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禁苑黄昏 作者:凯瑟琳德·卡尔 >

第13章

禁苑黄昏 作者:凯瑟琳德·卡尔-第13章

小说: 禁苑黄昏 作者:凯瑟琳德·卡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神龛,竖着另外四位圣人的牌位,其中之一是孟子。半年一度的祭奠是纪念作为
伦理学教师、睿智的哲学家以及圣人的孔子的。宫中这次祭奠礼式上,主持者和参
与者一律盛服。为纪念孔子宣读了一篇表文,夹杂着音乐和颂歌。后者是有节奏的
诗句,包括一些孔子谆谆诲人的真理。一个供桌前放了张龙书案,用以摆供品。牲
牢毕具,香烟绦绕,乐声四合。供桌上放满了香炉以及漂亮的花瓶、珍稀的古铜碗,
洋溢着花香和果香。前面的龙书案上供着小米和酒肉。高台前放着高高的楼空铁黄
灯,里面烧着巨大的松树疙瘩,高台上是供桌,被正方形技形银烛台上高高的蜡烛
照得很好看。庙门前的庭院以及四周的建筑物都挂了漂亮的彩绘灯笼。
  太后、皇上以及皇后和女官们穿着盛装,被太监、大臣们簇拥着用.成一长队
隆重地从太后的御座房通过长廊向庙走来。缓慢的击鼓声伴随着他们一步步走近。
他们到达庙里之后石板地上就为太后、皇上和皇后放好了三个黄垫子,还为女官们
准备了红的。音乐声很有节奏感,皇上和太后跪下拜了三拜,皇后和女官们也是如
此。大臣以及其他参与者跪在外面的院子里。跪拜结束之后,就有一张黄缎椅为太
后送了来。接下来的仪式中她都是坐着的,而皇上、皇后和女官们在整个过程中自
始至终站着。全过程包括主持者的几次跪拜俯伏和一次以隆重、虔敬的神态移动龙
书案上的祭品。司仪看着一个长长的卷轴宣读表文,表文读完之后被放人供桌上一
个盒子之内。仪式的第一部分在庙中进行,然后祭奠者们来到院子里,吟诵了那6首
颂歌,再重新跪拜。我对这些颂歌懂得不多,也无法让人完完全全地翻译出来供我
了解其中的意思。它们全都是一样长短的,都称颂了孔子,名为《太平调》。颂歌
全都吟诵完毕之后,全部祭品被每样抽取一点,与书写着表文的卷轴一起放进了外
庭正中那尊巨大的铁香炉里,由总主持点上了火,而作为祭品的几坛酒中,也有一
坛被浇进了火里。
  我没想到要和太后、皇上以及女官们一起进入庙内,可是当我们到达庙门口时,
皇后一手把我拽了进去。她们似乎意识到我喜欢看这些仪式,也充分理解我的对其
中任何一项都不积极参与。我从不跟她们一起下跪,可我崇敬地倾听颂歌的吟诵和
表文的宣读,我的举止行动跟我参加任何宗教活动时一样,这她们似乎是很感激的。
  一切结束之后,太后要我到供桌前去仔细看看那些珍稀的青铜摆设以及枝形烛
台等等。她们对我解释道那篇宣读过的表文被烧了,因为念过之后它的任务就完成
了,而用一篇文章烧成的灰来祭奠孔子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是非常合适的。事情完成
之后,太后和皇上下旨将船停靠到平台(就是仪式的最后部分进行的地方)脚下,
我们取道湖上回宫。

