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公子 >

第139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139章

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进屋,一股子说不出的清香迎面而来,张灏抬头随意打量,但见屋中都是些用旧的家具器物,过道走廊,桌椅之间,都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显然婶子是个爱干净的,几只乳白瓷瓶上插着数支鲜花,放置在窗台上,屋里装饰清雅整洁,一些自作的漂亮小玩意,书画等物,摆放的位置独具匠心,把个闺房妆点的落落大方,又俏皮可爱。

不消说张灏暗暗称许,有些感慨,姑娘们早已四处观赏,人人赞不绝口,观其屋一派秀外慧中,整洁温馨,这主人家不问可知,绝对是一位心有千千结的雅趣之人了。

没用多久,李氏亲自端着茶水款款而来,不好意思的道:“家里简陋,倒是怠慢了贵客。”

怜霜急忙跑过去帮手,其她姑娘一窝蜂似地紧跟而上,吓得李氏苦笑道:“姑娘们自去坐好,来者是客,再说你们身子娇贵,可万万使不得。”

嘻嘻而笑,沐怜霜可不管旁的,抬起小手就要争抢,正在背手欣赏字画的张灏,扭头笑道:“婶子依着她们,您是长辈,怎能由您来伺候晚辈?”

手中木盘早已被怜霜抢走,姑娘们轻笑中帮着摆放,看的李氏无奈,只得由得孩子们,在看看一个个粉妆玉琢的可爱模样,心中欢喜。

情不自禁的,李氏目光总是停留在举止娴静大方的沐怜雪身上,又看了看最是顽皮活泼的小丫头怜霜,笑道:“怜霜你慢点,别把手烫着。”

对于这位举止优雅,长相绝美的婶子,姑娘们人人仰慕敬重,一群女人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问这问那,愁的清静惯了的李氏,一时间头晕脑胀,只得耐着性子哄她们。

丫鬟们又送上来几碟子鲜果点心,却都是自家带来的,谁都知道李氏生活清苦,连园子里的供奉都不收,只是收下视为半子的张灏每月一份钱粮,又要供养儿子读书,又要节俭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以前张灏不喜欢对面一家人,以至于从未过去看望过婶子,今日一见真实情形,自是心里火光,他最是见不得亲人受苦,不由得暗骂自己粗心大意。

指着那些恐怕还是当年嫁妆的家具,怒道:“留着这些破玩意做什么,就算是婶子思念叔叔,可也用不着如此委屈自己吧?”

好没来由的发火,吓得姑娘们急忙站起,李氏见状忙走到近前,含笑道:“倒不是思念他,只是一个孀居之人,清清静静的惯了,粗茶淡饭的日子很好啊!婶子一个人过活,只求温饱足以。”

“那不行,我张灏的亲人,就是不享受荣华富贵,可也得过的丰衣足食,这些东西都得仍了,一件都不许留。”

姑娘们神色意外,还从未见过张灏无缘无故的发怒,人人闹得一头雾水,不过一想起他和婶子的母子情分,随即心中释然。

而李氏则顿时慌了手脚,她心中虽然感动,还是板着脸,气道:“不行,这都是用过多年的心爱之物,怎能都弃之,灏儿,难道婶子的话,你也不听了吗?”

一声冷哼,张灏怒气冲冲的指着四周,没羞没臊的叫道:“有我无他,有他无我,婶子是爱我多一点,还是爱这些死物多一点,想好了在说。”

立时被气得哭笑不得,李氏心知侄儿一片好意,可又真的舍不得用了多年的老物,其实她对于丈夫的印象早已模糊,不过她为人念旧,心肠又软,不免立在那里左右为难,心里气苦,却偏偏无言以对。

眼看逼得绝美婶子就要落泪,张灏马上唤作一副孩子模样,嬉皮笑脸的道:“不扔也行,但婶婶必须依着我的心意,怎么样?”

李氏大喜过望,含笑点头,眼眸中满是疼爱,对于眼前的侄儿,可谓是视若己出,毕竟是自己奶过的亲人。

却未发现远处的姑娘们,各个捂嘴轻笑,沐怜雪摇头失笑,忍不住瞪了张灏一眼。

“那好,我也要求不多,只要三件事依着我就好,不知婶婶应允否?”

