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三百年-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帝亲珍妃而远皇后使慈禧太后大为光火,因为皇后是她的侄女,是她控制光绪帝的工具。她面斥光绪,要他善待皇后而远珍妃。
光绪亲政后逐渐形成以光绪帝为中心的帝党和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后党。珍妃长兄志锐先后被光绪帝由翰林院编修提为詹事府詹事和礼部侍郎,文廷式于光绪十六年中榜眼,光绪帝让他担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他们成为帝党主要成员。他们在甲午战中十分活跃,斥责后党李鸿章误国,要求罢掉孙毓汶、徐用信在军机处的职务。文廷式把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出,引发了“公车上书”爱国行动。珍妃与他们意气相投,向光绪帝发表意见,支持主战立场。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六日,旅顺失守,光绪帝令将李鸿章革职留用,摘去顶戴。慈禧太后对此不满,决定对2妃开刀,给光绪帝一个打击。二十九日,她令太监对2妃廷杖,说她们干预朝政,降为贵人。志锐被调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文廷式被革职,永不叙用。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经光绪帝的请求,慈禧太后才恢复2妃位号。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重,大清江山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应康有为吁请,为了振兴国家,挽救大清王朝,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珍妃经常把宫内消息通过其兄志锜告诉维新新党。变法失败后,光绪帝囚于瀛台,珍妃囚于宫内。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翌日晨慈禧太后携光绪帝潜逃。逃跑前,慈禧太后使人推珍妃入井,终年才25岁,其尸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从井中捞出。
名义皇后和大胆妃子
溥仪妻婉容(右)与文绣1922年,溥仪17岁时,宫里为他选定了一个皇后和一个妃子。皇后是婉容(1905…1946),妃子是文绣(1909…1950)。抗战时期,三岁为清帝的溥仪又当上了满洲皇帝。这时溥仪又多了一个贵人谭玉玲(1920…1942)。
特赦后溥仪跟护士李淑贤结婚。
下面说的是溥仪开始娶的皇后与妃子的性格与命运。
皇后全名为郭布罗·婉容,字慕鸿,满洲正白旗人,是内务大臣容源的女儿,生于天津。1922年选定为皇后,12月1日大婚。由于溥仪性无能,婉容婚后不久就过独居的生活。1924年与溥仪被逐出宫外,迁天津。在天津她还是比较愉快。1931年9·18事变后她与溥仪在日本人秘密护持下去了东北长春。第二年溥仪成为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称皇帝,婉容也被立为皇后。但此后便加快了走向毁灭的步伐。
婉容在东北学了点英语,能写英文信。她与近侍祁继忠、李某通奸,产下一女,被溥仪杀死。自此她染上了吸鸦片的毛病。因受刺激,患上了精神病。1945年日本投降后流落民间,1946年病逝。
妃子全名额尔德特·文绣,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北京。1922年她被选定为溥仪的妃子。她同婉容一样被逐出皇宫后就到了天津。她还在宫中时就与婉容结了怨,与溥仪也没有感情。她与婉容最大不同的是她有反抗精神,敢与传统观念决裂。1931年她从天津张园逃出并提出与溥仪离婚。她要求溥仪给她5万元生活费。她这一举动震动了当时社会,最后她胜利了。
离婚后她改名傅玉芳,回北京居住,曾担任四存小学教师和《华北日报》校对。
她过了20年自由、有情趣的生活,没有再婚。1950年去世。
前紧后松的内监制度
内监也叫宦官、太监、寺人,是在宫廷和少数王公、文武大臣家里服役已经阉割了的男子。他们被称为“病态社会的怪胎”。这些人的存在有很长的历史,在殷代就有了。
内监中也有本事大、对国家作出过大贡献的人,例如东汉发明造纸的蔡伦和明朝下西洋的郑和就都是内监。清朝关心国家大事不顾个人安危的寇连才也是内监。不过这种人确实太少了。内监为患倒是不少。历史上内监为患最严重的,秦朝就有赵高,他杀皇长子扶苏、丞相李斯,自为丞相,然后又逼二世自杀。唐朝宦官专权,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永贞革新流产,参与革新人员全部遭殃。后来的甘露之变,大批朝臣被杀。明朝内监为患就更触目惊心。永乐年间重用内监,后来内监发展到十万。明朝让他们逐步掌握朝政,甚至享有批红权。他们居内阁之上,导致政治腐败,加快了明朝的崩溃。
清朝怎么对待内监的,制度如何?