             第十四章 宫中的太监

  宫廷内部的事务是由太监管理的,而大监们的品级、种类、身份各各不同。有
些入学问优长、爱好读书,有些人擅于溜须拍马,有些人官位极高,有些人纯粹是
干粗活的。这里面唱戏唱曲的、煮饭烧莱的、伺弄花草的、教的学的、写的念的,
各色俱全。从皇上、太后的保镖到门口的看门人全由他们充任。他们中职位最高的,
是太后和皇上的总管太监。每个总管太监手下有6个高级别的太监,都是绝顶聪明的,
凭着自己的努力或一些特殊的能耐才升到了目前的位置。
  宫廷内数以百计的馆阁宫殿,每处都有一组太监,由一名首领太监加以管理。
他们承担着保卫与服侍的双重任务,随时准备着皇上、太后的驾临。有一个首领太
监指挥着宫内花园的一大帮太监,又有一个统领御膳房几十名厨师。每个部门为首
的都是首领太监,而主持这些不同部门的首领太监又每个人都处于总管太监的管辖
之下。太后的总管太监或许可以称得上宫内真正的总管太监,他比起皇上的总管太
监不仅年纪大,能力也强。两名总管太监因为接近太后或皇上,权力就异乎寻常地
大。底下太监的升黜进退全凭他们的意志。他们的威权并不仅仅局限于宫禁之内,
由于他们进言方便,就是在宫外也是权势滔天。太后的总管太监在全北京的官员朝
臣中的威权近似于在路易十三时代法兰西宫廷的“灰衣主教”。人们对他曲意逢迎,
竞送厚礼,纵然高官显爵的贵族,在他面前也是小心翼翼。不过他在外虽这么显赫,
到了宫里,我却并未看出有什么证据表明除了那些因终生侍奉其主子而取得的外,
他在太后面前另外还有什么异乎寻常的特权。
  中国皇帝关在宫里,就像菩萨关在庙里,位置特殊,使类似心腹传言者这样的
角色成了绝对需要。有许多事是非正式的,必须私下处理,这类情况下自然就要用
到总管太监。当中华帝国的统治者是一个女人时,宫禁就变得比由皇帝当政时更像
镀金的监狱、闭塞的神龛了。除在朝会大殿外,这个女统治者是不能见大臣的,甚
至也不能见宗室成员。所以太后、皇后的总管太监的权柄就比皇帝的总管太监的权
柄来得大。而就眼前的事情而言,太后的总管太监李莲英的确具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李莲英个子瘦长,头是萨伏那洛拉那种类型的,鹰钩鼻,大而少肉的下巴,下
唇突出,精明的眼睛深陷在眼窝之内,忽闪忽闪的,充满智慧。他的脸上布满皱纹,
皮肤像羊皮纸似的。虽然才不过60岁,看上去倒像75了,是宫内年纪最大的太监。
他是10岁进宫的。他的动作举止优雅而讨人喜欢,汉语说得很好发音好,遣词
用句好,嗓音轻而动听。要是可以从相貌上判断一个人的话,他一定具有惊人的能
力。至于对皇上的总管太监,我没什么可说的。看戏或节庆的日子皇上总跟太后和
女官们一起过,而他的随从总是跟着来的,我只是在那时见过他。
  太后的第二总管太监姓崔,他的品级与李莲英一样,脾气相貌、性格品行却完
全不同。此人绝无阴谋家的细胞,身高体壮,魁伟逾常,46岁的年纪,滚圆的脸上
不带一丝皱纹是最典型的中国人的脸,仁慈而宽厚。他很有文才,当然,汉语
也说得漂亮。太后周围,汉语说得不好是不要的。如果太后挑选她的大臣时果真力
图挑那些彼此对立的,以便听到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因而达到更为公正的结论,
那么她的两名总管太监似乎就是以同样的方法挑选出来的。
  有一名太监被指定来奉旨对皇上、太后周围的太监进行处罚。对级别较高的太
监来说,处罚通常是俄夺一定数量的年俸,或者顶戴,因为中国人帽上的顶戴表示
他们的品级,被捆夺了顶戴或者被降了品级,就被认为是失宠了。我有一次看见太
后对她的两名大太监没有执行她的一条旨意非常生气,命令将他们罚俸两个月。不
同部门的首领太监根据自己的判断对手下的太监进行处罚。这处罚通常就是体罚。
有时他们滥用权力,进行十分残酷的体罚。不过太监们的性格似乎通常与其说是残
酷和报复心强,还不如说是温和而不好多事的一一倾向于宽有他们的下属而不是将
权威发挥到极点。他们中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团队精神相互帮助的精神。