“这孩子,三件就三件,不过不许太为难婶子。”

李氏反应极快,笑吟吟的为自己预留后路,省的孩子逼着自己为难,尽管对方乃是一份好意。

第153章 共襄盛举

“这第一件事嘛,就是得过几日搬到我院子附近,起码日日朝夕相见,嗯,还得没事就陪侄儿吃饭,婶子当年喂养过我,也该孩儿孝敬您了。”

低头深思,李氏心中一叹,虽是觉得有些不妥,但终是却不过孩子一片孝心,暗暗打定主意,一等他成亲之日,就搬到外宅和儿子团聚,一个孀居在家的寡妇,可不能连累孩子的大喜之日。

姐妹们闻言大喜,尤其把怜霜欢喜的上前依偎在李氏怀里,亲亲热热的抱住干娘。

李氏多年来清清冷冷的一个人生活,还得日夜堤防二老爷一家老少,早已是身心疲惫,她做梦都未想到,自己还有遇上得亲人衷心关怀的时候。

眼眶一红,李氏感叹中默默垂首,伸手把怜霜死死搂在怀里。

张灏最是见不得流泪,见状急忙嬉笑道:“这第二桩事嘛!嗯,婶子当年可是名闻家乡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正好我们成立了诗社,就邀请婶子加入,还得做个执事才行。”

这话一出口,可谓是人人喜动无限,十几岁的女孩子家,正是喜欢热闹的时候,兼且都对甘于清苦的婶子心生仰慕,顺便又能壮大诗社,真是各个求之不得了。

面对女孩们抚掌叫好,李氏抬手用一方洁白汗巾擦拭眼角,洒脱笑道:“加入诗社可以,可那执事如何解释?”

李氏心思灵慧,隐约间略微猜到张灏的深意,却惊讶发现,此刻沐姑娘走至侄儿身边,亭亭玉立的无双佳人,令人由衷羡慕,看得心中喝彩,暗道真是好一双金童玉女,真是天赐良缘。

轻轻施礼,沐怜雪极有默契的和张灏相视一笑,扭过头来,正色说道:“婶子,诗社虽小,但却五脏俱全,侄女们同是非常认真的,可不只是闲暇时的即兴之处,将来可是要大展宏图的。”

说道这,沐怜雪微微一顿,自己都觉得脸红,暗怪陪着灏儿胡闹,自己都不要脸的学会骗人了,瞪了眼躲在李氏怀里做鬼脸的死丫头,轻笑道:“成立诗社,自然得分派职司,现如今,社长乃是三姑娘可儿,本侄女添为副座,嫂子定为后勤管事,卉儿,云儿,函儿皆为管事,嘻嘻,灏儿贵为添茶送水的小厮,霜丫头负责联络跑腿。”

心中苦笑,李氏只听的倒吸口冷气,再看看一个个得意洋洋的可爱俏模样,哭笑不得的叹道:“合着人人都是官老爷,唉,真是不慎落入贼船啊!”

姑娘们大笑,心情放松的李氏心中松了口气,恐怕孩子们生怕自己孤独,才想出这么个计策吧?失笑中急忙招待大家坐下。

各人坐好,沐怜雪挨着张灏而坐,两人肩并着肩,显得亲昵无间,萧家姐妹坐在侧首,三个姑娘则坐在对面,李氏搂着怜霜坐在张灏一侧,正好把一张方桌团团坐满。

四姑娘张卉儿神色慵懒,她这几日受了凉,身子刚刚大好,还拿着一方手帕挡在嘴边,时不时的咳嗽几下,不过声音极轻,她身后的丫鬟紫环不时送上温水。

张卉儿歉意的笑笑,说道:“婶子莫怪,侄女身子刚好。”

李氏如何会恼自家孩子,轻轻的过问几句,当听到无大碍后,放心点头,此刻沐怜雪罕见的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显然是极为欣赏李氏,以至于爱屋及乌,她平日轻易不碰触外人用过的茶具,这点到和大姐张婉儿一模一样了。

素手捂着温热,沐怜雪调皮的笑道:“婶子确是误会了,诗社岂能如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一般,人人封官许愿的。”

有些摸不清头脑,倒是把李氏难住了,她这些年闭门不出,对这边可谓是一问三不知的,疑惑的问道:“难道园子里还住着其他亲戚家的小姐?”

