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

第35章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第35章

小说: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楚继位
  回到邯郸以后,吕不韦花重金买来了邯郸城里最漂亮,而且又能歌善舞的歌女,名叫赵姬,与她同居,并让她怀有了身孕。一次,吕不韦邀请子楚前来饮酒。席间,吕不韦故意让这个歌女出来为他们弹琴助兴。子楚对这个美丽的女人一见钟情,为她神魂颠倒,趁了酒兴和酒胆,子楚突然站了起来,神情严肃地对吕不韦说,我想求先生的小妾为妻,请您答应我的要求。吕不韦假装生气,说公子这话有点过分了!我好心好意让内人来给你进酒献舞,公子却要夺我所爱,公子你是不是疯了。但是没过几天,吕不韦却亲自把这个女人送到了子楚的府上,因为吕不韦有着更大的阴谋。他与这个歌女约定,向子楚隐瞒了她怀孕的事情,他还告诉这个女人,如果她照自己的吩咐去做,日后,她一定会成为秦国的皇后甚至是太后,尊贵无比,荣华富贵享用不尽。歌女听从了吕不韦的吩咐,过了数月,她生下了一个男婴,子楚认为这是自己的儿子,便给他取名叫政,同时将这个赵国歌女立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秦国派军围攻邯郸。情况危急之下,赵国国君打算杀死秦国质子,作为报复。子楚闻讯,便与吕不韦谋划,一次拿出六百金,贿赂守城的将卒,说我一家来邯郸做生意,现在遇到秦国攻赵国,想请通融一下,放我们回老家阳翟。于是子楚从邯郸侥幸逃脱出来,找到秦军以后,他顺利地回到了秦国。后来,赵王又打算杀死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但是,吕不韦在赵国关系众多,把子楚的妻子伪装成富豪家的女儿藏了起来,母子二人都保住了性命。六年以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继位,华阳夫人成为王后,子楚成为太子。于是,吕不韦让子楚的妻子、儿子亮明了身份,赵国害怕得罪秦国,于是专门派使者护送他们母子回国。

  第84节:新读史记(下卷)(84)

  安国君继位只一年便去世了,子楚继位,这就是庄襄王,赵国歌女所生的儿子嬴政被立为太子。而华阳夫人则成为华阳太后,子楚的生母夏姬被尊为夏太后。子楚继位以后,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封为文信侯,子楚将黄河以南洛阳地区的十万户作为他的封地食邑。
  一字千金
  子楚继位只有三年便去世了,太子嬴政继位。他尊奉吕不韦为相国,尊称他为“仲父”。当时,秦王嬴政年纪还小,太后亲自主持朝政,实际是吕不韦执掌大权。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发,二人私通。
  此时,战国四公子,即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名声远扬,他们礼贤下士、广交宾客,并且借此互相倾轧争斗。吕不韦所在的秦国虽然强大,他的家里虽然富有,家僮甚至多达万人,但是却不如这四人那么有声誉。吕不韦经常感到羞愧,于是,他不惜重金,召来了众多文人学士,优待他们,门下的食客达到了三千多人。
  当时,诸侯各国有许多辩才,例如荀卿等人,他们著书立说,使自己的学说主张遍布天下。吕不韦也打算如此,他要求门下的食客们都将自己的见闻记载下来,最后将其汇集,编排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有二十余万字。他认为这些内容包括了天地万物以及古今万事,便为其取名叫《吕氏春秋》。不久,吕不韦把《吕氏春秋》刊写并张贴在咸阳的城门上,并且在其上悬挂赏金,邀请各地的游士、宾客,说如果谁可以增减书中的一个字,就可以得到赏金千金。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古籍,它为后人研究战国末期及其之前的中国各方面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嫪毐的登场
  秦王嬴政逐渐地长大、懂事了,并显示出强权帝王的风采和气象。而太后的生活却越发地不检点,吕不韦恐怕自己与太后的奸情被秦王发觉,从而会大难临头,便打算找人替代自己去满足太后的欲望。于是,身体强壮、精力旺盛的嫪毐进入了吕不韦的视野。他用非常巧妙的方式让太后得知了嫪毐的本事,希望借此引诱她。太后果然禁不住诱惑,暗示吕不韦,表示要得到嫪毐。于是,吕不韦便要把嫪毐进献给太后。他先是让人告发嫪毐,把他判处了宫刑。接着,吕不韦对太后说:“我们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这样,他就可以进宫侍候太后了。”于是,太后暗中送了很多的财物给主持宫刑的官吏,吩咐他假装给嫪毐行刑,只是拔去了他的胡须,使他变成了宦官的样子。所以,嫪毐得以进宫侍候太后。
  太后很快与嫪毐发生了关系,非常地喜欢他。不久,太后有了身孕。她担心秦王知道这件事情,就假称根据占卜,遇到不祥的东西,自己需要回避一段时间。于是,太后到雍地的行宫去居住。
  嫪毐由于经常跟随太后,得到的赏赐非常丰厚。并且依仗太后的宠信,逐渐掌握了包括政事在内的诸多事情的决定权。嫪毐家里有家僮数千人,而那些为求得一官半职,而自愿成为他的门客的人,也多达千余人。嫪毐的个人势力在短时间内急剧膨胀,与吕不韦不相上下,他还时时与吕不韦针锋相对,争夺权力。秦庭一幅风雨欲来的景象。
  聪明反被聪明误
  秦王嬴政九年,有人上书告发嫪毐不是宦官,还与太后私通,生了两个孩子,甚至还打算篡夺王位。嫪毐闻讯,先下手为强,发动了叛乱,但很快被赢政镇压。嫪毐被诛灭了三族,而他与太后所生的儿子也被杀死,太后本人被迁移到雍地的行宫去,实际上是被软禁起来。嫪毐家里的所有的门客也被牵连,他们都被抄家,并且被迁徙到了偏远的蜀地。嫪毐的案件也牵连到了相国吕不韦。嬴政想要将吕不韦处死,但是因为他侍奉先王的功劳很大,以及有很多贵族、大臣、宾客、辩士为他说情,所以,嬴政便把此事搁置下来。
  一年以后,嬴政免去了吕不韦相国的职务。后来,齐国人茅焦前来游说秦王,触动了秦王的心事。于是,嬴政亲自到雍地的行宫接回了太后,而把文信侯吕不韦打发到他的封地去了。

