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公子 >

第238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238章

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婆子灿灿的赔笑,还好过来的朱元香无意挑起争端,挥挥手命她们滚蛋,自己反而含笑上前,笑道:“那边就这个德行,紫雪妹妹不要在意,姐姐代她们为你赔一声不是。”

“没什么。”紫雪淡淡一笑,抬手整理下耳边的发丝,问道:“奶奶过来有何事,婢子这就去办。”

“过些日子要为大太太过寿,往年有老太太在,媳妇的生日都是简简单单的操办,但如今二爷不在家,我就想哄长辈好生开开心,心里正拿不定主意呢。”

朱元香上前拉起紫雪的玉手,笑吟吟的说道,凤目却紧盯着对方的神态变化。

看来大奶奶摸不清楚二爷是否战死,现在开始要为今后做准备了吧?紫雪心中冷笑,果然二爷不在家,家里人就开始一个个都蠢蠢欲动起来,各自都为了将来打起算盘了。

神色间显得有些忧伤,紫雪叹道:“二爷生死未卜,婢子没心情出去,奶奶还是寻沐姑娘商量吧。”

只觉得心口发紧,朱元香一时间看不透对方虚实,虽说她关心兄弟生死,但万一真的没了,那家中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得提前做些准备才好。

第255章 帝王驾崩

乾清宫中,皇帝朱棣盯着御书案下首的流金鹤鼎,就觉那渺渺升起的香雾,预示着自己的天下蒸蒸日上,真正成为世所罕见的盛世王朝。

一想到昨日连御三位嫔妃,朱棣就觉得满心喜悦,吩咐道:“小魏子。”

“陛下,奴才在。”小魏子几步上前,峰回路转,原本被打发到了别处,却随着灏二爷消失无踪,又给帝王召唤回来。

踌躇满志的站起来,朱棣伸了伸拦腰,却没发现自己脸上透着惨白,皱纹越发明显。

“封宝钗为宝贵妃,这是朕当日对她的承诺。”

“是,陛下,奴才马上就去传旨。”

跪在地上的小魏子不敢抬头,要不然他绝对会失声叫出来,皇帝的模样太渗人了。

朱棣一脸笑意,只是眼睛却一片冰冷,对于这位治好自己宿疾的美人,虽然深深感激,但岂能留她活着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今晚再过去传旨,赐她毒酒一杯,此事一定要做的隐秘,后事要隆重操办,让她风风光光的去吧。”

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小魏子只觉头皮发麻,等魂飞魄散的叩头退下后,好似丢魂一样的站在乾清宫外,心中更是升起绝望,已然知晓等赐死宝钗之后,自己这位知情人一样也得被灭口了。

但自己恐怕还是得眼睁睁的束手待毙,不然老母亲就要被连累了,一想起瞎了眼的母亲,小魏子悲痛的低下头去。

而目送小魏子离去的永乐帝王,则不当回事的笑笑,下面奴才的死活,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一想起自己还能重振雄风,立时得意的哈哈大笑。

“不对。”笑声突然停止,朱棣惊疑不定的深思,心想还得试试下面好不好使,不然等处死宝钗之后,一旦有个闪失,自己还能找谁治疗?

自觉浑身充满无穷精力,不过还是小心行事,以策万全的好,朱棣指着殿门外,沉声道:“谁在外面伺候,给朕进来一个宫女。”

“是!”一声娇娇弱弱的女声响起,转眼间一位秀气宫女款款走进,低着头不敢多看一眼,老实的立在御前。

满意的点点头,朱棣笑道:“过来,跪在书案之下,为朕松快松快。”

这乾清宫的宫女都是被训练过的,自然精通各种房中事,乖乖的应承,低着头走上撵梯,羞答答的跪在皇帝身前。

任由宫女温柔的服侍自己,朱棣坐回龙椅上,也不担心谁闯进来发现异常情景,这么大的御书案,别说藏着一位女人,就是藏起三四个,都不担心露馅。

“好久没这么荒唐了。”

朱棣舒服的呻吟道,惊喜于自己下面已然高涨,这滋味真是好多年没有享受过了,寻思着是否该下旨天下,真正的来次大选秀女呢?

