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希拉里那样工作,像赖斯那样成功-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事件”迫使尼克松下台的另一位传奇记者鲍勃·伍德沃德都把戴维·哈伯斯塔姆尊称为“美国记者之父”。1964年,戴维·哈伯斯塔姆在《纽约时报》当记者的时候,凭借对越南战争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那一年,他才30岁。
从那之后,《哈泼时尚杂志》开始持续报道越南战争的情况。不过,使戴维·哈伯斯塔姆成为真正伟大的记者和历史学家的,却是他的毕生力作《出类拔萃之辈》(TheBestandTheBrightest)。
听说戴维·哈伯斯塔姆要来华盛顿,早在一个月之前,我这个懒虫就买好了15美元一张的门票,心潮澎湃地等待那天的到来。但是,令我惊讶和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去往戴维·哈伯斯塔姆讲演所在酒店的路上竟然出现了交通堵塞。“不会是因为戴维·哈伯斯塔姆才出现交通堵塞的吧?”我这样猜想。当我走到酒店门前的时候,才知道真的是因为戴维·哈伯斯塔姆。酒店职员让我后面的那些车都掉头,因为停车场已经没有空位了。
“啊,谢天谢地”,我跑到讲演场。天啊,大约来了1000人。这不是歌手举行演唱会,也没有著名艺人出场,却聚集了这么多人!我早就知道美国人都喜欢直接听著名人士的故事,但是没想到会达到这样的程度。
报道“水门事件”时担任《华盛顿邮报》编辑局长的本·布拉德利和戴维·哈伯斯塔姆站在讲台上,美国媒体界活生生的传说大家,两位老将手里拿着麦克风。
《出类拔萃之辈》(TheBestandTheBrightest)详细记录了肯尼迪政府如何介入越南战争,以及肯尼迪遇刺之后约翰逊政府为什么不能决定撤军的经过。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历史著作。该书揭露了越南战争的本质,对美国社会反战舆论日趋高涨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如此,还在美国年轻人中间唤起了“我想做记者”的热潮。
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定应该怎样翻译这本书的题目,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人”吧?简单概括起来,这本书就是对那么多出类拔萃的人聚在一起,为什么做出那么愚蠢的形动进行了分析。肯尼迪参加竞选的时候,他的选举队伍只想在选举中胜出,并没有想好如果肯尼迪真的当选,应该怎样料理国政,根本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肯尼迪政府聚集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甚至被称为“哈佛俱乐部”。可是,他们怎么会在越南战争中表现得一塌糊涂呢?这就是哈伯斯塔姆的疑问(哈伯斯塔姆也是哈佛大学出身)。
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毕业于哈佛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生院,做过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他根本不了解越南战争涉及的政治问题,相信自己可以像管理企业那样有效执行战争。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很有才华,而且表现得过于自信,所以肯尼迪政府的其他人事也都安逸地以为,“既然有麦克纳马拉出面,一定能把事情办好”。很久以前,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访问韩国时,我曾经见过他一面,当时他说,“在越南战争的时候,我没能理解到民族感情这个层面,犯下了大错”。后来,这段内容收入名为《回顾》(InRetrospect)的书中。
哈伯斯塔姆报道越南战争的时候,肯尼迪总统给《纽约时报》施加压力,下令把哈伯斯塔姆调到其他部门。当时,位于西贡的美军总部和华盛顿方面都对越南战争抱着乐观的幻想,但是哈伯斯塔姆却在越南发出警告,美国正在一步步走向泥沼。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也许可以在任何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从政治方面来看,在小规模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没有什么意义。
从本质上来看,越南战争是向法国统治发起的“反殖民战争”。自以为是的美国政府根本不了解该地区的历史状况,带着反共的概念卷入了这场战争,结果导致美国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被逼入死胡同(布什政府对伊拉克的战争几乎可以站在类似的角度去理解)。如果把这种不可能取胜的战争继续下去,不管是美国,还是越南,都将面临残酷的结局,这是当时哈伯斯塔姆的主张。
1967年,哈伯斯塔姆在《哈泼时尚杂志》连载《麦克乔治·邦迪的昂贵教育》,这篇报道写的就是这样的内容。政治学家麦克乔治·邦迪是哈佛大学校长出身,当时是国家安保次官,也是肯尼迪政府的杰出人才当中最聪明的象征。从那之后,哈伯斯塔姆受到了来自包括麦克乔治·邦迪在内的肯尼迪政府的巨大压力。
哈伯斯塔姆决定写书,与这种压力对峙。他的目标是在四年内写完他的著作。只要每天采访两个人,就绝对不可能失败。他放弃了工作,开始独自采访。
在二十周年纪念的序言中,哈伯斯塔姆详细记录了他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记者就是要为“署名”(byline)而生,为署名而死,但是真的很难放弃。记者不是通过金钱得到补偿,而是通过署名。署名代表着记者是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他放弃了这个权利,需要坚持四年,他能做到吗?