一言以蔽之:清朝对内监的管理是前紧后松。
关外时期后金没有内监。入关后顺治朝才开始引入内监:“依明宫寝旧制,裁定员额,数止千余。”鉴于历史上内监为患的教训,顺治帝用内监,但对他们警惕性很高,一开始就进行严格限制。顺治十年(1653)谕:
唐虞夏商,未用寺人。至周仅具其职,司阍闼洒扫给令而已。秦汉以来,始假事权,加之爵禄。典兵干政,贻祸后代。小忠小信,固结主心;大憝大奸,潜持国柄。宫廷邃密,深居燕间。淆是非以溷贤奸,刺喜怒而张威福。变多中发,权乃下移。历览覆车,可为鉴戒。朕酌古准今,量为设置。级不过四品,非差遣不许擅出皇城。外官有与交结者,发觉一并论死。
上面这段话出自《清史稿·世祖本纪(十年)》。
顺治十二年,皇帝在交泰殿特立铁牌,告诫内监不许干预政事,窃权纳贿,交结官员,越分奏事,否则凌迟处死。他还规定内监不得廷赐臣宴时沿明制入班行礼。然而他有疏忽之处:听信内监吴良辅的怂恿设立十三衙门: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尚方监、惜薪监、钟鼓监、兵仗监、织补染监。十三衙门以宦官为主管,营私舞弊。顺治临死时曾为之后悔。康熙即位后立即撤销了十三衙门,并杀吴良辅。
顺治在世时就开始减少内监数目,到康熙时下降到七百。雍正时忽又增加到2400多人,最多时达3000多名。
乾隆帝为了让自己和他人警惕内监的危害,以秦、赵、高三字为内监之姓。三字组合就是“秦赵高”。此外他又对内监定了11条处分条例。
对犯罪内监的处罚,有的遣送到吉林打牲乌拉为奴,有的遣送到黑龙江给官民为奴,有的罚款46个月的薪金。他们每月薪金是48两。有个叫高云从的内监,在乾隆二十三年(1774)泄露朱批机密,乾隆帝立即对他处以磔刑。
乾隆鼓励大臣严格管理内监。乾隆朝,巡检张若瀛杖责不法内监,乾隆帝给他升了7级。
清朝中叶以前由于严格管理内监,没出什么大乱子。诸宗元在《清稗类钞·序》中说:“宦寺女谒(女谒,通过宫中受宠女子请托)之祸,中叶前未之有闻。”
清朝后期对内监的管理就比较松懈,特别是慈禧太后宠信他们。内监曹进喜历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在宫中很得意。外省督抚乃至诸王、贝勒逢年过节都要给他送礼。同治、光绪时,慈禧太后宠任内监,让安德海到南方置办龙衣。她对总领内监李莲英更是放纵,以致使他权倾一时。
尽管后期对内监的管理比较松懈,但整个来说,相对于明朝来说管理为严。内监在清朝没出大乱子。
清朝垮台后,内监并没立刻除掉。由于“优待条件”允许溥仪小朝廷在紫禁城住,还有几百内监跟随他。1923年7月16日,溥仪驱散了大部分,直到他就任伪满洲国皇帝时,都还有一些跟随。抗战胜利后,溥仪当了俘虏,内监才完全散尽。
太监逸事
小德张
小德张指清末内监张元福。
小德张是河北青河人,12岁时入宫当太监,被改名张兰德。初事慈禧太后,为回事太监兼寿膳房掌案。因为会煮菜,得到慈禧太后宠爱,升为二总管,位仅次于李莲英。李莲英告老回家便升为大总管。后来他受隆裕太后宠爱。狗仗人势,挂在他口边的一句话就是“奉懿旨”,势焰熏赫。他纳贿7000金,慎刑司不敢深究。
慈禧太后死后的一段时间是所谓的国服期。本来这个时期规定不能大兴土木,而他却运动隆裕太后兴修延熙宫,一个西式铁楼。工无竣期,款无定额,款子给他贪占了很多,慈禧太后的钱有一部分进了他的荷包。他用这些钱在天津买了豪宅。
小德张身为太监,竟求艳富。他与载澧之妻——八姑奶奶有染。出宫后他娶妻纳妾,成为罕闻。
寇连才
寇连才是清末内监中惟一关心国家大事,敢于冒死哭谏的忠臣。
寇连才(?…1896),直隶昌平人。15岁入宫,先在慈禧太后梳头房里,后到会计房,为慈禧太后管账。再后来他又被派到奏事处,名为伺候光绪帝,实为监视他。
甲午战败后,国人无不扼腕。此时,慈禧太后欲以大阿哥替代光绪帝。她杖击支持变法的瑾、珍二妃,她自己恣意挥霍,贪图享受。对于慈禧太后的种种倒行逆施,寇连才忍无可忍,遂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三月二十三日早晨跪在慈禧太后床前哭谏:“国家已经处在危难之中,但老佛爷您自己不考虑吗?您放纵游乐,会生内乱的。”慈禧太后以为他疯了,连声呵斥,寇连才走了。
寇连才看哭谏无效,就请了5天假回到家里,与父母兄弟诀别。他拿出一个记事本子交给弟弟。回宫后,把自己的积蓄分给小内监,他是准备一死了。二十八那天,他上了一个折子给慈禧太后,内有10条意见,要求太后归政光绪等等。慈禧太后见到折子,大为震怒。问他:
“这个折子是你写的,还是受人指使写的?”
“这是奴才自己写的。”
慈禧太后让他把折子背诵一遍给她听,寇连才背得差不离,没大错。慈禧太后说:“本朝老规矩:内监讲国家大事要斩首,你知道吗?”
“知道。我要怕死,就不敢上折子了。”
慈禧太后派人将寇连才关押在内务府慎刑司。两天后移交刑部,处斩。
安德海之死
安德海(?…1869)直隶南皮人,与张之洞同乡。同治时他自宫进京当内监,对慈禧太后阿谀奉承,很得慈禧太后赏识。他便无视朝廷规矩,干预国政,纳贿招权。先是于同治四年(1865)在慈禧太后面前搬弄是非,攻奕䜣短处,使之免去议政王的封爵。他又笼络朝中官吏,奔走其门,气焰日盛。当时同治帝已是10多岁,十分讨厌他。有一次,他因事斥责安德海,反而受到慈禧太后的责备,心里就更恨安德海。碍于慈禧太后,他不好发作,便常在宫中将泥人头砍断,以示对他的愤怒。他把要杀安德海的事告诉钮祜禄氏,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劝他不急,他很不愿意,等不及了。
同治八年(1869)八月,慈禧太后令安德海到南方置办龙衣。她曾问同治帝同意与否,同治帝表面上说同意,却立刻报告钮祜禄氏。说,安德海一定要出都门,出都门就斩。但是谁能下手呢?钮祜禄氏看同治急于处置安德海,不好扫了他的兴。况且,让安德海这种人长期在宫中,让西太后当第二个武曌,以后自己死了也无法见文宗。于是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