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顺明 >

第645章

顺明-第645章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文人一张嘴,到时候士兵们拿着刀剑一吓唬,也就是老实了,而这南京城的勋贵家将却和京师的有点不同。

京师的勋贵早就是变成废物了,南京城因为一直是南京镇守太监、南京兵部尚书、南京守备共同治理,南京守备是魏国公徐家的世袭,手中还是有五百多的家将,两三千的亲兵,要经常练着才能保住这个位置。

连带着,南京城周围一系列勋贵担任的武职之中,多少还练出些兵来,说来也有些奇怪,北地尚武,可京师的勋贵沉溺享乐,江南奢华,徐家和一批勋贵,却还有些尚武的习惯和风气。

当然,这些所谓的强兵也就是稍强点的明军,对于胶州营的部队来说,完全不是对手,这些有尚武风气的勋贵家将,若是不投降,自然是干脆利索的杀掉,可在卖地的时候,南京城这些勋贵武将之家买卖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估计会有大批不战而降的,这些人呆在南京城和江南之地,未免是个不安静的因素。

安置这些贵族子弟,那就不如来到济南城的军队服役,在胶州营这个体系中洗脑培养,肯定会成为山东的有用之才。

袁文宏在马车上写完,从座位下面的暗格中拿出专用的公文纸张,按照标准的格式又是抄录一边,递给李孟又看了遍。

“回府之后,快点形成公文,那到我这里看看,用印之后,今天发出去!”

袁文宏连忙答应下来,南边已经展开攻势,李孟自然不会去城外的军营了,命令御手转向,准备回齐王府。

到了府邸之后,袁文宏召集秘书监的书办,去做李孟交办的公务,陕西的公文却已经是送到府中去。

陕西平定却有了点波折,张掖以西,有不少当地的土堡,这些都是当地豪强,这些很多都不是汉人,算是当地的土司豪酋,当着大明封赐的官,和西蒙古以及西域那些部落勾勾搭搭,作他们的土皇帝。

陕西将军赵能派兵过去,这些井中之蛙那里知道利害,派兵骚扰,抢掠军资,甚至杀害设置的屯田田庄的庄头和屯田户,没奈何,只能是杀光了干净,这些土豪又是分散开来,化整为零。

这让陕西将军赵能颇为的头疼,不过倒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无非是坚壁清野,慢慢的杀过去,这次的军报,不过是例行公务,打个招呼。

回到王府,新任济南知府苏安琪拜见,苏安琪可是在齐王府中的熟人,现在是一方知府,做事总要按照规矩来。

李孟对他,无非是看自家子侄的态度,连忙传了进来,进来之后还是按照当年的规矩,磕头请安,苏安琪在济南知府任上,这么年轻的人居然坐到了这么高的位置,又没什么经验,有不少人都是等着看笑话的。

谁想到苏知府在位置上,表现的好像是多年的老吏,熟悉异常,而且因为是胶州营嫡系的出身,制定制度,做事规矩都是快捷准确,孙传庭和各司主办都是赞不绝口,要说这也不是偶然。

在各个衙门历练,跟着各级的高官做书童亲随,又是见过学过处理事情的方法和经验,用在知府的事务之中,还真是驾轻就熟。

“你去看过费德勒神甫吗?最近他的教堂已经是建起来了,忙碌的如何?”

来到山东的白人工匠,还有福建郑家的一些人都是信奉洋教,费德勒神甫总算找到了传教的对象,他钱上面不愁,人面上又是熟悉,教堂很快建立了起来,不过门庭比较冷落。来的人都不是胶州营体系的。

“多谢王爷的关爱,费师傅那边活的自得其乐,每日间教堂忙碌,又去公塾教课,倒也很充实,卑职这次来,是想和王爷说说关在知府衙门大狱里的景某人。”

“哦?那个景教主,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苏安琪老气横秋的躬身,然后沉声地说道:

“王爷,卑职以为,这景某人还是有几分才干的,他这等人放在咱们汉人地面是个祸害,要是派去祸害别人……”

话说到这里,李孟当即明白了。

第536章 初定之后

“……这个东方帝国和暴动农民之间的战争是残酷无比的,或许是地主和官僚们不能接受自己维护的体制被破坏,可对于在这个体制之内崛起的大军阀——明帝国的一位公爵,自封亲王的李孟来说,却是毫无保留的接受……”

“这差不多是我所了解到的最和平的一次内战,当北方那位亲王的军队渡江特来的时候,城内的大臣们已经是打开了城门,这座石阶上最大的堡垒就这么毫无悬念的陷落,当时有一位明国的高级官僚正在教堂里做祷告,他的家人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淡淡的说道,不妨事,做完祷告再说……开始我以为他是镇定自若,后来才知道,局面很安全,他没必要为此担心……”

“……开始我以为自己的财产会被军队劫掠,也担心我的几位明人朋友,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候补官员,但北方的军队来的太快,想要躲避已经是来不及了……等我忐忑的从床上醒来,直到吃过晚饭,都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甚至我的朋友还约我去秦淮河上娱乐……”

“明帝国南方的读书人如此的虚伪,他们痛哭流涕,甚至是写文章痛骂北方的那位野心家……直到三年后,我和北方的一名海关官员饮宴的时候才知道,南方富有的读书人,都在北方有大量的投资,并且由皇帝提供保护,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非常紧密……”

“尽管我被人耻笑,可我还是要坚持,这个古老并且陷入衰颓的帝国,一定突然发生了很神奇的事情,要不然,他们的军事技术突然追赶了上来……”

