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1184章

田园大唐-第1184章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俩消停点,互相吹捧,看看人怎么样了,问问他们上面还有没有人,万一有人躲着没下来。”

王鹃被小贝的样子给逗笑了,看着刚刚被救过来的人说道。

“问你呢,上面还有没有人?”小贝围着对方转了两圈问。

“没了,我不服,你们人多,趁我不备,胜之不武。”被抓住的人耿着脖子,忿忿然。

“切,我还不服呢,我比你小很多,力气又没有你大,还敢说我偷袭,知道谁出卖的你们不?就是我在水中玩,偷袭我们的人,结果他趁我们不注意出手,还是被我们给弄晕了。

成王败寇,不要找借口,我也不可能把你放了,到水中跟你公平打一场,那不叫自信,那是莽夫,我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哼,这套对我木有用啊。”

小贝才不上当呢,过去还踢了人家几脚,歪着脖子说道,一副你能把我怎样的态度。

这人还要说点什么,却让别人给拖走了,拖到离孩子远点的地方进行拷问,虽然小贝等人见惯了血腥,但依旧要尽量避免,万一把他们教的太狠也不好。

张小宝看看还要去水中玩耍的弟弟妹妹,说道:“别下去了,人抓到了,庐山之行也要结束,回去还得忙别的,今天和明天带你们去看看庐山的另外两处瀑布,你们该收收心了。”

“哦……”小贝停下脚步,低着头走回来,明显没玩够。

王鹃在旁说道:“下一步是走陆路去陆州,你们也跟着,路上还有得玩,到了地方,那里是海,你们继续下水。”

“吔!”小贝马上又高兴起来,只要不是呆在一个地方就行。

……

两日后,张小宝和王鹃带着弟弟妹妹朝浔阳出发。

同时也早已经通知杭州那边,让李隆基乘着船过来,好在湖中汇合,然后走过一段水路之后,改成陆路,去陆州,盯着铁路的事情,同时是也让李隆基好好旅游一回。

若非如此的话,李隆基一辈子也被想到南边看海,更不用说去张小宝和王鹃给命名的天涯海角。

到浔阳还有一个目的,弟弟妹妹答应浔阳的人,让哥哥姐姐出主意,让当地多几条富裕的路,过去看看实际情况,之后好给提供办法。

杭州,李隆基还陪着张王氏两个人每天做宣传呢,在第一天出来之后,张王氏就上瘾了,第二天依旧要出去告诉别人多生忧生的好处。

如是几日,消息也不在继续封锁之后,事情传的很快,旁边的人家中略有家财的,也带着家中有了身孕的女子赶到杭州,不是差那点能够得到的赠品的价钱,而是为了见见小宝和鹃鹃的母亲。

大家肚子中都有生命的存在,离得近,可以沾沾人家的仙气,说不定也可以生出来很聪明的孩子。

当张小宝从把消息从庐山发到杭州的时候,张王氏正跟着一个苏州赶来的妇人说话,给人家亲口讲着在怀孕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以及不能总在家呆着,需要隔上一段时间去医馆让医生把把脉,或者是用听诊器听听动静。

现在也没有其他的医疗设备,比如B超什么的,只能是凭着现有的工具和手段来查看情况,肚子中的孩子要是本身就有残疾也没办法,还是要生下来。

当然,死胎能够通过把脉看出来,少了一个心跳。

即使是这样,大唐的百姓也很知足了,至少他们不怕难产,也不用担心平时做事情的时候不小心让孩子伤到。(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李隆基在旁边与其他有身孕的女人家里的男人说着话,他已经彻底地放下了作为皇上高高在上的身份。

准确地说是换成了另一种方式来体现他的地位,接见百姓,跟百姓说话,也没有哪个人说他不再是皇帝,只会说他更亲民,一个在百姓心中活生生的皇上,要比只能去想象的皇帝更方便行令。

“报,庐山事情结束,渤海节度使传信,大部分敌人被抓,只有少部分还在隐藏,江南西道后续之事,不需亲自去管,陛下可近日出发,到彭蠡湖汇合。”

李隆基给周围的人讲着孩子多了对大唐的重要性时,外面挤进来一个传消息的人,送上电报翻译过来的纸,口中说道。

对周围的人微微点下头,李隆基听下宣传的话,结过电报,满意地说道:“庐山的事情也解决了?小宝出手,果然不凡,凡是抓到的人,有我大唐以前的子民,一律重判,凡是别国的人,先给朕关起来,待朕想好兴兵何处再议。

尔等要牢记,切不可行叛国之事,也不应有叛国之思,否则无人可逃,我大唐上下一心,为何背叛?朕绝不轻饶。”

李隆基后面的话自然是对着周围刚才听其宣传的百姓听的,百姓们纷纷点头,都认为捣乱的人太坏了,国家一切都是好好的,非要跟别人联合起来搞破坏,最后伤害的还不是大唐的人?

