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流水迢迢 >

第34章

流水迢迢-第34章

小说: 流水迢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吧。”

“第一,我要是帮了你,你成功让裴琰上当后,不给我解药,或是再来杀我灭口,我怎么办?”江慈死死盯着卫昭,

卫昭靠回树干,慢条斯理道:“那你说怎么办?”

江慈清了清嗓子,道:“你也给我听着,我呢,这些天见了一些人,留了一封信在某个人的手中。我对那人说了,若是我一命呜呼或者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去见她了,就让她把那封信送到裴相手中。”

卫昭冷哼一声:“信中自然是告诉裴琰谁是真正的树上之人了?”

江慈得意地抱了抱拳:“萧教主果然聪明。”

卫昭眼神一闪,半晌方从怀中摸出一个瓷瓶:“这里面的解药能解你体内的一半毒素,你服下后性命能保,但如果半年内不服另一半解药,则会头发慢慢变白,肌肤老化,身形佝偻。你若替我办到此事,我自会将剩下的一半解药给你。”

江慈想了想,接过瓷瓶,掂了掂,笑道:“倒是没办法的事情,先保命重要。咱们是谁也威胁不了谁,有了那封信,我也不怕你不给解药给我。你在朝中权势熏天,偏还要当那劳什子星月教主,自然是所图事大,不会为了我这么一个小丫头冒功亏一篑的风险的。”

卫昭嘴角微微抽搐,冷冷道:“第二个问题呢?”

“第二个问题,你找来准备栽赃、转移裴琰视线的那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是清官还是贪官?”

卫昭修眉微蹙:“你问这个做什么?你照我的吩咐便是,管他是清官还是贪官!”

江慈撇了撇嘴:“那不行,我得问清楚,万一是个青天大老爷,我可不干。”

卫昭哂笑道:“迂腐!是你自己的小命重要,还是那人的命重要?!”

江慈怒道:“在你们这些人的眼里,当然是自己的性命最重要,看咱们平民百姓如草介一般,可在咱们平民百姓的眼里,你们这些权贵的性命,比那草芥都不如!”

卫昭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瞬间又平静下来,呵呵笑道:“那人嘛,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杀人如麻,造孽无数。”

“怎讲?”

“他叫姚定邦,是兵部左侍郎,曾任薄公手下大将。他在与桓国人交战时,攻城掠地,少留活口,杀人无数,绰号‘姚判官’。此人相貌俊雅,性喜猎色,好钱财,贪婪无比,还颇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不良嗜好。你说,这样的人,该不该死?!”卫昭话语说得云淡风轻,一双凤目却灼灼有神盯着江慈,他修长的右手轻轻抚上她的面颊,将她鬓边一绺长发慢慢缠于手指之间。随着最后一句话语,他猛然用力一扯,江慈吃痛,扑到他怀中,‘啊’声尚未出口,又被他捂住嘴唇。

江慈怒道:“你放手!”

卫昭冷若寒冰的手指慢慢托起江慈的下巴,低头凝望着她,江慈仰头望去,可以清晰看到他长长睫羽下的双眸。那眸光冰冷如剑,夹杂着痛恨、蔑视、狂燥与残酷无情。

她静静地与他对望,默默地看着眼前这张美如春柳、皎如洁月的面庞,看着这有着雪肤乌发、星眸修眉的‘凤凰’,渐渐觉得自己好似能看到他眼底的仇恨与隐痛,心中恻然,偏过头去,低声道:“我会照你的话去做的。”

卫昭似笑非笑,用手托住她的下巴,将她的脸扳过来,直面自己:“为什么不敢看我?是不是真的倾慕于我的风采,日夜思念着我?”

江慈‘啪’地将他的手打落:“你臭美!什么凤凰不凤凰,你长得再美,在我眼中,也就是只关在笼子里的鸟!”

