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译注 10-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李沮,云中人。事景帝。武帝立十七岁(13),以左内史为强弩将军。后一岁,复为强弩将军。
将军李蔡,成纪人也。事孝文帝、景帝、武帝。以轻车将军从大将军有功,封为乐安侯。已为丞相(14),坐法死(15)。
将军张次公,河车人。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封为岸头侯。其后太后崩(16),为将军,军北军。后一岁(17),为将军,从大将军,再为将军,坐法失侯。次公父隆,轻车武射也(18)。以善射,景帝幸近之也。
将军苏建,杜陵人。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为平陵侯,以将军筑朔方(19)。后四岁(20),为游击将军,从大将军出朔方。后一岁(21),以右将军再从大将军出定襄,亡翕侯,失军,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为代郡太守,卒,冢在大犹乡。
①武帝立十二岁:即元光五年(前130)。②后五岁:指元朔五年(前124)。③后一岁:指元朔六年(前123)。此年四月,大将军卫青再出定襄击匈奴。④后二岁:指元狩二年(前121)。⑤后二岁:指元狩四年(前119)。⑥后十四岁:指武帝元封六年(前105)。⑦筑受降城:元封六年匈奴乌维单于死去,其子乌师庐继任单于,他虽年龄小,但却喜攻杀,常扣留汉使者。匈奴左大都尉欲杀乌师庐单于,便暗与汉朝联系,欲取得帮助,汉朝即命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受降城(在今内蒙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东的阴山北面),以相助。见卷一百十《匈奴列传》⑧七岁:即“后七岁”,当是武帝天汉三年(前98)。⑨诈死:假死。⑩亡居:逃亡匿居,以避死亡之祸。(11)系:拘捕。(12)族:灭族。按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以为本文自“七岁”至“族”四十四字当删,因所记诸事不合逻辑,恐系后人所妄续。(13)武帝立十七岁;指元朔五年(前124)。(14)已:后来。(15)坐法死:因犯法而死。按李蔡因盗卖坟地及侵占汉景帝的陵园墓道外土地的罪过自杀身亡。(16)太后崩:武帝之母王太后死去。按王太后死于元朔三年(前126)。(17)后一岁:元朔五年。此年春天,张次公随大将军卫青出右北平击匈奴。(18)轻车:驾轻便战车的士兵。武射:勇武而善于射击。(19)以将军:凭将军的身分。(20)后四岁:苏建于元朔元年(前128)封平陵侯,其后四岁当为元朔五年。这年春天苏建做游击将军随大将军出征匈奴。(21)后一岁:指元朔六年。这年春天,苏建为右将军从大将军出击匈奴。
将军赵信,以匈奴相国降,为翕侯。武帝立十七岁①,为前将军,与单于战,败,降匈奴。
将军张骞,以使通大夏②,还,为校尉。从大将军有功③,封为博望侯。后三岁④,为将军,出右北平,失期,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使通乌孙⑤,为大行而卒,冢在汉中。
将军赵食其,祋祤人也。武帝立二十二岁⑥,以主爵为右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迷失道,当斩,赎为庶人。
将军曹襄,以平阳侯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襄。襄,曹参孙也。
将军韩说,弓高侯庶孙也⑦。以校尉从大将军有功,为龙侯,坐酎金失侯。元鼎六年⑧,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击东越有功,为按道侯。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⑨,屯于五原外列城⑩。为光禄勋,掘蛊太子宫(11),卫太子杀之(12)。
将军郭昌,云中人也。以校尉从大将军。元封四年(13),以太中大夫为拔胡将军,屯朔方。还击昆明,毋功,夺印(14)。
将军荀彘,太原广武人。以御见(15),侍中,为校尉,数从大将军。以元封三年为左将军击朝鲜(16),毋功。以捕楼船将军坐法死(17)。
①武帝立十七岁:当为“武帝立十八岁”,即元朔六年(前123)。此年赵信以前将军身分,随卫青击匈奴,投降匈奴。②以使:凭使者身分。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为武帝建元二年(前139),至元朔三年(前126年)。第二次为元狩四年(前119)至元鼎二年(前115)。③从大将军:随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按元朔六年(前123),张骞随卫青出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博望侯。④后三岁:指元狩二年(前121)夏天。⑤其后:指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通乌孙。⑥武帝立二十二岁:指武帝元狩四年(前119)。⑦弓高侯:即韩颓当。⑧元鼎六年:即公元前一一一年。此年韩说以待诏身分为横海将军、往击东越。⑨以:在。太初三年:即公元前一○二年。⑩屯:驻军。列城:指五原以外的诸城堡。(11)掘蛊:挖掘木偶的人。按《汉书·武五子传》载江充欲害卫子夫与太子刘据,“上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助充。充遂至太子宫掘蛊,得桐木人……征和二年七月壬午,(太子)仍使客为使者收捕江充等。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客格杀说。”(12)卫太子:武帝太子刘据,因其是卫子夫皇后所生,故称卫太子,死后刘戾为太子。(13)元封四年:即公元前一○七年。(14)夺印:收回印信,即罢官。(15)御:御马。见:求见皇上,自荐其能。(16)元封三年:公元一○八年。(17)捕楼船将军:逮捕楼船将军杨仆。按荀彘讨伐朝鲜时,与友军杨仆发生矛盾。武帝派济南太守公孙遂前去处理此事时,荀彘又片面告状,使公孙遂逮捕了杨仆,合并其军。公孙遂回京被杀,平定朝鲜后,荀彘也被处死。参见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