“陛下,陛下您放心,我一定不会想着做大唐有害的事情,我还给学堂送东西呢,坏人终究是躲不过去的,自以为他们很聪明,结果小宝和鹃鹃一出手,全完了吧?全被抓了吧?害人不成反害己。”

李隆基的话音一落,马上有人在人群中喊起来。

寻声看去,李隆基嘴角微微上翘,配合着喊的人是张王两家的内院,先前是挤在人群中监视别人,现在就冒头附和。

有了领头的人,其他百姓不清楚,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各自都说着保证的话,场面显得乱糟糟的。

“陛下,该回了,马上要启程,可耽误不得,铁路乃是重中之重。”王琚适时地出声。

“回。”李隆基说了一个字,又对着周围的百姓点点头,转身朝王琚的府邸而去。

张王氏两个人自然也一同跟着回去,听到孩子们把事情解决了,又是高兴,又是不舍,她们还要在杭州呆着,直到孩子出生,不能继续跟着去陆州了,虽然两个人都很怀念在陆州生活过的那段日子。

小贝四个孩子就是在那里出生的,当时也是形势所迫,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大唐有了第一个剖腹产的地方,虽然没用上。

眼下估计是不能继续去陆州了,不然王琚这里不好说,会让人多心,以为别人都走了,不放心在这边生孩子。

“姐姐,若是还能去陆州把孩子生下来该多好,小远和小珠就是在那里出生的。”王鹃的母亲摸着自己的肚子,遗憾地对张王氏说道。

张王氏同样希望能够去陆州,当初能去,现在为什么不能去?走不了陆路,走水路,贴着岸走,也没有什么大风大浪的,家中的船够用。

遗憾地叹了口气,说道:“回头问问小宝,看看小宝怎么说。”

第709章 重工底蕴所为何

十天之后,一路乘船赶着的李隆基等人到了彭蠡湖的入口处,路上还遇到了几拨回渤海那边的船队,以及看到天上飞到别处去的热气球。

事情差不多结束了,各个地方的人手不能总带一个地方呆着不走,尤其是渤海那边,这次日本参与了,要是炮舰不回去,容易让别人认为大唐没生他们的气,以后会变本加厉。

跟着李隆基的除了高力士、王皇后和武惠妃,以及盼儿两个小家伙,还有王琚,他本来就不在杭州当官,是逃的工回家呆着的。

以前他和李隆基的关系非常好,现在曾经的事情过去了,他自然还要跟在旁边,至于他的官,现在还不急,到时候回京城再安排,反正是不能差了。

他的垂钓协会杭州的主会也交给别人来负责,他还带了不少垂钓爱好者一同在别的船上跟着,说是带他们到陆州看看,那里的海与江南东道的海有什么不同,钓鱼时是否一样。

说白了他就是不想放弃手中的这个权力,别看仅仅是一个钓鱼爱好者,但现在能进入协会的,除了专门为了钱,垂钓技术好的人,其他的全是家中富裕的人。

把这部分人掌握在手中,以后大唐需要做什么事情,沟通起来也方便,按照他的外孙子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垂钓协会发展成一个跨国的组织。

不仅仅要在大唐钓鱼,将来军队打过去的地方,有了保护的前提下,也要到外面钓鱼,钓遍天下的鱼,把垂钓协会当成一个庞大的势力来经营。

王琚丝毫不笨,当时便想到了自己的外孙子打的是什么主意。

军队打过去,在先进的武器支撑下或许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地方给占下来,让当地人去占,绝对不行,培养一个亲大唐的势力,将来人家不亲了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把打完的地方的人迁移到大唐,把大唐的百姓派过去,派百姓过去,若全是由张王两家和朝廷出钱,花消太大。

跟着垂钓协会过去,到时候别处有了大唐没有鱼,运回来卖,可以卖上更多的钱,从而吸引会员们自己想办法把人给弄过去占地方,还能从中得到一条财路。

同时还能促进道路的建设,加快往来的速度,以免殖民时间太长,过去的大唐人想要独立,在信息和交通还无法做到短时间内把兵送过去的情况下,安排过去的百姓也要隔上几年换回来。

“未来,还是太过久远,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看到那一天。”王琚想着以后的事情,感叹地说了一句。

他正跟李隆基坐在船上面的最高的那层船舱的顶上看风景呢,说出来的话,被李隆基听到了,问道:“何事久远?”

“陛下,是臣想到了以后大唐占了更多地方,兵好出,然,所占之地,百姓行路却难,管理不便,节度使地方管理,又会出现不听令行事的危险,难啊。”

王琚摇头继续叹息。

李隆基微微一愣,旋而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卿多虑了,此事不难,无非是修路而已,把路修过去便可,等着你坐过火车后便会明了,火车可是很快的,以后大唐凡是修路的地方,就不能继续外放官员惩罚了,那不是惩罚,是让他们享福。”

高力士也微笑着说道:“陛下所言正是,以往陆州那里是发配的地方,现在朝廷早不往陆州发配人了,一旦发配,被发配的官员就会乘着船直接过去,一家人都很高兴,等着铁路修过去,陆路也行了,原来的不毛之地,居然成了享福的胜地。”

“是,陆州是好,小宝他们有本事,原本一个没有人愿意去的地方,居然被他们给弄成了如今这般,还有杭州,曾经渔村多,生活不易,自从水运发达了,船多了,杭州居然变成了繁华之所。

但臣听说,修铁路的钢铁大唐是将将凑出来,还损害了不少地方,不走铁路,别的路修起来,朝廷花消上供应不上,若是没有其他的医疗、教育还行,现在大唐的钱再拿出来,该不够用了。”

王琚先是顺着奉承了一句,接着又说起朝廷的难处,尤其是生孩子给钱还帮忙抚养,以前从未想过,不敢想,但现在朝廷是有点钱,他却担心不够用。

李隆基又大笑出声:“呵呵,卿还是与小宝接触的时间短了,不知道小宝的本事,朕总与其在一起,心中也有所悟,谁道修路非要花朝廷的钱?花百姓的钱便可,可以发行国债。

到时候路修出来,从别的地方“买”来东西,回到大唐卖钱,就把国债的利给还回来了,还可以让商人们入股,修好了路,他们占一部分好处,往来运输的话,所运之物得到了利润给他们。

以后朝廷不在主导买卖,那么路就要收费,什么时候把费用收回来,什么时候结束,人力也便宜,给点吃的东西,再给点大唐的钱,其他地方的人很愿意过来干苦活累活。

现在与你说,你估计想不透彻,待路上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