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第1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支持,而盟友苏俄的空降部队同样处于摸索阶段。装备匮乏,技战术落后,导致空降兵有名无实。
为早日使空降兵达到使用要求,日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寻求苏俄和中国帮助。终于,在1933年9月从苏俄引进空降兵顾问、装备,从中国引进YC…5运输机及生产许可。此后,日本空降兵才逐渐成形,并迅速扩充为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
日本空降兵真正发展是在1939年,中日关系正常化后,国防军空降后部队向日本派出41名军事顾问,同时提供空降装备。真正的帮助体现在战术装备上,经过十个月培训,日本第三空降旅团掌握了现代化空降战术,而不是在黑暗中摸索。多次演习中,空降部队均有不俗表现,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本人民军至宝,而不是宝宝。
“以第一坦克团为主力,阻击美军机动预备部队。”山本庆和参谋正在进行战术推演,一名军官急匆匆冲过来,“指挥员同志,方面军司令部密电。”“巴嘎!”看完电报,山本庆甩掉指挥杆。“山本同志……”“行动推迟了。”山本庆把电报递给老拍挡庆岛。两人都是20年前,从人民军红色第一师调至空降第一旅团,从连长到师团长,两人配合默契。
两人都清楚战斗的重要性,领袖期待耗费大量人民财富建立的特种部队:空降兵,能有杰出表现。参谋部亦深信不疑,空降部队一定能创造奇迹。但行动却被推迟了。庆岛却显得很平静,“山本同志,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不是吗?而且,瓦胡岛孤岛一座,美军无法得到足够的补给,防空火力日渐衰弱,推迟行动,无关大局” “但愿吧!庆岛同志。”
可爱岛怀厄莱峰山下泥泞田间,一辆辆“蝉式”空降坦克在无线电指挥下,不时交换队形,朝“敌军阵地”突击。射击时,只有7。2吨的蝉式坦克,会暂时停车,以便炮手瞄准,几十辆蝉式坦克中还掺杂97式骑兵坦克,但真正主角还是蝉式坦克,灵巧的坦克时而分散,时而呈战斗队形。40毫米坦克炮开火,一个个坦克靶、火力靶被炸飞上天。
“吆西!”炮塔上露出半截身子的松田井二露出满意的笑容,现在,部队已完全适应了夏维威地形。多山、丛林密布的夏威夷并不适合坦克作战,但人民军三次登陆瓦胡岛,均被美国坦克击退。正因如此,参谋部派出空降第二师第一坦克团参加战斗,第一坦克团将28辆中国制造的蝉式坦克全部带到了夏威夷。
十年前,为提高空降部队战斗力,国防军向各地面装备公司提出研发空降坦克的要求。上海斯维特公司在共和22年研发的“蝉式空降坦克”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第一种空降坦克。蝉式空降坦克采用高强韧铝合金装甲,抗实心枪弹与穿甲弹性能与装甲钢相近,大功率小型柴油机使蝉式具备非常出色的机动性能。配备40毫米60倍坦克炮,能发射穿甲弹和高爆榴弹,火力强大。
与此同时,空降部队要求通用航空公司研制装载空降坦克的重型滑翔机。坦克选型结束,第一架原型机也成功试飞,被命名为“TJ…13”。它是中国历史上体积最大的木质飞机,机舱尺寸按照“蝉式”空降坦克体积设计,最大起飞重量12吨,装载全重7。6吨“蝉式”绰绰有余。由空军YC…12大型运输机牵引,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空降坦克的滑翔机。
过去,蝉式空降坦克、TJ…13大型滑翔机,均属甲类禁售物资。中美宣战后,尽管未从国防部禁售军用物资名册中除名,但在国务院操作下,日本得到28辆蝉式空降坦克及28架TJ…13滑翔机。尽管是空降部队二手货,但却是日本空降部队最先进的武器。日本受蝉式启发,将尺寸、重量相近的97式骑兵坦克,改为空降坦克。并仿制数十架TJ…13型滑翔机,成功组建起空降坦克部队。
“一旦行动展开,蝉式定会撕碎米国佬的坦克。”松甩井二望着田间快速机动的蝉式坦克,咬牙切齿,眼前出现蝉式粉碎米国坦克的幻境。
第二百一十六章 糟糕至极
“真是该死到极点的事,这场战争。”作为一名银行家的萧克林尽管满头银发,但身上的肌肉却仍然很结实,而且对自己的权威有着十足的信心。在他的书房墙上挂着一张大地图,只要华俄银行有生意的地方都钉上了图钉。在澳洲有六颗图钉,在拉丁美洲有十四颗,在非洲更是多达二十八颗,而东南亚则多得让许永成数不过来。
不过现在这些图钉,除去中立国家和东南亚之外,他们的存在只剩下了象征性的意义,至少在战争结束之前,这些图钉如同在华俄银行那镶嵌着数寸厚钢板的金库保险柜内的合约书一般,只是巨额“不良资产”的象征。
“先生,你肯定很庆幸自己没有任何儿子在军队服役是吗?”许永城给自己的酒杯加满,萧克林是共和8年移民中国的一名俄国银行家,移民中国时,他和他的家人身上唯一的长物,只是一块曾象征着他所拥有的财富镶钻怀表,但23年后,他却拥有了这家资产超过1亿元的地方银行。
“嗯?你说什么?”许永城的问题让萧克林听上去感觉有些困惑。“你在讨论战争,先生,战争中的血腥屠杀。”“嗯?不,我说,战争是够糟糕的,可我们的同胞们一直都在生育新的力量,我是指钱,无法替代的东西。”在萧克林的眼中,世间万物永远都没有金钱更为珍贵,更无可替代,这场战争让华俄银行损失不可不谓惨重。
“在共和30年之前,我国在海外的投资相当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相加的总和。我们虽然没有像英国人一样统治世界,但是在金钱的推动下,我们却拥有整个世界,美国的石油、澳大利亚的铁矿、非洲矿石、智利的铜矿等等,我们在全世界的矿山供应着我们的工业。可现在呢?没了,全没了,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被该死的英国人、美国人甚至还有墨西哥人、巴西人作为敌资………没收了!你明白吗!是没收了!”
