借和师姐、几个老乡们聚会的机会,一个个向他们请教,还别说,到底是人多力量大,也到底是见多识光,这帮老乡还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
尤其是林姐这个财经首席记者、华州电视台办公室主任黄南平、国土局的处长秋文基这三位,林姐是见多了企业里面这种情况,黄南平和秋文基两人都是机关里面的高手。
后来三人还专门约时间去刘老板的别墅里,商谈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林姐还和黄云逸约好,时刻告诉她自己的进展,她准备用黄云逸的这个案例要么写个教案,要么写部小说。
四人嘻嘻哈哈的在刘老板的别墅里享受了一下午,既谈好了林姐的小说,也给黄云逸专门列出了不少解决办法。
林姐还专门把自己原来用的前几天刚淘汰的一台笔记本给黄云逸用,让他每天记录自己的工作,象写博客一样,林姐考虑和黄云逸还有两位官员合伙写一本这样的小说。
秋处笑着说:“我在网上看了一本叫《官场风流》的官场小说不错,我看你们的小说不如取名就叫《国企风流》好了。”
刘老板在旁边叫着说:“好啊,好啊,我们小黄同志可真是玉树临风,肯定是大大的风流。”
秋处和林姐不约而同的笑骂刘老板:“你这人就有点俗气,思想有点问题,一听到风流就想着那些事情,我们的伟人还说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呢。是这个意思懂不,我亲爱的老板同志!”
大家嘻嘻哈哈的享受着老板同志的酒菜,又一边不停的打趣着老板和黄云逸,让他从实招出那天晚上在酒吧的女孩是谁,带过来瞧瞧。
第三卷 初涉管理 第九十六章 紧急任务
既然有了一帮好军师,黄云逸的思路也自然开阔了很多,结合自己的体验和同志们出的那些主意。黄云逸又找了个周末和伊姐一起将11个问题重新组织变成了12个问题,将这12个问题分成:需要长远考虑,从全局进行考虑改革的问题;对推行精细化管理,显现成效由着致命阻碍的问题;可以马上改正立即见成效的问题。
根据这三类问题,又列出了比较具体的解决办法,两人衡量好久基本上确定了下来,黄云逸想将这个在形式上操作一下,把伊姐也拉进来,这样将来如果做好了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伊姐明白他的意思,和单岩在旁边说:“我不是很方便已正式的情况进入你这个圈里。你还是把有些好处分给王国荣和贺老等人比较好。”
黄云逸想想也是,没有再说什么,选了一个章书记空的日子,去好好的向他汇报了一下。
章书记看了黄云逸手上的那个长长将近5万字的分析报告,不停的点头,对他将问题分成三类也很赞赏。
报告放在他那里,他说让他仔细看看,仔细想想,成熟了再和黄云逸说。
正在这个事情快有个眉目的时候,车间接到了一个非常紧急的任务,给华云汽车加工一批材料,非常紧急,按以往的正常计划最起码需要五个月的时间现在必须在两个半月内完成。
而这次华云集团李总、华书记亲自过来和汪总说,这个材料的加工关系到后面华云汽车的大事情,要求八车间发扬优良传统和利用先进设备设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华书记则把这个任务提高到政治高度,如果完成不好会影响到华云汽车的发展,会影响到华云集团转型和改革发展。
既然领导都这么重视,提高到了政治的高度,汪总自然也不敢懈怠。专门开了个班子成员,各部门头和其他几个相关联的车间、分厂以及王国荣、老贺、黄云逸的小型动员大会,前前后后详详细细的说了两个多小时。
主题就一个:无条件的完成任务,至于奖金、要钱、要人、要物,这些公司和各部门各车间分厂无条件支持八车间
王主任三人回去之后,自然也马上行动,先开了个主管级以上会议,本来还要开全体大会的。
黄云逸私下里和王主任提议,觉得不如先把任务确定好,再开全体大会,这样也相当是动员大会,搞点声势出来,也可以说是作给汪总和集团公司看。
王主任和老贺一听觉得有道理,就马上根据任务进行分工,经过各工段的相互竞争和讨价还价之后,基本上分工已经完成,并以车间文件的形式下发,让每个员工知晓,邀请每个工段再进行分工分人落实分担责任。
接着全车间动员大会,一个车间300多号人全部开会,这还是第一次,整个会议由黄云逸策划和布置。
黄云逸给会议安排了一个员工代表表决心、管理者代表表决心,邀请集团公司和公司领导到会讲话。集团公司华书记还专门抽时间来坐了半个小时,看着两个代表**高昂的表态这才讲了几句鼓励的话匆匆去省厅开会去了。
会议最后,黄云逸还安排了一个车间和各工段签订责任状的仪式,《华云人》专门派了一个记者来拍这组照片,事后还专门写了一个大幅的报道。
最后,黄云逸还专门让人写了一篇热情洋溢**万丈的简报,不但报给公司,还抄送给集团公司。
第二天李总和华书记都在简报上批示,肯定华达及八车间的行动,同时也要求他们继续努力,认真完成任务。
有了这个批示,王国荣可是一个晚上没睡,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车间主任,还是第一次被集团公司老总批示表扬。
一个晚上王国荣小心的拿着简报批示的复印件,一字一句的读着上面李总的批示:“好!行动迅速,措施果断。德龙、国荣及其他同志要继续努力,圆满完成任务!”
