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 >

第34章

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第34章

小说: 20世纪中国纪实文学文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已是1898年了,变法维新运动正方兴未艾。处于失望中的容闳再一次被政治运动所吸引。他在北京的寓所一度成为维新派领袖聚会的场所。为此,“百日维新”失败后,容闳被清朝政府通缉,不得不经上海逃到香港。后转至美国,最后终老在那里。 
  从个人角度来说,容闳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他带着梦想回国,并为这些梦想的实现百折不挠地奋斗了一生,最后却看着自己所有的梦想一个个破灭。当然,这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显然与容闳回国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道路有关。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容闳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毕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他凭借个人的努力,推动并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两件大事:一是为中国引进了现代制造工业,即江南制造局的创办;一是为中国人打开了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即留学生的派遣。特别是后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追求梦想的现实主义者 

  容闳说过,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些事,必须是一个梦想者。但作为一个梦想者,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容闳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容闳是带着改变中国的梦想回国的,但并没幻想着在一夜之间奇迹般地改变中国。西方的教育使客阎具有强烈的务实精神,在他的梦想背后,是一项项具体的计划:工厂设立、留学生派遣、银行创办、铁路建设。他知道自己的梦想也许难以完全实现,但这些具体计划的实施,会从根本上推动中国一点点地进步。而且,容闳深知梦想并不可能仍以梦想的方式来实现。他身上没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清流”习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尝试了种种方法,从经商一直到游说。结识曾国藩可以说为他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会。容闳一生作出的两大业绩,都是在这位当时最有权势而死后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容闳回国之初在广东所目睹清政府残酷屠杀太平天国将士的场面,曾使他一度倾向革命,相信靠激烈的政治手段可以迅速改革中国社会的现状。为此,他对当时的太平天国寄予厚望。但是,在探访太平军的南京之行后,容闳对太平军感到失望。容闳更加坚信自己的留学教育计划才是中国日后复兴的希望。他为自己在革命之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在当年120名留美幼童中,他们大部分成为专业人才,其中在铁路、电信、矿业任工程师的有39人,在海军中服役的有18人,外交部和其他政府部门任职的有15人,在教育、卫生界服务的有10人,在新闻界的有2人,在海关工作的有2人,另有7人经商。 
  日后,在人数最多的留美学生中,他们也大都成为了科学家、工程师、学者、教授。这些留学生作出的贡献可以说为今日中国的科技教育进步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种自己的园地 

  1995年5月25日,在海外生活了将近六年后,还是乘坐西北航空公司的班机,还是底特律直飞北京的航线,我从美国回到了中国。 
  去时的匆匆一如来时的匆匆,不容人有一点时间去惆怅感伤。清理文件、整理行装、拍卖家具、打扫卫生、付账转账、话别同事、交还钥匙,等一切就绪,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空空的房间里,离飞机起飞只剩下三个小时了。只是,最后一天当沿着走了好几个春夏秋冬的小路最后一次从学校办公室走回住所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对生活了多年的小城安娜堡忽然充满了眷恋之情…… 
  在离开美国时,不少人问我为什么要回国?坐在飞机上飞越太平洋上空时,我仍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回国呢?我感到很难回答。在我,那只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好像有一个承诺需要完成。 
  一位美国学者曾就中国留学生归国问题作过一项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中国留学生不愿回国,大都出于一些具体的原因,但在归国动机调查中,他却发现,许多中国留学生所说的主要原因竟是他个人看来极为抽象的“爱国”。对此,这位美国学者深感困惑。我想,这位美国学者之所以会感到困惑,也许因为他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是一个弱国,而中国的贫弱使“爱国”对中国人来说不会变得过时。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被一个强国梦所缠绕。为了这个梦,一代代人甘愿毁家、赴难、流血、捐躯,付出一切可以付出的代价。在这种种的努力中,包括着一代代留学生的派遣。 
  对中国而言,海外留学从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化交流”,而是一个民族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这也许是今天的留学生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这想法是很中国式的,听起来好像留学生不但要肩负着历史的重托,而且还必须充满自我牺牲精神。不过,回顾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也正是这种中国式的“爱国”支撑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使百年来因贫弱而饱受欺凌的中国终于在20世纪末叶看到了下一个世纪的曙光。 
  下个世纪中国人也许有新的观念。对这一代留学生来说,他们必须面对这个时代。因此,远游之后,要紧的也许是赶回来种自己的园地。 




  

