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定国 >

第75章

定国-第75章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守一被众人吵得头痛,大叫一声道,“这偌大的李家,到底是怎么了?家父一辈子操持家业,才赚下这份家当,平日供你们花销,你们不知恩图报便罢了,却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你们还有没有良心?”

李守一的话音刚落,便立刻有人反嘴道。

“这话是怎么说的。这李家,难道就只是大老爷一个人的功劳吗?老太爷那辈上,哪个房里没有出过力?便是这一辈,没有咱们偏房帮衬着,大家伙顶撑着,李家能有今天的气势?”

“守一啊,你这话也太过了。我们怎么就落井下石了?刚才不是说过,分家也是救大老爷吗?分了家,没有那么多钱给那些贼人,那贼人也不好死逼的,拿多少,对他们而言,那都是多的。分家却正好给了我们一个还价的借口。这是避免李家受到更大的损失啊。”

“大老爷被抓走了,你担心头房在分家的时候吃亏,这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你完全不必这么担心。头房的功劳,我们都看在眼里,分家的时候,也自然是头房占着先的,这一点,大家绝对不会有意见。大家说对不对?”

众人倒是没想着趁大老爷不在,要把头房的那份给吞了。其实就算他们想,也没那个本事,所以大家都纷纷地应和着,只希望李守一,不来阻挠这件事……

李守一见群情激动,分家之势锐不可挡,唯一说话有些份量的三叔,也不明确表态,心知分家已经不可避免了。

第121章 分家不可避免

“分就分。你们别后悔。”李守一咬着牙,放下这句话后,转身离去。

众人见李守一走了,不由有些抓瞎了,大部份的账,可都在李守一的手里。没有账,让他们怎么分?

众人只是知道李家很有钱,可到底有多少钱,他们可没个概念,没有账可分不了家,所有人便一齐看向李家树。

李家树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守一代表头房发了话,那便分吧。你们先议,把哪房哪户,要占多少家产的比例都一一列出来。我去守一那里,把账全搬过来拢一拢。房产,地价回头大家也都一一议定一个价格,最后打在一起,就按议定的比例来分。如果大家想赶在今天,把家分出来,那最好就不要过多地计较,该让的让,否则别说三天,就是三个月,这家也分不成。你们先议吧,我去去便来。”

李家树交待完这些话,便朝李家正的书房走去,他知道李守一,一定就在那里等他。

果然,李守一见李家树进来,第一句就是,“所有的账都在我这里,我看他们怎么分。”

李家树也不说话,只是走进来,静静地坐在一边。

“三叔为什么不阻止他们这么胡闹?”

李家树只是苦笑地摇着头道,“还是分了好。这也是大哥很早就有的想法。之前是他们赖在李家不肯分,现在却是个好机会。”

“可是,三叔,这不是时候。”

“不是时候?正是因为不是时候,他们才会吵着要分家。换成平时,他们会这样叫嚣?只怕都巴不得拿那每月几两的生活银子呢。”

“八万两啊。分了家,拿什么变钱去赎父亲?”

“虽然他们说得话有些不中听,但其实有几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贼人说八万,我们未必就一定要给他们八万,而且就算要给了,也不能那么痛快地给。分家确实是一个压价的借口。”

“万一要是压不下来呢?”

“实在压不下来,就有些头痛了。不过,再怎么议,头房终归是占了大头的。你父亲这边,最低也要占到总家产的一半,你二叔那里就不去说了,三叔我也能分到四分之一的家产,我们二个人的家产合在一起,也有一大半了,只要在分家的时候,尽量把不动产给分出去,留下现银,再往四处筹借一些,要凑齐八万现银,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实在不行,那些商铺,货物,折现,抵押都可以,只要能把你父亲捞出来,这些花费也是值得的。”

李守一呆呆地坐了下来,良久之后,叹了一口气道,“分家就要伤筋动骨了,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力道,这一分家,便散了,再要成势,又不知道等到什么进候去了。”

“现在想这些有什么用?不要想那么多了。有时候,轻装简从,反而走得更远,暂时的失势,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可千万不能气馁啊。说一句不中听的话,万一这次你的父亲,没有逃过这一劫,你这一摊子的事情,也还需要你用心打理。”李家树关切地道。话虽不中听,但以眼下的情形来看,也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李守一心里何尝不明白这些,他只不过是不愿意去想这些而已,“三叔教训的是,守一知道了。那些账本,就有劳三叔带到前厅去吧,守一懒得看他们那些斤斤计较的嘴脸,分了也好,分了以后,我就带着妹妹住到林园去,这李家大院,就让他们去抢。”

“守一也不必赌这个气。家可以分,这院子却不能分,这是宅基,是李家的福宅,分不得。那些族人,既然分了家,是自然要搬出去住的,放心,三叔也决不允放他们把你挤走,事实上,他们也要有本事,才吃得下这一大片房产。”

“哎,这些就都劳三叔费心吧。分好了,三叔告诉我一声,我去具签花押便是。不过,三叔也不妨去告诉他们,账我是交出来了,如果今天之内,他们还分不出来,那守一也没什么耐性等他们慢慢地分了。”

李家树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我已经从店里抽了会算帐的老掌柜来核算这些账目,务必要在今天之内,把这事给定下来。”

李守一对这个三叔,自然是相信的,二人也没少在生意上有过默契的配合,于是二人又讨论了一下,哪些东西必须要抓在手上,哪些东西可以分出去。

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李家的家产,无非就是房产,店铺,田庄,现银和正在经营的账务与货品。

