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后锋 >

第156章

后锋-第156章

小说: 后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对付代善的计划进行的很好,牵制皇太极的计划却一点动静都没以后,按照小北荒的建议,朝鲜方面在计划开始之前,就应该派人去大明寻求帮助。在他们这边发动的时候,对后金展开进攻。就算是佯攻。也可以牵制住皇太极的部分病例,至少让对方不敢再轻易的进攻朝鲜。可结果呢、

崔明吉一想到这里就对大明恨得牙痒痒,他们的使者到二楼北京,因为是秘密任务,所以只见到了一个自称姓林的秉笔太监,那太监自称是受了崇祯的派遣。经过协商之后,答应帮助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到时候会排出关宁军主力进攻后金。而也是有责后大明的保证,他们才敢这么大胆的跟下北荒合力算计代善。可谁想到……

“大明,大明。哎……”崔明吉无奈的摇头,那位崇祯皇帝实在是太不讲信义而来,比起当初发兵帮朝鲜打退日本人的万历天子。差的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第二卷 东北三国志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者诡道与日本的天花传染

着崔鸣吉一副无奈兼伤心的模样,楚钟南暗暗好笑。T客以多年的邻居,他当然知道这些人对大明的感情。朝鲜的前身为高丽王国,是元朝的属国,其国王差不多都到蒙古学习过,这在汉学影响巨大的高丽国内是很受诟病的。

后来,高丽大将李成桂取得了政权,为了争取已经取得中国正朔地位的明朝的支持,派使臣向明朝称臣。李成桂向朱元璋递交了国书,而新人新气象,他不仅废除了高丽的称呼,还请求明太祖朱元璋为他的国家取一个新名字。

朱元璋接受了这个请求,经过慎重考虑,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为这个王朝确定了新的名字--朝鲜。

从此,这个名字成为那个半岛王国的统一称呼,并延续到后世。而朱元璋不仅亲自为其国取名,看到李成桂对自己的国家恭敬有加,他还亲自下令: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明和朝鲜正式以鸭绿江作为边界。而朝鲜尊大明为天朝,并采用大明年号,此后朝鲜的历代国王继位后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确认并赐予封号。

朱元璋和李成桂确定了明王朝和朝鲜和睦友善的关系,也立下了双方守望互助的诺言。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都遵守了自己的承诺。

而两位开国君主之间的承诺不仅适用在他们自己的身上,还适用到了他们的子孙身上。尤其是老朱家的子弟。

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时任大明皇帝的万历虽然为人昏庸了些,也曾数十年不上朝,却非常讲义气。派出本**队援朝。这一仗打了八年(奇怪的年头,是不是?)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大明军队为这一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朝鲜免除了灭国之祸,对宗主国也是感恩戴德。数十年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进入了新的蜜月期。朝鲜国内,上到国王,下到普通百姓,都对大明拥有着非常依赖和友好的感情。这也是为什么自从后多崛起之后,朝鲜屡屡派兵助战大明,并且还接收了大量汉人的缘故。

不过,经过这一回围困代善的一仗,朝鲜君臣恐怕要对大明有些怨对了。因为祟祯没能按约定好的协议让关宁军对后金殿开进攻,哪怕就是佯攻都没有一场,让取得了胜利的朝鲜又要再次面临灭国之祸。

可是,楚钟南却知道这事儿根本怪不得樂祯。因为那位皇帝陛下根本就不知道这么一回事儿。说白了,所谓的关宁军会呼应小北荒和朝鲜对代善的围困,起兵进攻后金的事情根本就是情报局和调查局