 
 尊严 
  



沙叶新

  在我没见到她之前,我完全不能想象一个无依无靠、弱不禁风的中国留美女学生,何以能够连续四年状告一个拥有巨大财富和势力,而且正在竞选市议员的美国银行家,直至在美国的法庭上取得最后的胜利?无辜受辱她叫曲小雪,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喜欢文艺,在部队文工团演过话剧跳过舞,扮演过朱丽叶和白天鹅这些舞台上最美的形象。几年前她来到美国自费留学,一个教会里的朋友介绍她到一个美国老太太露意丝家里去打工。第一次见面,露意丝太太问曲小雪:“你叫什么名字?”“Angel。这是我的英文名字。” 
  “Angel是天使,是守护神,是安琪儿。可这是美国人的名字,你们中国人不能叫!”“我……我有中国名字,我的中国名字叫曲小雪。” 
  “Cheshire?这是英国的地名。” 
  “不,不是Cheshire,是曲小雪。” 
  “你们中国人的名字太难叫了,我可不打算为了雇用你而去学中文。这样吧,我叫你的时候,就摇铃。”露意丝说着就摇了摇手上的铃。 
  “我……”曲小雪深感委屈,低声地说,“我……不是狗,我有名字。” 
  “狗?狗从来不会跟主人顶嘴!”露意丝瞪了曲小雪一眼。 
  曲小雪简直不相信在一个信奉民主的文明国家会有这样一个不尊重别人的老太太!曲小雪想申辩,但最终还是忍住了,她不想丢掉这次工作机会。 
  她就这样在露意丝家住下了,上午去学校上课,下午以及晚间她照顾露意丝太太的生活起居。露意丝付给曲小雪每月工资300美元,另外还提供两顿伙食。但这两顿伙食都是露意丝吃剩下的,如果曲小雪吃不完,露意丝还叫她用粉碎机打碎,搅拌成糊状的东西,放在冰箱里,下顿再吃。这哪是人吃的东西?连猫食都不如!有一天中午露意丝又让她吃这种“糊”,她实在咽不下,就没吃;晚上露意丝还让她吃“糊”,她真的是无法忍受了,就向露意丝提出:“露意丝太太,我想去买快餐吃。” 
  “谁付钱?”“我。” 
  “可合同上说好是由我负责提供你伙食的,我不愿意让人以为我毁约。这样吧,我付你二十块钱,你去买。钱等发工资的时候我一起给你。” 
  当曲小雪把快餐买回来之后,露意丝堵在门口。 
  “什么?你买了炸鸡腿!”“有什么不对吗?”“你是想用炸鸡腿和我提供的伙食做个对比,来羞辱我,是吗?你不配吃炸鸡腿!”露意丝夺过鸡腿扔进厨房的垃圾箱。 
  曲小雪吓坏了,委屈得想哭,但又不敢哭,她只好跑到门外,跑得远远的,跑到一座山坡的林子里,眼泪哭干了,她才去了一个女朋友家过夜。她怎么能睡得着?她想了一夜。决意辞工。 
  如此荼毒第二天曲小雪回来了,露意丝太太以从未有过的笑脸来迎接她:“Angel,你昨天晚上到哪里去了?我真为你担心,一直在等你回来。上帝,总算又见到你了。你再也不要离开我了,好吗?”“露意丝太太,很抱歉,我要走。” 
  “小姐,你不能走!”突然一个男子粗重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 
  原来是露意丝的儿子银行家爱德华从华盛顿回来了。他身材魁梧,身高1。8”“5米,他站在瘦弱的曲小雪的面前,像是巨人。 
  “先生,对不起,我不适合露意丝太太。”曲小雪说。 
  “不,我母亲不知用过多少女管家,她最满意的就是你,她对我说过,她很喜欢你。” 
  “先生,她是喜欢我的逆来顺受……”“小姐,我和我母亲都不希望你走。” 
  “谢谢你们的挽留,我已拿定主意。” 
  “小姐,我想提醒你,我母亲之所以要挽留你,完全是可怜你!”“要说可怜,一个体弱多病、风烛残年的老太太也许比我更可怜吧!”“什么?”银行家终于失去了耐心:“你有什么资格来可怜我们?今天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和你说这么多废话,完全是为了我的母亲。要是在平时,你连跟我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我这一辈子最看不起黑人,你们中国人连黑人都不如!”“请不要污辱我们中国人!”事关中国人的尊严,曲小雪有些激动,“我可以告诉你一个我身边的例子。在我所在的大学里,我们全班有50个读硕士学位的,可47个都是我们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而遗憾的是你的同胞只有3个,并且还是最后3名,但我们并没有看不起他们。” 
  “你!”爱德华恼羞成怒,“你给我滚,滚出美国!”“很遗憾,你刚刚的绅士风度一点都没有了!”曲小雪不想再跟这一对母子说什么了,她跑进自己的房间,拎着箱子,准备尽快地离开这里。 
  “等等!把箱子打开!”银行家拦住了她。 
  “这是我的东西!”“我们要检查!”“你当我是贼?”“这可是你说的,我们在没有获得证据之前是从来不轻易说这话的。打开!”“打开!”露意丝也大声叫嚷。 
  曲小雪强忍着屈辱,打开箱子。爱德华将她的衣物一样一样地抖落出来,扔了一地。此时曲小雪被羞辱得就像当众被扒光衣服一样。 
  “快滚,滚!”爱德华用脚狠狠踢着曲小雪的箱子。 
  “请把三个星期的工资给我。” 
  “你还想要工资?我母亲已经付了!”“没有!”“我付了,爱德华可以证明!”露意丝也在一旁帮腔。 
  “是的,我看见我母亲付给你了!”“你……”曲小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堂堂的银行家,竟然会蒙骗我一个留学生的钱!”“你敢说我蒙骗?你再说一遍!”“不值得了,我蔑视你!”爱德华突然狠狠地打了曲小雪一记耳光,打得曲小雪两眼冒金星。 
  “你敢打人?”曲小雪捂着流血的嘴角,大声抗议,“我要控告你!”“我先告你非法打工,让你解递出境,滚出美国!”已完全失去理智的爱德华抓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