“……在北方的草原和林地中,还有鞑靼和女真的蛮族,在南方还有明国的军阀和暴动农民的军团,可不管是谁,甚至上面所说的这些势力也承认,大亲王李孟统一整个中国,击败他所有的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对于齐王的军队顺利进入南京城,史书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较通用的解说是,众望所归,万民景从。

天下间的仁人志士,平民百姓早就是盼着胶州营到来,所以自发的打开城门迎接,这个冠冕堂皇的说法根本不被人采信,无非是粉饰太平,吹捧华朝罢了。

大部分的真相都是在一些西洋人的传教士和商人的笔记以及回忆录中,并且有些文人私人的记录也可以互相印证。

开始的时候,很有些真相党兴奋了一番,以为可以找到胶州营在城下头破血流,损失惨重的论据,谁想到西洋人的记录中也是风轻云淡。

“……军事大臣马士英的直属部队打开了城门,首席宦官卢九德的部队以及徐公爵的部队联合起来反扑,但是北方的步兵团进城后,一切抵抗消失了,好像所有战争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高级官僚和贵族们迅速的开始投降……”

反倒是最上面那些关于对南方豪门士族的描述颇为有趣,成为许多文章引用的对象,特别是某些辛辣的杂文。

实际上,整个南直隶南方布置下来的防御,唯一准备作战的就是应天总兵黄得功,但他布置的抵抗在弘光皇帝朱慈烺的一封诏书下崩溃了,若是忠臣,那就要听皇帝的旨意,既然皇帝命令你投降,你若抗旨,那就是不忠。

至于花马刘刘良佐早早的就是交出了军队,把自己的金银细软收拾好,随时准备胶州营过来接收。

他可是派人打听过北面的事情,和自己差不多的高杰直接被剥夺军权,高第则是差点性命不保,自己还是识趣点好。

南明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刘宗周一代大儒,为人方正,被认为是最可能殉国的,城破消息传到他耳中的时候,他正给小皇帝讲课。

他的几个门人弟子都是很紧张的盯着自己老师,生怕刘宗周学崖山的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到什么地方去。

可刘宗周听到这消息只是呆滞了半晌,当他看到小皇帝哭了几声之后,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之后,仅仅是长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陛下,你年纪还小,如今治天下不必提,这自身的修养也是要学的,愿意坐我的弟子吗?”

听到刘宗周对朱慈烺自称“我”,在这书房中的诸人面面相觑,一边是觉得古怪,一边是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

要说最郁闷的人应该就是平南将军马罡,他的这次南征行动根本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武装的巡游,消耗的炮弹不超过两位数,铅弹不超过四位数,想想自己本来是齐王座下的首席大将。

可现在赵能正在陕西作战,将来对西蒙古那边自然是陕西方面军,而陈六则已经是打下襄阳,那战斗尽管也是稀松,可比自己打下南京要好看许多,王海那边则是专力的对付鞑虏。

明显是自己这边的功劳不显眼,他现在特别眼馋王海那边的,尽管谁都知道打鞑子那是最辛苦的,可凡是齐王的亲近人也都知道,齐王对鞑子那种刻骨的仇恨,打鞑子一万的功劳胜过打明军十万。

眼下还值得动手的也就是两处,一个在江西和武昌盘踞的宁南公左良玉,一个就是在自称八大王的张献忠。

可这两个大敌怎么盘算也是打下襄阳进行湖广攻略的陈六方面会更快的接战,自己这边要是不打下浙江,还真是腾不出手来。

浙江没什么强兵战斗上倒是不会花费功夫,但真正麻烦是两个省的地盘,想要彻底的平定也是要耽误不少时间。

地方上方方面面的反应和各路大将的心思不去管他,和秘书监主办袁文宏估计的差不多,第二天马罡的急报就是送了过来,渡江成功,势如破竹。

这消息很快的就被齐王府送往四方,并且公示天下,济南全城百官平民,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人人有欢欣满足之色,现如今,已经可以说天下已定,剩下的都不足为患了,济南这边,都是官吏军将以及各衙门的办事人员还有他们的家属,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从龙之臣,富贵平安已经是可以保证了。

另有一件趣事,济南知府衙门得到清查司的一份知会文报,说是济南城新近迁入之人中,有三人需要注意,一人名为贺人龙,一人名为白广恩,一人名为高第,都是携带家眷和细软,准备来这边做个太平富家翁。

明军和顺军在襄城的大战之后,还真是让贺人龙和白广恩逃了出去,只是山西总兵许定国再也没有消息,或许是死在乱兵之中。

贺人龙和白广恩身边还跟这些忠心的手下,都是些打老了仗的凶汉,依靠这些人手,回到当地在裹挟些轻装人手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不过这两个人都是心里明白,怎么纠集人手也不是山东的对手了,能逃得性命已经是大幸,何必再去送死。

家人和家产尚在,可这局势已经是齐王要一统天下了,想要起兵为敌那是找死,可就这么呆在乡里,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把自己当成功劳交出去,既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的住在齐王眼皮能看到的地方,反正也在那里做个良民,齐王也要给天下人做个宽宏的姿态看看,现如今谁还图什么,能过个太平日子已然满足。

不光是这几个人是这个想法,大明的统兵大将,又没有什么勋贵身份的,都是一般的打算,江南的黄得功和刘良佐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关外的吴三桂据说也是。

这些人已经不打算再次的进入官场,他们也没有这个机会,可毕竟是武将的出身,自家的亲族子弟还想去有个进步,都听说陈永福的儿子陈德现如今已经是齐王直属大军的团守备,自家的子弟也可以近水楼台的投军,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