这小北荒两大情报部门搞的鬼。因为朝鲜使者前往北京的船就是小北荒的船。而到了北京城后,因为是秘密行事,这位可怜的使者也不敢大张旗鼓,很自然地入了林喜和赵长山那两个老太监的彀中。那个小圈套其实也简单:林喜拿着刘盛昌的钱,通过贿赂,说服了那些根本就不知道轻重,只知道自己利益的司礼监的几个小太监,把使者引到了宫外,然后,由他自己假装秉笔大太监,“几经犹豫”后,传达了樂祯对朝鲜的赞扬之词,并表示樂祯已经同意了那个计划,保证关宁军到时会配合行动,绝对不会让后金有机会出动大军进攻朝鲜。就这样,轻轻松松就把朝鲜使者蒙晕了。而之后,负责接待朝鲜使者的几个礼部郎官看到朝鲜使者“失踪”,不告而别,也没打算追查,轻轻松松地就把事儿压了下去,甚至就连礼部的几个主官都不知道这事儿,就更加不要说什么祟祯了。

也就说,一切的一切,都是楚钟南叫人去搞的鬼。而他的目的,就是借用朝鲜人的兵力和他们跟后金之间的“关系”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现在,借着数十年来朝鲜对大明一贯的信任,计划获得了成功,而皇太极也是非常配合的把大军拉到了鸭绿江沿岸,就等着冬天一到杀过河。朝鲜君臣没看到大明皇帝出来给自己撑腰,立刻就慌了,自然也就只有由着他出价了。

……“楚大人。你们若是此时撤兵。我们是肯定扫不住那些凶神恶煞地八旗兵地。”崔鸣吉地话有些伤感。也显得有些可怜。可是。再可怜。他也不敢在这时候装什么硬气。毕竟。他们已经被阿敏和多尔

_着收拾了两回了。底气早就输得一干二净。哪还敢再次单独面对后金大军。

“这个……不见得吧?崔大人。其实。你们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到鸭绿江畔。只要挡着不让那些鞑子闯过来。应该也没什么大事才对。”楚钟南很不着调地安慰道。

“若只是这样就可以了地话。崔某就不用急着来小北荒找您了。”崔鸣吉连连苦笑:“不是崔某瞧不起我们朝鲜自己地将士。他们根本就对付不了那些八旗兵。就算现在鸭绿江并未冰封。如果不是有你们小北荒地将士在前面带着。他们也守不住这条河!”

“这……您也太悲观了!”楚钟南笑道。

“不是悲观。而是事实。而一旦我朝鲜将士守不住那鸭绿江。皇太极地大军必然会长驱直入!……”说到这里。崔鸣吉慨叹了一声:“我们已经被那些蛮夷打到了汉城两次。两次啊!……崔某启程之前。我国国王就曾说过。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他两次丢失都城。已经是朝鲜最大地罪人。若后金大军再攻至汉城。他只有与城偕亡!”

“贵国国王果然壮烈!”楚钟南肃然说道。不过,虽然这么说了,他的心里却对这话根本不屑一顾。与城偕亡?说的轻巧,后世那些大清国的皇帝太后什么的也没少说过这种话,可敌人一来,跑得比兔子还快。他才不相信那李倧真的会这么干。

“楚大人,若是我国国王殉国,则此‘朝日鲜明之国’亦将难存。那时,朝鲜国土之上将尽为皇太极所率之八旗兵马,据此地利,他们与你们的距离自然拉近。临此凶恶之辈,小北荒难道就能自保吗?”崔鸣吉又接着问道。

“这个……崔大人,你这话可是有些威胁的意思啊。你朝鲜人口何止千万,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总不能让他皇太极好过了不是?”楚钟南有些不悦地说道。

“是否威胁,楚大人您一向精明过人,自然能分辨出来。崔某

此,剩下的,悉听尊便!”崔鸣吉叹了口气,重重地)T椅上。

“……崔大人,你说的也不算是危言耸听。可是,朝鲜那么多的军队,真就挡不住皇太极区区几万人马?”楚钟南似乎被说动了,又似乎很为难。

“若是挡得住,便不会接连两次被人打到汉城了。”崔鸣吉苦涩地笑道。

“可我们小北荒的将士也实在是不能再这么撑下去了。太久了……他们打得实在是太久了!再这么下去,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楚钟南郁郁地说道。