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①,其四出以将军②,斩捕首虏十一万余级。及浑邪王以众降数万,遂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四益封,凡万五千一百户③。其校吏有功为侯者凡六人,而后为将军二人。
将军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有功④,为符离侯。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为强弩都尉,屯居延,卒。
将军赵破奴,故九原人。尝亡入匈奴,已而归汉,为骠骑将军司马⑤。出北地时有功,封为从骠侯。坐酎金失侯。后一岁⑥,为匈河将军,攻胡至匈河水,无功。后二岁⑦,击虏楼兰王,复封为浞野侯。后六岁⑧,为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击匈奴左贤王,左贤王与战,兵八万骑围破奴,破奴生为虏所得⑨,遂没其军⑩。居匈奴中十岁,复与其太子安国亡入汉(11)。后坐巫蛊,族。
自卫氏兴,大将军青首封(12),其后枝属为五侯(13)。凡二十四岁而五侯尽夺,卫氏无为侯者。
①六出击匈奴:霍去病六次出击匈奴,即元朔六年(前123)二月、四月两次出定襄击匈奴,元狩二年(前121)三月出陇西击匈奴,元狩二年夏季出北地击匈奴,元狩二年秋季渡黄河击匈奴,元狩四年(前119)春出代郡击匈奴。②其四出:其中四次出征。以将军:以将军的身分,即以骠骑将军的身分率军出征。③凡万五千一百户:当为“凡万六千一百户”。元朔六年霍去病受封冠军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元狩二年以后四次益封,增加一万四千五百户,总计一万六千一百户。④从骠骑将军有功:元狩四年(前119),路博德随霍去病出征,“斩首捕虏二千七百级,以千六百户封博德为符离侯。”⑤为骠骑将军司马:元狩二年(前121),赵破奴任鹰击司马再从霍去病出征匈奴,立大功被封为从骠侯,食邑一千五百户。⑥后一岁:指元鼎六年(前111)。⑦后二岁:指武帝元封二年(前109)。⑧后六岁:指武帝太初二年(前103)。⑨生为虏所得:赵破奴被敌人活捉。生,活着。为,被。⑩没:覆灭。(11)十岁:当为四岁。太子:指赵破奴的长子。(12)首封:第一个封侯。(13)枝属:指子孙和亲属。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①:“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②,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③,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⑤,天子常切齿⑥。彼亲附士大夫⑦,招贤绌不肖者⑧,人主之柄也⑨。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⑩/”骠骑亦放此意(11),其为将如此。
①语:告诉。②责:责备。至:最、极。③毋:通“无”,不。称:赞扬。④谢:拒绝。⑤魏其:魏其侯窦婴。武安:武安侯田汀"耷谐荩阂а溃稳菁朔呖"咔赘剑呵捉哺А"噻和ā镑怼薄7铣"岜喝Α"庥耄翰斡搿#11)放:通“仿”,效法。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王延海译注
【说明】本文是公孙弘和主父偃的合传,并附录了徐乐、严安的两篇奏疏。至于篇末的王元后的诏书和班固的赞语,皆为后人所加,非司马迁原文。
传中记述了平津侯公孙弘以布衣而封侯,官至丞相,位列三公的经历,肯定了他官高戒奢,躬行节俭,倡导儒学,有益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功绩;也肯定了他谏止征伐匈奴和罢通西南夷,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指斥了他曲学阿世,“为人意忌”等缺失。
传中也记述了主父偃与徐乐、严安谏止征胡及通西南夷之事,表现了他们反对穷兵黩武,重视民间疾苦的思想;特别记述了主父偃“诸侯得推恩分子弟”的主张,这是名为推恩,实则削藩,打击诸侯势力的极好主张,对于加强和维护汉代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有重要意义。传中虽对主父偃骄横之势有所讽刺,但对他的不幸也表示同情,特别是对当时的世态炎凉深有感慨,寓含着司马迁自己的身世之感。
此文把公孙弘和主父偃这样两个虽有共同的政治态度,但却是冤家对头的人,放到同一传中加以记述,更能看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传文中插入徐乐和严安的奏疏,因其思想与主父偃和公孙弘的思想一致,因而并不感到游离,相反却起到强化主旨的作用,显示了司马迁谋篇布局的缜密性和处理材料的灵活性,给后世写史者以启发。
本传选材主要集中在如何对待匈奴和西南夷的问题上,中心突出,有利于表现主题。另外本文记事简约,前后照应紧凑。特别是论说的内容多以奏疏形式出现,使叙论相间,浑融交错,既突出了史实,又很好地阐明了司马迁的观点。“太史公曰”一段,作者以“悲夫”二字收束全文,增强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和艺术效果。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他年轻时当过薛县的监狱官员,因为犯了罪,被免官。他家里穷,只得到海边去放猪。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他奉养后母孝顺而谨慎。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天子刚即位,就招选贤良文学之士。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
武帝元光五年(前130),皇帝下诏书,征召文学,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公孙弘向国人推让拒绝说:“我已经西去京城接受皇帝的任命,因为无能而罢官归来。希望改变推举的人眩”国人却坚决推举公孙弘,公孙弘就到了太常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