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家事by卫风 >

第115章

家事by卫风-第115章

小说: 家事by卫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老太太满头珠翠,打扮得也格外富贵,笑容满面的瞅着小两口。 


朱慕贤和又林跪给二老磕头,又林从小英手里接过做好的鞋递上去。朱老太太看了看鞋,满口的赞好。其实鞋并不重要,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用媳妇去织布缝补,当然,要是女红也拿得出手,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两双鞋换回了一副水头儿绝好的玉镯子。 


然后给朱大太太磕头,喊娘,端茶,再送上一双鞋。朱大太太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这种场合面子是比什么都要紧的,也是笑着说了几句话,给了见面礼――是一对做工上佳份量也很足的镶宝簪子。给新娘的见面礼来来去去也就是这几样。 


接下去再见的就是隔房的叔祖母、伯母、婶子、舅母们了。这一通见下来,又林虽然累得直想骂娘,可是动作表情都维持着一开始的高水准。 


再说,这认亲虽然麻烦且累人,可是却是必经的程序。这说明朱家承认了她的地位,她是明媒正娶的媳妇儿。要是纳个妾,她想认亲,还没有亲想认她呢。 


况且这礼不是白行的,一圈儿下来。小英那里的鞋袜荷包香袋送了一堆,收回来的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好东西,一兜儿卖了去少说也能置好几顷地呢。 


别人都说朱大太太娶的这小儿媳妇不错。朱大太太的心思并不在这上头,她正盘算着,要让朱慕贤这趟就跟她一起回京。儿子总不在身边,她实在放心不下。这要府试都过了,不用去书院,备考秋闱回了京也一样温书。 


况且。儿子现在娶了媳妇。总跟着朱老太太,那肯定是和朱老太太近,和她这个正经婆婆不亲近。 


朱大太太还有另一重担心。儿子从没成亲之前就对这门亲事挺上心的,今天一看儿子的表情,脸上那笑,朱大太太还是了解自己儿子的。要不是真心高兴,他不会有这样的笑。 


夫妻和美虽然不是坏事,可就怕儿子沉迷房闱之事,被媳妇迷得不知南北东西,耽误了前程不说――这跟媳妇亲了。自然跟娘就更远了。一个两个都是傻小子,媳妇那是外姓的。甭管什么出身,都只想拿捏着丈夫,攒自己的私房。 


朱大太太觉得这日子过得总是不那么顺心,事实上这些年她就没顺心过。她也是有孙子的人了,可是头上还压着个婆婆,旁边又有虎视眈眈的妯娌,稍一疏忽。就会被二房狠狠咬下一块肉来。


这事儿她已经和朱老太太隐晦的提了一次,没说要带儿子回去的事儿,只说京城家里的一些事儿。二房的朱长安也要成亲了。朱老爷子倘若还要休养身体一时不能回京,老太太能回去一下也是好的。总不能厚此薄彼,大房的孙子成亲老爷子老太太就这么上心,二房的就不闻不问了。 


这当然不是大太太的真心话,朱老太太也绝不会把这话当真。 


果然朱大太太接下来话风一转,就说起朱慕贤的事儿来了。这媳妇进了门,京城的一家人还都没见过面儿,实在不妥当。就算叔叔婶婶弟妹兄嫂们不见,这公公总得认得,怎么也让小两口去京城认个亲,知道家住京城的哪条街上。趁着现在天气还好,不算太热,水路陆路都好走,来去都便利。 


张氏想的什么,朱老太太很清楚。 


说的是去认亲,可是去了之后,必然后头有许多的事情,让张氏可以顺理成章把小儿子留在京城。 

朱老太太掰开一颗小栗子,既没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张氏也没敢再催促,她表现得太心急的话,朱老太太必然会觉得她有别的用意。 

吃完了栗子,朱老太太才说:“我知道了。” 


张氏暂时把悬着的心放回肚里。这事儿必然得朱老爷子拿主意。 


穿戴齐整折腾了这么半天,张氏也出了不少汗,回了屋换了衣裳,叫了范妈妈进来问话。跟前没别人,范妈妈也压低了嗓子说话:“已经让人去看过了,少奶奶陪嫁的那个庄子虽然不算大,但是地好,据说旁的地旱的时候它也正好能引着水,旁的地涝的时候它也淹不着,一年出息稳稳当当的可不少呢。” 


张氏嗯了一声。 

“陪嫁的铺子看着也不错,不过那里的人口风都紧,打听不出什么来。” 


朱大太太点点头。虽然知道李家不是空架子,嫁女儿也是下了本钱的,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要再盘查盘查的。 


又林的嫁妆单子送来的时候,朱大太太是很满意的,京城里等闲人家嫁女儿都没有这么实惠,都是些中看不用的的,看着抬数多,其实全是花头。李家这有一样是一样,有一抬是一抬,是实打实的厚嫁了。 


范妈妈回完了话,替朱大太太端茶。朱大太太接过茶来,用杯盖儿慢慢匀着茶叶片儿,低声问:“听说,新房昨天夜里头折腾了多半个时辰?” 


范妈妈陪着笑说不知道。昨天她也忙着,听房这种事情,往回退个二十年干一干还差不多,如今她也是有脸面的管事妈妈了,哪能亲自去干这事。 


朱大太太对于儿子媳妇的房事也不是那么关心,可她总是觉得这小儿媳妇――看着总觉得有点儿不顺眼。那脖子,那腰身儿――看着就是狐媚男人的样子。儿子要是在女人身上太用心了,可不是好事。她做的鞋朱大太太根本懒得多一眼,锦云过来问收在哪儿,朱大太太不耐烦地说:“撂箱子里头,这还用得着问我。” 


锦云一听就明白了,捧着鞋子又出去了。 


在锦云看,这针线活儿做的还算过得去――比自己是差点儿。可人家少奶奶是富贵命,针线做得好不好有什么关系? 