一边任由美貌宫女使劲手段舔舐宝贝,一边想着美事,这重振雄风,自然要好生诏告天下,起码要好好挑选几百位美貌处子进宫才行,要不然等再过几年,就是有那灵丹妙药,恐怕也治不好年迈的自己了。

突然殿外传来痛哭中,惊得朱棣好悬没有跳起来,怒道:“谁在大哭,混账。”

“父皇,父皇,是儿臣啊!”

只见一个熟悉的人影,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群惊慌失措,不敢阻拦的太监宫女,一见来人披头散发的狼狈模样,朱棣吃了一惊,下面却更加昂扬。

“高熙,你怎么进京了?真是大胆。”

朱棣脸色马上阴沉下来,不经请旨而私自进京,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不过应该是事出有因,难道是在山东受臣子的气了?

死命磕头,朱高熙泪流满面,咬牙切齿的嚎叫道:“是那些逆贼,父皇,儿臣的家人全都被逆贼杀光了啊!我的妻儿啊!”

“什么!”朱棣立时大惊失色,随即狂怒起来,不过碍于宫殿里都是奴才,没有把胯下努力服侍自己的宫女一脚踢开。

“仔细说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低头准备询问详情,朱棣胸中怒火熊熊燃烧,这皇孙被人杀死,对他的刺激太大了,大到有些忍耐不住,下面随时都要喷薄而出了。

原本正常男人受到外物刺激,身下自然而然就会萎缩,但朱棣服用的仙水,确是灵枫苦心调制的大补之药,何况朱棣本就垂垂老矣,越加受不得这虎狼之药的连番冲击。

也是活该帝王今日倒霉,这坏事一桩连着一桩,原本只要好好保养身体,起码活个几年不成问题。

当日灵枫潜进宫里,本意就是用这补药为宝钗铺路,不管任由御医怎么检查,这泉水都是对人体无害的,顶多算是有些房事作用的药材而已,要不然,根本别指望皇帝上钩。

灵枫是想借此取信张宝钗,好在帝王返京的时候潜入近前,这样才能出其不意的行刺帝王,谁知后来被张灏无意中破坏了。

果然,宝钗得知帝王隐秘事之后,故意通过皇太孙朱瞻基的安排,整日里在御花园流连,一次撞见永乐帝王之后,凭着她的胆识好一番侃侃而谈,又经过几位御医的检验,这仙水就被朱棣心急之下给服用了。

也是朱棣太想重振男人雄风了,本身宝钗姑娘的见识就多,什么多多锻炼身体,什么服用一些药膳,什么注意事项,比之经验老道的御医更加有见识,岂能不哄的帝王深以为然?

不过宝钗一心卖弄,却忘了她面对的乃是一位帝王,尤其是此等见不得人的隐秘事,帝王的威严岂能被泄露出去而遭受千古耻笑,要不然,灏二爷早就出手相帮了,哪会这么多年都故作不知?

也算是张宝钗命大福大,那边小魏子失魂落魄的跑去口头宣旨,喜得宝钗姑娘眉飞色舞,越发感叹灵枫活神仙的道法通神,竟然一语成真,真的早年得以佩戴凤冠,从而君临天下了。

她自是万万想不到晚上就会被皇帝赐死,此时喜不自胜的收拾打扮起来,就等着晚上帝王驾到,好来一场真正的洞房花烛夜,结果气的朱瞻基黑着脸拂袖而去。

这边乾清宫里,帝王朱棣怒火中烧,听完儿子哭诉着白莲教造反,一群逆贼竟然杀进了藩王宫殿里,把个全家杀的险些灭了门,一边舒服的飘飘欲仙,就想下旨把那些逆贼全都千刀万剐。

就在这时,殿门外又跑进来一位宦官,扑通跪倒在地,叫道:“启禀陛下,道衍大师昨夜已然仙逝。”

“啊!”朱棣一阵头晕眼花,一想起随着这位唯一的挚友身死,自己可就真的成了个孤家寡人,一时间不禁悲从中来。

“陛下,不好了,不好了,王娘娘刚刚毙了,刚刚毙了。”又一个太监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一头栽倒,哭丧着脸大叫。

