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欧亚-美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拉卡南宫始建于1863 年,原为西班牙总督府,后为菲律宾总统府。这座两层楼的石质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院内种着奇花异草,矗立着精美的雕塑,宫内有豪华的水晶吊灯、中国古瓷器、西洋古钟、西班牙器皿和中亚细亚挂毯。
仪式开始后,头戴菲律宾元帅帽,身着军便服,鼻子上架着一幅太阳镜的麦克阿瑟站在麦克风前,像在莱特岛一样,发表重返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演说:女士们,先生们,马尼拉居民们,美军官兵们,全体菲律宾国民们:
3 年多的岁月过去了,它们是苦难的岁月、斗争的岁月和牺牲的岁月。自从我把我们的部队和装备从这座美丽的城市撤走之后,它就成为一个不设防的开放城市。它的教堂、博物馆和文化中心都因之得以在战大中保存下来,免遭战争的残酷洗劫。敌人却毫无人性,我原来过高地估计他们在绝望的困兽之斗中,会对这些文明的象征略加保护而不予摧毁,因为这样做没有任何防御价值。但是这些化为灰烬的建筑将会按它们的原样重建。。
总统先生,全力以赴,担负起责任,率领国民们重建家园吧。我代表我
的政府庄严声明,将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和责任交还给菲律宾共和国政府。你们重获解放的国家必将在自由世界大家庭中获得它的荣誉和地位。你们的首都虽然被摧残得疮瘦满目,也必将恢复到它应有的地位,它将成为东方民主的堡垒。。。讲到这里,麦克阿瑟的声音呜咽难以自己,热泪从双颊滚下,他停顿了好大一会儿,会场鸦雀无声。他想起了那些为这一时刻的到来而阵亡在雨林、礁盘、珊瑚沙、岩穴、永久海力点上和大海中的将士们——他们永远看不到这一天了。他擦去面颊的热泪,用苍老而嘶哑的声音结束他激动而痛苦的演说:
我谦卑地、虔诚地感谢全能的上帝,给予我们军队伟大的胜利。我请求在座各位同我一起,高声颂念主祷文。。他终于回到了菲律宾!
第三部海岛搏杀——冲绳之战
马骏著
主要人物表
切斯特·尼米兹美军中太平洋战区司令海军五星上将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美军冲绳登陆战役总指挥海军四星上将
凯里·特纳美军第51 特混舰队司令海军中将
威廉·哈尔西美军特遣舰队司令,后接替斯普鲁恩斯担任冲绳战役总指挥海军四星上将
西蒙斯·巴克纳尔美至第10 集团军司令冲绳战役地面作战总指挥陆军中将
柯蒂斯·李梅美军战略航空兵第21 轰炸机司令官火烧东京指挥者空军少将
马克·米彻尔美军第58 特混舰队司令海军中将
罗伊·盖格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军司令,后任陆军第10集团军司令海军少将
休伊·莱顿海军陆战队第1 师第7 团第15 连连长海军少校
贝克·奥勃莱恩海军陆战队第1 师第7 团团长海军上校
查尔斯·惠特尼海军陆战队第6 师上校
军官牛岛满日本第32 军司令宫冲绳守军总指挥陆军中将
长勇日本第32 军参谋长陆军中将
大西优治郎日本海军第1 航母舰队司令官海军军令部次长“神风”特攻作战发起者海军中将
有贺幸作日本“大和”号战列舰舰长海军大佐
八原博道日本第32 军高级参谋陆军大佐
清冈永一日本战时大本营派驻冲绳特使陆军大佐
青木保宪日本高知海军航空兵学校教官海军少尉
引子
1943年11月22—26日,埃及首都,开罗。
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委员长、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在这个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开了4天会,共同讨论对日作战问题。
三巨头各有各的心事:
蒋介石这位人类另一古老文明发祥地的军政领袖,此刻最关心的不是如何消灭日本。他知道,有美国军队在太平洋鏖战,日本人败降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他最感兴趣的是消灭共产党,使自己成为中国唯一的领袖。抗战爆发以后,他眼看着被他赶到陕甘宁不毛之地的毛泽东奇迹般地把共产党武装力量又发展起来,几乎全中国每一个省份都有他们的武装。一旦日本人败降,与他争夺中国领袖地位的必定是毛泽东无疑。所以,蒋介石要保存自己的实力,准备日后消灭他的这个心腹大患。因此,他参加开罗会议,只是想从美国人那里多要些援助。
罗斯福虽然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满,却很理解。但他现在一心想的是早日战胜日本人,洗刷珍珠港事件给美利坚合众国带来的奇耻大辱。因此,从战后亚洲政治力量的安排以及从当前战胜日本人这两方面考虑,罗斯福都需要蒋介石的支持。他要给蒋介石一些援助,但必须是有条件的:你蒋委员长不能拆我打击日本人的台。
丘吉尔对蒋介石的印象还不错,认为这位蒋先生“沉静、含蓄、有能力”。但是,殖民观念极深的丘吉尔对罗斯福关心蒋介石却大为恼火,他来开罗的目的十分单纯:夺回缅甸以及新加坡、香港和大英帝国其他前哨基地,从而为英国的败绩雪耻。
三方几经磋商,终于在共同战胜日本问题上达成共识。26日下午,在罗斯福下榻的寓所花园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与会者对于军事和政治诸问题作了彻底的探讨后,罗斯福说道:“目前,美国海空军正在太平洋战场浴血奋战,如果不出意外,麦克阿瑟将军和尼米兹将军的两支部队预计在明年,最迟后年春天将会师于台湾,”说到这里,他转向蒋介石,兴奋地说,“届时,我会把台湾作为一份丰盛的礼物,送还给中国人民。”
花园里响起一片掌声。
罗斯福继续说道:“会师台湾后,美利坚台众国的军队将挥师北进,第一个目标就是硫黄岛和冲绳岛。攻占这两个岛,日本国门就将洞开。”
蒋介石插言说:“据我的情报人员报告,日军在冲绳岛集结了重兵,贵军能否攻下此岛还不一定。”他希望美国人从中国大陆向日本反攻,这样会使毛泽东的势力受到限制。
但是,罗斯福不愿与蒋介石纠缠这个问题。前几天,他们私下争论了好久,他好不容易才说服蒋介石理解美军的反攻路线。所以,他答道:“尼米兹将军的行动会使阁下的这种担心成为多余。冲绳必须攻克,星条旗一定要在这个岛屿上飘扬!”