  第85节:新读史记(下卷)(85)

  又过了一年多,秦王听说,吕不韦居家的这段时间,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络绎不绝的前来拜访他。于是,秦王害怕他仗势叛乱,便写信给他说:“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先王把你封在黄河以南,食邑竟然有十万户!你与本王有什么亲缘关系?竟然要求本王称你为仲父!你们一家还是迁徙到蜀地去居住吧!”吕不韦意识到这是秦王在逼迫自己自尽,为了保全家人和自己的名声,他便喝下了毒酒自杀了。既然吕不韦、嫪毐这些自己所恼怒怨恨的对象都已经死了,秦王嬴政这才让迁徙到蜀地的嫪毐的门客们返回咸阳。司马迁在评价吕不韦的时候,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那就是“表里不一,欺世盗名”。这可以说是对吕不韦最恰当的评价了。然而作为商人他是成功的,吕不韦知道天下没有稳赚不亏的生意,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要的不是盈亏的结果,而是盈亏之间充满冒险刺激智慧谋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没有几个商人能像他这样精彩丰富的了。
  胸怀大志
  李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乡里的小官吏。一次,他看见官吏办公地点的厕所里,有一个老鼠在吃着脏东西,而每当有人或者其他的动物走近它的时候,这个老鼠总是担惊受怕,吓得躲起来。后来,李斯因为要办理公事,到了粮仓里,他注意到粮仓里的老鼠吃着储积的粮食,住在宽敞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人或者是其他动物的惊扰,见到他不害怕。因此,两相比较,李斯叹息着说:“一个人是贤能还是蠢才,就好比老鼠一样,都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罢了!”为此,李斯立誓要勇敢地追求名和利。于是,他辞去官职,到当时的名士荀卿那里,跟他勤奋地学习帝王之道,而这些只是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将来的飞黄腾达,高官厚禄。为此他鄙视世人追捧的所谓的道德。
  学业完成以后,李斯心里认为,楚王不值得自己为他效力,而关东六国都很微弱,没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他决定到秦国去效力。在与荀卿辞别的时候,李斯激昂地说:“学生听说,人如果遇到了时机就不要错过。如今,大国争雄,像我这样的游说之士正好可以大展拳脚、建功立业、加官晋爵、享受荣华富贵。秦王想要吞并各国,称帝而一统天下,这正是学生扬名的好机会。身处卑贱地位而不想办法改变的人,就好比见到肉只是知道吃的禽兽,徒有人的躯壳罢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地位的卑贱是最大的耻辱,处境穷困是最大的悲哀。长久地处在卑贱的地位与困苦的境遇之中,却还愤世嫉俗、厌恶名利,而自称与世无争,这就不是士人的本色了。因此,学生要去西方,到秦国去游说秦王,成就一番事业。”
  才能初显
  李斯到达秦国的时候,恰巧秦庄襄王去世。于是,李斯请求担任秦国的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的家臣。吕不韦认为李斯很有才能,便任用他做侍卫官,李斯就有了游说秦王嬴政的机会。一次,他趁机向秦王进言说:“臣听说平庸的人常常会失去良机。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关键在于机会在自己眼前出现的时候,可以抓住并好好利用它给对手致命的一击。从前,秦穆公称霸的时候,却始终没有向东去兼并六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诸侯众多,周朝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春秋五霸接连地兴起,都推尊周王室。自秦孝公以来,周王室实际上与一般小诸侯无异,更加微弱,诸侯各国互相兼并,关东地区最终形成了六个强大的国家。而秦国采用商鞅变法,国事强大,逐渐让六国屈服,至今已经有六代了。现在,诸侯归服秦国,就好比郡县服从中央一样。凭借着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消灭其他诸侯国,就好比扫除炉灶上面的尘垢一样简单容易。可见,现在正是大王成就帝王伟业、实现天下一统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如果大王现在有所懈怠,不赶快着手的话,等到日后诸侯们的实力再度强盛起来,彼此联合起来,订立反秦盟约,到那个时候,即使大王有黄帝一样的能力,也不能吞并它们了。”

  第86节:新读史记(下卷)(86)

  于是,秦王嬴政听取了李斯的计策,任命他为长史,并暗中派遣有谋略的游说之士,携带重金去游说东方诸侯。各诸侯国的知名人士,凡是可以用钱财收买的,秦国就馈赠丰厚的礼物来拉拢他们;如果有人不肯接受馈赠,执意与秦国为敌,秦王嬴政就会派出刺客,将这些人暗杀掉。嬴政还采用李斯的计策,去离间东方诸侯国的君臣,随后,派出得力的将领,率领军队前去进攻他们。结果成效显著,不久,秦王就任命李斯为客卿。
  理想成真
  正当李斯的事业如日中天、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件差点儿改变了他的命运。
  韩国与秦国接壤,在六国中受到秦国的威胁可以说是最大的。于是,为了削弱秦国的力量,韩国派遣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充当间谍前往秦国,他说服了秦王大修水利工程。于是,在郑国的主持下,秦国动用了很大的国力开工了,韩国此举的目的是,企图引诱秦国借开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