华书记的批示:“不错,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德龙、国荣是第一责任人,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关心关爱员工,保证任务完成。”
“一个破批示都捧着象宝贝似的,要是圣旨还不知道你会怎么样。”王主任老婆嘟噜着数落他,一个晚上和他说话都听不到,王主任夫人窝了一晚上的火。
“你懂个屁,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王主任叱喝了主任夫人一顿。
主任夫人自讨没趣,就自个睡觉去了。
我们的主任大人却拿着这个批示在那里想着,老子拼死拼活干了20多年,现在离这个45岁的坎还只有一年,如果这个坎过不去,只怕50岁以后就只能象二煞一样了。
现在有了这个批示,如果这个任务做的圆满,肯定在李总和华书记那里挂了个号,后面再走走其他的,汪老板这里推荐自己肯定是没话好的,这样明年自己再上个台阶也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轻轻的哼着小曲,拿出一瓶自己存了20多年的茅台,倒了一小杯,满意的分成几口喝了,有些意犹未尽,还想再倒一杯,突然想到还是等到庆祝的时候喝比较好。
盖上酒瓶盖子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个让他在两位巨头那里留名的黄云逸,心里想,这小鬼还别说是俺的福星,一来就让俺出了点小名。不过心里也在夸奖黄云逸这个方法好,要是以前自己肯定不会搞这些东西,这次虽然是搞了点虚头虚脑的东西,可是还是和以前一样,把任务安排下去,不但领导高兴了,下面的士气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正在想着这个事情的时候,汪老板打电话过来了。交代了不少事情之后,王主任和汪老板提到了黄云逸,对他这次的行动可是赞口不绝。
“我给你挑的人还会不好的啊?你这个猪头,当时还不想要呢。”汪总电话里面和王主任说,“以后的事情你多听听他的,他总不会害你,他表现了自己,你也得到了好处。这次这个事情给我好好的干好,接下来把我的那个精细化弄好,以后有你好日子过的。”
王主任那电话里头点的象鸡吃米一样,连连说:“是,是,是,跟着汪老板,永远向前看!”
放下电话,汪主任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舒舒服服的粘着老婆,痛痛快快的大战了一场。事情末了,主任夫人娇羞的和王主任说:“你今天疯了啊,都差点被你弄的背过气去了。”
“不喜欢啊?那我下次不这么买力。”王主任满足的靠着床头看着主任夫人那幅娇羞和满足的样子。
“你敢!”主任夫人自然不许了。两人又亲热了一会这才舒舒服服的开开心心的睡了。
第一个星期是备材料,同时王主任带领一帮人督促所有工人做好设备机器的具备。
黄云逸前三个月一直呆在车间李的各个工段,三个月基本上在每个车间呆了一个星期,和每个工段中的技术骨干和工段长都比较熟悉,黄云逸的酒量和豪爽得到了工人和工段长们的认可。
在这几个月时间里,黄云逸发现华达这个7000多人企业里唯一的一个数控机床很少使用,买来一年多了,就用过三次。
黄云逸了解只好,发现数控机床没用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这个东西很先进,用起来麻烦,用的人也不是很熟练;第二、这个东西很贵重,万一用坏了修起来麻烦;第三、这个东西是华达的精品,不能有任何差错,不能出问题。根据以上三大主要原因,所以能不用尽量不用。
知道这个原因之后,黄云逸和负责机床的几名大学生和工程师在就这个数控机床研究了一个星期,发现用起来其实并不负责,负责这台机床的十几人都经过严格的专门的培训,能独立操作。
任务还没下达的时候,黄云逸就和这十几个人碰了一个头,让他们做一个方案,而且要求他们主动请命,承担任务,同时暗和他们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如果不想仅仅做一个摆设的话,就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考虑到这次任务的紧急,加上黄云逸的特别支持,王主任同意给数控小组一些任务。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各个车间都准备就绪,材料到齐了,马上就开始动工了。
动工第一天,车间班子三人一起碰头,决定王主任抓成产进度和安全,贺书记抓员工后勤保障,黄云逸抓生产质量和外联。
整个车间就这样热火朝天的开始了,根据整个生产计划,人实行三班倒,机器运转24小时之后休息一小时进行检查后接着重新开始。
王主任三人也分头在车间各工段进行巡视,一来起到督促协调作用,二来也是对工作的重视。
转了一圈,黄云逸转到了六车间,叶斌正在那边指挥工人热火朝天的干活。黄云逸和他招呼了一下,没有让他跟过来,自个的在他们工段内巡视着。
慢慢的发现上次那个老言,走近一看,感觉他人不对劲,就走过去和他招呼一下。
老言一见是黄副主任,赶快关了让机器暂停,走过来和黄云逸招呼。
黄云逸看着他菜黄色的脸,想到这几天了解到他的情况,心底里有些怜悯。老言还有个卧病在床的八十岁的老母亲,而且没有医疗保险的,老婆下岗了一边照顾老母亲,一边在社区里摆个小摊,每月只能赚200块钱。
一对儿女都很争气,儿子北大二年纪了,学费基本上是自己赚的,小女儿正在读高三,成绩非常好,马上就要高考了。
老母亲养病,女儿读书学费,其他开支就靠老言这1500块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