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华夏神器谱 >

第21章

华夏神器谱-第21章

小说: 华夏神器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努尔哈赤同时面临双重攻击依旧不紧不慢,他的胸口硬吃了谢尚政的一腿,左手一把握住了谢的脚踝,就听的骨骼声响“呼”的一把把谢尚政丢了出去。右手则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槊扫出,“恨天槊”迎上了龙象般若功,两股真力相遇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努尔哈赤后退一步喷出一口鲜血,洪安澜则缓缓跪倒于地不省人事。 

  一个照面干净利落的解决了两大高手,努尔哈赤好整以暇地望向依旧立于原地的袁崇焕。而袁崇焕只是不丁不八的随随便便的立在那里,看上去是那么的自然。 

  “我很奇怪,你没有帮忙,也没有逃走。”努尔哈赤缓缓道。 

  “你不走,我就不走。”袁崇焕微笑道。看着身前那神采飞扬的老者,两个统帅千军万马的将领居然离得如此之近,让袁崇焕有种对弈的感觉,“将”和“帅”居然相逢了?真是有趣,袁崇焕嘴角不由绽出了一丝笑意。孤身范险的努尔哈赤是扭转整个战局的关键,只要他在城墙上,那就有机会杀他。 

  袁崇焕整理衣袍微笑道:“本当在下拜访大汗才对,奈何大汗亲自到了。如此良辰可是有求而来?” 

  努尔哈赤暗自皱眉,对手眼见自己的功力居然还是谈笑自若,难道说袁崇焕是绝世高手?努尔哈赤不禁心头一动,开始打量起袁崇焕,只见冬日午后的暖阳照在这黑瘦文士的身上显得说不出的寂寥,眉目间沧桑中透着的豪情,不会因对手而作丝毫的改变。不知为什么,努尔哈赤觉得对方很面熟,是的,他像一个人,他像那个在广宁领了五千兵马拖住自己五万大军的熊廷弼!虽然两人相貌上似乎并无共同之处,但他们眉宇间的感觉实在太像了!一样的寂寥,一样的沧桑,一样的自信满满。 

  此人不可留!努尔哈赤想到此长笑一声,大声道:“无他,只求宁远。”全力出手,那“恨天槊”以席卷天下之势呼啸着卷向袁崇焕,那排山倒海般的劲风吹翻了帅案,将一只锦盒掀落于地,锦盒落地,盒盖弹开。 

  “熊廷弼?”盒中正是熊廷弼的人头,那正义凛然的风骨依旧烁人,努尔哈赤看了不由心神剧震……传首九边的熊廷弼啊! 

  不自觉的动作一缓,如此一慢努尔哈赤不得不面对那夺目耀眼充满杀意的剑芒!林翔凤终于到了!凭借着与多铎拚尽全力的那一击,借力反弹迅速的冲到了努尔哈赤身前。 

  林翔凤长啸着出剑——“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那一阙震慑千古的满江红融入滔滔的剑意之中。 

  那夺天地之豪气的一剑连努尔哈赤也无法缨其锋,不得不向后跨了半步。 

第五章:华夏神器 之 袁崇焕的城墙
华夏神器 之 袁崇焕的城墙(13)

  看着面前的林翔凤和袁崇焕,努尔哈赤眼眸中透出了敬意,这两个看似文弱的人站在一起却给人一种厚重感,无法击倒吗?大明从来不缺名将,哪怕他们的朝廷信重文官。 
  可我们从“七大恨”起兵的那一天起不就早已不计生死了吗?努尔哈赤恨天槊挥起,铺天盖地的罡气如飓风一般,卷向二人…… 

  但此时努尔哈赤并没有觉察到袁崇焕的眼中竟然显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那一刻,远端的城墙之上座火炮的炮口硝烟一闪,努尔哈赤背后巨变突起,佘雨岩凄厉的叫声传来:“老林闪开!” 