  每个级别较高的太监在下级太监中都有几个徒弟,他们称他为“师傅”,他训
练他们的行动举止,教他们他自己的专长。级别较高的太监似乎对自己徒弟的优良
品行和文学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进步极为关注,千方百计在皇上和太后跟前为他们
谋利益当然,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徒弟超过别人的徒弟。
  太后对鸦片烟深恶痛绝,一个太监吸上了鸦片,不管职位怎么高,都会受到最
为严厉的惩罚。他们不仅会被罚去许许多多月俸和被夺顶戴,还会被驱逐出宫一个
时期,甚至遭到严厉的体罚。不过这些严格的措施并未制止他们中的有些人偷偷地
吸食,但这些人极其小心谨慎,以防被发现。太后的嗅觉异常灵敏,尤其是对于鸦
片。鸦片似乎是可以从气味上发现的,气味附在衣服上经久不去,就好像玫瑰花香,
你“可以打碎花瓶,可它仍会留在那里”。不过那些太监吸鸦片时似乎是穿上了专
门的衣服,那令人心醉的烟枪刚一停下,衣服就会立即被拿去搓洗。一个人除非是
吸食已成习惯,不然外表上很难看出来,而且除气味之外,别人也无法察觉。
  太监们对所有的宠物都十分喜爱,他们所住的地方,狗不计其数,还有猫和鸟。
年轻太监通常把他们的晋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师傅身上,因为在皇上、太后面前他
总是为他们隐恶扬善的,不过他们有时候也会自己引起皇上、太后的注意,也可能
就此得到高升。拨来在宫内服待我的太监中,有一个就是幸运地得到皇上青睐的。
一次我同太后兜风时,他拿着我的衣物,碰巧被皇上注意到了。他喜欢他的相貌和
举止行动,将他要了去服侍自己。这个太监被赐予了顶戴,有希望从此飞黄腾达。
此人在宫中已是15年左右了,如果皇上没有碰巧注意到他,他或许会被完全遗忘,
永远得不到顶戴,因为他的师傅死了,他没有保护人来替他谋利益。
  我到宫里之前,听说总管太监权势滔天,肆无忌惮,对他们得小心逢迎、送上
许多厚礼才好。这我看不出来。我从未着意去逢迎他们中的任何人,也没送任何厚
礼。在我看来,他们都恭恭敬敬的,对我很是体贴周到。我觉得总的说来,跟他们
打交道是非常愉快的。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聪明又有趣,而且他们的行动举止都很
得体。事实上,作为一个民族的中国人,他们举止行动之得体无论怎么称赞都不算
过分。我非常同意一位聪明的法国人的意见,此人在谈到中国时说:“Aloui’hut
 c’est la oh ies e。es。leres。trefugides。”

          第十五章 皇太后的文学趣味与才能

  当慈禧皇太后作为西宫太后与死于1881年的东宫太后一起垂帘听政时,东宫太
后是被称为“正宫娘娘”的。所有的国事都丢给了具有很强的决断力的西宫太后,
而东宫太后自己则全身心地投入文学的海洋之中,过着学者的生活。她有极好的文
学才能,有时候还会亲自审阅京里国子监那些最高的文学荣誉的追逐者的文章。她
也是位有名的作家。
  这两位咸丰皇帝的遗孀和不同寻常的女性,在她俩那漫长的共同垂帘听政期间,
一个过着学者的生活,另一个过的则是生气勃勃、咄咄逼人的统治者的生活。因为
现在的慈禧皇太后是伟大的中华帝国近45年的实际统治者。假如东宫太后在文学方
面不是如此崭露头角,假如慈禧太后不具有如此众多的别的不同寻常之处,后者也
许会作为“才女皇后”载人青史,因为她的文学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她所作的诗
歌优美动人,她写字作文既能使用粗扩而较为有力的满文,也能使用优雅的汉语。
她能用文言写作,这种才能作为一个女人是很少有的。即使中国最有教养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