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2-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求知的渴望,是对普通人真实的写照。而我们现在却有许多人完全失去了对知识的好奇。当亚里士多德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像一个希腊人一样,像一个空闲着而享有思考特权的希腊人。
在两千多年的时期内,人类在思想上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当然,要说起对天体运行的了解,在天文台工作的最平庸的学生也比亚里士多德知道的要多。现代物理学也早就用古代提出的四大元素来分析物质世界了。现代心理学对心理机能和心理习性的研究,哪怕是最博学的希腊人也是无法想象的。哲学研究的物理基础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丰富,但是希腊人对哲学上的一切本质问题都研究的太透太深入,当我们沉浸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我们发现现代哲学所取得的任何进步都是小儿科——现代哲学大部分的基础在希腊哲学。我们远远没有达到希腊所具有的智慧。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思想成就进行了总结,做出了巨大的原创性贡献,而且这种贡献是一直发展至今的绝大多数哲学理论的根基。我认为,哲学属于普通大众的,它绝不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专利。不管我们是聪明还是愚笨,我们都是哲学家,我们也会去思考人类的生活,去思索宇宙的奥秘或者去模仿他人的言行。那些被称为哲学家的人只是比我们思考的更深更富有条理罢了。哲学家把自己思想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却不管我们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他们经常用些艰深的专业词汇把那些思想弄得非常的复杂、晦涩难懂,他们是在迷惑我们,而不是帮助我们获得一个更清晰、直白的真相。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生活中的问题确实很复杂。总的说来,专业的哲学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帮助和启迪,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确实把我们弄糊涂了。在文学这个庞杂的领域里面,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哲学更能令普通人兴奋的了。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乔治﹒桑塔耶那最近说过,哲学经常以纯粹的形式出现在诗人和小说家的作品中,而不是出现在专业哲学的家的专门论著里。
插入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让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希腊哲学上来。在柏拉图之前,希腊还产生过两三位杰出的思想家。我们还是先谈谈他们吧。赫拉克里特,认为生命是永恒的运动,它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任何事物会和它在前一刻的形态一样,同样,也没有任何事物会和它在下一刻的时候一样。他认为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火,火凝结之后变成液体和固体,液体和固体溶解以后又变成了火。恩培多克勒斯发展了他的理论,提出了四元素论,即火、气、水、土。四元素论一直流行,被人们广泛接受。他对“进化论”和“生存论”也有一套自己的观点。毕达哥拉斯,或者毕达哥拉斯学派在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方面卓有成就、享有盛誉。他们认为物质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数的差异,两个物体之间只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在于构成物体的电子其震动规律不一致。非常可惜的是,富有想象力的希腊人不能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理论,而只能停留在原始的直觉想象中。
古希腊哲学从纯粹的个人爱好发展到成为一种有报酬的教师职业的时候,被称为诡辩家的“智者”出现了。在公元前5世纪,和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同时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高贵、富有原创精神,名叫苏格拉底的思想家。他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但终生没有著作。他经常出现在雅典的大街上,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和人们的交谈上,他嘲笑智者的装摸作样,鼓励青年去探寻真理。他的方式是非常幽默的,也是富有讽刺意味的。他有的时候直接提出自己的论点,但他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观点。他的样子好像很无知,这并不是他故意要装出一幅怪异的样子,而是他天生有一幅戏谑人生的态度。应该说,苏格拉底总体上还是一个严肃的人。他相信在冥冥之中有个声音在敦促他去教化、去诅咒,这是他的宿命。他被那些理解他的人所爱戴,但是他的激进思想,他的城邦的批评,他激奋的言辞,他对习俗的蔑视给他招来了很多敌人。他被控引进新的神而不信希腊的神,他还被控腐蚀青年。指控成立,苏格拉底被判有罪。当然,这个指控是不成立的,有关他的审判完全是狡辩和欺骗。苏格拉底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样接受了对他的审判结果(事实上,凭借苏格拉底的智慧,苏格拉底完全可以成功地为自己申辩,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苏格拉底判了自己的死刑),苏格拉底把自己最后的时光花在了和自己的朋友谈论关于什么是不朽的问题上。人类自身的荒谬之一就是对善良和勇敢者的杀戮。苏格拉底就亲自体验到了这个荒谬的幽默。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苏格拉底和耶稣的命运,不同之处在于,苏格拉底在上了年纪的时候被判死刑,并且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耶稣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我不得不回到他最优秀的学生柏拉图那里。柏拉图在借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传播自己的思想。事实上,要想分清对话中哪些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是柏拉图的是不可能的。