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 >

第658章

隋末-第658章

小说: 隋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诏书自然是隋帝杨杲的禅位诏书,而等的人自然是陈克复。

禅位大典得在太庙举行,而陈克复虽然已经住在了宫中,这个时候却也是得在百官的拥护下,从宫外入宫进入太庙。与陈克复一起前往太庙的,还得有杨杲的禅位诏书。杨杲先在宫中写好诏书,然后派人送到承天门外交给主持大典的官员,然后陈克复在百官的拥护下,带着诏书前往太庙。

“传位诏书到!”担任奉诏大臣的是三名隋室旧员奉诏大臣是已经八十岁的政坛不老翁,杨广时的纳言苏威。副大臣则是前太子杨昭的岳父韦寿,如今也是陈克复的岳父,另一个副大臣则是与苏威一起从上洛归降陈克复没多久的萧后的亲弟弟萧瑀。

苏威,韦寿,萧瑀三人都是隋室老臣,也是皇戚,此时就担任了这个将诏书送到承天门外的责任。

传位诏书送到,并没有直接给陈克复,而是由苏威三人登上承天门城楼之上,取过传国玉玺在上面加盖国宝玺印,然后与诸臣验证过后,再放进早已经准备好的香案上的一只黄金打造的金凤的嘴中。

黄金打造的金凤璀璨无比,光耀照人。

“接诏!”

承天门前,此时还只是穿着陈王衣袍的陈克复微微笑着,身侧走出三名大臣上前接诏。这就是陈克复这边的宣诏官,三名负责今日宣诏的大臣则分别是太师毛喜,司空房玄龄,司徒李奔雷三人。三人又文有武,且毛喜代表了陈克复这边的宗族,房玄龄代表着文臣们,李奔雷则代表着河北军方。三人不但位高,且威望很高,此时由三人担任此职,也是对三人的肯定与荣耀。

毛喜作为宣诏大臣正使,亲手捧着雕成云朵状的一个漆金木盘。然后缓缓走到承天门下,恭举着云盘。

苏威和韦寿,萧瑀三人小心的用彩绳吊着金凤缓缓从承天门上放下,含着传位诏书的金凤稳稳落在了毛喜手中的云盘之中。

金凤云盘,这诏书的仪式就算是完成了。

得到了诏书这一刻,陈克复已经是名至实归的大陈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毛喜三人率先向陈克复跪下,接着十几万将士也通通跪下晋见新皇。

如山呼,如海啸声的声音响起。

“万岁,万岁,万万岁!”

“铛!~”

恰在这巨大的恭贺声刚一停下,钟鼓楼上的第一百零八道钟声终于敲响最后一记钟声。

“平身。”陈克复此时神采飞扬,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和激动,张开双手虚抬,让众人起身。

礼毕,毛喜上前道:“陛下,请前往太庙!”

陈克复点了点头,在侍卫们的拱卫下,登上了由六匹纯白骏马所驾的豪华金根车。这车通体装饰金银,长达九丈,高宽各三丈,就如同是一座小型城堡。

车驾缓行,百官相随,后面还有无数的将士和护卫们跟随。用了小半天的时间,陈克复终于到达就设在午门之名的太庙。实际上,因为陈克复的父亲在江南称帝,因此在建康城还有一座太庙,供应的也都是陈霸先等陈家祖先。

到达太庙,下车,隋帝杨杲已经等候在那里许久了。见到陈克复带着无数的精兵悍将进入太庙,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脸色变得苍白了一些,一双小手更是紧紧地握紧了萧后的手。萧后看了看远处缓步而来,满脸王者姿态的陈克复,又转头看着面带惊慌的年幼儿子,不由心中复杂。

陈克复先拜祭了先祖,然后才缓步向着杨杲所在的禅位高台缓步而去。刚刚他已经更换了衣袍,换上了全套的天子冠冕,肩挑日月,身披山河,头上戴着十二道珠毓的冕冠。

按古礼,禅位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如果不算尧舜禹这样传说中的上古皇帝禅位。再除掉那些没成事的,真正流传于史书中的禅让仪式已经有过许多次了。历史上,东汉禅位于曹魏,曹魏禅位于西晋,东晋禅位于南宋,宋禅位于南齐,南齐禅位于南梁,南梁禅位于南陈,东魏禅位于北齐,西魏禅位于北周,北周禅位于隋。这九次禅位距离眼下并不远,而且基本上,从汉末开始,各朝都是如此禅让接替,差不多形成了一个皇统时代。

南陈当年是由南梁禅位,最后却并没有经过禅让,而是直接灭于北朝由周禅让的隋手中。

如今,陈克复终于又将昔日灭亡陈国,灭亡南陈这一脉的北朝的继承者隋灭了,并由隋禅让于他。今日的新陈朝,既可以说是南陈的复辟,也可以说是直接继承了北朝的正统。

虽然南方还有一个陈朝,而且陈深比陈克复建立的陈更加是南陈的正统,但从这个时代的观念来说,如今的陈克复才是这个时代王朝的正统。陈深的南朝,反而已经不属于正统了。

第793章 破军洛阳登极即位,改元大陈神龙元年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无数将士的洪亮嗓音响起,禅位大典开始之前,数万禁军开始齐声高唱。据主持这次大典的毛喜与房玄龄等尚书省及礼部的官员们讲,这个合唱属于上古代礼,歌名卿云歌。这四句反复重复的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天上飘着灿烂的云彩,象片片美丽的绸缎聚集在一起,日月给与大地的光华,会一天天继续下去。从而歌颂禅位于新帝,就象在新的阳光下开始了新的一天。