人们都很担心哈伯斯塔姆,对他说,“谁会关心越南战争的真实内幕?你是在浪费时间”。哈伯斯塔姆说他在写书的日子里,每天都过得很幸福。当日报记者的时候,每次只能写800个单词的报道,所以思维也封闭在这800个单词之中,然而写书的时候可以使思路更加开阔,更加自由。
大约写了两年,哈伯斯塔姆自己也感觉“成型”了。他不知道这本书能不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是他确信自己的确在写一部很重要的书。执笔三年半,书终于写完了。出版社认为这本书涉及内容太严肃,很难成为畅销书,只要能发行5万册,就算成功了。第一次印刷计划是25000千册。
没想到的是,《哈泼时尚杂志》介绍了书的内容概要之后,反响出奇的强烈,就把印数改为75000千册,结果仅在出版后的两周之内就售出6万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精装本售出19万册,平装本售出150万册。而且不仅仅是售书的问题,很多人读过以后针对该书展开了讨论。现在人们见到哈伯斯塔姆的时候,还经常对他说,自己读这本书的时候几岁,在哪里买的书,读过那本书之后怎样改变了自己对越南战争的看法等等。
书的整体内容很有趣,但是这里不能全部介绍,我就简单介绍哈伯斯塔姆写在二十周年纪念版序言中的部分内容。每次读起来,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最大的喜悦是我在内心深处感觉到的喜悦。这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我在自己内心深处超越了自己。我没有浪费我的能力,如果没有写这本书,我就无法发现我的这种能力,以及我一直埋藏在心里的力量。如果说记者的人生就是一辈子学习的过程,那么写这本书的过程无异于是一次精彩的体验,精彩得让我魂不守舍。在写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不但改变了自己看待越南战争的视角,而且从此以后,我看待所有问题的眼光都发生了变化。我喜欢和组织分离开来,独自工作,喜欢上了更加困难更加孤独的新闻行业。我不仅写了一本关于我认为有价值的体验的书,而且我拥有了继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每次面对真正全力以赴的人,我都会感到自卑。对于那些跨越人性新台阶的人,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从那之后,哈伯斯塔姆继续保持着“新闻行业第一人”的地位,直到现在,他已经写了19部书,其中14部都成了畅销书。
在鲍勃·伍德沃德记者的讲演会上,一位媒体工作者曾经这样说过:
“鲍勃·伍德沃德,您毕业于耶鲁大学,是吗?我是哈佛大学毕业的。你在《华盛顿邮报》工作过,是吗?我在《纽约时报》工作过,可是,为什么我不能成为像您这样优秀的记者呢?”
当时,观众们捧腹大笑,这个问题也就那么过去了。但是那天,我听到哈伯斯塔姆说的话,好像知道了这个答案。
越南战争造就了哈伯斯塔姆,“水门事件”造就了鲍勃·伍德沃德。他们挖掘出了巨大历史事件的内幕,改变了社会的潮流。他们在做这件伟大事情的时候,承受了历史和权力的重压,成为“用全身心思考的记者”,体验了“神灵附体”的感觉。他们成为用头脑、用脚、用手、用心去思考的记者。
对他们的问题意识产生共鸣,阅读他们文章的读者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人读那么优秀的书,恐怕就连哈伯斯塔姆也很难成为天下无敌的新闻记者了。
讲演结束以后,我急切地希望哈伯斯塔姆能在我保存已久的书上签名,可是看到那么多观众,恐怕轮不到我,于是我早早离开讲演场回家了。当时我突然冒出这样的想法:
“啊啊……我也想成为他们那样的记者。”
我穿过都市,回到家里,想到自己写的那些小报道,感觉自己很狼狈。这时,哈伯斯塔姆仿佛在对我说:
“即使你现在所做的事情看起来无足轻重,也不要失望。你不要以为做引人注目的事情就能取得好的成就。在做小事的过程中寻找继续成长的机会,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7、What do you want?
我在纽约度过了短暂的休假时光。休假期间,如果继续留在华盛顿,我又会情不自禁地接触很多新闻,分不清自己是在休息还是工作。所以,当我想彻底摆脱工作的时候,我索性离开了华盛顿。最值得去的地方就是纽约。这里离华盛顿很近,坐火车只需三个小时,而且纽约有很多值得观看的景观,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多,最适合忘记工作,度过属于自己的时光。
很多人都把纽约当作美国的象征城市,但是你住在美国的时间越长,去过的城市越多,越会感觉纽约是最不像美国的城市。纽约就是纽约,这正是纽约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对于外国人来说,甚至对于住在美国其他地区的美国人来说,纽约都是个陌生而奇特的城市。
如果你去美国南部的小村庄,人们就会问,“你去过纽约吗?”“听说那里冬天很冷,真的吗?”很多人对于和纽约的初次相遇,以及与纽约之间的特殊缘分,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纽约故事”,我也一样。
很久以前,我曾经一个人到纽约出差。以前,我已经旅游过很多次了,歌剧院、美术馆、华丽的购物街,这些都激发不起我的兴趣,于是我就专心工作。那时候,我住在位于曼哈顿中心的一栋高层酒店,我的房间在四十层。读着报道材料,感觉厌倦的时候,我就推开窗户,俯视市内的风景。突然,我仿佛听见一个声音:
“这里是另一个世界!”
好像有人对我说话,然而这个声音又像是来自我的内心。这声音强烈地震撼了我,我的心砰砰跳个不停,有种想哭的感觉。我呆呆地站在窗前,凝视着曼哈顿的全景。
“是的,我生活的那个世界并不是全部。虽然我没有感觉到,但是的确存在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那个声音继续对我说。
“可是我们被眼前的事情纠缠住了,忘了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让我们的思维更开阔些吧,更开阔。”
那一年,我经历了工作以来最难过的低潮。离开学校八年了,对工作已经很适应,很熟练,成为一名“熟练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