几个姑娘轻笑摇头,笑嘻嘻的只是不开口,气的李氏笑骂道:“好一群爱捉弄人的臭丫头,连婶子也逗弄不成?”

依然笑而不语,身后的丫鬟捂嘴偷笑,人人有志一同的闭口不答,李氏为之气结,不过这番不见外的逗趣,不知不觉使大家的疏离感消失不少,彼此大感亲切。

还是怜霜人小心里藏不住事,又心疼刚刚认的干娘,想她父母双亡,这些年心中悲苦不问可知,自是极为依恋气质酷似娘亲的李氏,只不过这干娘的长相却比她母亲还要漂亮的多了,不过大凡美女,一言一笑,在怜霜孩子般的纯净心中,都能寻到相似的地方。

“娘,咱们的诗社有的人是要加入呢,要不是姐姐们严格把关,恐怕整个园子里的姐姐妹妹,都得进来的。”

李氏大吃一惊,暗道难怪府上丫鬟,人人挖空心思的想过来这边当差,果然长房善待婢女,竟然到了此等地步?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她心里善良,闻言立即越加欢喜,要说先前还是起着顺顺孩子们的心意的话,此刻倒是心中火热,开始正视起诗社来了,她毕竟年纪轻轻,能与人交流玩耍,远比孤冷一人强得多了,再说相处的都是些女孩子,唯一的爷们,还是个未成人的,却不知道,这未成人的灏二爷,今日还戏耍了三位少女呢。

心中有数,李氏疼爱的抚摸怜霜如缎子般的秀发,很重视的问道:“那这执事按理说,可是要预定聚会日子,行使赏罚之权的,婶子年纪大,自是当仁不让,其它事项还请副社主示下。”

人人心中轰然喝彩,至此姑娘丫鬟们心中叹服,暗道果不愧是当年府上才艺双全,公认为第一美人的李婶婶,既不推脱,也不故作姿态,心中定下决定,立时毫不犹豫,毫无扭捏,所谓风华绝代,大抵如是吧?

沐怜雪眼眸中透出一丝欣赏,更多的乃是兴奋,扭头看着含笑点头的张灏,落落大方的直截了当。

“婶婶所言甚是,这都是执事的责权,既然婶婶同意加入诗社,那可是园子里的一大盛事,有了您的加入,想必日后姐妹们,会越发的开心呢。”

笑容灿烂,这讨论的既然是大事,在场的基本都是诗社成员,人人面色凝重,好似真的当成了天大之事,就是张灏也被此情此景感染,少不得肃穆而坐,倒也顷刻间赢得众位佳人的甜美一笑。

“不过俗话说得好,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咱们诗社有两位大财主慷慨解囊,有众多长辈倾力相助,自是不愁经费匮乏,所以嘛,嘻嘻。”

又是顽皮一笑,此刻的沐怜雪显然心中兴奋,整个人巧笑倩兮,娇美异常,连带着神态越发活泼,只看的张灏心中冒火,真想立时扑上前去,那个绝代佳人就地正法。

心中深深叹息,李氏终于证实了孩子们的深意,她为人既然应承,那就绝不会半途而废,心中暗下决心,这诗社一定要尽全力操持,一定要对得起孩子们的恩情。

身后两位年纪大约二十左右的丫鬟,闻言又惊又喜,其实她们都以嫁人,夫家都是张家世代下人,李氏每月得侄儿一份钱粮,又有那边府上的一份月钱,在豪门看似落魄,实则养活十几个下人绰绰有余,主人善待婢女,她们自是不舍得离去,兼之伺候的又是寡妇,也无所谓必须得处子之身了。

婶子李氏并未询问执事的月俸多少,大家默契的也未说出,即使在愚钝之人都清楚,以英国公府的赫赫权势,小小诗社得大奶奶和灏二爷的资助,想资金短缺都得难上加难。

又说笑一番,眼看时辰不早,丫鬟们上前劝告,姑娘们只得依依不舍的一同离去,相约明日集会,好生共襄盛举。

不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