  林翔凤抱着袁崇焕向后飞退冲下城道。 

  努尔哈赤就觉得面前突然一空,还未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情就感到身体受到巨大的冲击,自己被重重的抛起……巨大的气流使自己在一瞬间失去知觉…… 

  “轰!!……” 

  尘埃和血肉高高的飞起……一霎那间时间仿佛静止了。 

  挣扎着起身,努尔哈赤看着被炸得几乎失去了知觉的半边身体,心头闪过一丝悲凉,这就是此次南征的宿命吗?望向不远处同样在射程内却毫发无损的袁崇焕,努尔哈赤轻声问道:“你真的不会武功?” 

  袁崇焕轻轻点头道:“崇焕本是一介书生。” 

  林翔凤脸上满是杀意,跨前一步,挥剑点向努尔哈赤的咽喉…… 

  努尔哈赤眼中透着倔强的寒意,双手紧紧握住恨天槊,不会那么容易结束的,老夫纵横天下数十载,不会难么容易的…… 

  突然,空中掠过一阵黑色的剑风……“当!”人影交错而过,林翔凤按着胸口的剑痕缓缓跪下大口呼吸着,两剑只有一个伤口,不愧为魔剑“夜之灵”! 

  地上留下大摊的血迹,血迹从城墙延续到城外,那么多的鲜血也不知道是多铎的还是努尔哈赤的,对手远去的身影终于消失,林翔凤扭头望向袁崇焕。 

   袁崇焕望着空中的云霞一脸的疲倦,摇了摇头轻声道:“流不尽的鲜血,杀不完的敌人。这却是我们必须要习惯的……” 

  (五)尾声 

  主将退走,辫子军也不再恋战缓缓退去。原来满桂等人都已从南城赶来,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北门战局的平衡。袁崇焕笑了,满桂既然来援看来南城外的敌人已被打退,即使努尔哈赤强要作战只怕今日也讨不得好去。 

  长出一口气,袁崇焕拍了林翔凤的肩膀一下笑道:“你来的真太是时候了。这城下的百姓都该好好谢谢你。” 

  城下欢庆胜利的人群异常的兴奋,有哭的,有笑的,有唱的,有跳的,只是不清楚究竟该作什么。 

  林翔凤一屁股坐在地上,呼呼的喘着气说不出话来,眼睛在人群中再次搜索到了那个被自己摘去红花的女孩,然而那个女孩虽在人群中却并不往城上看,只一心注意着身旁的大男孩。林翔凤轻轻取下了衣襟上的红花,剧烈的战斗中花瓣早已松动,稍一用力就花瓣就散落于手掌。叹了口气,林翔凤摇摇头看着天空中的浮云悠然出神。 

  “啪!”肩上又挨了袁崇焕一掌,就听袁崇焕道:“别发呆了,走!修城墙去了。” 

  跟了这么一个老大,林翔凤只有苦笑,手一扬红色的花瓣随风飞舞,消失于天地之间,紧跟袁崇焕的脚步而去。 

  第二天,努尔哈赤修书一封约期再战,率领大军缓缓退走。之后就传来了赵率教派军来援的消息,不过相信即使没有赵率教的前屯卫的援军,努尔哈赤的退走也是早晚的事情,毕竟这一仗他们受的挫折太大了。 

  望着缓缓撤退的辫子军,林翔凤不禁有些黯然,这一战他对那些女真将领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一个个都是年轻悍勇意气风发的青年人,而宁远的将领就完全不同,所能依仗的只是这厚实、古板的城墙。若是那飞鹰能够投下厉害十倍的火器,那么这城墙还有什么用处呢?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什么……中华真的老了吗?大明的未来将去向何方呢? 

  “大明!大明……”远处的校军场隐隐传来士兵们操练的声音,城下袁崇焕正率领着队伍收拾战场上的箭矢,那沧桑的背影让人有种想哭的冲动,昨夜他还含泪斩了那些在战场上请愿投降的乡绅,今日又来重整边防。林翔凤心头一阵剧痛,万里中华难道只能依仗袁大哥一人?若是如此……若是如此难道大明真的就要亡了吗? 