卫昭面色一变,猛然伸手掐住江慈的脖子,江慈觉他的手隐隐有些颤抖,一时想不清自己这句话为什么惹得他这般动怒,又不愿开口求饶,眼见卫昭似是极为愤怒,手指也慢慢用力,心呼糟糕,只怕是一言不慎,惹恼了这个喜怒无常的卫三郎,小命难保。

胡思乱想之际,院门轻轻开启的声音传来,卫昭倏然收手,迅速戴上一张人皮面具,贴到江慈耳边轻声道:“姚定邦出现之前,我会想法子传个信给你,到时你就照我们约定的去说。”

江慈侧头间见崔亮进来,忙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只要你不食言―――”身边一空,已不见了卫昭的身影。

江慈知他已借夜色掩护离去,又混回到庄王爷的侍从之中,暗赞此人神通广大,遥见崔亮进屋,忙从树上滑落于地。

崔亮在屋内找了一圈,未见江慈,正有些奇怪,江慈奔了进来,笑道:“崔大哥,你回来了,有没有见着素烟姐姐?”

崔亮点了点头:“见着了,她说你师姐那日去得急,来不及见你一面,让你安心在这相府住下等她,她办完事了,自然会回这里找你。还说让你不要去别的地方乱跑,以免她回来时找不着人。”

江慈已见着卫昭,便也未将素烟的话放在心上,只盼着师姐再回京城时,自己已顺利摆平大闸蟹和没脸猫,拿到解药,与她一起回到邓家寨。至于当初下山时要游遍天下的雄心壮志,自是随势而变,不用再提的了。

她搬过把躺椅,笑道:“崔大哥,反正夜长无事,你给我讲讲故事好不好?”

崔亮愣了一下,旋即笑道:“怎么突然想听故事了?我可不擅长这个。”

“我就是整天闷在这西园,好无聊。也不一定是故事啦,你对朝中的人和事都十分熟悉,不如给我讲讲这些当官的吧,哪些是好官,哪些是贪官,都给我讲讲。好不好?”江慈边说边沏过一壶清茶,又搬过竹椅坐于崔亮身边,仰头而笑。

崔亮见她满面纯真,心中暗叹,微笑道:“行,左右无事,我就当一回说书人吧。”

庄王与静王虽在朝中争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但朝下还是一副兄友弟恭、其乐融融的样子,裴相与陶相虽然在朝中针锋相对、你争我夺,但朝下也还是一副同僚友好、协力同心的假象。既然不是在朝中,加上今夜是裴相纳妾之喜,又有素烟这长袖善舞的戏曲大家作陪,这酒便喝得十分热闹,笑声阵阵。

待到子时初,庄王和陶相都有了几分醉意,静王向来自持,也面上带红,素烟更是斜歪在椅中,醉眼朦胧地望着裴琰。只裴琰推说伤势未好,未曾饮酒,尚保持着清醒。

推杯换盏后,宾主尽欢,静王转头间见裴琰使了个眼色,心中会意,笑道:“虽说这酒喝得痛快,但少君的如夫人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我们这些人还是得趣一些,把少君还给如夫人吧。”

庄王大笑,扫了一眼厅中厅外的侍从,站起身来:“三弟说得极是,时候不早,我们也该告辞了。”

裴琰连声岂敢,起身将众人送出府门,庄王等人的车驾过来,庄王与陶相登上马车,静王也正要步下台阶,裴琰忽道:“对了,王爷,您上次让我找的那套高唐先生批注《漱玉集》,我可寻到了。”

静王大喜:“太好了,我可是找了数年都没找到,快快快,借来让我一观。”

裴琰转头吩咐裴阳:“去,到书阁将这套书取来给王爷。”

庄王登上马车,笑道:“三弟,你就在这等吧,我们先走一步。”

静王忙恭腰道:“二哥慢走。”

望着庄王等人的车队远去,裴琰与静王相视一笑,裴琰引路,将静王带至慎园书阁的二楼,待侍女们奉上香茶,裴琰将门关上,静王微笑道:“少君,老实交待,你这伤,是真伤还是假伤?”