陈克复听了也只是笑笑不语,不论这是不是古礼,反正这种类似于歌功颂德的事情也无所谓,大家唱唱,反而能让新朝新皇的声威更盛一些。就如同这个禅让仪式一样,虽然说他不经过这个典礼,也一样是皇帝。但在这样注重正统的朝代,特别是此时天下还未大定之时,这样的一个禅让大典,却是等于全盘接收前王朝的一切。不但接收他们留下的正统,财富官员,也包括天下百姓人心。

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大合唱结束之后,也就到了整个大典最重要的时刻。

陈克复登上杨杲所在的高台,隋帝杨杲起身,从桌案上将毛喜放上去传国玉玺移交给陈克复。皇帝的玺印很多,不同的文件,敕书等地方,就得用不同的玺印。而传国玉玺,则是最重要的一方,也是象征着王朝正统。只有在最庄重的国书之时,才会用到这方玺印,比如今天的禅位诏书,在几个杨杲的私人印玺后,就有加盖一个最重要的传国玺印,印上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

二十多个玺印不需要全拿出来,隋帝杨杲双手捧着传国玉玺交到陈克复的手中,也象征着他把大隋的江山也交到了陈克复的手中。这一刻,年幼的皇帝也不由的有过一丝丝的犹豫。但面对着陈克复那微微含笑的表情,他只得心中含着不忍将玺印交到了陈克复的手中。

接过了传国玺印,陈克复双手将其捧过头顶,转身向太庙广场上的数万将士示意。这些陈军将士们一个个兴奋激昂,齐声欢呼,山呼万岁。洪亮声音,直冲霄汉,久久不能平息。

交出了传国玉玺,杨杲也没有再多犹豫,安全按照先前演练过的步骤,自己双手摘下了头上的十二毓珠天子平天冠。然后往前走了几步,走到了陈克复身边,与陈克复平齐,再无在他之上。

担任宣诏官的毛喜、房玄龄,李奔雷三人捧着云盘金凤,登上高台。

李奔雷手捧云盘,房玄龄从金凤的嘴中取出禅位诏书,递到了毛喜的手中。

早已经在年前就从相位上退下,只担任了一个正一品太师虚职的毛喜已经刚刚过了七十,满头的头发也全成了白霜。但是今日,他却无比的亢奋激动,整个人红光焕发,神采奕奕。二十八年前,还是正当壮年的他背负南陈太子所托,带着刚生下的陈克复远走他乡,从江南避到了河北涿郡隐居。一隐就是二十多年,甚至到他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完了,南陈从此灭亡,皇孙陈克复也从此只会成为隋朝下的一个小员外。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皇者终究不可能隐于市井。今日陈克复登基,南陈复立,最激动高兴的就莫过于从小将陈克复养育到大的毛喜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当年听到陈克复在辽东遇险,他马上就带着全庄上下一起奔赴辽东。后来听到太子复国,他虽十分想南下,但犹豫许久,终究还是留下了。今天,这一切都值了。

打开诏书,毛喜心中仍然不能平复激动心情,就着激动的心情,毛喜大声宣读杨杲的禅位诏书。

“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北伐突厥,遇虏太原。悯予小子,奄造丕愆,哀号永感,心情糜溃。仰惟荼毒,仇复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启处。”

听了一个开头,陈克复就明白这么文四骈六的诏书定不是杨杲所亲写。

只听毛喜继续宣读到:“咨尔天下兵马大元帅相国总百揆陈王,有命自天,降神惟狱,天地合德,晷曜齐明。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氓黎,保乂朕躬,系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格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在昔虞、夏,揖让相推,苟非重华,谁堪命禹。”

果然,后面一大段话完全就是对陈克复歌功颂德,听那话,巴不得把陈克复写成是一个上天专门派来拯救他杨家的神仙。各种词语,各种奉承,听的陈克复站在那里地,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事情的本质不过是杨家当年抢了陈家的江山,如今陈克复又把杨家抢了。这么直接的事情,却非得说得杨家被抢了,还十分感激的样子。陈克复不由在心中想,这写诏书的人也有点小无耻了。这不是赤裸裸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打了左脸还打人家右脸么。还有命自天,膺期命世,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词还真押韵对称,这水平确实很高。

“当今九服崩离,三灵改卜,大运去矣,请避贤路。兆谋布德,顾己莫能,私僮命驾,须归籓国。予本太子,及予而代,天之所废,岂其如是!”

“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惟新之恩,预充三恪。雪冤耻于父皇,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殒,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陈朝。宜依前典,趋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仍敕有司,凡有表奏,皆不得以闻。”

“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日月,革故著于玄象,代德彰于图谶,狱讼有归,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朕虽庸貌,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祇之至愿乎。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陈,一依唐、虞、宋、齐故事。”

一番冗长的对陈克复奉迎,以及对自已的贬低,甚至对隋朝灭亡也说成是上天注定抛弃之后,诏书终于算是说到了最重点的那一句话,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陈,庶官群辟,改事陈朝。

而且其中一句话,倒觉得这诏书应当是原隋朝官员所写。那句若释重负,可是首次在这时代听到。听这口气,倒有点像是杨杲本来的口气了。但不论如何,诏书已经宣读,而且马上将传抄遍传于天下各地,宣示新旧朝交替。

毛喜一口气将长长的诏书念完之后,下面的数万将士又马上唱歌了。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莆华已竭,褰裳去之。”

陈克复一边听着这些激昂喜悦的歌声,一边听旁边的房玄龄给他解释,说是这首歌载于《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