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公子 >

第266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266章

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要用有辈分威望的老人担任,孩子们都留在这里,全都给我送入学堂里念书。”

“呵呵,二爷让娃子们念书,不知多受大家的感激呢。”王太平笑道,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张灏本意是想普及教育,却没想到歪打正着,惹得百姓越发拥戴他。

“走,各处走走,看看作坊的进度如何。”千头万绪,张灏在书房里呆的实在是有些腻味,就想出去散散心。

当下带着官吏们出了国公府,在附近的作坊里四处查看,其中走私过来的铁器,暂时不用担心不够用,只是日子久了就不免短缺,好在张灏前世是一位小参谋,对于台湾和沿海各地的资源情况了如指掌。

“告诉张梁,尽可能的运送石灰石过来,然后烧制成水泥,这几日我就带人去寻找煤矿,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那修路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此时他们正站在炼铁作坊里,一位满头大汗的老者一愣,急忙问道:“大人,那这地方有铁矿吗?”

张灏缓缓摇头,不等老人露出失望之色,笑道:“铁矿会有的,不过却不是在这里。”

千里之遥的琼州海峡,自宋朝时就是官员被贬斥的地方,这里就是有名的天涯海角,明朝时把海南岛改为琼州府,其中后世的三亚附近,方圆百里都是张灏购买的土地,因为这里有一大片可以露天开采的富铁矿。

第286章 开荒台南

即使张灏千方百计的预防瘟疫,但是大量基层官吏的缺乏,还是使得上千名老弱病死,而被百姓称为黑水沟的台湾海峡,最近倾覆了几十条私自而来的小船。

紧急动员海事学堂中二千名学员和家族二百名识字的下人,临时充作官吏和衙役,把百姓分散居住,在周围形成大大小小若干个避难所,简陋的房屋和恶劣的居住条件,使得连村子都叫不出口。

瘟疫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用来收容病患的善堂人满为患,幸好培养了一群女大夫,连续在民居前泼洒生石灰,又强制规定一系列卫生条例,勉强控制住瘟疫的爆发,但连续发生的几起强暴女孩的恶性事件,惹得张灏大怒。

当年在杭州城训练的三千军士抵达,当即命西门荣轩为锦衣卫千户,整天穿着飞鱼服管理治安,这个假冒铁血衙门的出现,效果立竿见影,在当街处斩上百个四处作恶的闲汉后,很少再有人敢趁机惹事。

让陆云带领福建水师回归二日海程远的澎湖列岛驻扎,张灏把澎湖港更名平安港,用以区别两个港口名称,实际上,张灏派人搭建的简易码头,并不是他真正认为的澎湖司,这里根本就没有朝廷官吏踏足过哪怕一步。

果然,随着朝廷一纸文书辗转送到,竟然称台湾岛属于海外蛮荒,不承认此地归属大明王朝领地,当地乃是蛮夷国王所有云云。

接到官文,张灏喜忧参半,喜得是明朝文人昏庸,一百年后荷兰和倭国都曾染指富饶美丽的台湾岛,而明人确实对此视而不见,根本当成化外之地对待,如此一来,从法理上就承认了自己的统治权和私有权,不用在担心任何来自中原的指责和猜忌。

忧的是自己的身份变得尴尬,假如将来朝廷派大员过来接管台湾,而自己要是拒不执行的话,那就意味着不打自招,妄想列土封疆的逆臣了,这个恐怕是朝廷决不会允许的。

不再多想,既然朝廷不承认这里属于大明领土,那就意味着从法理上站住了脚,一天没有把这里建设成富饶之地,恐怕都不会引起朝臣的一丝兴趣。

十万人的吃喝拉撒带来的巨大压力,委实令人头疼之极,只有硬着头皮用几倍的价钱诱使南方商人乘船过来贩卖急缺的各种物资。

张灏积攒的三百万两银子好似流水一样花出去,不过雄厚的财力带来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各种物资川流不息的运送过来,百姓的情绪高涨,看得见的幸福生活好像指日可见。

大规模移民最艰难的就是初期,混乱和恐惧随处可见,假如要是张灏资金缺乏的话,绝对会拖延开发荒岛的进程,拖延一日就意味着几万两银子的亏空。

成立官府衙门势在必行,不然人心无法稳定,不过最让张灏感到郁闷的,就是无法判断出具体位置,乘船而来,只确认了澎湖列岛,而对岸直线距离都是密布的小岛和暗礁,没有人敢直接过去,为了寻找出一条安全航线,因此损失了几艘海船。

坐在书房,张灏提着笔在纸上比比划划,想起当日海船一直往东南航行,不过走了二日而已,应该还是岛的东南方向,冥思苦想了半天,突然想起这里有一处大平原,应该就是后世的南台了。

“对,这里就是郑家最先登陆的地方,那平原不就是嘉南平原嘛?哈哈。”

张灏仰天大笑,暗骂自己蠢笨,这台南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大陆最近,一直是荷兰和郑家大力经营的地方,而满清时,这里也是全台湾的巡抚所在地,一直到日本人入侵,台南和日本岛地理位置相反,为了便于殖民统治,才把首府北迁的。

“二爷,探察地形的军士回报,二百里地的平原上,有四五个野人村落。”严海龙轻轻推开木门,走了进来。

张灏默然,暗道该来的总算来了,与本地土著人的冲突杀戮,恐怕是任何一位殖民者都无法避免的,幽幽的道:“多少人,有无敌意?”