萧克林的话深吸一口气。对他来说,被没收了或许并不是他所关心的,真正关心的却是……在那些矿山中,有着华俄银行的投资,现在华俄银行的不良资产多达数千万元,已经到了危险的临界点。
“先生,或许他们没收了我们的,但现在我们不也有着丰厚的回报吗?我们在东南亚和印度得到的,在将来完全可以弥补我们的损失不是吗?而且即便是现在,他们没收了我们的资产,但是到战争结束后,他们总是会归还的,只要我们取得胜利!况且,这也是为了建立世界的新秩序不是吗?这将更有利于我们的未来!”许永成语气平淡的反驳着萧克林。
尽管现在,绝大多数民众很难分享到得战争的红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国人已经享用到了战争的红利,至少一部分人,像华俄银行不就东南亚和印度扩展了一些业务,那些业务在未来的回报是惊人的。
“世界新秩序?是不是一个国民空前富有、不需再遭受列强制约的共和中国?像一些人幻想的那样,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在得到回报是整个世界?然后我们就会变得比任何国家都更加的富有!”
萧克林的眉目露出一丝的讽刺,作为华俄银行的经理,萧克林自然知道这场战争背后的一切,这场自许正义的自由战争的背后,实际上仍然是几大国对世界的分割,中国之所以铁了心思要和美国、英国决裂。表面上是他们的逼迫导致的国内民族主义者的激烈反应,但实际上呢?
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一个阴谋而已,德国、意大利、日本都需要生存空间,但中国却比他们更需要!过去,中国或许用金钱在全世界购买矿山以用于国内的工业,但是国内的企业却早就受够了殖民地壁垒。
“如果可以的话,那就用大炮代替华元!”早在十年间,当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时,国内很多经济专家,就用异常坚定的口吻去鼓吹战争或许是解决贸易摩擦的唯一选择。中国卷入这场战争不是因为列强的逼迫,更不是国内的民族主义,而是赤裸裸的………打碎世界旧秩序,建立属中国人的新秩序。
“我不否认,这是我们的梦想不是吗?”正在给萧克林加着酒的许永成点了点头。“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共和3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267亿美元,我国是4955亿华元,现在美元含金量为0。818513克,华元为0。22217克,在经济总量上,我国稍领先于美国。美国人口为1。3亿,而我国人口是6亿,我国人均收入尚不及美国的4分之1,美国的城市化比例是50%,而我国是37。5%,目前我国尚有近4亿农民,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不超过500元,这意味着在我国,尚存在着4亿相对贫困的人群!”
许永成的语气仍然像先前一般的平静,但眉间却带着一丝愁意。“过去我们耗费了数十亿元,贿赂官员、买通海关、勾结当权者,所开拓海外市场和资源,所得到的是什么?现在你也看到了不是吗?战争还没爆发,他们就可以冻结我们的资产,我们用金钱构建的命脉和市场始终在外国人的掌握中,这就是您言中我们所拥有的世界不是吗?”
此时身为华俄银行经济顾问的许永成的并没有理会萧克林面色中的不快,对于这些犹太人而言,他们的眼中所看到的只有金钱和利益。他们的身上没有中国实业金融家身上所特有的那种社会责任感,除去对财富的追求,绝大多数中国的实业家、金融家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爱国是高于其它的责任。正是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感,令中国实业金融界愿意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吃亏”之举。
“实际上,现在我们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合,即便是我们再进一步开拓我们的国内外市场,我们仍不可能保持像过去一般的高速发展势头,经济危机发生后,几乎各国都将殖民地和其势力范围视为商品倾销地,实际上早在经济危机前,我们的国外市场已经开始趋于缩小。
尽管经济危机后,我们拼命对外扩张,大量增加商品输出,但是对于我们而言,贸易扩张的美好时代,早就已经消失了。即便是在上次战争结束前后十年间,由于我们过去实行的是多出口工业品、多进口原料、少进口工业品的贸易政策,西欧等国不能获得足够华元贷款和黄金,来继续支付大量我国商品的进口,这成为我国海外贸易扩张的最大的障碍。
以后,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重新加剧。列强纷纷加大对殖民地市的控制,这一切都使得我们的国外市场日趋萎缩。早在共18年初起,我国的出口便开始下降,出口占国内生产的比重,从共年17年的23。7%,下降到29年的8。6%。我们生产有了扩大,而其中输出到国外市场的部分,不仅不能保持住以前的比例,反而越来越缩小了。”
端着威士忌酒杯的萧克林点了点头,的确过去的二十年间,正像许永成说的那样。中国的海外市场并没有因为中国的生产力扩张加大,反而缩小了,甚至于在共和29年时,达到了近逆差的局面,这可是自共和6年后,从未发生的事情。
“十年前,总理再次复出时,他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就曾献策说:如果我们要想避免未来十年经济崩溃,中国就必须在未来的十年内,在国内外另外找到6000亿华元的市场。结果,总理找到了这个市场!但不是国外市场,而是国内市场……”感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