裴琰一笑:“伤哪还有假?倒是我出道以来第一次伤得这么重。”说着轻咳几声。

静王在椅中坐定,慢慢呷着茶,扫了眼书阁,道:“这里倒是个韬光养晦的好地方。”

裴琰微笑道:“王爷说得在理,怕只怕我想在这里韬光养晦,有些人偏不让我省心。”

“愿闻其详。”

裴琰站起来,推开南面窗户,望向苍穹中的几点寒星、一弯冷月:“王爷,这几日我不在朝中,听说兵部向西北王朗部紧急拨了一批军粮,又命高成的人马向后退了三百里,南安府的驻军与玉间府的驻军进行了大规模换防,您说,我在这里,能睡得安心吗?只怕王爷这几日,也是睡不安稳的吧?!”

静王默然片刻,缓缓道:“少君倒是头一次把话说得这么明。”

裴琰一笑,关上窗户,坐回静王身边,与静王四目相视,俱各看到对方眼中的波澜。裴琰微笑道:“王爷,那套高唐先生批注的《漱玉集》,我倒真是找着了。”

“哦?!”

裴琰走至书阁西北角,移开格门,取出一套陈旧的《漱玉集》,静王忙接过来细看,抚书笑道:“确是高唐先生手笔。”

裴琰右手抚上书页:“高唐先生当年虽是文坛泰斗,治学名人,批注令人倾服,可如果不是《漱玉集》本身为惊世之作,也不会如此闻名于世。”

静王点头道:“少君说得极是。”他抬起头,直望裴琰:“少君有话请直说。”

裴琰轻撩衣摆,在静王对面坐下,平静道:“王爷愿做《漱玉集》的话,我愿做高唐先生。”

静王缓缓道:“我们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朝中之人,包括父皇,谁不将你看成是我的人。”

裴琰一笑:“可现在,只怕王爷有所动摇了吧?”

三一、愿者上钩

静王目光闪烁,裴琰直视着他道:“王爷,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朝中局势,你比谁都清楚,我只怕是要离开一段时日。敢问王爷,刘子玉进京,可是王爷之意?”

静王面上闪过一丝尴尬,笑道:“子玉进京,是正常的年考述职,少君多心了。”

裴琰靠上椅背,悠悠道:“刘子玉其人,虽精明能干,民望极高,但他有两大死穴。”

“少君请说。”

“刘子玉出自河西刘氏,为名门望族,但河西刘氏与当年文康太子交往过密,这一点,只怕犯了皇上的大忌。”

静王心中暗惊,并不言语。

“第二点,刘子玉的妻舅为薄公手下大将,薄公一直以死忠于皇上而让皇上另眼看待,但他若是在立嗣问题上有了一定的倾向,皇上还会那么信任他吗?”

静王木然不语,裴琰续道:“我理解王爷的心思,刘子玉乃河西名士,又多年宦海沉浮,是朝中中立派和清流一派的中坚力量,王爷此时选择他,一来是想向皇上表明您并无非份之想,二来是想拉拢清流与中间一派的力量。

可王爷想过没有,清流一派向来自命清高,又深受儒家之学影响,死忠于皇权正道。您再费尽心机拉拢于他们,他们也只是视您为静王爷,只是皇上玉牒金册诏封的王爷。在他们眼中,真正的主子还是那有着明诏典册的皇位继承人,谁有了那一纸诏书,谁在他们眼中就是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就是他们要效忠的主子。太子再不受皇上喜爱,可目前为止,他还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又有董大学士护着,清流一派会支持您吗?”

静王默然良久,轻声道:“倒是我考虑不周,少君莫怪。”

裴琰忙道:“岂敢,正如王爷所说,你我本是一条船上之人,我说这一切都是为了王爷您考虑的。”他顿了顿道:“王爷,现如今的形势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您想韬光养晦,以退为进,可庄王爷会让你如愿吗?刑部现在正在追查南安府科考案,若是一路查过来,王爷再在府中韬光养晦,只怕也养得不安心吧?!”

不待静王作答,他又道:“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王爷得多提防些。”

静王不自禁的前倾身子:“少君请说。”

裴琰身子微微前倾,一字一句道:“就是卫昭,卫三郎!”

静王眼中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