严海龙神色古怪,笑道:“人数大约五千人左右,靠打猎耕种为生。”

“耕种?”张灏眼睛一亮,喜道:“是不是村子里有汉人存在的痕迹?对,应该是汉人先民和当地人混居一处了,这才教会土著种田,既然受到汉化又靠耕种生存,那性格就绝非野蛮残忍的生番。”

台湾岛土著种族很多,张灏猜测可能多达上百个种族,上万个部落,不过这些土著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分散在整个岛上,彼此间几乎老死不相往来,这也是为何台湾自古就没出现过土著国王的原因。

类似凶狠的部族基本都是位于东南的高山中,世代靠打猎为生,性情悍勇,而平原上的部落则温和的多,这个就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了。

“二爷英明,那些野人一见我们非常友好,还送给我们很多野菜和生肉呢。”严海龙笑嘻嘻的说道。

张灏摇头,不放心的道:“带着你的一千弓弩兵守在外围,日夜注意保护百姓的安全,不要被当地人欺骗了,我们是来抢占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是友好的客人!”

严海龙慢慢收起笑容,沉声道:“那属下就带人剿灭他们,不过五千人而已。”

“不可,要恩威并用,杀戮只能留在最后使用,派人和他们接触,顺便把我的仪仗带过去,好好在那些土著面前显摆一下,让他们举族归顺,不愿意的就往外迁徙,不服的,杀鸡儆猴!”

张灏清楚用不着大肆杀戮,因为很容易就可以征服整个岛内,缺铁的台湾哪里是汉人刀剑的对手?而本地的土著应该很容易投降归顺,这个通过历史就能知道,不过要提防的是土著人抱团,经过和汉人多年接触,很快就会觉醒,又因为汉人的欺压,以至于时常暴动起义。

会意一笑,严海龙是处理阴暗事的高手,自然知道如何吓唬那些愚昧的土著,奸笑中转身大步离去。

“这家伙,估计第一时间就会派人暗杀人家的大酋长或者大长老,拿丝绸茶叶收买首领,当面杀死挑战的强壮战士。”

喃喃自语,张灏边说边笑,随即朗声道:“太平进来。”

脚步声响起,王太平含笑而进,问道:“二爷有何事吩咐?”

“来,看茶。”张灏笑着招手,一位下人送上茶水后退下。

看着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在对面坐好,张灏把凭着想象画出的地区示意图推给他看,解释道:“这里的平原面积大约在一百多平方公里,哦,我是按照给你们讲过的计量单位。”

“没想到这个岛如此之大,原先还以为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岛屿呢。”王太平咋舌,一百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原几个县那么大了。

“外面码头受限于暗礁,无法扩建,不适合修建良港和船坞,要沿着海岸线往南寻找更适宜的地方。”张灏按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既然朝廷不要咱们,那就要改变衙门的称呼,不然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王太平默默点头,朝廷不设置官府,那按照中原的衙门设置就显得不合礼法,难道真的私自任命县官等官职吗?那不就成了私设官府了,属于大逆不道的。

不过不设立官府又不行,要不然怎么治理此地,看来只有便宜行事,私下里改个称呼,起码将来朝廷追究时,多少也能有个借口搪塞。

“一个城池和附属的四个大县,简单点,就叫做台南市,下面按照方位,叫做平东县,平南县,平西县,平北县,每个县人口暂定为两万到三万人,这里足够安置二十万百姓而绰绰有余,县下面设置乡,村,都按照现实条件,今后自动形成吧,立刻动员百姓用水泥修路,用粮食代替工钱,不许苛刻百姓。”

张灏一口气说完,不约而同和王太平相视苦笑,叹道:“先让百姓推举出德高望重之人,每个县组成七个人的长老议会,村里也允许有五人组成的长老团,协助官府打理家园,要大力宣传,保证耕者有其田,头两年不收任何赋税。”

没有办法,毕竟此刻急缺大量有经验的官吏,士兵总不能长期不务正业吧?此外还需要专业人手撰写律法等法典,只能暂时允许百姓自治,能将来各种条件成熟后,在一点点的改变。

不过好在这里所有人都算是灏二爷的族人,所有土地都是张灏私人独有,独裁统治的效率不容置疑。

张灏手中的丫鬟成为类似内阁的机构,幸好有这些位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女孩们存在,能够帮助张灏处理无数账目与文书,只是突然任命秦晴筠为首任市长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并没有人敢提出任何质疑。

当务之急就是要安置好百姓,必须抢在来年春季前,不然就得耽误播种,十万人被彻底动员起来,有了族里长辈成了显贵的长老,以往的流民显得很配合,其实为了生存下去,没有人敢懈怠偷懒,因为茫茫大海阻隔,想回去难比登天了。

汉人的服从度举世无双,张灏对此深感满意,而汉人的勤劳质朴,使之能在这里迅速适应,很快沿着离海岸二十多里的地方定为台南市,用水泥修建通往四个地方县的公路,大量火药被应用到开山破路上。

三条大河流经领地,一个湖泊处于平原中心,水源充沛,利于开垦水田,而两边则是高山阻隔,台湾山脉极多,其中有东南亚海拔最高的玉山,森林面积大,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梅花鹿漫山遍野,台南又多沼泽,河流里盛产田螺,鳌虾,鲫鱼,树木多以红木居多。

第287章 新的生活

1422年一月。

蔚蓝色的天空,碧蓝色的大海,海鸟在天际来回飞翔,白云处处,海风拂面,使人大感心旷神怡。

海面上,十艘满载三千人的大型海船迎风破浪,随着桅杆上的水手把勺子吹响,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涌出船舱,兴奋的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旗帜飘扬的港口和一排排的崭新建筑,惊呼连连。

甲板最前端,张梁不可置信的擦擦眼睛,惊讶的道:“老天爷,这才几个月的工夫,就完全变了模样。”

“哈哈,粱爷,平安港还不是最大的港口,据说大人要在另一端的什么台北修建更大的口岸呢,别说您了,咱们十天一个来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