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同人)你是我的马文才 作者:柳木桃(晋江vip2012.12.25完结)-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小英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穿来古代的第一个春节,竟然过得如此孤单而无趣。她本来想那些已经被现代人逐渐淡忘的习俗,古人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自己可以过一个年味十足的节日。但是当大家真的开始忙碌糊窗纸,扫房子,蒸馒头,撒百谷的时候,她却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致了。
也许就像老人曾经说过的那样,重要的不是日子怎么过,而是和什么人一起过。
除夕之夜大家都要守岁,公子哥们在各处饮酒庆祝,平日挤得要命的寝房里突然变得冷清。
子时,木桃端了一碗新出锅的饺子给祝小英送来。
祝小英低头看着碗里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突然眼泪就不争气地掉了下来,然后一边抽着鼻子一边把饺子塞进嘴里。
西苑窗外,梁山伯透过窗户的缝隙一直注视着祝小英,犹豫了片刻,却始终没有移动脚步。
“不进去?”这时有人在身后说。
梁山伯回过头,看了一眼喝得微醉的刘裕。
刘裕走过来站在梁山伯身边,也透过窗缝向屋里面看了一眼,意味深长地笑着说:“哭得这样伤心,若是站在这里的是另一个人,恐怕早就一头冲进去了。”
梁山伯没有说话。
虽然刘裕是在梁山伯离开书院之后才来担任武夫子,但是他们两个人早在当初马文才去赌场踢馆的那天晚上便结识了。当时马文才和祝小英两个人无耻地丢下同伴跑路,唯留下梁山伯和那个撞翻了骰盅的醉汉,那醉汉便是刘寄奴刘裕。
等梁山伯搬出商会身份解决了赌馆的问题,他和刘裕两人便找了个地方小酌两杯,不料却相谈甚欢,从此结识。
后来梁山伯离开书院四处走动期间,曾与北府军打交道的时候遇到点小麻烦,也是刘裕动用了些关系帮着解决。因此两个人之间的交情更是比寻常人要深一些。
见梁山伯沉默,刘裕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啊,总是有太多顾虑,时时盘算着有什么万全之策,却不知道,这儿女情长的事最是不能算计的,等你想明白了,什么都晚了。”
“你倒是看得明白。”梁山伯神色黯然地笑了笑,那笑容更像是对自己的嘲讽。
“旁观者清而已。”刘裕呵呵一笑,然后又说:“等过完年,估计朝廷就要发兵了,我也该走了。也不知道到时候书院里会有多少人愿意跟我走,倒是你,打算怎么办?”
梁山伯最后看了祝小英一
眼,然后默默转身,与刘裕并肩而行:“我?当然是留下来,毕竟已经答应了别人。”
“哦?是答应了别人,还是自己不放心?”刘裕侧过头揶揄,“不过这还真不像你的处事,你忍心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不是一直想趁着战争大赚一笔么?”
“人总归会改变。”梁山伯说,深邃的眼看向远处重叠的山影,“况且……”他说着斜了刘裕一眼,“我也不觉得这次的战争会是什么绝佳的好机会,不过还是钱的问题,我想要的,恐怕没那么容易到手。”
刘裕眯着眼看了看梁山伯,了然一笑:“我就知道,你这只狐狸没那么容易丢掉到嘴的肥肉,即便是绕指柔情也改变不了这狡猾的本性。”
“绕指柔情……”梁山伯低声喃喃,有些苦涩地微笑了一下,“若是真的有,说不定也就变了。”
……
一眨眼,就到了十五元宵节。
年关刚一过,就听说皇帝发布了讨伐檄文,下旨命宰相谢安指挥全局,并派遣桓冲,谢玄,桓伊等大将帅军三路出发,以抵抗北方苻坚南下的百万大军。
北府军是三路军队中的主力,作为北府军的官兵,刘裕自然也要随军出征,而让祝小英觉得意外的是,整装待发的似乎并不是只有刘裕一人,像是殷仲堪,杨佺期还有王忱这些年纪稍长的,也都纷纷表示愿为国效命,要随刘裕一道离开书院。
出发这一天,书院众书生为即将远征的同窗们送行。
当刘裕特地来到跟前告别的时候,祝小英非常惊讶,自认为跟这个武夫子没什么交情。只是临别前,刘裕的一句话却让祝小英觉得很莫名,因为刘裕问她,有没有想过给马文才写信。
祝小英愣了一下,便问:“写了信难道会有人送?”
刘裕却满脸神秘地看着她,说了句:“心诚则灵,谁知道你的信会不会莫名奇妙地就到了对方的手中呢?”
然后就见刘裕对她眨了眨眼睛,头也不回地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浮生若梦的地雷!!!
☆、第七十一章
跟刘裕一起走的人多数都是庶族;这很容易理解,毕竟只有一无所有的人才想要凭此机会建功立业;哪怕前方是九死一生的战场。而大部分的世家子弟也都纷纷接到了家书,命自己原地待命;切不可轻举妄动,对这场战争持观望态度。只是观望又有何用?倘若真是汉人败了;他们还能像数年前那样再次南渡吗?苍茫中华大地;还有何处可躲?何处可依?