第一章目标冲绳
浇铸“冰山”
开罗会议结束后,罗斯福又飞往德黑兰。他要去会见斯大林。临走时,他让马歇尔将军转告尼米兹,抓紧时间制定进攻冲绳的作战计划。
远在珍珠港基地的美军中太平洋战区司令切斯特·尼米兹与他的将军们一直在研究继续发动进攻的作战方案。
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令,1945 年,他的部队要实施占领台湾的“土手道”战役、占领冲绳的“冰山”战役、占领九州的“奥林匹克”战役。这些战役行动完成后,预计在1946 年3 月实施进攻东京的“王冠”战役。
尼米兹接到总统下达的太平洋作战计划后有些为难。他的部队在塔拉瓦血战中伤亡很大。如果照这个伤亡率,即便攻克日本本土,付出的百余万人的生命也会使他的将星黯然失色。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太了解自己同胞的价值观了:只要不死人,什么事情都好办。
“将军,斯普鲁恩斯将军正在会议室等您。”尼米兹的参谋长苏克·麦克莫里斯海军少将推门说道。
尼米兹猛然想起他约几位部将开会的事情,赶忙起身整理一下军服,来到会议室。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将军这位中途岛大海战的卓越指挥官起身向尼米兹敬礼,然后说:“阁下,您有什么吩咐?”
尼米兹手下有一批美国海军的英才,眼前这位斯普鲁恩斯遇事沉着镇定,办事讲求效率,被人誉为“机器人”。此外还有绰号“公牛”的特遣舰队司令威廉·哈尔西海军上将;绰号“怪物”的两栖舰队司令凯里·特纳海军中将;绰号“疯子”的两栖作战司令霍兰·史密斯海军少将;绰号“黑鸟”的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司令约翰·托尔斯将军。这些英才跟随他征战在烟波浩森的太平洋上,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为尼米兹的将星增添了光彩。
尼米兹坐定,与斯普鲁恩斯交换着前方的战况。过了一会儿,哈尔西、特纳、史密斯、托尔斯及其他一些高级将领陆续走了进来。
诸位将军到齐后,尼米兹操着得克萨斯口音说道:“我荣幸地向各位介绍一位朋友,这就是前阿拉斯加军区司令西蒙斯·巴克纳尔将军,他将与我们一起完成未来的作战任务。”
一位陆军中将闻声起立向大家致意:“我很高兴能在尼米兹将军的指挥下与诸位合作!”
除了巴克纳尔以外,在座的都是海军将领。大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调一个陆军中将来太平洋舰队?
尼米兹似乎看出大家的心思,解释说:“未来的作战将要登陆日军防御严密、兵力充足的大岛,巴克纳尔将军率领的陆军第10 军官兵,将是登陆战的主角!”
哈尔西问道:“自太平洋反攻以来,我军采取跃岛战术,减少了许多伤亡,为什么不越过台湾,直扑日本列岛呢?”
史密斯大声说:“总统关心的是让日本人无条件投降,而我们却要考虑伤亡情况。一个美国士兵的生命要比一个亚洲人有价值得多。”
特纳接着问道:“听说参谋长联席会议最近提出一个三期作战目标,如果将军不介意的话,请向我们介绍一下,如何?”
尼米兹点点头,对他的作战处长福雷斯特·谢尔曼海军少将说:“你向大家通报一下情况吧!”
矮胖墩实的谢尔曼随同尼米兹刚参加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在旧金山召开的作战会议,他从文件包里抽出几张文件,对大家说道:“参谋长联席会议对1945 年太平洋战场总的战略意图是:强化海空封锁,摧毁日本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能力,削弱他们的抵抗能力,然后再占领日本本土中心部,迫使其无条件投降。为此,制订了三期作战目标。第一期从1945年4 月1 日始至6 月30 日止,作战目标是占领小笠原群岛、琉球群岛,为进攻中国大陆建立海空基地;第二期从1945 年6 月30 日始自9 月30 日止,作战目标是实施‘土手道’计划,登上台湾岛,夺取进攻中国大陆的桥头堡;第三期从1945 年10 月1 日始至12 月31 日止,作战目标是在九州南部和关东平原登陆。”
谢尔曼通报完毕,尼米兹笑着对各位将军说道:“今天情诸位到此,就是研究一下我们的具体作战计划。”
性格豪爽、生就一幅美男子面庞的托尔斯,祖上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移民,他首先说道:“除进攻日本本土外,台湾岛是最大的作战目标,敌人在该岛屯兵数十万,作战纵深极大,而且我们不能忽视下面一个事实,这就是日本人占领该岛己有半个世纪,岛上肯定有很完善的防御体系。因此,贸然攻占此岛,伤亡势必很大,我们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