分不清它们也是没有关系的,它们都已经成为了人类思想的珍贵宝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代表的希腊智慧的最高成就。柏拉图的思想是通过对话录的形式来表示的,他的对话录轻松愉快,富有人文主义味道和戏剧性。柏拉图的对话录大概有20篇,它们涉及到人类思想的各个方面。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主角(当然,也有例外,如《法律篇》),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来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思想。当然,苏格拉底不可能完全同意柏拉图的这些观点。柏拉图在对话中以惊人的平静把各方的观点都展现了出来,因此,我们能对同一事物的各个侧面都有了清楚的了解。有些问题是开放性的,它本身并没有惟一确切的答案,需要我们用一颗哲学的心去思索。“许多思想,甚至基督教的思想都包括在柏拉图的学说中”,这是本杰明·乔伊特的观点。他的《柏拉图》译本已经成为了英文译著中的经典之作,他就柏拉图对话中的几篇对话所写的评论也成为了文学评论的杰作。
在这里,要想概述柏拉图思想中几点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讲两点。其中一点苏格拉底最欣赏的,那就是:“美德就是知识”和“邪恶就是无知”。他认为人之所以做错事的原因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更好的,这一观念在今天都被广泛流传,并成为犯罪心理学的一个解释理论。这和一个人临终的时候对他说:“主啊!宽恕他的无知吧!”是同一个道理。第二点是柏拉图形而上学思想的核心,那就是他的“理念论”(logos),他认为:“世界是由理念组成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反映。”你之所以喜欢一个美丽的人或者一朵漂亮的花,事实上,你喜欢的并不是这个人,也不是这朵花,你喜欢的只是“美丽”、“漂亮”这个概念,而不是代表它的任何具体物。这就是对柏拉图爱情的一个粗浅比喻,现在这个概念已经被错误地缩小为比喻男女之间的友谊。事实上,柏拉图的思想远比这个复杂,这从我们下面要谈到的《会饮篇》可以看出一些。
《文学史纲》 Ⅱ希腊的哲学(2)
对那些对专业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最吸引他们的是《理想国》、《申辩篇》和《会饮篇》。《理想国》并不仅仅是讨论理想共和国的文章,而且是关于人类灵魂和自然正义的文章。在理想的国家里,国王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富翁,而应该是思想家——哲学王。就像对一个完美的人来说,他的大脑,他的精神是最高的,它统领着人的全身。《申辩篇》是关于苏格拉底审判的故事,他描写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至于苏格拉底在《申辩篇》所说的话,所做的演讲到底是苏格拉底的原话,或者大部分是柏拉图的捏造,这都没有多大的关系。他的结局是戏剧性的,也是高贵的。《申辩篇》中最令人回味的结论是:“善良的人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不会遭到恶的报应。”
《会饮篇》是柏拉图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是爱情。爱情这个主题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角色那里得到诠释。苏格拉底在这些角色里面和往常一样仍然是最具有智慧、最聪明的人,他的话同样是对话的结束语。谈话中的对象还有年轻、非常有才气的亚尔西巴德,他后来成为了雅典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正是在这篇对话中,我们发现了“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术语在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歪曲。“柏拉图式的爱情”在对话中的原意是:爱是爱美、爱理念。所爱的客体只是理念的反映,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抽象的爱情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也有所反映,但是,仍然有所歪曲。在《会饮篇》中充满了智慧与快乐的元素,幽默和雅致也是它的特点,其中也包含了对柏拉图戏剧家般的性格、诗人般的艺术手法的生动描绘。也许现代的哲学家,不管他是哪门哪派,都会承认柏拉图已经达到了哲学成就的颠峰。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也是两千年来欧洲哲学的根据。一直到17世纪,他的名字都一直是哲学家的代名词。基督教在他死后四百年建立,但是他的学说却成为了基督教的官方意识形态。他的权威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近代哲学家培根反对它并声称哲学在于其独立性。这其实是符合亚里士多德精神实质的,但是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亚里士多德精神的实质就在于探索事物的本源,崇尚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他曾经和他极为尊敬的老师柏拉图在哲学上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柏拉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神秘主义者、艺术家和诗人,他认为永恒的世界只是一些抽象的理念,万物只是理念的影像而已。而亚里士多德比之柏拉图更加平民化、生活化,他认为万物都于其表象一致,尽管我们可能会误读它们,但是你、我与石头仍然是客观存在的物体。而“人”、“自然”、以及“美”这些概念,并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物,只有当我们出于分类的目的在心中感受到它们的时候才是真实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世界观念方面的根本差异,长期以来一直是哲学上争论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根本上没有解决的可能,除非偏袒某一方。如果亚里士多德活到今天的话,可能会被人们归入实用主义者或者物理科学家之列,当然这可能马上就会被不赞同实用主义的人所否定。当然,有关对亚里士多德或者其他哲学家最雄辩的论述,我觉得应该属于伟大的思想家乔赛亚·罗伊斯。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但是“形而上学”这个名称的获得却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其实被称为“第一哲学”,但是后来一位对其作品进行编撰的学者把他那篇名为“第一哲学”的论文放在了他的物理学之后,而“后”这个词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