书院里的人走了一小半;冷清了许多。虽然恢复了正常上课,但是学生们的心思显然都不在学业上。
每天都有战报传来;形势不容乐观。在紧张的氛围中;日子过得飞快。二月底,益州军遭到氐族八万水师重创;益州失守,几乎全军覆没。紧接着,又传来荆州重镇襄阳沦陷的噩耗,阴霾笼罩下,全国陷入空前的恐慌之中,很多富贵人家甚至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合家向南移居逃难。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马文才所在的北府军还没有遇到什么险情。
严冬已过,春日明媚,崇罗书院的嫩草已经开始抽条发芽,在一片黯然的新绿中,祝小英的世界却依然如此暗淡无光。
无聊,很无聊。
在近一百个寂寞的日日夜夜中,对那个人的思念几乎如洪水般突然泛滥成灾,无论如何都无法控制。
祝小英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成这样,她以前从来不知道,这世界上会有一个人,让她牵挂到寝食难安。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
她不懂,但她知道,不论是穿越之前还是穿越之后的生命中,从未有像现在这般,如此想见一个人……
她现在已经养成了写信的习惯,就按照刘裕所建议那样,每天都把想跟马文才说的话写在纸上。只是在这混乱的世道中,又能去哪里找到寄信的邮差呢?
因为是自己写给自己看,所以祝小英并没有遵照古人的写作习惯,从上到下从右往左的写,而是依着现代人的习惯,甚至连用词也很随意:
一月十六
马文才,你说现在要是有手机或者网络该多好?这样我就能跟你发短信了,你怎么样?过得还好吧?今天书院里好多人都跟刘夫子走了,不知道你会不会见到他们。
一月廿五
马文才,今天秦夫子终于想起来他曾经让我们谱曲这件事了。还记得吧,那天下大雨,你还给我和山伯兄送了烤兔腿,害得你险些被群殴。哈哈,说起烤兔腿我居然流口水了!
对了,我们三个人当初无意间写出的曲子受到了秦夫子的大加赞赏呢!只可惜,你当时不在……
二月初二
马文才,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书院里举行了祭龙神的仪式,山长夫人还领着我们出去踏青。在山谷中我竟然迷路了,你猜
我当时想什么?我想要是你在的话,我们说不定又可以偷偷溜到山下去玩了……
二月十六
每个月的今天,月亮都特别圆。
马文才,你此时也看着月亮吗?会不会……也在想我?
二月廿三
听说北府军向淮南进兵了……
保重。
还有……一定要活着回来!一定!
这最后一封信,祝小英写完以后就趴在桌上睡着了。一滴晶莹的泪珠从她闭着的眼睛里掉了出来,沿着脸颊一直向下滑落,滴在纸张上,模糊了一团墨迹。
木桃推门而入,看着自家小姐趴在桌案前的背影叹了口气,然后走过去将祝小英扶到床上睡。
因为书院里的人少了,再加上几座屋舍渐渐修葺完好,山长夫人第一时间就拨了一个单间给祝小英,所以祝小英也不用再去和人挤通铺了。
只是木桃扶祝小英离开后,一阵风从敞开的窗子吹进来,将桌案上的纸张吹散。其中几页在轻风的承载下,飘出了窗外。
梁山伯看到落在脚边的纸,弯腰拾起来。
他瞥了眼上面熟悉的字迹,然后又看了看面前的厢房,目光深沉,良久,才叹了口气,将信纸收进袖中,并叫来四九吩咐道:
“打听一下北府军现在在哪里驻扎,然后看看离着最近的供货商路是谁在管,速去速回。”
十日后,梁山伯收到托人辗转从北府军中得到的马文才回信。
马文才表示他已经收到了祝英台的信,但是由于很快军队就要拔寨起营,而且这次的军事行动非常隐秘,不便再有书信联络,就拜托梁山伯代替自己给英台回信,并再三叮嘱,一定不能让英台知道。
于是梁山伯将马文才以前写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把自己关在房里对着那些字模仿,也不知写了几百张纸,虽说不上可以模仿得分毫不差,但应付对书法之道不太精通的祝小英已经足够。
四九一推门,就见地上到处都是写满字迹的纸张,他有些担忧地看着自家公子,犹豫了很久才小声说了句:“公子……您……一整夜都没睡,这是何苦……休息一下吧。”
“不妨事。”梁山伯淡淡地应了声,将最后一张练习的纸张移走,又铺了张新的在桌上,然后将笔毫沾满了墨汁,一手提袖一手执笔,那笔端在纸上悬了片刻,才慢慢落下。
与马文才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字迹,缓缓出现在柔白的宣纸上:
英台,我很想你……
……
祝小英这天早上一醒来,就看见梁山伯在房门口等她。
“山伯兄?”
“英台。”梁山伯目光柔和地看着祝小英走过来,嘴边露出淡淡的微笑。
“怎么,有什么高兴的事吗?”祝小英问,她已经好几天没看
到梁山伯有这样轻松的表情了。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让人高兴的事。”梁山伯笑道,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个信笺,“只是……有人从北府军中捎来了一封信……”
“北府军?!”祝小英惊讶得瞪大眼睛,“文……文才兄吗?!”
“你说呢?”梁山伯揶揄地问。
祝小英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尽管心中焦急万分,恨不得一把将信抢过来,但终究还是忍住了,咬着嘴唇低头不说话。
“嗯,给你,自己看去吧。”梁山伯无奈地笑着将信交给祝小英,看着她立刻喜上眉梢的样子,目光无意识之间变得温柔。
“谢谢山伯兄!”祝小英迫不及待地接过信,对梁山伯说了这么一句就急慌慌地跑了。
梁山伯一直站在原地,注视着她离开的背影。
跟在梁山伯身后的四九看着兴高采烈跑远的祝家小姐,又看了看公子,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祝小英一路跑回房间,把门窗都关好,然后仿佛要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似地把信拆开,一路看下来,不禁看得脸红心跳。
无穷无尽的思念,毫不掩饰的爱意,在字里行间中汩汩流淌……
祝小英看着信,就好像看到了马文才本人在自己面前,一颦一笑皆跃然纸上。
真是……还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