现银要用来赎人,这一块原本并不十分重要的项目,眼下却不能放手。

正在经营的生意,是李家起家的根本,也是李守一与李家树平日里做惯了的事情,这一块,也很难放手,就算是放手,只怕这些族人,也接不下来。

除了这二块,其他的都可以让出去。等过了这一段,慢慢平稳下来,房子田地都可以再置。

二人商议已定,再细节的东西,便也顾虑不上了。

这一天,李家必然是要在鸡飞狗跳中渡过的。而同样鸡飞狗跳的,却不仅仅只有李家。

从一大早开始,林家也没有消停过。让林家不得消停的,也是一封勒索信。

“混蛋。这是怎么一回事?”林海录咆哮着,用力地拍着桌上的那张纸。

林荣的脸色,也是异常的阴冷。

他没有想到,事隔一天,自己还没有好好的体会成功的喜悦,居然就出现这样的事情。

早知道会出这样的事情,他根本不会安排人,送出那封给李家勒索信。现在可好,信送了,人却不见了,这不是往他脸上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吗?

再说,林子祥可是林家的管家,是林家的老人儿,许多事情,都是经林子祥经办的。这个时候,林子祥跑了,这不是往林家的心口上,捅刀子吗?

也无怪乎林海录发那么大的火,如果林子祥真按照信上所说的,不给钱,就胡说八道!那可真是麻烦的很了。

“这个白眼狼,在林家呆了这么些年,我怎么就没有看透了这只白眼狼……去,让虎头营把他找出来,我非杀了他不可。”林海录怒道。

林荣忙道,“父亲切不可轻举妄动,林子祥既然敢这么做,那就是有备而为的,这么大的武陵城,我们这么急切地去找,哪里找得到?不如在四城多加守卫,先把人禁在城里,再慢慢摸索为好。”

林海录瞪了林荣一眼道,“这事你是怎么办的?怎么能让林子祥一个人在那里?如果多派二个心腹手下,互相制衡,借林子祥一个胆子,这事也做不出来。”

听到父亲的指责,林荣心里只是恼火。放林子祥一个人在那里看守,原本就是为了事情机密。谁能料到在林家呆了七八年的林子祥,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会做出这种事情,背叛林家。

他很想反驳一下父亲的话,可事实上,这一整件事情,都是他亲自安排的,如今出了事情,他是在责难逃的,所以这反驳的话,始终说不出口,只好接着林海录的话道,“我也在想,林子祥未必就有这个胆子,这里面一定还有同谋。”

“那你还不快去查?不把林子祥的嘴给堵住,咱们没法安生。”

“父亲也不用过于焦急,从林子祥的信中可以看出,他无非是求财。所以在没有拿到银子之前,他是不会把我们的事情说出去的。再说,那些事情,他也是参与过的,说出去,对他也没什么好处,我们还是要先稳住他才行。”

“稳住他?开口就要十万两白银,比我们还狠,拿什么去稳?他以为他是谁?”

第122章 说不定,真能翻出天。

“要钱是好事,只要他肯要钱,那就给了我们抓住他的机会,不妨先虚应着他,然后在交结的时候,把他给抓起来,最不济,也要把李老头给抓回来……这武陵城毕竟还在父亲的掌握之中,便是林子祥铁了心了要对付咱们,空口白话说出些什么,那也是没有证据的事情,没人给他撑腰,他还能翻出天来?”

林海录叹了一口气道,“说不定,还真能翻出天来呢?”

林荣一惊,忙问道,“父亲此话何意?”

林海录平息住刚才的怒火,闭上眼睛,轻轻地道,“昨夜刚刚收到都城吴大人的密信。”

“吴台铭吴大人?”林荣不由惊呼了一声,他自然知道,吴大人正是林家的靠山,林家每年可没少孝敬吴大人银子。可是这位吴大人却很少会写信过来,最多是带个口信。只有极重要的事情,才会需要写信的。

林海录点了点头,慢慢地睁开眼睛道,“为父在武陵呆了有六七年了,有人不想让为父继续呆在武陵。吴大人信中说:换一个地方,已经是必然的,换到什么地方,尚在计议。御史台已经选定了钦差,过几日便会至武陵对为父进行考官查绩。在这种时候,如果出了问题,如何得了?”

林荣不由地皱了皱眉,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御史台的考官,虽然是走个过场,但如果满城都是不利于林家的流言,只怕这考便成了真考了。

再说都城里的情势,也不是很明朗,谁知道下来的钦差是偏着哪边儿的?万一就是来挑父亲毛病的,再出了林子祥的事情,那岂不是看着往钦差的枪口上撞吗?

万一要是查出个好歹,那林家这些年的经营,不仅全部完蛋,最后连命能不能保住,都在二可之间了……

想到深处,林荣不禁流了一身头的冷汗。

“下来的钦差,是不是太子的人?”林荣问完这话,才意识到自己的问话是多余的。如果真是太子的人,吴大人就完全没有必要写封密信来,直接带个口信,便足够了。而父亲也没有必要这么紧张了。

“说不清楚这位李钦差,之前他是深得皇上宠信的大臣,如今在御史台,他却名声不显。皇子之间的争斗,只有见他躲避的份,很少见他参与。整个御史台里,就这位李大人,最让人看不清……”

“送些钱?”

“千万不能,吴大人已经亲自来信,就是不要我们孟浪,岂能如此造次?哎,早一天收到这信,李家那事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做的。没有李家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