  大明真的就要亡了吗?! 

第六章:华夏神器后记
华夏神器后记

  这个系列讲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英雄的故事,有人希望我能解释一下这个系列的“名字”,因为“华夏神器”虽然很好听,但第一次听到会觉得有些突兀。其实很简单,我们生活于是华夏大地,都是炎黄子孙,因此歌颂我们的英雄,自然要用“华夏”,而因为这是一个中短篇系列,每一个英雄故事都要有一个突出的点,故名“神器”。 
  所谓的神器,就是值得传承发扬的东西。 

  这个系列全都是英雄的故事。目前和大家见面的一共有七篇,分别为李广的弓、辛弃疾的剑、袁崇焕的城墙、郑和的船、戚继光的刀,其中有三篇都是明朝的故事,也正好是明朝三个时期的三个代表人物。以后当然还会把这个系列继续下去,我会考虑写别的朝代,如万世景仰的大唐,风起云涌的战国。更会写一下我们的大宋,耳熟能详的杨家将,我们心中最最崇敬的岳鹏举,好多好多,我都会写。 

  华夏的神器颂扬的是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而并不是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这个系列最初创作的时候,是把他作为和《三国兵器谱》并列的一个系列来写。最初的时候也是短篇创作,一个人写作总是从很短的文章开始写,而后越写越多,我也是这样。从几千个字的“李广的弓”,到后面几万字的“戚继光的刀”,从一个场景的重点刻画,到一个故事的详细交待,我要表达的东西也不尽相同。 

  和三国系列故事创作的感受一样,把自己代入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这些人多数都是悲剧英雄,正如我在袁崇焕的城墙开篇说的:当所有的历史只能化作碎片,我还在破碎的记忆中瑟缩的呻吟。而这个系列的创作更大的难度是把正史和野史相融合,而且不能太离谱,实在是一个挑战。 

  这七个故事各不相同,但我相信无论是哪一个英雄,都会有爱戴他的后人去传诵他们,而我在这里表达的只是自己心中的英雄,如和您的感觉有出入,还请包涵。 

  辛弃疾的故事,灵感来的正史,而我一直都很喜欢他的诗词,这是华夏系列的第一个故事,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个尝试。“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每念及此,都让人扼腕叹息。 

  李广是一个悲剧英雄,在人们歌颂卫青霍去病的同时,人们依然会记得这个飞将军,只是后人对他的描写却不多,更多的笔墨被用在了他的后人李陵的身上。对于李陵我不知道如何评价,但对于李广却不得不写。篇幅虽短,但只要能把他的英雄气和寂寞表现出万分之一,那也算是为龙城飞将尽一分力了。因为一部李广列传只能让他活于过去,而一部现代小说可以让他活在今天,哪怕只是一秒也好。 

  最初李广的弓、辛弃疾的剑强调的是个人,李广和辛弃疾都是万人敌。中后期的袁崇焕、郑和、戚继光要表达的就不仅仅是个人了。这个从小说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尤其是袁崇焕的城墙,其实说的都是一群人的英雄事迹,这篇小说表达的东西曾经引发了网友讨论。而个人的出发点,城墙其实只是小说的一个关键词,要表达的其实是城墙上守卫者的精神。 

  而郑和的船,是一个奇幻小说,当然也有人不承认这个是奇幻,那也无所谓了,有心人或许注意到了,里面祖义面对倭寇的表现,作为台湾人,当然也是中国人,他的立场相当坚定,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一个侧面吧。而这个小说主要想表达的是少年的梦想,探索未知,挑战第一的勇气。 

  而戚继光的刀是最近完成的作品,毫无疑问刀是用来对付倭寇的,尤其是最近“钓鱼岛”的事情仍然人非常恼火,其实什么事情牵涉到他们我们不恼火的呢?戚继光的刀作为民族的神器,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我们不能放弃的。 

  在写文天祥的心前,我看了很多有关宋朝的资料,最终,决定写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其实,写的是一个朝代最后的背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