再说,锦云之前就见过李家姑娘一面,还没看清楚。今天再一看,才觉这位新少奶奶生得着实标致,典型的江南女子,玲珑纤秀,一张俏脸儿光滑紧致,莹润生光。 


锦云觉得自己生得也算不错了,可是这一比……自己就象个粗陶胚罐子,人家就象那细瓷胎描金花瓶,差得远了。 


本来锦云觉得自己是有指望的,现在心里却动摇起来。 


用过了中饭,又林实在有些撑不住,身体不适,今天又见了这么多人,行了这么多礼。纵然她体力比一般姑娘强,平时注重保养健身,也有些撑不住。朱慕贤在一旁说:“你歇一会儿吧,下半晌也没什么事儿了。” 


又林嗯了一声。 

她可不想为了面子逞强,那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 


可是……突然之间自己的生活中多了一个人,他大喇喇的进驻她的私人领地,又林想,她得需要点时间才能适应。以前自己一个人,中午或是看会儿书,或是歇个中觉,醒来画两笔画,陪陪祖母和母亲――可是现在她的生活重心完全变了,她多了一个丈夫。 


生活模式就全变了。 

又林洗过脸,换了衣裳。朱慕贤坐在床头,又林转过屏风,犹豫了一下。 


朱慕贤察觉到了她的犹豫:“怎么?” 

又林说:“被子太厚了――得换床薄些的盖。” 


现在这种天气,盖这种七八斤厚的棉被,实在是受罪。昨晚也就算了,铺床的人光想着好彩头,锦床绣被,龙凤呈祥嘛!可是就没替睡觉的人想想,这个天儿谁还盖这么厚的被?又林很是怀疑,这得亏还没入夏,要是七月天里成亲,她们是不是也给铺这么一床,然后把他们活活热死啊?


朱慕贤也笑了:“你说得对。” 

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又林犹豫的全部原因。 


对于两个人的生活,又林明显还没适应过来,他理解。 

可是朱慕贤觉得自己非常适应。 


以前他的生活里也就是读书,除了读书,也没有旁的事情做。有什么心事,有的时候可以和好友倾诉,有的心事,却连对好友也不能说。 


朱慕贤忽然想起表妹于佩姿。他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想起她了。 


从前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好象他也没有和她谈过心事。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在说,在报怨,在哭泣,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雷霆…… 


他在想什么,她不怎么关心。只要他的身旁只有她,只要他围着她团团转,她才心满意足。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可又林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们才刚刚开始共同生活,但是朱慕贤毫不怀疑,书墨那最会见风使舵的没骨气的小子,铁定把他的习惯喜好卖得一点儿不剩了。单从昨天晚上端上来的茶——他就明白了。

    他一点儿也不反感,甚至觉得很欣喜。

    他还不知道又林的生活习惯和一些喜好——不过不要紧,以后慢慢总会知道的。

    又林睡了个午觉起来,洗过了脸。朱慕贤已经不在屋里头了,小英一边替她梳头一边说:“爷去外院儿了,说是老太爷找他。走的时候还吩咐过,让我们别吵着奶奶睡觉呢。”小英改口倒是改得很快。她比又林适应得可快多了。事实上今天中午她还和李家的人见过面呢。两家实在太近了,隔着墙喊一声都能说话。

    又林的身份变了,要做的事情也变了,小英她们虽然也换了一个地方,可要做的事情还是差不多。反正小英就认准了一点,她只要把又林伺候好就行了。

    又林梳好了头发,胡妈妈也进来了。

    “妈妈坐。”

    胡妈妈笑笑,也不客气,就在一旁的矮凳上坐了。

    “我照奶奶吩咐的去打听了下。大太太这次从京城来没带多少人来,最倚重的就是身边的范妈妈。另外,这边厨房里的黄嫂子,她女儿就在京城里太太那院儿里当差,所以虽然一直在于江这边伺候,却和大太太那边走近得。大太太前次和这次回来,她都赶着朝前凑。说话时都没有别人在跟前。”

    又林点了下头。

    李家打听朱家的事,大太太当然也要打听李家,她想了解未来的儿媳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每回都没旁人在跟前——

    又林直觉黄嫂子肯定不会尽给她说好话。要听好话,大太太也不必单找人打听。黄嫂子要是不说点坏话。简直太不住她自己花的功夫和大太太的这份儿心意了。

    胡妈妈知道又林是明白人,很多话不用说透,一点她就明白。

    “大太太老家是北边儿的。比京城还往北,靠近辽州那地方了,大老爷刚中举的时候,老太爷的上官给保的媒。听说头几年很是恩爱,不过日子长了,大太太性子很要强,大老爷打小也是让祖父母娇惯出来的。不是受气的人主。所以爷上头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是一母同胞,下头两个弟弟三个妹子就都是庶出了,分别是潘姨娘、徐姨娘、钱姨娘和赵姨娘所出。”

    真复杂。

    不用问,又林也知道大太太的日子过得不会顺心。四奶奶有玉林一个在跟前碍眼就够添堵了,大太太这一下子有五个!看着闹心不说。将来嫁娶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而且大老爷的房里人肯定不少,光是生养过的就有四个,肯定还有那没生养过的。养着这么多张嘴,还得给她们穿金戴银、用着奴婢,这笔开支也不小。

    “因为长辈在堂,所以并没分家,京里的宅子是三房共住的。二房人也不少,二老爷二太太膝下有两位少爷,一位姑娘。都是二太太亲生的。”

    没有一个庶出的儿女吗?那二太太还真是手段了得啊。当然,也许二老爷是个正经人,没有妾和丫头,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

    “三爷生了急病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