“还请楚大人……”

“崔大人你不用说了。让我想想……”

楚钟南伸手示意崔鸣吉继续坐着,自己也仰倒在靠背上,闭上了眼睛。崔鸣吉看到他这个样子,知道多说也是没用,也只有坐在那里等着。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么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他可是刚刚下船就被带到了这里,滴水未进,说了这么久,又早就过了午饭的时候,肚子里忍不住开始“咕咕”叫了起来。可是,看着楚钟南依然闭目沉思,他却又不敢打搅,也只有继续忍着。

……“咚咚!”

又过了大约两刻钟,就在崔鸣吉快要忍不住的时候,办公室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听到这声音,楚钟南好像是被惊到了,身子猛得从椅背上离开坐正起来,之后,又有此茫然地看了看左右,才不好意思地对崔鸣吉笑了笑:“实在是不好意思,不小心睡着了!”

“……”崔鸣吉!

“进来!”不等崔鸣吉露出不满的神色,楚钟南赶紧又朝着外面叫道。

“大人!……”进来的是情报局辽东情报处的黑衫青年,进门朝楚钟南打了个招呼之后,看到一边正有些气哼哼地坐着的崔鸣吉,他立刻便住了嘴。

“有事?”楚钟南问道。

“大事!”黑衫青年回答的很简便。

“这个……”

楚钟南有些为难地看了看崔鸣吉。而看到他的神色,崔鸣吉虽然还在为他不打招呼就睡觉的失礼举动感到不满,却也知道自己该是告辞的时候了,也就从长椅上站了起来。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提醒一下楚钟南:

“楚大人,崔某便在驿馆等着您的消息!”

“呵呵,崔大人你放心,楚某其实已经想好了对策。你既然要回驿馆休息,就顺便考虑一下如何?”楚钟南示意黑衫青年稍等,又对崔鸣吉笑道。

“哦?已经有了办法?楚大人您快说!”崔鸣吉大喜,也不走了,急忙转过身来问道。

“我第四方面军将士确实需要休整。不过,他们可以分批休整。并且,我军也可将第二方面军派出一部分去接替他们。……”

“不可不可。”崔鸣吉急忙摇头:“皇太极虎视眈眈。贵军驻扎于义州一带,虽人数近万,却依旧太少,增兵尚嫌不足,怎么还能分兵休整?而且,回乡休整,一来一回至少也要数月功夫,可皇太极随时都有可能打过来啊。这实在是万万不可啊!”

“我还没有说完,崔大人你别着急嘛!”楚钟南笑道。

“楚大人,其他的都好说,只是这削减驻军之事万万不可草率!”崔鸣吉连连说道。

“呵呵,这兵嘛,肯定是要休整的,不然肯定要出大问题。可是,崔大人,难道你不觉得你们朝鲜空有兵员,却多无战力么?不若这样,趁着现在这几个月鸭绿江还没有冰封,皇太极难以渡河的时机,由我小北荒出人,帮你们把你们的士兵重新训练一番如何?”楚钟南笑道。

“您是说,由小北荒……训练我国兵马?”崔鸣吉一愣!

“楚某正是这个意思。几个月,以我小北荒的训练机制,足可让贵**队脱胎换骨。虽未必及得上我军将士或者江对因的八旗辫子兵,可你们足足有几万人……这人数方面足可弥补朝鲜士兵战力之不足!”楚钟南解释道。

“这,这……”崔鸣吉有些犹疑。把自己国家的兵马交由他人训练,这可不是什么安全的事情。

“呵呵,我也知道此事很难立刻决定。不过时间还不算太紧,崔大人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二。不过,我觉得你完全可以放心,我小北荒只出教官和教导员,人数很少,顶多也就是几百,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楚钟南又在一边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