噗!一口鲜血喷出,这连番刺激再也使得一代雄主忍受不了,没等大哭,那胯下一阵汹涌喷泄而出的最后一丝元气,终于使得朱棣两眼翻白,直挺挺的倒在龙椅中。

胯下那年轻宫女心满意足的轻笑,伸手用衣袖抹去嘴角上的污渍,幽幽的道:“孩儿终于得报血海深仇了。”

素手一翻,一把寒光闪烁的梅花簪子,下一刻深深扎进心脏之中,宫女面带欣慰的缓缓倒下。

这一番惊天变故,吓得乾清宫内的人们纷纷失声尖叫,朱高熙呆呆的走上前去,望着已然气绝身亡的父皇,在看看自尽而死的宫女,那污垢的残痕,立时明白过来这荒诞一幕的经过。

心思电转,朱高熙突然被刺激的失心疯一样,诡异的哈哈大笑,指着一群目瞪口呆的太监宫女,狂笑道:“我是皇帝了,我是皇帝了,哈哈!”

噩耗传出,举国震惊。

等闻讯赶来的太子朱高炽和大臣们一到乾清宫,朱高熙痛哭流涕的跪地磕头,哪还有刚才猖狂狰狞的一面?

接下来自然得处理帝王后事,可怜一代千古帝王永乐皇帝,就这么在扑朔迷离的迷雾中暴毙而亡,任宫里用尽一切手段调查,也调查不出那宫女的真实身份,只知道早在很多年前就进了宫里,外面的父母亲人早就不知所踪了。

皇宫全都换上一片素色,整个京城被禁止一切婚丧嫁娶,更不许灯火璀璨的秦淮河和所有酒楼茶肆营业,就连大臣百姓家也不得吹拉弹唱,总之一句话,整个天下都要为帝王尽孝。

比历史上提前五年驾崩,永乐皇帝没能如愿迁都北京,整个历史轨迹因此被瞬间改写,不过朱棣死时重创鞑靼人,彻底收服朵颜三卫,震慑辽东各族,加上所有的光辉事迹,也算是不负此生了。

乾清宫外,太子朱高炽一脸悲戚,但他心中想着什么,恐怕没人能够知晓。

随着皇宫响起沉重肃穆的钟声,顷刻间,整个京城所有寺院都跟着敲击铜钟,京城内外立时弥漫在无尽的悲戚中,无数百姓跪地痛哭,来哀吊这位注定要被千古称颂的伟大帝王。

所有宫门全都被打开,突如其来的丧事闹得大臣们手忙脚乱,无数罩着白衣的宦官策马而出,奔赴天下各地,去宣达帝王驾崩的消息。

一切繁琐后事自不必提,没有张灏出手阻拦,悲壮的一幕最终还是出现了,包括英国公张辅在内的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人出言劝阻。

永乐皇帝的三十几位嫔妃,全都命吃完最后一顿饭后,被太监们拉扯进一间偏殿里,整个人被捆绑在长凳之上,脖颈间的一条白绫被狠狠一勒,就这么无辜的为先帝殉葬去了。

太子朱高炽感念张灏这么多年来的暗中照顾,并没让贤妃娘娘和张贵妃殉葬,而是迁到城外一处皇庄里颐养天年,算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心意。

张宝钗侥幸又逃过一劫,身边的知情人都被朱瞻基下令秘密处死,而小魏子则不知所踪,连同他的老母亲远走高飞去了。

素衣如雪,帝王的巨大棺木放置在乾清宫中不敢移动,京城中的皇族子弟跪在殿外痛哭流涕,其中哭的最凶的,无疑就是今日跑到京城来的汉王朱高熙了。

敏锐察觉出已然没有人能威胁到自己登基为帝,朱棣四个儿子,如今两个病死,两个都在此处,朱高炽此时不但天命所归,更是被天下人众望所盼,而汉王不过是一只丧家犬而已。

一身重孝,朱高炽眼眶通红,沉吟道:“先把自愿为先帝而毙的嫔妃棺木运送去北京城郊外,提前在陵墓附近安置妥当。”

“不知派哪位大臣主持此事?”首辅阁臣杨荣小心翼翼的问道,却故意没有问迁都北京的事,都被大臣们选择遗忘了。

“命瞻基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